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610774 上传时间:2021-04-2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he temper should never be greater than the ability.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1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4、通过对课文的通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三、教法学法:直观演示法、引读法、音乐陶冶等。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板书:秋天)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是在建国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经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2、齐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天过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师出示自读要求。自读要求:(1)将生字表中的生字拼拼读读,注意它们的音和形。(2)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2、学生自读课文。三、检查自读情况。1、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2、指名分节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小节写了什么景色。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四、指导书写。1、再次认读生字词语。2、

3、分析字型,指导描红。荒:上中下结构,亡不能带点,与流比较区别。紫:上中下结构,与紧比较区别。3、作业:按笔顺在习字车上描红。五、小结第二课时一、课前预习:1、自己品读课文,感受北大荒的美,你觉得它美在哪些地方用笔作下标记。2、搜集北大荒的风光图片。二、谈话激趣:上节课,我们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领略北大荒的美景,看谁读得有感情,看谁看到的景色多。三、精读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2、练读,指名读,齐读。(二)学习课文第二段过渡:9月,一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空,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是怎么样的呢?在你眼里美吗?1、学生出示搜集的图片,指

4、导学生观察,书上写了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分别用笔划出来。(天空流云)2、小组讨论后交流,适当时师点拨理解一碧如洗。一碧如洗:蓝天仿佛被冲洗过一样,非常美丽。指名说天空的流云是什么样的?出示第二句话。天空中的流云,转眼间变成一道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课件演示),难道流云只有这几种颜色吗?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还会有哪些颜色呢?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颜色,请看(课件演示:粉红、金黄、雪白、乳白、桃红、鹅黄、玫红、墨绿、碧绿色彩真多呀!你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它吗?(五彩斑斓、五颜六色等)(3)指导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过渡: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又

5、是什么样的呢?(北大荒的秋天小河清澈见底)字义以加理解清澈见底。(2)思考:你觉得这个自然段美在哪儿?(3)出示: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谁能将如同换个词语,意思不变,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好象、仿佛等词)。作者把小河比作什么?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因为一碧如洗的天空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使小河显得更蓝了,看上去就像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指导朗读。(4)指导朗读第二句话。(假如你是一条小鱼,游动在这样清澈的河水中,你该怎样表达此时的心情?)练说表达心情。(5)学生质疑说说不懂的地方(6)分男女生读第三自然段,练习背诵。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过渡:

6、见过了一碧如洗的天空和清澈见底的小河,还有那个地方美呢?(北大荒的原野)(1)思考: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原野的特点,请你找到并划出来。从哪里看出原野热闹非凡的?(2)自由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学生自由发言。(3)引导:大豆会笑吗?高粱会演唱吗?这句话把大豆和高粱当做人来写了,这种写法叫拟人。这样写的好处你能体会出来吗?(更能表现原野的热闹非凡)(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应用什么语气读?(欢快热烈的语气)(5)指名读-比赛读(6)小结:作者用一句话概括写出原野的特点-热闹非凡,然后再从豆荚、高粱、榛树将它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关系就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概括写的句子就叫中心句。我们在以后的写作

7、中要加以运用。这一段的中心句第一句。(学生用笔画出中心句)(7)质疑:学生说出自己不懂得地方加以讨论解决4、学习第五自然段过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到了秋天不仅景色美丽而且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物产。思考:那句话最能体现北大荒是收获的季节?(1)大豆摇铃千里金体现了北大荒是收获的季节。(2)学生试着有感情的朗读5、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根据老师的板书说说北大荒没在哪?(北大荒的秋天美在一碧如洗的天空,美在清澈见底的小河,美在热闹非凡的原野,更美在它丰富的物产,所以我们应该深情的赞美它。)齐读: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四、引发想象从刚才同学们的表现来看,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

8、随音乐去朗读去感受北大荒美丽的风光。五、巩固练习1、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写一片断,校园真美啊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出示“秋天”,说说你心中的秋天是怎样的?2、出示“北大荒”,读荒

9、字,分解字形说说荒字的意思,你从这个名字,知道北大荒可能是什么样的?3、师简介“北大荒”现在的样子。过渡: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二、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录音读课文,说说你对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感受?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序号。3、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三、检查自读情况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2、读句子3、读课文(1)指名分自然段读。(2)师生共同评议。四、理清课文脉络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个方面来写北大荒秋天的美的?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指名读)2、识记生字字形熟字加部首;熟字换部首;熟字去部首;熟字组合而成3、指导书写六、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

