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学术专才-基地分析(深规院).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07967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4.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学术专才-基地分析(深规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城市规划学术专才-基地分析(深规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城市规划学术专才-基地分析(深规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城市规划学术专才-基地分析(深规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城市规划学术专才-基地分析(深规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学术专才-基地分析(深规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学术专才-基地分析(深规院).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研究目的,基地分析在详细规划中的作用 研究不同类型的基地分析的方法 建立便于推广的基地分析工作程序,技术路线,基地分析在详细规划中的作用,一.规划中“基地”的本质,本课题研究对象包括城市设计和详细蓝图,针对基地物质性层面的分析。基地及其未来的发展意向是规划设计的两个根本,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设计手法将深刻影响基地的面貌。作为规划的“本底”条件,规划中的基地具有以下特征:,基地的唯一性:每个基地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事物和活动连接而成的网络,由于各组成部分及其构成的复杂性,基地具有鲜明的特征。,多种要素构成:基地作为地域自然人文环境的缩影,构成要素错综复杂,包括气候、土地、水

2、文、植物、地形、建设等多种要素。,具有双重影响:基地要素对规划产生直接影响,一方面具有制约性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具有积极性的影响。,基地分析在详细规划中的作用,二.基地分析在详细规划中的作用,详细蓝图和城市设计的主体是空间形态,通过对自然、历史和多种元素进行整合,在城市形态和风格上进行重点创造。基地的现状资源作为规划的基础,对规划方案的构思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地分析作为详细规划的第一步,构成详细规划的“基石”。,对现状资源进行梳理与分类:将纷繁复杂的现状要素进行整理,有效的基地分析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迅速进入“状态”,使设计师对基地内的资源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提取对规划具有突出影响的关键要素:

3、在现状资源分类的基础上,识别关键资源要素,包括制约性要素和价值性要素,并在规划方案中有针对性的利用。,使资源的核心价值和影响在规划中延伸:提取具有核心价值的资源,并以此作为城市设计的基点和脉络,衍生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空间方案。,基地分析在详细规划中的作用,三.经典设计与基地的完美结合,历史上那些激动人心的经典城市,均与基地完美的结合,正是由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从而唤醒人类的创作激情,使这些作品与自然交相辉映。,拉萨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西北的一座小山上,有1300多年的历史。布达拉宫依山建造,气势恢弘,与周边的地理环境相呼应,整体感非常强烈,布达拉宫的平面布置由许多矩形平面的房屋拼合而成

4、,平面构成十分复杂,充分结合地形,构成庄严肃穆的宫殿建筑群。,玉龙山下丽江城:丽江位于玉龙雪山脚下,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城,建城伊始就与基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玉龙雪山下来的源源不断的雪水,分三条穿城而过,上游通过水闸控制水量,沿水道尽是临水人家。正是精心地处理城市与山水的关系,造就了富有魅力的丽江城。,经典设计与基地的完美结合,杭州西湖:“预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之美就在于人工妆点与自然山水浑然一体,无雕琢之俗,而有锦上添花之奇效。杭州因西湖而著称于世,名播天下,西湖是一种自然和人文搭建的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湖光与山色共为一体,且经千年而不衰。,经典设计与基地的完美结合,

5、水上威尼斯:威尼斯是一座水上的城市,有108条河道,细密的河道将威尼斯划分为片片岛屿,在曲折的水巷中穿梭着冈多拉。“水”是威尼斯的灵魂,威尼斯的魅力来自于城市与大海的水乳交融。,经典设计与基地的完美结合,黄金海岸:延绵几十公里的沙滩弯了个优美的弧线,懒洋洋地躺在无垠的大海脚下,海水悄悄地伸向内陆,如指如爪,如带如须,这流动着的蓝色条块,穿割着绿地、森林,并在沙滩的背后汇成大大小小的泻湖沿沙滩一溜摆开的全是高层酒店,建筑格局风情万种。内陆的泻湖都被保留和串联起来,蜿蜒流畅的道路连系着泻湖中的岛屿,岛屿上红顶白墙的全是低层住宅。,经典设计与基地的完美结合,如诗如画的瑞士:瑞士的城镇与自然山水和谐共

