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讲义三.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12418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2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讲义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安全管理讲义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安全管理讲义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安全管理讲义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安全管理讲义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讲义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讲义三.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部分 事故预防原理,一、事故的概念与分类 二、事故致因理论三、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四、安全技术措施五、现代安全管理的特征,一、事故的概念与分类,(一)事故的概念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二)事故的分类,1、按损失工作日2、按严重程度3、按伤害方式4、按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5、其他,1、按损失工作日,按损失工作日分三类:轻伤,损失工作日1(含1)以上,105以下;重伤,损失工作日105(含105)以上,6000以下;死亡,

2、损失工作日6000以上。,2、按严重程度,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29人的事故;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3、按伤害方式分:GB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具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4、按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人的不安全行为(13大类):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

3、;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物的不安全状态(4大类):防护、保险、信号灯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二、事故致因理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因素是事故的致因因素。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把事故的发生看作是人类无法违抗的天意,或是命中注定。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在与各种工伤事故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事故发生及预防规律,相继提出许多阐明事故发生原理,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及如何预防事故发生的理论。(80%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一)早期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

4、频发倾向(Accident Proneness)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事故遭遇倾向(Accident Liability)事故遭遇倾向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倾向。错误地把工业事故的原因归于少数事故频发倾向者,但从职业适合性角度,有可取之处。,2.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海因里希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4)人的缺点

5、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事故连锁图,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中那样的多米诺骨牌系列。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把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都归因于人的缺点,具有局限性。,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基于该种模型制订。,(二)能量意外释放论,1961年吉布森(Gibso

6、n)提出了能量和屏障的概念。1966年哈登(Haddon)进一步的发展了这一观点: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防止伤亡事故应着眼于防止能量的不正常转移。如在人与物之间设置屏障:安全帽、防护服等;开辟能量释放渠道:水电站泄洪闸、电器的接地电线等;在能源上设置屏障:如自动喷火装置,设置放射线辐射的防护层等;,(三)系统安全理论,1.系统安全理论把人、机械、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认为,系统中存在危险源(Hazard-a source of danger)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事故就是消除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系统安全工作包

7、括: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风险控制(Risk Control),(2)两类危险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意外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3)危险源与事故,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8、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4)系统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图,三、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1.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失误。不安全行为是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导致事故的人失误、是人失误的特例。与前面“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同。,2.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皮特森认为造成人失误的主要原因有:过负荷人机学决策错误可从三个阶段采取措施防止人失误

9、:控制减少可能引起人失误的各种原因因素,防止出现人失误;使人失误无害化;在人失误引起事故的情况下,限制事故发展,减小事故损失。,3.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采用安全技术措施的基本理论依据是能量意外释放论。,用机器代替人冗余系统二人操作人机并行审查耐失误设计利用不同的形状或尺寸防止安装、连接操作失误采用连锁装置防止人员失误操作,警告视觉警告听觉警告气味警告触觉警告人、机、环境匹配人-机-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人机功能的合理分配、机器的人机学设计,即生产作业环境的人机学要求等。,4.防止人失误的管理措施,职业适合性职业适合性是指人员从事某种职业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他着重于职业对人员能力的要求。安全教育与技能训练防止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防止人失误的重要途径。提高事故预防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掌握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以预防事故,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健康。其他管理措施如管理规章制度,四、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隔离:原理、封闭、缓冲个体防护薄弱环节避难与援救,五、现代安全管理的特征,1.强调“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为了人人的管理2.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全员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全方位安全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