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常识-人身触电及防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用电常识-人身触电及防护.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6章 安全用电,1.1 人身安全 1.2 电气火灾1.3 用电安全技术简介1.4 触电急救与电气消防 实训1-1 触电急救实训1-2 消防训练,安全是时时、事事、处处不能漠视的,一、教学目的 1、掌握用电安全技术(包括接地保护、接零保护和漏电保)2、了解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流和电压,了解触电事故的发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3、培养逻辑思维和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重点、难点 安全用电的技术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是本章的难点。,
2、第三篇 安全用电 随着电能应用的不断拓展,以电能为介质的各种电气设备广泛进入企业、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与此同时,使用电气所带来的不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为了实现电气安全,对电网本身的安全进行保护的同时,更要重视用电的安全问题。因此,学习安全用电基本知识,掌握常规触电防护技术,这是保证用电安全的有效途径。电气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系统自身的危害,如短路、过电压、绝缘老化等;另一方面是对用电设备、环境和人员的危害,如触电、电气火灾、电压异常升高造成用电设备损坏等,其中尤以触电和电气火灾危害最为严重。触电它可直接导致人员伤残、死亡。另外,静电产生的危害也不能忽视,它是电气火灾的原因之一,对电子设备的
3、危害也很大。,一、电流对人体的效应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流过人体时,电流的热效应会引起肌体烧伤、炭化或在某些器官上产生损坏其正常功能的高温;肌体内的体液或其他组织会发生分解作用,从而使各种组织的结构和成分遭到严重破坏;神经组织或其他组织因受到刺激而兴奋,内分泌失调,使人体内部的生物电破坏;产生一定的机械外力引起肌体的机械性损伤。因此,当电流流过人体时,人体会产不同程度的刺麻、酸疼、打击感,并伴随不自主的肌肉收缩、心慌、惊恐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心律不齐、昏迷、心跳及呼吸停止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1.1 人身触电二.触电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它有两种类
4、型,即电击和电伤。(一)电伤非致命的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伤会在人体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常见的有电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二)电击致命的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内部组织,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电伤包括1.电弧烧伤 电弧的高温或电流产生的热量所引起的皮内深度烧伤,可以造成残废或死亡。严重的电弧烧伤大多发生在高压设备上,以及由带负载拉刀闸,短路而产生的强烈电弧所致。,2.电烙伤 当人体与带电体良好接触时,会使人体皮肤变硬,形成黄色或灰色肿块。电烙伤在
5、低压触电时常见。,3.金属溅伤 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渗入人体表皮所造成的损伤。,(一)电伤非致命的,(二)电击致命的,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当电流流过人体时,会造成人体内部器官(如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生理或病理变化,工作机能紊乱,严重时会导致人体休克乃至死亡。1、电击使人致死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 是流过心脏的电流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死;二 是因电流作用使人产生窒息而死亡;三 是因电流作用使心脏停止 跳动而死亡。研究表明“心室纤维性颤动”致死是最根本、占比例最大的原因。电击是触电事故中后果最严重的一种,绝大部分触电死亡
6、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主要是指电击。,2、电击伤害影响危险程度的因素(1)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就越明显,感应就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致命的危害就越大。按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工频交流电大致分为下列三种:感觉电流:指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流通过时,人体有麻酥、灼热感。人对交、直流电流的感知阈值分别约为05、2mA。摆脱电流: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摆脱电流通过时,主要是疼痛、心律障碍感。致命电流: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由于导致触电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将致命
7、电流的最小值称为致颤阈值,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与流过人体电流的持续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电流持续时间越长,其对应的致颤阈值越小,电流对人体的危害越严重。这是因为:一方面,时间越长,体内积累的外能量越多,人体电阻因出汗及电流对人体组织的电解作用而变小,使伤害程度进一步增;另一方面,人的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中间约有01s的间隙,在这01s的时间内,心脏对电流最敏感,若电流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几十毫安),也会引起心室颤动。显然,电流持续时间越长,重合这段危险期的几率越大,危险性也越大。一般认为,工频电流1520mA以下及直流50mA以下,对人体是安全的,但如果持续时间很长,即使电流小到81