6、生,呈现如诗如画、田园牧歌式的风景。瑞士多山,在进行城市建设时没有粗暴地劈山平地,而是充分顺应地形,将建筑巧妙地掩映在山坡的绿色之中,在瑞士,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巧妙搭建,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行不悖,共趋极致。,经典设计与基地的完美结合,历史上那些激动人心的经典城市,均与基地的“气质”保持一致,正是由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从而唤醒人类的创作激情,使得这些作品与自然交相辉映。当这些精神伴随着欲望的膨胀和城市的大规模扩张正逐渐消解,我们的设计似乎与自然背道而驶、渐行渐远,“自然不仅是可利用资源的宝库,也是解决所有设计问题的最好典范”Stuart Cowan,基地分析在详细规划中的作用,四.

7、院内关于基地分析的方法综述,我院以“务实规划”为核心理念,在详细规划的技术体系、管理应用和设计实践中进行了多方探索,在基地分析的方法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本课题对院内25个详细规划项目进行调研,针对基地分析的内容,归纳总结目前院内基地分析的技术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但认识层面存在较大差异:由早期的对现状简要的叙述和粗线条的分析,到比较系统和深入的分析,但在认识层面还存在较大差异,造成基地分析的深度和效果不一,全院没有形成基地分析的统一技术平台。,基地分析手法多样化,但缺乏系统严密的体系:基地分析的手法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而且偏重于“面”上的分析,由早期对基

8、地区位、建设情况、基础设施、环境等的简单罗列到比较系统深入的分析,分析手法多样化,但缺乏系统严密的体系。,“轻现状、重方案”意识使规划与现状有脱节:由于缺乏对基地现状系统深入的分析,难以抓住现状面临的突出问题,规划设计方案重视构图等设计手法的运用,而缺乏与基地内在的沟通和联系。,基地分析在详细规划中的作用,1、深圳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2、南京江宁大学城城市设计,3、兰州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4、义乌中心区城市设计,5、拉萨市柳吾新区城市设计,6、新疆石河子新中心区城市设计,7、台州市市民广场,8、余姚姚北中心区城市设计,9、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城市设计,10、东莞市中央生活区城市设计,11、深圳湾

9、填海区概念城市设计,12、武汉银湖国际规划设计,13、台州开发区城市设计,14、嘉兴开发区昌盛路城市设计,15、下沙滨海旅游区城市设计,17、深圳市蛇口片区城市设计,19、武进南田公园城市设计,20、台州黄岩西江河两岸城市设计,21、常州新龙中心区城市设计,22、高明中心城区规划,23、深圳大学城详细规划,24、连云港市开发区规划,25、龙岗燕子岭小区详细规划,16、金坛城南新区城市设计,18、深圳前海片区概念性规划,本课题选取了院内不同时期的25个详细规划项目进行调研。,基地分析在详细规划中的作用,本课题选取了院内不同时期的25个详细规划项目进行调研,以下是详细规划项目基地分析的主要图纸。,

10、基地分析在详细规划中的作用,通过对我院已经归档的部分详细规划进行调研,从基地分析到方案建构的逻辑连贯性存在较大差异。,基地分析在详细规划中的作用 研究不同类型的基地分析的方法 建立便于推广的基地分析工作程序,不同类型的基地分析方法,气候、海拔、日照、风向、风速地形、地貌、地质、土壤、等高线水文、水系统、湖泊河流、海域、汇水线、水质、湿地、流域、地下水植被、生态敏感区、草坪、树林,基地分析要素罗列,区位、土地、地籍、土地利用现状建筑物、产权、建筑质量、密度、年代、层高、色彩、类型历史遗迹、特殊意义构筑物、文物道路、出入口、步行系统、停车场给排水、燃气、电力电信、市政设施.,要素归纳两大部分,自然

