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操基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章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操基玉).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安徽医科大学操基玉,第十四章,3月1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当地时间上午11点过后发生氢气爆炸,将带来的辐射影响后果暂无法统计.NHK电视台画面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前(下)后(上)对比图。中新网3月15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东京都当地时间15日下午13时发表核辐射监测报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核物质已经飘至东京,东京地区的放射线量已经超过了往常的20倍,而且继续处于上升的趋势。另外,与东京都相邻埼玉县政府也发表报告说,埼玉县的核辐射量也比平时增加了20倍。,日本地震核爆炸辐射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性
2、大火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了欧洲大部分地区,23年后,摄影师让高米带着我们重新回到这片土地,这片曾历繁华后经劫难直至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第一节 概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定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基本特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级,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分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 辐射环境事件,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定义,是指在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所使用的化学 品、易燃易爆危险品、放射性物品,在生产、运输、储存、使
3、用和处置等环节中,由于操作不当、交通肇事或人为破坏而造成的爆炸、泄露,从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人民群众健康危害的恶性事故。,一般的环境污染有固定的排污方式和途径,并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排放污染物质,是一种常量的排放。突发环境事件则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往往突然发生、始料未及、来势凶猛,有着很大的偶然性和瞬时性。,1.发生时间的突然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特征,2003年12月23日21时55分,重庆开县,中石油川东北气田罗家寨16号井发生井喷事故,剧毒硫化氢夺走了243条人命,4000多人中毒就医,10万人连夜疏散,直接经济损失达6432.31万元。,2.污染范围的不确定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
4、特征,由于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原因、规模及污染物种类具有很大未知性,所以其对众多领域如大气、水域、土壤、森林、绿地、农田等环境介质的污染范围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特征,3.负面影响的多重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一旦发生,不仅会打乱一定区域内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还会造成人员死亡、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事件级别越高,危害越严重,恢复重建越困难。,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特征,4.健康危害的复杂性,由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性质、规模、发展趋势不同,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互为交叉作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事故发生瞬间可引起急性中毒、刺激作用,造成群死群伤;对于那些具
5、有慢性毒作用、环境中降解很慢的持久性污染物,则可以对人群产生慢性危害和远期效应。,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类,按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物质分类1易燃易爆危险品泄漏、爆炸事件;2有毒化学品泄漏、扩散事件;3溢油或油气井喷事件;4非正常大量废水排放事件;5放射性物品丢失、泄露事件。,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类,按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原因分类1生产过程中意外事故所引发的泄漏、爆炸事件;2运输过程中意外事故所引发的泄漏、爆炸事件;3贮存或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所引发的泄漏、爆炸事件;4人为破坏所引发的泄漏、爆炸事件。,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类,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所涉及的地域空间(或介质)分类1重点流域
6、、敏感水域水污染事件;2重点城市大气污染事件;3有毒化学品、放射性物品污染农田事件;4陆地或海上油田井喷和天然气喷发事件;5海上油轮溢油或有毒化学品泄漏事件。,四、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级)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级)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级)一般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2.因事件发生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
7、动受到严重影响;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
8、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一般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第二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急性刺激作用
9、:(由刺激性气体所致)1.常见的刺激性气体如SO2、SO3、氯气、光气、硫酸二甲酯、氟化氢、氨气、氮氧化物等,可对事故现场人员和周围人群产生较强的急性刺激作用。轻者可引起接触部位、眼睛、咽喉局灶性急性炎症,表现为急性眼结膜、角膜充血红肿、流泪。严重者可出现眼角膜腐蚀脱落、皮肤灼伤等表现。呼吸道受到刺激后,可引起剧烈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由于喉头痉挛,可突然窒息而死。一些水溶性相对较小的刺激性气体,如NO2对毛细支气管、肺泡有较强刺激、腐蚀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肺水肿。,急性刺激作用,2.急性中毒性肺水肿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剌激期:大气中刺激性气体浓度瞬间剧增,人群首发症状是剧烈咳嗽、胸闷、呼吸
10、困难。潜伏期:约28天,这时期剌激症状减轻。水肿期:咳嗽加剧,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急促,口唇紫绀。恢复期:肺水肿逐渐消退,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急性中毒和死亡,窒息性气体或其它有毒化学品所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引起群体性中毒、死亡。常见的窒息性气体如高浓度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甲基异氢酸酯、氨气、氟化氢、苯类化合物、酚类、醛类等。在窒息性有毒气体中,以氰化氢毒性最强,作用 最快,常可致患者“电击样”死亡。高浓度硫化氢气体吸入,可使暴露人群出现意识不清、昏迷、抽搐、死亡。,图为因博帕尔毒气泄漏导致流产的畸形儿,1984年12月3日凌晨,设在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家农药厂发生异氰酸
11、甲酯毒气泄漏事件,直接致使3150人死亡,5万多人失明,2万多人受到严重毒害,近8万人终身残疾,15万人接受治疗,受这起事件影响的人口多达150余万,约占博帕尔市总人口的一半。,外照射急性放射损伤,若放射源丢失、失控、意外事故或人为破坏所造成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使得人群暴露于高强度外照射,从而引起外照射急性放射病。人体所接受的电离辐射强度达到1.0J/Kg以上,吸收剂量大于1.0Gy(戈)。外照射急性放射病依据身体吸收剂量,分为骨髓型、肠型、脑型3种,外照射急性放射损伤,骨髓型:吸收剂量为1.010.0Gy,又称造血型急性放射病是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
12、要临床表现。肠型:吸收剂量为10.050.0Gy,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初期、假缓期和极期三阶段病程的严重的急性放射病。脑型:吸收剂量为50.0Gy以上,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具有初期和极期两阶段病程的极其严重的急性放射病。,对暴露人群的慢性、潜在性健康危害,具有较强蓄积作用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汞、镉、铅、铊、砷;某些放射性核素,如镭、钴、铀、铯等。由于这些污染物在环境中被彻底降解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且可进入食物链,表
13、现出明显的生物富集作用。例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发生以后,由于放射性物质衰减破坏较慢,对居民健康的危害一直持续至今。经调查监测发现:在污染区超过2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当地成年人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癌瘤患者人数明显高于非污染区,而且当地人饲养的动物(如猪)也出现了较多的畸胎现象。有专家预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污染事故将对人类健康“祸延100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爆炸事故,超过1300多件前苏联军用直升机、汽车、推土机及其他装甲装备被推上“战场”,最后都因遭辐射污染而被舍弃。,死于甲状腺癌的儿童,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人群心理的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p
