华夏第一县甘谷简介.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105823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夏第一县甘谷简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华夏第一县甘谷简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华夏第一县甘谷简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华夏第一县甘谷简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华夏第一县甘谷简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夏第一县甘谷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夏第一县甘谷简介.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夏第一县甘谷,羲皇故里甘谷县,简介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天水市西北,渭河中游。东邻秦安县、麦积区,南接秦州区、礼县,西与武山县接壤,北与通渭县相连。,全县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49公里,总面积1572.6平方公里。全县辖5镇10乡,405个村委,2210个村民小组,6个社区,97个居民小组,城乡共15.2万户,总人口61.2万人。,自然环境,甘谷属黄土高原地区,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县,境内长度41.6公里。南部山区为秦岭山脉西延,北部山区为六盘山余脉,境内梁、峁、沟、壑起伏纵横,湾、坪、川、滩交错如棋。渭河两岸为冲积小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便利,宜于种植,是全县主要农业经济区,也

2、是全县工商服务业集中地,素有“金腰带”之称。全县平均海拔1972米,最低1228米,最高2716米,相对高差1488米。甘谷县地处大陆腹地,属东亚季风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为四季分明,冬干夏湿,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热无酷暑,冬冷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5,其中最高(7月)月均气25.4,最低(1月)月均气温-1.1。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分布极不均匀,一般一至三月雨量偏少,七至九月雨水较多。全年日照2350小时左右,日照率约50%,无霜期190天左右。,甘谷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出生在甘谷县白家湾乡蒋家湾村的古风台太昊山。有着近

3、两千七百年的建县史,是中国最早建县的地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冀,为今甘谷县。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将天水郡移置冀县,改为汉阳郡。东汉灵帝时(公元168188年)兼凉州治,凉州刺史治冀县。三国曹魏时(公元220265年)为冀县,改汉阳郡为天水郡,属天水郡。,历史沿革,晋武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置秦州治,泰康七年(公元286年)秦州迁置上邽。北朝后魏武帝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改为当亭县,属天水郡。北朝北周时(公元557581年)改为冀城县,后又并入黄瓜县。隋炀帝大业时(公元605620年)复改为冀城县。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

4、620年)改为伏羌县,并入陇西,置伏州治。唐代宗广德元年至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763962年),为吐蕃占领。,宋太祖建隆三年,置伏羌寨,属秦州。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升为伏羌城。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置永宁镇,属巩州。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以伏羌城升为伏羌县。明清两代沿用伏羌县,属巩昌府。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元月一日,伏羌县改为甘谷县至今。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甘肃省政府设立天水行政督察区。次年,改称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辖10县。,一九四九年8月3日,天水县解放。8月15日,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成立,辖天水、甘谷、武山、徽县、两当、通渭、秦安、清

5、水。一九五八年12月20日,撤销天水县划归天水市。撤销甘谷县,甘谷、漳县、武山合并成立武山县。一九八五年7月8日,撤销天水地区,天水市升为地级市。天水市辖秦城、北道2区,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甘谷县历史悠久,于公元前688年置县,迄今已有2699年的历史,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石作蜀、蜀汉大将军姜维、清初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等名人先贤的生息之地。县内文物古迹众多,仅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古迹就有11处,古墓葬18处,国家一级珍贵文物人面鲵鱼瓶、以及被列为“四大汉简”之一的甘保汉简、唐三彩凤首壶图案分别搬上邮票烟标。遐尔闻名的大像山石窟位于县城西2.5公里处,始

6、建于北魏时期的石胎泥塑大佛高23.3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此外,华盖寺石窟、天门山、蔡家寺、姜维墓、古风台、巩建丰纪念馆、尖山寺森林公园等,已成为新的旅游景点。,人文景观,人文始祖伏羲,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据部分古籍记载,伏羲出生于成纪。汉书中说道:“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司马贞:“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

7、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伏 羲,七十二贤人之一石作蜀,石作蜀,字子明,号卓子,冀(今甘谷县十里铺乡)人。生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殁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自幼胸怀远志,聪颖敏学,仰慕孔子。成年后,不远万里徒步东鲁,投身孔门,得圣人教育和熏陶,身通六艺,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学成返乡,他大力宣扬儒家学说,传播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为三陇一带的文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尊称他“石夫子”。,伏羌志(甘谷旧