8、0mA,也可能使人致命。,电流的作用时间,人体触电,当通过电流的时间越长,愈易造成心室颤动,生命危险性就愈大。据统计,触电15min内急救,90%有良好的效果,10分钟内60%救生率,超过15分钟希望甚微。触电保护器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额定断开时间与电流乘积小于30mA.s。实际产品一般额定动作电流30 mA,动作时间0.1s,故小于30 mA.s可有效防止触电事故。,3 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是不确定的电阻,皮肤干燥时大,而一旦潮湿可降低见(表16-1),一般认为10002000,安全程度要求较高的场合按不受外界影响的500来考虑。4、作用于人体的电压 作用于人体的电压对流过人体的电流有着直接的影
9、响 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作用于人体电压越高,则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其危险性越大。但实际上,流过人体的电流不与电压成正比,由表16-1,随着作用于人体电压升高,人体电阻下降,导致流过人体的电流迅速增加,对人体的伤害也更严重。,5、电流路径 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血液循环中断;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因此,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从手到手、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6、电流种类及频率的影响 当电压在250300V以内时,触及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比触及相同电压的直流电的危险性大34倍 5060HZ的交流电
10、对人体危险性最大,7、人体状态的影响 人体不同,对电流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一般地说,儿童较成年人敏感,女性较男性敏感。患有心脏病者,触电后的死亡可能性就更大。,三.常见的触电方式 人体触电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与带电体小于安全距离。直接接触又可分为单极接触和双极接触(一)直接触电1).单极触电 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称为单极触电,如图所示。图16-1(a)为电源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时,单相的触电电流途径。图16-1(b)为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情况。一般情况下,接地电网里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电网里的危险性大。,
11、以380220V的低压配电系统为例,中性点接地系统当人体触及某一相导体时,相电压作用于人体,电流经过人体、大地、系统中性点接地装置、中性线形成闭合回路,如图161(a)所示。由于中性点接地装置的电阻只。比人体电阻小得多,所以相电压几乎全部加在人体上。设人体电阻Rb为1000,电源相电压Uph为220V,则通过人体的电流Ib约为220mA,远大于人体的摆脱阈值,足以使人致命 一般情况下,人脚上穿有鞋子,有一定的限流作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以及站立点与地之间也有接触电阻,所以实际电流较220mA要小,人体触电后,有时可以摆脱。但人体触电后由于遭受电击的突然袭击,慌乱中易造成二次伤害事故(如空中作业触
12、电时摔到地面等)。所以,电气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合格的绝缘鞋,在配电室的地面上应垫有绝缘橡胶垫,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380220V的低压配电系统为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图16-1(b)当人站立在地面上,接触到该系统的某一相导体时,由于导线与地之间存在对地电抗Zc(由线路的绝缘电阻R和对地电容C组成),则电流以人体接触的导体、人体、大地、另两相导线对地电抗友构成回路,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线路的绝缘电阻及对地电容的数值有关。在低压系统中,对地电容C很小,通过人体的电流主要决定于线路的绝缘电阻R。正常情况下,R相当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一般不致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但当线路绝缘下降,及减小时,
13、单相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仍然存在。而在高压系统中,线路对地电容较大,通过人体的电容电流较大,将危及触电者的生命。,2).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同一电源的两相带电体,电流从一相导体流入另一相导体的触电方式,如图16-所示。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因此不论电网的中性点接地与否,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图1.1-2 双极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它是相电压的3倍。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无关,其大小只决定于人体电阻和人体相接触的两相导体的接触电阻之和。因此,它比单相触电的危险性更大,例如,380220V低压系统线电压为380V,设人体电阻R1为1000,则通过人
14、体的电流约Ib为380mA,大大超 过人的致颤阈值,足以致人死亡。电气工作中两相触电多在带电作 业时发生,由于相间距离小,安全措施不周全,使人体或通过作业工具同时触及两相导体,造成两相触电。,1).跨步电压触电 在靠近接地点处沿电流散流方向取两点,其电位差较远离接地点处同样距离的两点间的电位差大,当离开接地故障点20m以外时,这两点间的电位差即趋于零。电位的零点:人们将两点之间的电位差为零的地方,称为电位的零,即电气上的“地”。,(二)间接触电 由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发生接地故障,设备金属外壳及接地点周围出现对地电压引起的。它包括跨步电压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图1.1-3 跨步电压,跨步电压Uk:显