10、2、比一比,再组词先()火()此()冷()文()洗()灰()紫()岭()纹()第二课时一、复习1、读词语2、指名读课文3、问: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你对北大荒有哪些了解?二、讲读课文1、学习第2自然段指名读,北大荒的天美在哪?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结合理解“一碧如洗”)天空的流云是什么样的?还可能有些什么颜色的流云?如果是你,将“就想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取代成另一句话,你会说什么?指名读,读出天的美。2、学习第3自然段(1)轻声自由读,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2)填空小河(),如同()静静地躺在()。一群小鱼()游过去,()的水面顿时漾起了()。理解“清澈”,为什么

11、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呢?指导朗读和背诵。3、学习第4自然段(1)默读,这一段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理解“热闹非凡”,哪几句话具体写“热闹非凡”,找出来读一读。(2)第二句,有什么疑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3)理解第3句比较:榛树叶子全都红了。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一句好,好在哪里?指导朗读。4、学习第5自然段指名读,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并练读第5段。5、齐读第6自然段用赞美的语气读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四、作业1、抄写词语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的天空()的小河()

12、的原野五彩的()茫茫的()透明的()3、照样子写词语沉甸甸()()()4、背诵课文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3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二、教学时间:两时。第一时一、揭示题,导入新1、指名读文。2、简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二、自读文,了解大意1、轻声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

13、段的序号。2、再读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3、默读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文的绛紫透明波纹燃烧山岭荡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几缕自由读。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指名读,齐读。2、读句子。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3、读文。指名分自然段读。师生共同评议。4、回答问题。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

14、括?四、理清文脉络默读文,想想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指名读。2、识记生字字形。3、指导书写。六、作业1、用钢笔描红。2、组词:先()火()此()冷()文()洗()灰()紫()岭()纹()3、朗读文第二时一、复习:1读词语;2指名读文;3提问二、讲读文:1学习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天空的的陆云是什么样儿?指名读第二句。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五彩斑斓什么意思?请同学们一

15、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练习朗读和背诵。小结:这一自然段描绘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丽。2学习第三自然段。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填空:小河(),如同(),静静地躺在()。一全小鱼()游过去,()水面上顿时漾起了理解清澈。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指名朗读和背诵。小结: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丽。3、学习第四自然段。默读第四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那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划出来。指名回答。(原野热闹非凡)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超出一般)那几句具体写热闹非凡?大豆、高梁当作什么来写了?(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

16、闹的景象?读这句话时,要把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读出来。练习朗读,指名读。练习背诵。4、学习第自然段。指名读第自然段。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练读第自然段。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厚。、齐读第6自然段。用赞美的语气读。三、齐读文,总结全文。四、作业1抄写词语。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3照样子,写词语。4背诵全文。板书:天空一碧如洗北大荒的秋天小河清澈见底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2、情感目标: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

17、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感受语言美,培养欣赏及想象能力。二、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北大荒的的秋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课件:_的北大荒)2、师:大家用了一些优美的词语来赞美北大荒,说的真好。老师明白大家的意思,你们都是在赞美:啊!(师稍停顿)生(心领神会)齐答: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课件出示)3、师:北大荒的秋天多美呀。今天我们又来到了北大荒。先让我们再来熟悉一下昨天刚认识的

18、新朋友。(出示生词,指名读)4、师:同学们的交际能力真强,这么快就把新朋友变成了老朋友。昨天,我们来到北大荒都看到过哪些地方?生:看到过天空 、 小河 、 原野 (老师板书)二、新授。1、师:这三个地方,景色各异,老师相信大家肯定有自己最喜爱的地方。好好地把描写这三个地方的文字认真读一读,再比较一下,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景色?还要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令你喜欢?2、学生自读课文,老师来回地巡视倾听交流。老师了解学生的选择: 喜爱天空、小河、原野的分别举手师:大家各有所爱,一定都有自己的理由。就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说说你最喜欢的地方。(一)美在天空。1、出示句子:美在哪里呢?体会“一碧如洗”2、师

19、:碧蓝的天空的确好看,但(引导学生说)傍晚的流云更美。(出示晚霞组照)是啊,落日映照下的流云,有银灰色的,有绛紫色的,有橘黄色的,有血红色的,谁能读好这句话,把流云的美表现出来。(指名读)师:我在听你读的时候,感觉到你也注意到了老师标出的这几个词,能告诉大家,你读了这几个词,联想到了什么吗?3、这些颜色的词,把流云写得缤纷美丽,你也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4、师:这么多的颜色,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词语就是生齐答:五彩斑斓。5、师:五彩斑斓,形容颜色多而美。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生:五光十色 、五彩缤纷 、色彩斑斓 、色色俱全 、五颜六色6、师:真了不起,一下子找到这么多描写颜色的成语。