11、环境,建设环境,核心要素提炼,核心要素提炼,一.基地要素的罗列和归纳,基地的要素错综复杂,对规划设计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对基地内的要素进行罗列,并按照一定的类型进行整理,包括: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区位、土地、建筑、道路、市政设施等类型。上述要素最终可以归纳为两大类:自然环境和建设环境。,二.基地分析的工作思路,1.建立基地分析方法体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基地分析方法,有效性:对详细规划进行基地分析能起到实质的指导意义;简便性:方法力求简便可行,尽量减少操作环节,使用者可以便捷地运用;可操作性:注重方法的可操作性,着眼于实践运用而非理论研究。,2.依照上述原则,可以将基地分析的类型分为

12、两大类:,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基地类型:基地内的人工建设较少,但自然资源的特征比较明显,工作重点在于如何分析自然要素;建设环境为主导的基地类型:基地内现状建设情况复杂,基地分析的重点在于如何分析现状的建设要素。,3.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方法总结:为了更直观地研究基地分析的方法,需要通过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案例的选择包括自然环境和建设环境为主导的两大基地类型。,三.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分析基地所在的区域环境、日照、风向、海拔等气候特征,区域环境分析,分析高程、坡度和坡向,地质承载力,选择适宜建设的区域,地形分析,分析水质、水量、汇水线、流域、湿地、地下水等多种

13、要素,水文分析,分析基地内植被构成、分布状况、景观及生态价值,植被分析,叠加分析,根据叠加分析识别核心要素,包括具有价值性和制约性要素两种,综合判断,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案例分析:下沙旅游度假区规划对下沙所处的东部滨海地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区域交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水文地质、旅游发展等要素,确定下沙的定位:深圳东部半岛开发的重要启动区、高档次公共海滨度假地。,1.区域环境分析要点 区域概况区域背景资料分析 自然条件基地大的生态格局 经济发展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 社会文化社会构成和人文特色,判断基地在区域中扮演的角色和地域特征,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2.地形地貌分析要点

14、高程分析:GIS技术可以精细地区分和识别基地的高差变化,确定建设范围在一定的高程区间内。坡度分析:区分适宜建设区、可建设区和不适宜建设区等类型。坡向分析:根据一天的日照确定向阳坡,选择最适宜建设的区域并抓住地貌特征的灵魂,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3.水文分析要点兼顾生态保护和景观塑造,并寻找设计的亮点,流域和体系:整个水流域应作为统一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来研究,首先理清楚水的脉络、汇水、水量、流向、防洪和干枯季变化,不能只考虑局部水的形态而忽略了整个系统。开阔水面:开阔的水面比较容易识别,应重点分析其形态、深度、水位变化等要素。湿地系统:隐性的湿地系统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对生态系统和工程建

15、设的影响较大,应结合水文资料和现场踏勘识别和关注湿地系统,充分利用则可以形成设计亮点。地下水:潜在的影响要素,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可能造成一定影响。,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案例分析:下沙旅游度假区规划“水”是下沙设计的灵魂,规划围绕不同类型的水系展开:大海-泻湖溪流湿地系统构成了层次不同、形态各异的景观特色。,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4.植被分析要点 植被构成分析种类、群落和生长情况 植被分布分析具体的分布位置和面积 划定需要重点保留的植被区域 发掘具有独特景观价值的植被,案例分析:下沙的植被状况良好,山上及谷地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果林和湿地水生植物,其中沙滩上的一排木麻黄显得