8、称“伏羌”)载:“(石子)唐封石邑伯,宋封成纪侯,明去封号,称先贤。从祀孔庙。”宋代封侯时,有皇帝敕撰赞:宣尼日月,无得而逾,奥有哲士,尚为学徒,登封偶圣,至德崇儒,以地进爵,斯文乃殊。,石作蜀,蜀汉大将姜维,姜维(202264),字伯约,冀(今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前后共出兵11次。,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三国演义,姜 维,前清教育家巩建丰,巩建丰(1673年1748年)前清教

9、育家,伏羌县(今甘谷县)人。巩建丰谦谨好学,7岁能诗,10岁能文,21岁入泮。多次乡试不第后,在县城柳湖滨开馆授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巩建丰参加陕甘乡试,主考官余长策赞其文“有儒者气象”。中举人后,赴京会试和殿试,两试皆中。因德才兼优,又擅长诗文书法,选为庶吉士,入庶常馆深造经史、诗词和满文翻译。三年散馆后授翰林院检讨,后升编修。,著有日省录归田集静斋集清吟集滇南采风集就正篇一轩小草并清吟和静虚南北览胜等,后由弟子李南晖整理,编为朱圉山人集十二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八四评价巩建丰:“诗文简易,无擅胜之处,亦无驳杂之处。”另外撰有伏羌县志十二卷,资料翔实、文笔流畅,,巩建丰,四大汉简

10、”之一 甘谷汉简,甘谷汉简,1971年12月发现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刘家屲的一座汉墓中,共23枚。因这里是陇中黄土高原,不同于河西走廊的沙漠戈壁,所以将其名之为“甘谷汉简”。甘谷汉简,简长23.5厘米,宽2.5厘米,厚0.4厘米,多系松木制作。每枚正面用隶书分三段抄写,背面编有“弟一”、“弟五”、“弟二十三”等字样。根据与同墓出土的陶罐上朱书“刘氏之泉”、“刘氏之冢”的记载,可以确定这批简牍是东汉末刘姓墓随葬品。简文墨书,出自一人之手。先编后写,索绳二编,留有空当,整齐划一,分为三段,隶书抄写,一枚两行,每枚60余字,其中第五枚74字。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甘谷汉简为国家一级文物,

11、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大像山石窟,大象山,位于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秦岭西端的文旗山上。自山脚石级而上至巅,总长1.5公里,占地面积约640亩,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大象山石窟为甘谷八景之一的悬崖大象,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现存二十二个窟龛,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

12、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甘谷大佛,名称由来,大像山之得名,因山巅修凿大佛像而来。甘谷大佛为释迦牟尼佛。大像山自从以大佛闻世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历史、典故后,根据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传说,认为起名大象山更为确切。虽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义深远。从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为大象山了。,华盖寺,寺创自明代,清乾隆三十九年1744从对面山峦移来今址重建。1950年起没住僧,于1958年公社化时,佛像被烧、法器被毁。村民卢文章现年80岁先闻风声,冒险深夜抢救高0.3米、宽0.2米,刻有华盖寺,乾隆三十九年樟木所制香

13、炉,抱回家珍藏,在这次重建时献出。1967年文革中,因上饶建瓷厂,来拆古寺的石柱、楹、桁、桷、瓦,寺遂被毁。于1995年11月被批准重建,1996年2月30日动工,至2001年5月基本完工。寺位于高坡上,坐西向东,分天王殿、大雄宝殿、达摩祖师殿(天井西侧)、伽蓝菩萨殿(天井北侧)、厢房,总建筑面积约400多平方米。,蔡家寺,蔡家寺在甘谷县东北渭水峪火车站(陇海线)以西,渭河北面的二级台地上,寺、村同名,寺在村北,北一山丘上,依山而建,直达山顶。据清乾隆伏羌县志(甘谷旧名伏羌)记载,寺庙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70),至今已有650年左右的光景。至于何时有村,县志语焉不详,实难详考;而何

14、以村、寺同名,亦不得而知。最奇怪者,蔡家寺村,顾名思义,村人大率当为蔡姓,就像河对岸斜对的蒋家寺村,其村民多为蒋姓一样,,然而,蔡家寺村从来不闻有过蔡姓之人。这一点,至迟在清乾隆年间,就已引起出身于该村的诗人李兆甲的注意。李兆甲(17671830),字逊乙,号椒园。笔者今尚存有其椒园诗钞誊稿一卷,其诗多经其师临洮吴镇与无锡杨芳灿等评定。内有蔡家寺登蔡家寺蔡家寺即景赠僧寂成等诗,其中蔡家寺一首即抒发了对以上问题的怀疑,,民风民俗 武术之乡甘谷,在甘谷古老灿烂的文化中,盛开着一朵经久不衰的花朵甘谷武术。甘谷武术自三国起开始兴盛,有“武术之乡”之美誉,久负盛名的蜀汉大将军姜维就出生在这里。甘谷在明、