20、这句话中,除了颜色写得妙之外,你还发现了写得好的地方了吗?(指导体会比喻的写法)你能和作者比一比,也来说一说吗?7、师:天空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断变化的色彩才显得更加迷人(补充强调转眼间这个词),我们要读好“转眼间”这个词,突出我们惊奇赞叹的心情。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这一段。 (喜欢天空的同学起立,一起把这一段读一读)过渡:北大荒的天空美在一碧如洗,美在瞬息万变的流云。不过,北大荒的其他地方也不逊色哦,不信,听我们其他同学来介绍一下。(二)小河1、出示“小河清澈见底?”师:说说看,你认为作者笔下的这句话中,哪些词句用得精彩?(体会,“蓝绸子”,“顶着”?)2、师:让我们想像着这幅美景,美美地把这段

21、话读一读吧,要注意精彩的词语哦!(三)原野1、出示“原野热闹非凡。?”2、师:农作物都载歌载舞乐呵呵的欢迎我们来了,谁能把他们的热情读出来。生比赛朗读。一个比一个精彩。3、师:真是太热情了。(做从沉醉中醒来的举动)不对呀,大豆、高粱它们不会笑也不会唱呀?作者写错了吗?(体会拟人的写法)哦,原来是把它们当成人来写,这就是拟人的手法。真是生动、形象。这种手法真好,你会用吗?(出示水果的画面,指导说拟人句)4、大家一起来读,让所有的作物活起来,把原野的热闹呈现出来。生齐读。5、师:哎呀,大豆笑,高粱唱,榛树叶子抱着跳。把原野的热闹非凡描写的淋淋尽致,太让人感动了。相信北大荒人们的心情一定比我们还要激

22、动。 课文中有一处地方写出了这种心情,你发现了吗?生齐:?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6、师:写的真生动,燃烧起来说明人们特别高兴,特别兴奋。是什么“把人们的心给燃烧起来的?”(大豆、高粱、榛树叶子,还有其他农作物)(四)物产1、师:是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无论是田野、山岭、江河,还是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大家快听,北大荒的人们在齐声赞美这儿的秋天呢! (出示第五自然段,齐读)2、师:同学们,沉甸甸的宝物是什么?生:大豆、高粱、榛子。生:还有玉米、水稻、莲藕、鱼虾? (边说边出示)3、师小结:是呀,如今的北大荒,已经今非昔比了,再不是以前那荒芜人烟的北大荒了,现在许多人都把他叫做“

23、北大仓”了。记得我看过一篇*叫做可爱的草塘,也是描写北大荒的,写得可有趣了,今天我把这篇*推荐给你们,让你们也感受一下北大荒的可爱。五、总结 师:今天真是不虚此行,大饱眼福呀。回去后,我要把这儿的美景描述给我的家人听,你们一定也想把这么美的景色和家人分享。回家后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天 空小 河原 野5、北大荒的秋天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景美物丰 令人陶醉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5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一些好词、好句。3.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

24、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本课词句,展开想象意境,训练感情朗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有一个地方,人们把那儿称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看老师写“荒”这个字。长满了野草,没有人耕种,所以这里有个草字头,什么都没有,注意中间是个“亡”字。能给“荒”组个词吗?(荒凉 荒芜 荒无人烟?)为什么取这么个名字?想象一下原来的北大荒可能是什么样的?2.过去的北大荒一片荒芜,人烟稀少。但是解放后,经过建设者们的开垦,荒地已变成了良田。现在的北大荒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东北的大粮仓。(出示图片)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

25、篇和“北大荒”有关的课文,(板书:的秋天)一起走进北大荒的秋天。(设计意图:“北大荒”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导入课题时层层深入,先从字面上理解“荒”的意思,再来想象北大荒原来的样子,通过图片的展示了解今日的北大荒。从一片荒芜到东北的“大粮仓”,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引入课文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二.检查字词、初读课文。出示词语:几缕橘黄绛紫顿时漾起豆荚脸庞榛树转眼间自由读,指名读。正音,释义后齐读。2.一叶知秋,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北大荒的秋天究竟是怎样的呢?课文中用了一句话来概括的?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一找。交流后出示句子:啊,北大荒

26、的秋天真美呀!齐读3.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快速浏览,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美景? 指名交流,结合回答板书:天空、小河、原野 ?(设计意图:总分结构是*写作上的一大特色,对文本的初读过程也就是对文本内容的一个梳理过程。抓住文本的中心句,更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三.理解课文,感悟意境。预设一:感受原野之美1.课文哪一段写了原野的景色,指名读课文第二段。2.这段话中哪个词能概括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特点?(板书:热闹非凡)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热闹非凡的呢?原野热闹非凡,到底热闹在哪呢?你们听到声音了吗?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这几句话,能从课文中“听”到声音吗?3.交流:你读到声音了