15、然,该接地体周围对“地”而言,接地点处的电位最高(为Ud),离开接地点处,电位逐步降低,其电位分布呈伞形下降,此时,人在有电位分布的故障区域内行走时,其两脚之间(一般为08m的距离)呈现出电位差,此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Uk,跨步电压触电:由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叫跨步电压触电。在距离接地故障点810m以内,电位分布的变化率较大,人在此区域内行走,跨步电压高,就有触电的危险;在离接地故障点810m以外,电位分布的变化率较小,人一步之间的电位差较小,跨跨步电压低,危险 明显降低;,人在受到跨步电压的作用时,电流将从一只脚经腿、跨部、另一只脚与大地构成回路,虽然电流没有通过人体的全部重要器官,但当跨步电压
16、较高时,触电者脚发麻、抽筋,跌倒在地。跌倒后,电流可能会改变路径(如从手至脚)而流经人体 的重要器官,使人致命。注意:发生高压设备、导线接地故障时,室内不得接近接地故障点4m以内(因室内狭窄,地面较为干燥,离开4m之外一般不会遭到跨步电压的伤害),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8m以内。如果要进人此范围内工作,为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人人员应穿绝缘鞋。,2).接触电压触电 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是不带电的,由于绝缘损坏,设备漏电使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 接触电压:是指人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加于人手与脚之间的电位差Uj,,接触电压触电:由接触电压引起的触电叫接触电压触电。设备外壳不接地,单相触电情况同设
17、备外壳接地,则接触电压为设备外壳对地电位与人站立点的对地电位之差措施:应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三).与带电体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的触电 人体距离带电体特别是高压带电体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虽然人体没有接触带电体,也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因为空气间隙的绝缘强度是有限的,太近时空气将被击穿,带电体对人体放电,并在人体与带电体间产生电弧,此时人体将受到电弧灼伤和电击双重伤害措施:工作人员距离带电体距离不允许小于安全距离,产生触电事故有以下原因:(1)缺乏用电常识,触及带电的导线。(2)没有遵守操作规程,人体直接与带电体部分接触。(3)由于用电设备管理不当,使绝缘损坏,发生漏电,人体碰触漏电设备外壳。(4)
18、高压线路落地,造成跨步电压引起对人体的伤害。(5)检修中,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接线错 误,造成触电事故。(6)其他偶然因素,如人体受雷击等。,第二节.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补充基本概念1).绝缘 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2).外壳保护 为了防止人员误触电气元件裸露的带电部位,将电气元件安装在金属盒或盒内,对人起到安全防护作用。,3).屏护 即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电器开关的可
19、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4).间距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一、安全接地 安全接地是防止接触电压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的根本方法。安全接地包括电气设备外壳(或构架)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或零线的重复接地。,(一)保护接地 方法:是将一切正常时不带电而在绝缘损坏时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如各种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等)与独立的接地装置相连,从而防止工作人员触及时发生触电事故。它是防止接触电压触电的一种技术措施。原理:
20、保护接地是利用接地装置足够小的接地电阻值,降低故障设备外壳可导电部分对地电压,减小人体触及时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防止接触电压触电的目的。,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用电设备一相绝缘损坏,外壳带电。如果设备外壳没有接地,如图164(a)所示,则设备外壳上将长期存在着电压(接近于相电压),当人体触及到电气设备外壳时,就有电流流过人体,其值为,但若采用保护接地,如图164(b)所示,保护接地电阻R0与人体电阻Rb并联,由于R0Rb,则设备对地电压及流过人体的电流可近似为16-3和16-4,式中 R0保护接地电阻。,比较式(162)与式(163)可知,由于ZcRb、Ro,所以
21、其分母近似相等;而分子因RbR0,使得接地后对地电压大大降低。同样由式(161)与式(16-4)得知,保护接地后,人体触及设备外壳时流过的电流也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只要选择适当的R0,即可避免人体触电。,同样,在6一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若采用保护接地,尽管其电压等级较高,也能减小因设备发生碰壳人体触及设备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减小触电的危险性。如果进一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增大人体同路的电阻,如人脚穿胶鞋,也能将人体电流限制在50mA之内,保证人身安全。,例如,220380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绝缘阻抗ZC取绝缘电阻7000,有设备发生单相碰壳。若没有保护接地,有人触及该设备外壳,人体电阻R
22、b为10000,则流过人体电流约为66mA;但如果该设备有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只Ro4,则流过人体的电流约为0.26mA,显然,该电流不会危及人身安全。,2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若不采用保护接地,当人体接触一相碰壳的电气设备时,人体相当于发生单相触电,如图165(a)所示,流过人体的电流及接触电压为,以380220V低压系统为例,人体电阻及Rb1000,,Rn4,则流过人体的电流Ib220mA,作用于人体电压Uc220V,此时足以使人致命。,若采用保护接地,如图165(b)所示,电流将经人体电阻Rb和设备接地电阻R0的并联支路、电源中性点接地电阻Rn、电源形成回路,