14、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抢救人员也可出现心理卫生问题,如急性压力综合征中的亚综合征(subsyndromal cases),严重的也可发展为PTSD。由于心理受到刺激,可使原来患有的某些心身疾病加重或恶化,如高血压等。,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后,中心地区10%的人员自发逃离,造成了交通拥堵和社会秩序混乱,而且还对周围地区及国家的公众造成严重影响,发生抢购食品,盲目使用碘制剂和抗放药物,造成生产和生活的不安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其直接、间接损失高达120亿美元。,第三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1988年联
15、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并发布了“地区级紧急事故意识与准备(APELL)计划,旨在提高人们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认识,并提醒人们应随时做好充分应急准备。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ation)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针对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预警、紧急处置和恢复重建所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计划。是环境应急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的前期工作,第三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逐步构建并完善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体系,先后发布了国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等文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通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信息
16、直报系统。,一、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广泛宣传教育,提高认识;加强监督执法,消除事故隐患;收集基础资料,建立管理网络。,二、组建指挥协调系统,二、组建指挥协调系统,指挥协调系统,最高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机构,有关成员单位应急指挥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指挥协调机构,国务院是最高领导机构,主要作用有:主持“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统一指挥协调全国范围内突发环境事件的紧急应对工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牵头,各有关部委参加的“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是全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最高综合协调机构。,“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内的各有关成员单位,应成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并建立“应急工作联系机制
17、”,以确保信息畅通,资源共享。,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指挥协调工作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故各省(市、区)应建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机构或指挥中心。,聘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军队及有关单位专家,参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处理、处置、救援等工作。,专 家 组,厂矿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团队,三、建立应急预案和预警系统,(一)制定应急预案,举行实战演练 为有效遏制和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2006年1月24日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发布实施,各省市地区行政区域也先后制定了本地区应急预案,同时还积极组织实战演练。,应急预案编制与修订的工作程序,动态管理 与实施,印发备案公布,审查 批准,起草,印
18、发备案公布,应急演习在大连某化学公司举行:2006年大连凯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F车间操作工,在操作氯化亚砜物料转移启动泵时,R520储罐管线突然发生泄漏。泄漏的氯化亚砜遇空气迅速分解,产生的氯化氢气体浓度瞬间超标使多名员工中毒倒地。,三、建立应急预案和预警系统,(二)完善预警系统提高应对能力 一个完整的预警系统应包括以下部分: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资料库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系统,第四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紧急启动预警系统快速执行应急响应立即实施应急监测及时进行泄漏处理,紧急启动预警系统,根据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分为、级。预警级别由低
19、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当地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1.启动预案 紧急启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相关应急预案。2.发布预警公告 发布预警公告:发布预警公告:蓝色预警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发布,黄色预警由市(地)级人民政府负责发布,橙色预警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发布,红色预警由事件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授权负责发布。3紧急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排。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5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 展情况。6.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
20、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终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或活动。7调集环境应急所需要的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及时到位。,二、快速执行应急响应,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d):预警系统紧急启动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采取的所有应对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信息上报、应急监测、医疗救助、紧急疏散、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等。,(一)应急响应分级,1.特别重大(级响应)2.重大(级响应)3.较大(级响应)4.一般(级响应)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级应急响应由环保总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二)应急响应程
21、序,级应急相应程序和内容,省级应急指挥机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领导,向国务院报告进展,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成立专家组分析情况,现场应急指挥部,通信联系,报告,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待命,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通知,(三)信息报送与处理,1.报告时限和程序,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可用电话直接上报。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危害及程度、转化方式及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以及采取
22、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采用书面报告立即上报。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危害、社会影响、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三)信息报送与处理,(四)指挥和协调,1.指挥和协调机制,(四)指挥和协调,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
23、返回时间;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三、立即实施应急监测,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事件发生地的气象和地域特点,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的依据。,四、及时进行泄漏处理,泄漏处理是指对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污染源因事件发生泄漏时的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泄漏处理一般分泄
24、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五、开展紧急医疗救助,现场紧急医疗救助搜寻、营救及急救治疗安全疏散周围群众(1)根据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2)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3)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六、切实做好应急保障,资金保障装备与物资保障通讯与运输保障人力资源保障,七、应急终止及后期处理,(一)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事件现场
25、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七、应急终止及后期处理,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应急状态终止后,相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应急指挥部应根据国务院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二)应急终止的程序,七、应急终止及后期处理,1.查找事件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2.有关部门负责编制特别重大、重大环境事件总结报告,于应急终止后上报。3.应急过程评价。4.根据实践经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并及时修订环境应急预案。5.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三)应急终止后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