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件:水循环和洋流.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07366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课件:水循环和洋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理课件:水循环和洋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理课件:水循环和洋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理课件:水循环和洋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理课件:水循环和洋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课件:水循环和洋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课件:水循环和洋流.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 和能量交换,湘教版地理必修1,免费下载,水循环和洋流,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小结,重点难点,活动,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 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以及洋流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2、能力培养:通过洋流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 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绘制大洋环流模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 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返回,1、教学重点:洋流的形成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教学难点:洋流的成因以及世界大洋的洋流分布

2、规律和洋流名称,返回,重点和难点,一、地球上的水循环(动画),海洋是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哥伦布,37天,22天,思考: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2天,试解释其原因。,二、洋流,1、概念,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2、洋流的成因,风海流,盛行风吹拂,密度流,海水密度差异,补偿流,海水的连续性,3、洋流的分类,寒流,暖流,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洋流系统,4、洋流分布规律,洋 流 的 分 布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

3、),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气旋型);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 冬季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夏季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小结,对全球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暖流(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寒流(比流经地区温度低)有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沿岸荒漠的形成 对海洋生物 渔场分布: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北海道、纽芬兰、北海渔场等;与上升流有关:秘鲁渔场等 海洋污染: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

4、度 目前最严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返回,谢谢指导!,世界四大渔场,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北大西洋暖流 东格陵兰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秘鲁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舟山渔场,海洋渔业生产 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人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渔业资源分布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主要渔业国: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

5、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鱼汛: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 长江夏季休渔,渤海伏季休渔,污染物来源:陆地上的生产过程,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废弃物,核电站和工厂 冷却水;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偶发性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 我国海洋污染:石油污染危害最大。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会减弱太阳光透入海水的能力,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干扰浮游生物的摄食、繁殖和生长 赤潮:含N、P等营养元素的废水流入近海,引起海水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生长,水体缺氧,鱼虾死亡。多发生在轻工业发达,生活排污太多,较封闭的海湾。如我国的珠江入海口、杭州湾、渤海。海洋生态破坏:生

6、产活动围垦、滥捕等及自然环境变化引起,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海洋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海洋环境保护和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为了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中国制定了全国海洋环保“九五”(19962000年)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继续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保护海洋环境:,加强污染源控制,制定入海河流全流域水质目标,建立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指标,严格限制超过规定数量的排放;加强海洋污染调查、监测和管理,完善污染监测网,健全卫星、船舶、岸站立体监视和执法体系;逐步建立排污收费制度,鼓励社会各方面发展海洋环保技术和产业;加强海洋监测和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建设观测网、数据采集与通讯网、预警和服务网,以及资料质量控制系统,等等。,总结,1、地球上的水循环,2、洋流的分布规律,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返回,绘制一幅世界洋流模式简图(用实线箭头表示暖流,虚线箭头表示寒流),有条件的同学可用电脑设计成动画.,活动,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