23、设保护接地电阻R04,流过人体的电流及接触电压为,110mA的电流虽比未装保护接地时小,但对人身安全仍有致命的危险。所以,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外壳采用保护接地仅能减轻触电的危险程度,并不能保证人身安全;在高压系统中,其作用就更小。,(二)保护接零和零线重复接地 1、保护接零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网络,一般采用的是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方式。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发电机或变压器)接地中性线(零线)作金属性连接,这种方式称为保护接零,如图166所示。,分析:由于接地中性线阻抗很小,接地短路电流Ik较大,足以使线路上(或电源处)的自动开关或熔断器以很短的时限将设备从电网中切
24、除,使故障设备停电。另外,人体电阻远大于接零回路中的电阻,即使在故障未切除前,人体触到故障设备外壳,接地短路电流几乎全部通过接零回路,也使流过人体的电流接近于零,保证了人身安全。,采用保护接零时,当电气设备某相绝缘损坏碰壳,接地短路电流流经短路线和接地中性线构成回路;,2零线的重复接地 运行经验表明,在保护接零的系统中,只在电源的中性点处接地还不够安全,为了防止接地中性线的断线而失去保护接零的作用,还应在零线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即零线重复接地,如图167所示。,在保护接零的系统中,若零线不重复接地,当零线断线时,只有断线处之前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才有作用,人身安全得以保护;在断
25、线处之后,当设备某相绝缘损坏碰壳时,设备外壳带有相电压,仍有触电的危险。即使相线不碰壳,在断线处之后的负荷群中,如果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如一相或两相断开),也会使设备外壳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危及人身安全。采用了零线的重复接地后,若零线断线,断线处之后的电气设备相当于进行了保护接地,其危险性相对减小。,(三)安全接地注意事项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和零线的重复接地都是为了保证人身安全的,故统称为安全接地。为了使安全接地切实发挥作用,应注意以下问题:(1)同一系统(同一台变压器或同一台发电机供电的系统)中,只能采用一种安全接地的保护方式,不可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
26、否则,当保护接地的设备一相漏电碰壳时,接地电流经保护接地体、电流中性点接地体构成回路,使零线带上危险电压,危及人身安全。,(2)应将接地电阻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例如,310kV高压电气设备单独使用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不超10;低压电气设备及变压器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当变压器总容量不大于100kVA时,接地电阻不大于10;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每处不大于10;对变压器总容量不大于100kVA的电网,每处重复接地的电阻不大于30,且重复接地不应少于3处;高压和低电气设备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大于4 等。(3)零线的主干线不允许装设开关或熔断器。(4)各设备的保护接零线不允许串接,应各自与零
27、线的干线直接相连。(5)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不准将三孔插座上接电源零线的孔同接地线的孔串接,否则零线松掉或折断,就会使设备金属外壳带电;若零线和相线接反,也会使外壳带上危险电压。,(四)保护接地和接零应用范围 保护接地和接零的设备,主要根据电压等级、运行方式及周围 环境而定。一般情况下,供配电系统中的下列设备和部件需要采用接地或接零保护。(1)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和其他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基础。(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3)互感器的二次绕组。(4)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5)配电盘、保护盘和控制盘的金属框架。(6)交、直流电力和控制电缆的金属外皮、电力电缆接头的金属外壳和穿线钢
28、管等。(7)居民区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或构架。(8)带电设备的金属护网。(9)配电线路杆塔上的配电装置、开关和电容器等的金属外壳。,(五)低压系统接地形式 1TN系统 低压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用保护线与该点连接。按照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情况,TN系统有以下三种形式:(1)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分开的,16-8(a)(2)TN-C-S系统。系统中有一部分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如图16-8(b)所示。),(3)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16-8(c),2TT系统 TT系统有一个直接接地点,电气装置的外露导
29、电部分接至电气上与低压系统的接地点无关的接地装置,如图169所示。,3IT系统 IT系统的带电部分与大地间不直接连接(经阻抗接地或不接地),而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则是接地的,如图1610所示。,4文字代号的意义(1)第一个字母表示低压系统的对地关系:T一点直接接地;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T一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低压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N外露导电部分与低压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如果后面还有字母时,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C中性线和保护线