16、尤为珍贵,规划予以完全保留。,对基地的自然植被进行分类梳理,划定重点保护的区域和具有景观价值的植被。,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5.基地要素的综合判断 综合评价资源体系 制约性资源要素总结 价值性资源要素总结,案例分析:通过更细致深入的实地踏勘,梳理基地现状资源体系,总结优劣势,判断最具价值的五个核心资源要素:山、海、溪流、木麻黄、旧村,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6.基地分析延伸至方案设计根据基地分析的结果,使资源的核心价值和影响在规划中延伸,衍生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空间设计方案。,案例分析:基于对基地资源的深入分析、对生态环境的谨慎研究和对土地价值的精细评判,提出下沙的整体结构:平整

17、和拓宽沙滩、完全保留沙滩木麻黄、利用自然汇水形成泻湖以提升腹地土地价值,形成软硬相间的“彩虹结构”。,典型案例南海狮山信息产业园规划,利用GIS技术进行三维地形模拟和现状分析,清晰地判读出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并进行直观地表达,为规划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GIS技术叠加分析,典型案例南海狮山信息产业园规划,坡度分析,坡向分析,通过坡向分析识别出东、南、西、北四个坡向,坡度分析确定了适宜建设区的具体范围。为建筑布局提供了依据;,典型案例南海狮山信息产业园规划,植被分析,水文分析,基地内水系密布,水文分析尤为重要,通过对水面、湿地、汇水线的系统化分析,理清基地的水文特征。植被分析则详细识别水生

18、植物、山林、松林、农田等植被,划定需要重点保护的植被。,典型案例南海狮山信息产业园规划,景观分析,生态分析,生态分析的目的是划定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区域;景观分析则是通过对观景效果的评价,识别最佳的观景点,为方案的建构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典型案例南海狮山信息产业园规划,风水佳穴分析,风水地段分析,运用风水学理论进行基地资源分析是一大特色,将基地分为:风水最好、风水较好、风水较差、风水最差四个档次,并得出风水佳穴的分布。风水分析从另一个侧面研究基地的资源状况。,典型案例南海狮山信息产业园规划,基于GIS系统分析,对地形、植被、水文、视觉分析及风水研究,建立完整的景观生态安全和视觉感知格局。,建立湖

19、岸50米缓冲带,作为水际生态和景观保护区;,主要水系和地表径流干道,形成景观生态走廊;,划定栖息地斑块,包括良好的次生林区、湿地等;,视觉敏感区,对易造成视觉冲击的区域进行保护;,典型案例北京怀柔生态规划,土壤资源分布图soil resources,利用GIS技术进行三维地形模拟,清晰地判读出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对地貌特征、水土流失强度、土壤资源分布做了专业的分析,研究现状土壤侵蚀的程度和趋势,为生态规划打下坚实基础。,典型案例北京怀柔生态规划,1990年植被分布图 vegetation distribution,1990,2000年植被分布图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20、2000,2004年植被类型评价图vegetation type,林业资源分布图plant function,1965年植被分布图 vegetation distribution,1965,典型案例北京怀柔生态规划,鸟类分布图birds,鸟类图例,鸟类分布位置,兽类分布图animals,兽类分布区域,兽类图例,典型案例北京怀柔生态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2004)current land use,土地利用图(一)land type,土地使用程度评价图land use degree,土地类型分布图soil type,土地利用图(二)land type(2),典型案例北京怀柔生态规划,地质类因子评价

21、图,植物类因子评价图,土地使用类因子评价图,水文类因子评价图,典型案例北京怀柔生态规划,生态适宜性与敏感性分析Analysis of eco-suitability and-sensibility,生态景观格局分析 Analysis of eco-landscape structure,典型案例北京怀柔生态规划,生态规划总图,植物群落规划,生态规划控制指标体系一,规划设计管理指标Eco-function rating index,生态规划的标准体系图Eco-Planning Standard System Chart,生态功能等级分区的指标Eco-function rating index,土