15、清两朝以广出进士和武举人而驰名陇上,被誉为文风昌盛之地。1929年,吉鸿昌将军曾在天水举办“陇南国术比赛大会”,设擂台选举武林高手。1996年12月,甘谷县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甘谷普遍流行的武术,除拳术等传统套路外,以精通棍术、鞭杆者最多,曾有“甘谷的鞭杆,秦安的棍”之说法,这主要是以前甘谷人出外经商,都喜欢提条鞭杆,以作防身之用的缘故。当时,外地经商者爱和甘谷人同行,认为甘谷人一般都好抱打不平,既有本领,又有胆量,因此,外地人称甘谷出外经商者为“甘谷鞭杆儿客”。,安远宫灯,甘谷安远的宫灯,历史悠久,古老而神奇,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广为人们传颂。安远古城建于宋真宗天禧二年

16、(公元1018年),人文积淀深厚,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存。宫灯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六的晚上,是安远人民欢渡春节的高潮,长长的老街上挂满绚丽多彩的宫灯,花树夜放,星雨纷落,动人心弦。这种灯会,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甘谷扇鼓,扇鼓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乐器,之所以在甘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甘谷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据甘谷县志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甘谷就是渭河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此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扇鼓如同师传徒、父传子、子传孙一样,一直传到了现在,成为人们群众驱邪、希望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的主要表现形式。,扇鼓是粗犷豪放的,她虽然流传于民间,但鼓声具有明显的号召力,

17、鼓声一起,农民们就要同时左手执鼓,右手拿椎,一边打鼓,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成了歌声鼓声相互交织,鼓声歌声节奏合一,唱中夹话白,呼中有人应的独特风格。每年春节、二月十九、三月八、七月会,便是扇鼓的天下,在甘谷凡是有喜庆活动,就有扇鼓参加,整个会场扇鼓声声,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地方特产,提及甘谷辣椒,无人不知,无人不赞。每到收获季节,甘谷山川红遍,到处都是辣椒的世界、甘谷辣椒有近400多年的种植历史,积几百年栽培之经验的甘谷辣农们,已总结了一套精湛独到的种植技术,加之甘谷地区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温差大,为辣椒种植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目前,已多系列、多品种开发,有辣椒面、丝、片、丁、

18、酱、油等几十种,远销韩国、日本、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受到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的高度赞誉,被外商誉为“辣椒之王”。,花 椒,甘谷县大像山镇二十铺村837户农民有730户种植花椒,面积达3000余亩,户均4亩以上,花椒种植户户均收入近4000元,全村农民仅此收入270万元,小花椒变成了大产业,变成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林果“银行”。,2009年全国名优果品(西安)展评会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联合国工业组织中国促进处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果蔬种植大县、3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甘谷县选送的蒋老五牌花椒被评为中国名

19、优果品金质奖,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甘谷县“中国花椒之乡”匾牌一面。,开 心 果,开心果,又名必思答,绿仁果等。传说五世纪时的波希战争中,波斯人英勇无比,在恶劣的环境中愈战愈勇,最终打败了希腊人,其“秘密武器”就是士兵们吃了一种神奇的干果开心果。因此,古代波斯国国王将开心果视为“仙果”。开心果也被称为是“美国花生”。目前甘谷县成为中国唯一良种开心果繁育基地,被称为“中国开心果之乡”。,月 季,花中皇后月季又称“月月红”,自然花期5至11月,开花连续不断。月季花种类主要有切花月季、食用玫瑰、藤本月季、大花月季、丰花月季、微型月季、树状月季、地被月季等。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甘谷县实验月季园是2002全国劳动模范姚天基创办的西北地区第一家集月季花专业技术研究与生产为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全县种植面积5000多亩,年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000多万元。该园先后从上海、浙江、北京以及国外等地引进960多种月季花新优品种,创出了名优品牌,曾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得14块奖牌6枚,令园艺界为之侧目。实验月季园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中国武术之乡中国花椒之乡 中国苹果之乡 中国辣椒之乡 中国开心果之乡 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城市荣誉,文化遗产,唐三彩凤首壶,甘谷汉简,华盖寺明代壁画,大像山永明寺山门,唐代佛造像,谢谢观看,古坡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