30、是合一的(PEN)。,二、安全电压 在人们容易触及带电体的场所,动力、照明电源采用安全电压是防止人体触电的重要措施之一。安全电压是指:不会使人发生触电危险的电压,或者是人体触及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不大于致颤阈值的电压。说明: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加于人体的电压和人体电阻,安全电压就是以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与人体电阻的乘积为依据确定的。例如,对工频5060Hz的交流电压,取人体电阻为10000,,致颤阈值为50mA,故在任何情况下,安全电压的上限不超过50mA*1000050V。,二、安全电压,影响人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很多,所以根据工作的具体场所和工作环境,各国规定了相应的安全电压等级。我国的安全电压体系
31、是42、36、12、6V,直流安全电压上限是72V。在干燥、温暖、无导电粉尘、地面绝缘的环境中,也有使用交流电压为65V的。,缺点:采用安全电压无疑可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但由于工作电压降低,要传输一定的功率,工作电流就必须增大。这就要求增加低压回路导线的截面积,使投资费用增加。所以:一般安全电压只适用于小容量的设备,如行灯、机床局部照明灯及危险度较高的场所中使用的电动工具等。,注意:采用降压变压器(即行灯变压器)取得安全电压时,应采用双绕组变压器,而不能采用自耦变压器,以使一、二次绕组之间只有电磁耦合而不直接发生电的联系。安全电压的供电网络必须有一点接地(中性线或某一相线),以防电源电压
32、偏移引起触电危险。需要指出的是,采用安全电压并不意味绝对安全。如人体在汗湿、皮肤破裂等情况下长时间触及电源,也可能发生电击伤害。当电气设备电压超过24V安全电压等级时,还要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在用电设备中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的又一重要保护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将电气设备的外壳进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会受到限制或起不到保护作用。例如,太大的地方,都将使接地、接零保护难以实现。当人与带电导体直接接触时,接地和接零也难以起到保护作用。,解决方法:所以,在供配电系统或电力装置中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亦称漏电开关或触电保安器),是行之有效的后备保
33、护措施。分类:一般可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大类。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反映零序电流的电流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电流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动作信号是零序电流。按零序电流的取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有电流互感器和无电流互感器两种。,1有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这种保护器是由中间执行元件接受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时所产生的零序电流信号,去断开被保护设备的控制回路,切除故障部分。按中间执行元件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灵敏继电器 型、电磁型和电子式三种。,典型的灵敏继电器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接线,如图1611所示。装置的中心元件是零序电流互感器TA、灵敏电流继电器KA,它们通过中间继电器KMl接人被保护设备的控制
34、电路。正常运行时,三相电流对称平衡,TA输出零序电流为零。当被保护电路内发生接故障时,系统内出现零序电流,TA二次侧输出的零序电流达到KA的动作值时,KA励磁动作,接通中间继电器KMl线圈回路,触点KMl断开,使接触器KM失磁,主电路断开切除故障。,电磁型和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中间执行元件分别是电磁继电器和晶体管放大器,零序电流通过它们切除故障,达到保护的目的。图1612是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原理框图,它以电子放大器作为中间机构。当发生漏电时:零序电流互感器将漏电信号传给放大器,经放大后再传给继电器,由继电器控 制并断开开关,切断电源。电子放大器一般都需要直流电源。因此,这种保护器
35、常带有由小型降压变压器(或分压器)、整流器和稳压器等组成的直流供电装置。电子放大器既可采用晶体管,也可采用集成元件。,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主要优点是:灵敏度很高,动作电流可以调整到很小,整定误差小,动作准确,容易实现延时动作,动作时间可以随意调节,便于实现分段保护。缺点:这种保护器使用元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元件受冲击能力较差。而且,如果整流电源接在主电路上,当主电源缺相时,可能因失去电源而丧失保护功能。,分类:有电流互感器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四极(用于三相四线制)、三极(用于三相三线制)和二极(单相两线制)三种。按灵敏度分,30mA以上的高灵敏度、30100mA的中灵敏度和1000mA
36、以上的低灵敏度三种。按动作时限分,有01s以内的快速型、0102s的瞬时型和反时限型(即动作电流越大,其动作越快)三种。,有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用途:可作为中性点接地和不接地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其既可作为漏电、触电、短路保护,也可用来防止设备绝缘损坏,产生接地故障电流而引起火灾、爆炸。优点:与电压型相比,具有应用范围广、管理方便、工作可靠、使用效果良好等优点,但由于结构较为复杂、制作精度要求较高,造价也相应提高,2无电流互感器电流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无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接线,如图1613所示。,灵敏电流继电器KA的线圈并联在击穿保险