22、地利用的生态等级分区指标Eco rating index for land use,绿容率指标Green volume ratio indexes,城市容度指标City capacity index,动物与微生物量指标Animal and microbe population index,文化历史古迹保护等级控制指标Cultural and historic relics protection rating control index,用地平衡指标Land use balance indexes,人口容量指标Population capacity index,生态规划控制指标体系二,自然生态与

23、社会生态评价Evaluation index for nature and social ecology,生态承载指标评价体系Eco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evaluation system,水资源承载指标评价体系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群落生态效益指标评价体系Plant Community eco-benefit evaluation system,生物生境指标评价体系Bio-habitat index evaluation system,地质环境承载指标评价体系Ge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24、 capacity index evaluation system,土地利用效率指标评价体系Land use efficiency index evaluation system,社会生态指标评价体系Society ecology index evaluation system,生态景观指标评价体系Eco-landscape index evaluation system,生态规划的标准体系图Eco-Planning Standard System Chart,三.以建设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以建设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土地的区位、现状功能布局、地籍权属等要素。,区位、土地分析

25、,基地内的建筑物分析(质量、密度、容积率、产权、风貌),建筑物分析,识别基地内的历史遗迹、特殊意义构筑物、人文价值的建筑,历史遗迹分析,包括道路系统、交通设施及各项市政设施要素,基础设施分析,叠加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现状面临的重要问题、抓住核心要素,综合判断,以建设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团城期,风扇状发展期,极核 增长期,双核多中心拓展期,1.区位分析的要点 区域概况分析 基地所在区位解读 基地的可达性分析 在区域内的历史、经济、社会和空间角色 在区域未来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分析,案例分析:合肥老城区旧城改造规划合肥城市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老城区是城市始终不曾偏离的重心,是名副其实的城市“

26、心脏”,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心力,在城市发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以建设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2.功能布局分析要点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现状功能布局分析 分析现状功能布局的特征和问题 研究主导功能的分布和特征,案例分析:合肥老城区旧城改造规划老城区总用地652.44公顷,呈现优势资源堆积的特征(行政办公、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功能高度叠合给有限的空间造成沉重压力,对功能的疏解和提升是规划的重要课题。,以建设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3.土地权属分析要点 摸清基地内的权属关系 按照不同的权属类型进行分类 分析各类权属在改造中的难度 研究空间整合的难易程度,案例分析:合肥老城区旧城改造

27、规划对老城区的土地权属进行细致调研,老城区公共设施用地占总用地的23.18,且空间布局比较分散;用地权属非常复杂,各单位又在用地边界上互相咬合,提高了旧城改造的成本,不利于整体的开发和改造;老城区周边用地在不同程度上被各单位占据,环城公园的社会、经济、生态价值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老城区在空间形态上呈现“大院子”的单元结构,“大院子”都是独立占地的行政居住配套用地,规模较小,封闭性强,从某种程度上说,如何瓦解“大院子”的组织结构是整体改造的关键所在。,以建设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4.建筑质量分析要点 制订建筑质量评价的标准 按照标准对现状建筑进行分类 统计各类建筑质量的量化比例 分析建筑质

28、量反映的特征和问题,案例分析合肥老城区旧城改造规划 总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三类建筑彼此穿插在一起。二、三类建筑总面积达450万平方米,中等质量建筑占总量一半以上,显示老城区建设质量总体偏低,需改造范围广。三类建筑质量的平均层高2.1,此类建筑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建筑质量分析图,建筑质量三维分析图,以建设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5.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分析要点 按照适宜的尺度划分基地地块 统计各地块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分析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分布状况 分析其反映的特征和问题,案例分析合肥老城区旧城改造规划高密度建设使老城区空间有窒息感觉,老城区的平均建筑毛密度为30.74%,扣除环城公园的用