27、吗?(1)预设1:(我听到大豆在欢笑。)能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吗?。大豆已经长出了豆荚,还发出声音,这说明豆荚已经成熟了。难怪这里的人们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秋天,(大豆摇铃千里金。)这里的“铃”指的就是豆荚,大豆摇铃摇来什么?(丰收、喜悦、快乐、财富) 带着这样的感觉谁来读读这一句?(2)预设2: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我听到高粱在唱歌。)我们书上的插图就画了挺拔的高粱,它们乐呵呵地在演唱,会唱些什么呢? 它们多快乐呀!谁能像它们一样乐呵呵地读读这句。4.在作者的笔下大豆会欢笑,高粱会演唱,这是把它们当作人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拟人,这样写多有意思呀?我们一起来读。5.而这时山坡上、大路边、村

28、子口,又是怎样的景色呢?出示句子: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看到那么美的榛树,看到原来的荒原变成了良田,人们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兴奋)这种高兴快乐到了极点就说心也燃烧起来了。(点击变红:燃烧)让我们满怀激情的读读这一句。5.这一段话先概括写了原野的热闹非凡,再从大豆、高粱、榛树具体展开写出了怎样热闹。有总有分,条理很清楚。师生合作按总分结构读。6.真不愧是东北的大粮仓啊!难怪作者要感叹道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设计意图: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人一般地都是用所有者的眼光去看自然,他觉得大地上的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与欢乐相

29、连的。”北大荒的原野是一派丰收的景象,隐藏在这丰收景象后面的是一代代北大荒人的辛勤劳作,文中的自然美、景物美是人类社会生活美、劳动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景中有情、景中有理。在教学中透过自然美感受情感美是重点。)预设二:发现自然之美。(一)北大荒的天空1.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天空美在哪?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2.天空的颜色不断发生着变化,读读这段,你能找到哪些表示颜色的词。(1)“一碧如洗”这里的“碧”指碧蓝,天空一片碧蓝好像洗过一样。(2)流云有哪些颜色?那么多的颜色,想象一下流云还会有哪些颜色?照着“银灰、橘黄、血红”这三个词的样子,前一个字代表什么东西,后一个字

30、表示颜色,也来说说你想象中的流云。3.这么多的颜色,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五彩斑斓。这么美的流云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这个句子挺长的,谁能读好?课件帮助断句出示,指导朗读。4.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那似锦的流云,出示图片。师范读指名读,指导读好这个句子,注意顿号的停顿和“转眼间”这个词语的指导。(二)北大荒的小河1.静之美(1)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是如此的美妙,而那儿的小河又别有一翻情趣。哪句话写出了小河的美,你能找到吗?出示句子: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2)理解“如同”。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3)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它默默见证着

31、北大荒的变迁,这是一种静静的美,指名读、指导朗读。2.动之乐(1)活泼的小鱼游来了,它打破了这样的宁静,带来了另一种美。出示句子: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小鱼多调皮,它顶着水游过来,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点击变红:顶漾)漾在这里指什么?看着欢快的小鱼,荡漾的河水,你的心情又如何?此时随着水波荡漾的还有我们的心情,所有的烦恼都随着水波一圈一圈漾出去。(2)小鱼的出现,使小河有了勃勃的生机。让我们一起来读。(指导读出欢快的语气。)3.动静相宜(1)如果说,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那是一种静静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该怎么读好呢!

32、先自己试一试。(2)小鱼、小河,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们在一起是那么和谐。(板书:动静相宜)我们一起来读。(3)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去发现美。看似常见的天空、小河在作者的眼中有了别样的美丽,难怪作者要感叹道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 (设计意图:写景文的意境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其情与景之美是通过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推敲、比较进入*的意境,从而来理解内容、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享受,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语言、品味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五.拓展延伸小结板书:北大荒的天空流云似锦、小河动静相宜、原野热闹非凡,其实美还不仅仅局限于此,出示句子: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理解“草甸子”读好“沉甸甸”那么多的美景,你能不能用总分结构的方式,以“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为总起句来写一写。(可以是书上提到的,也可以是你想到的。)总结:处处皆风景,美景看不完,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荒人,扎根荒原、辛勤劳作,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美,用他们的双眼发现了美。使得昔日的茫茫荒原变成了今日的塞北江南,也让北大荒的秋天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板书设计:天空流云似锦北大荒的秋天小河动静相宜美原野热闹非凡小学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