37、器F的两端,其动断触点接于电流的控制回路中。在正常时,KA躲开三相不对称负荷电流所造成的不平衡电流而不动作;当设备漏电时,或有人发生接地触电时,零序电流增大,KA迅速动作,动断触点KA断开,使接触器KM(或开关)线圈失电而断开主电路。,这种保护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只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适用于线路,不适用于设备。而我国低压系统一般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故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第三节 触电急救 在电力生产使用过程中,人身触电事故时有发生,但触电并不等于死亡。实践证明,只要救护者当机立断,用最快速、正确的方法对触电者施救,多数触电者可以“起死回生”。触电急救的关键:是迅速脱离电源及正确的现场急救
38、。一、脱离电源 人在触电后可能由于失去知觉或超过人的摆脱电流而不能自己脱离电源,此时抢救人员不要惊慌,要在保护自己不被触电的情况下使触电者脱离电源。1、脱离低压电源(1)如果接触电器触电,应立即断开近处的电源,可就近拔掉插头,断开开关或打开保险盒。,(2)如果电源开关、瓷插熔断器或电源插座距离较远,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或干燥木柄的斧头、铁锹等利器切断电源。注意:切断点应选择导线在电源侧有支持物处,防止带电导线断落触及其他人体。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木板上。,(4)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导线,方法:可设法用干燥的木板塞进其身下使其与地绝缘而切断电
39、流,然后采取其他方法切断电源。,(3)如果导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物品把触电者拉脱电源。方法:如果触电者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不致于使救护人员直接触及触电者的身体时,救护人员可直接用一只手抓住触电者不贴身的衣服,将触电者拉脱电源;也可站在干燥的木板、木桌椅或橡胶垫等绝缘物品上,用一只手把触电者拉脱电源。,2脱离高压电源 抢救高压触电者脱离电源与低压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大为不同,因为电压等级高,一般绝缘物对抢救者不能保证安全,电源开关距离远,不易切断电源,电源保护装置比低压灵敏度高等。为使高压触电者脱离电源,用如下方法:(1)尽快与有关部门联系,停电。
40、(2)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拉开高压断路器或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切断电源。,(4)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救护人员应穿绝缘鞋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接近触电者,否则不能接近断线点8m以内,以防跨步电压伤人。,(3)如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线路,又不可能迅速切断电源开关时,可采用抛挂足够截面、适当长度的金属短路线的方法,迫使电源开关跳闸。注意:抛挂前,将短路线的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另一端系重物。但是在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3注意事项(1)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2)未采取任何绝缘措施,救护人员
41、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衣服。(3)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最好使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触电。(4)当触电者站立或位于高处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脱离电源后触电者摔跌。(5)夜晚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便急救。,二、现场急救1触电者伤情判定(1)触电者如神态清醒,只是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但没有失去知觉,则应使其就地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2)触电者若神志不清,失去知觉,但呼吸和心脏尚正常,应使其舒适平卧,保持空气流通,同时立即请医生或送医院诊治。随时观察,若发现触电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则应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
42、3)如果触电者失去知觉,心跳呼吸停止,则应判定触电者是否为假死症状。触电者若无致命外伤,没有得到专业医务人员证实,不能判定触电者死亡,应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脱离电源后的判断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迅速判断其症状,根据其受电流伤害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急救方法。(1)判断触电者有无知觉。(2)判断呼吸是否停止。人工呼吸(3)判断脉搏是否搏动。胸外挤压()判断瞳孔是否放大。,对触电者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如图16-1所示,可判定出其呼吸、心跳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吸的声音。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
43、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脉动。若看、听、试的结果既无呼吸又无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2心肺复苏法 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地进行就地抢救。(1)畅通气道。触电者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畅通。注意: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通畅气道可以采用仰头抬颏法,见图1615。方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后仰,舌根随之抬起。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