29、地则达到34.8%,净建筑密度44.5%;老城区建筑平均层高为4.1层,高建筑密度直接导致街区开放性不足,老城区的透气空间十分微弱。,以建设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6.历史街区和特色空间分析要点 识别基地内需要重点保护的历史性建筑和历史街区 总结基地内独具特色的空间环境 分析基地内建筑特色、风格 特别要注重对历史性建筑物周边环境的调研,案例分析:合肥老城区旧城改造规划老城区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空间形态:环城公园和四大公园形成“一条项链+四颗明珠”的格局,独特的街道及空间布局彰显着城市魅力。但也面临诸多问题:空间的扩张使得特有的城市形态与园林城市的格局受到挑战、老城肌理和历史文脉的延续受到了巨大冲

30、击、整体层面城市设计缺失、环城公园开放性不足等。,以建设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7.道路及交通分析要点 更大范围内的分析交通系统 现状道路网络和道路等级结构 静态交通与慢行交通设施 交通服务、交通组织、交通管理、交通行为等分析 重要的交通节点和典型交叉口分析,案例分析合肥老城区旧城改造规划多种矛盾交织使道路交通问题错综复杂:城市空间拓展与交通的结构性矛盾;道路网络布局的缺点与道路等级结构不合理;交通服务、交通组织、交通管理、交通行为有待强化与优化;静态交通与慢行交通设施缺乏、规范化低。,现状要素叠加分析运用系统分析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于改造类型的项目来说,如何通过系统理性分析确定可改造度是

31、最根本的基地分析工作。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对现状建设的深入分析,包括两个层面:从物质性层面对改造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从非物质性层面对改造必要性进行分析。,基于建筑质量分析,基于容积率分析,基于用地权属分析,叠加分析,改造适宜性分析,改造必要性分析,改造可行性分析,建设分区,选取最核心的要素通过分值叠加进行综合判断,得出基于物质形态的改造可行性分析,改造可行性分析,通过对客观的改造可行性和主观的改造必要性叠加分析,得出改造分区图,改造可行性分析,改造必要性分析,建立发展分区:在更新目标指导下,依据改造可行性和改造必要性评价,将老城区分为综合改善区、控制建设区和引导建设区三类分区。,改造适宜性分析

32、最终成为方案论证的坚实基础,配合不同价值判断提供有力支撑,三套方案,三种目标,自上而下城市需求,三重标准,自下而上现状评价,基地分析在详细规划中的作用 研究不同类型的基地分析的方法 建立便于推广的基地分析工作程序,一.基地分析的四个步骤,识别基地类型,以自然环境为主导,以建设环境为主导,基地类型识别,区位气候分析基地高程分析基地坡度分析基地坡向分析基地水文分析基地植被分析,必备要素分析,叠加判断,土地利用分析土地地籍分析建筑质量分析建筑密度分析现状容积率分析历史性资源分析基础设施分析,深入分析,制约性要素分析,价值性要素分析,面临问题分析,改造适宜性分析,核心问题和要素的综合判断,理性选择发展

33、模式,综合类型,二.基地分析第一步:基地类型识别,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基地类型具备的特征 基地内具备地形起伏的山体或水域 基地内以自然环境为主导元素 基地内现状建设量不大、人口规模小,以建设环境为主导的基地类型具备的特征 基地内现状建设量比较大 基地内以人工环境为主导元素 基地内以人的活动为主,综合类型的基地特征 基地内自然与人工环境相当 基地内具备一定的现状建设 基地兼具以上两种类型特征,由于基地的要素错综复杂,很难用一种纯粹的手法进行类型划分,为了建立简捷易操作的“工具箱”,需要建立一个清晰的基地分析模型,可以涵盖到大多数的基地要素,以便使用者能从中找到各种基地要素和分析方法。,综合类型的基

34、地分析已经被两种基地分析类型所囊括,因此,不专门针对综合类型的基地进行分析。,三.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必备要素分析,分类解析基地要素(基地要素的整理),如果基地现状地形起伏明显,必须运用GIS技术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图纸:基地高程分析高程分析图 基地坡度分析坡度分析图 基地坡向分析坡向分析图,如果基地内具备一定水资源,必须进行以下分析并得出相应图纸:基地水文分析水文分析图 对水流线路、流向、水深、湿地等进行系统分析,如果基地内具备丰富的植被,必须进行以下分析并得出相应图纸:分析植被构成分布植被分析图 划定具有景观或生态价值、需要保留的植被分布区域,高程分析,坡度分析,早上9点日照分析,下午3点

35、日照分析,模型分析1,模型分析2,选择一个地形比较复杂的谷地进行基地分析,运用GIS技术分析基地高程、坡度、日照,并建立三维模型清晰地解读地形地貌特征。,模拟案例分析,对现状功能布局进行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图 现状土地权属分析图 分析现状功能布局的特征和问题 研究主导功能的分布和特征,对现状建筑质量进行分析 制订建筑质量评价的标准 按照标准对现状建筑进行分类 统计各类建筑质量的量化比例 分析建筑质量反映的特征和问题,对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进行分析:统计各地块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分析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分布状况 分析其反映的特征和问题,对现状基础设施进行分析:分析道路交通网络、交通设施 分析市政基础设

36、施现状 分析面临的特征和问题,四.以建设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必备要素分析,五.对基地现状要素的叠加分析,对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是关键环节,在基地要素分类解析的基础上进行叠加判断,从纷繁复杂的基地要素中识别重要内容。对制约性要素、价值性要素、面临问题进行研究。,制约性要素分析:指对规划可能产生制约性影响的要素,包括具有危险性、限制性或视觉景观障碍的要素,在基地分析的时候应该明确地识别。,价值性要素分析:指对规划可能产生积极影响的要素,包括山体、水面、绿地等自然要素,以及古迹、标志性建筑等人文要素,具有显形或隐性的双重特征。,面临问题分析:首先对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其次对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最后再

37、对核心问题进行提炼。,相关案例:深圳市东部滨海地区概念性规划,七.基地分析的延伸层面,1.制约性资源的处理方法 具有视觉影响的要素的处理(下沙旅游度假区规划案例)具有污染或危险性要素的处理(结合南田公园规划案例)影响地块划分或使用的要素处理(结合虎门滨水地区规划案例),2.提取具有核心价值的资源 山体的有效利用(江宁大学城规划案例)水体的有效利用(高明中心城概念规划、金坛城南新区案例)具有生态及人文价值的资源利用(下沙、江宁大学城案例)具有潜在的核心价值资源利用(义乌中心区案例),3.应对关键问题建构目标体系 相关案例:深圳市东部滨海地区概念性规划 兰州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 合肥老城区旧城更新改

38、造,相关案例:下沙旅游度假区规划,下沙偏重于对自然环境的基地分析,对方案产生了重要影响:识别了规划设计最核心的资源;地形分析影响了空间布局和形态;水文分析成为设计的“亮点”植被分析对于确定生态保护带、选择发展空间等发挥了直接作用。建筑风格和形式则建立在原有村落的研究基础上。,相关案例:义乌中心区城市设计,义乌中心区的基地分析重点在两方面:通过对义乌几代小商品城市发展演变的分析,确定其功能定位。对义乌江的巧妙利用成为方案设计的灵魂,沿江两岸成为展现城市活力与魅力的舞台。,相关案例:合肥老城区发展策略研究及规划,合肥老城区系统理性的基地分析带来以下作用:更深入地了解现状特征和面临的问题;为规划的核心技术“改造适宜性分析”提供支撑;为改造模式、改造经济性评估打下坚实基础;,相关案例:合肥老城区发展策略研究及规划,为针对老城区的控规创新做法提供支持。为未来的规划管理和政策制订提供依据。,结语:给后续工作一个接口,作为学术专才的一个独立课题,需要纳入体系并持续进行 就本课题而言,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补充、完善和提升 专才制度作为院的战略决策之一,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参与,汇报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