44、消失,A4、昏迷病人舌和会压阻塞上呼吸道,心肺复苏法,A5、压头抬颏,解除阻塞,心肺复苏法,(2)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人的生命的维持,主要靠心脏跳动而产生血循环,通过呼吸而形成氧气与废气的交换。如果触电人伤害较严重,失去知觉,停止呼吸,但心脏微有跳动,就应采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具体做法是:,人工呼吸 口诀:张口捏鼻手抬颌,深吸缓吹口对紧;张口困难吹鼻孔,5秒一次坚持吹。,人工呼吸的方法:迅速解开触电人的衣服、裤带,松开上身的衣服、护胸罩和围巾等,使其胸部能自由扩张,不妨碍呼吸。使触电人仰卧,不垫枕头,头先侧向一边清除其口腔内的血块、假牙及其他异物等。救护人员位于触电人头部的左边或右边,用一只手
45、捏紧其鼻孔,不使漏气,另一只手将其下巴拉向前下方,使其嘴巴张开,嘴上可盖上一层纱布,准备接受吹气。,救护人员做深呼吸后,紧贴触电人的嘴巴,向他大口吹气,每次1l.5s。同时观察触电人胸部隆起的程度,一般应以胸部略有起伏为宜。每5s吹一次(吹2s,放松3s)。救护人员吹气至需换气时,应立即离开触电人的嘴巴,并放松触电人的鼻子,让其自由排气。这时应注意观察触电人胸部的复原情况,倾听口鼻处有无呼吸声,从而检查呼吸是否阻塞,如图1.4-1所示。,图1.4-1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注意: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脉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触电者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
46、对鼻人工呼吸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对触电的小孩,只能小口吹气。,(3)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现场急救中使触电者恢复心跳的唯一手段。首先,要确定正确的按压位置。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如下:1)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者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点的中点;2)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放在胸骨下部;3)另一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见图1617。,C4、按压定位一只手的食、中指放在肋缘下,心肺复苏法,C4、按压定位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剑突处),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手指上(胸骨下半部),心
47、肺复苏法,C4、按压定位第二只手重叠在第一只手上手指交叉、掌根紧贴胸骨,心肺复苏法,另外,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1)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触电者胸壁;2)以髋宽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3)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见图1618。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C7、按压姿势,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床旁应站立于踏脚板,双膝
48、平病人躯干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 重量往下压(杠杆原理),心肺复苏法,C7、按压姿势示意图,心肺复苏法,C7、错误:手掌交叉,心肺复苏法,C8、用力方式,双肩在双手正上方,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 胸部弹回原位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保持正常位,心肺复苏法,按压操作频率如下:1)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2)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个吹气1次,反复进行。3)按压吹气lmin后,应用看、听
49、、试的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若判定颈动脉已有脉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3现场急救注意事项(1)现场急救贵在坚持,在医务人员来接替抢救前,现场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急救。(2)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3)现场触电急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应持慎重态度,如果没有必要的诊断设备条件和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4)对触电过程中的外伤特别是致命外伤(如动脉出血等),也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胸外按压 口诀:
50、掌根下压不冲击,突然放松手不离;手腕略弯压一寸,一秒一次较适宜。,实训1-1 触电急救,目的:了解触电急救的有关知识,学会触电急救方法。训练器材与工具:(1)模拟的低压触电现场。(2)各种工具(含绝缘工具和非绝缘工具)。(3)体操垫1张。(4)心肺复苏急救模拟人。,训练内容:(1)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在模拟的低压触电现场让一学生模拟被触电的各种情况,要求学生两人一组选择正确的绝缘工具,使用安全快捷的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将已脱离电源的触电者按急救要求放置在体操垫上,学习“看、听、试”的判断办法。,(2)心肺复苏急救方法。要求学生在工位上练习胸外挤压急救手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的动作和节奏。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