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三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13189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训三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实训三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实训三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实训三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实训三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训三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训三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训三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微生物与发酵工艺,微生物中的细菌,其细胞小而透明,用压滴片或悬滴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菌体和背景没有明显的明暗差,不易看清其形态,更难以识别它们的结构。因此,需要对菌体进行染色,借助于染料使菌体着色后颜色的反衬作用,观察细菌的形状、基本结构(壁、膜、细胞质、核及内含物)及附属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1.学习微生物的涂片染色的操作技术。2.掌握微生物的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实验目的,微生物(尤其是细菌)的机体是无色透明的。在显微镜下,微生物体与其背景反差小,不易看清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若增加反差。则微生物的形态皆可以看清楚。

2、通常用染料将菌体染上颜色以增加反差,便于观察。,二、实验原理,微生物细胞是由蛋白质、核酸等两性电解质及其他化合物组成,所以微生物细胞表现出两性电解质的性质。经测定,细菌的等电点在pH25之间,故细菌在中性、碱性或偏酸性的环境中,都体现酸性,带负电荷,容易与带负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从而使菌体染色。菌体染色分为简单染色和复染.,二、实验原理,简单染色又称单染,只用一种染料使菌体着色。若仅为在显微镜下看清细菌形态,用单染即可。复染是指用两种或多种染料染细菌,目的是鉴别不同性质的细菌,主要方法有革兰氏染色法和抗酸性染色法。,二、实验原理,革兰氏染色步骤是:先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经媒染剂碘-碘化钾溶液处

3、理后用乙醇脱色,最后用沙黄染液(也称蕃红染液)复染。如细菌能保持草酸铵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而不被脱色,用蕃红液复染后仍呈紫色,则该细菌称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乙醇脱色用蕃红复染后呈现红色,则称为革兰氏阴性菌(G-)。现在已知,革兰氏染色结果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组成有关。,二、实验原理,1.菌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vulgaris),三、实验材料和用具,2.染液 简单染液:齐氏石炭酸复红染液 革兰氏染液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染液)卢戈氏碘液(

4、媒染剂)95乙醇或丙酮(脱色剂)沙黄乙醇溶液(复染剂)吕氏美蓝染液。,三、实验材料和用具,3.用具 显微镜、酒精灯、接种环、无菌水、香柏油、二甲苯、牙签、载玻片、纱布、滤纸、镜头纸、镊子、染色缸、火柴、玻片架、烧杯等。,三、实验材料和用具,1.制片 涂片 取保存在酒精溶液中的干净玻片,在酒精灯上烧去残留酒精,待凉,用记号笔在玻片的右侧,注明菌名、染色类型。在玻片中央滴加一小滴无菌水,以无菌操作取少许菌苔,在玻片的水滴中涂布均匀,成一薄层。,四、实验方法,风干 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切勿在火焰上烘烤。固定将已干燥的涂片向上,在微火上迅速通过23次,使得菌体与玻片结合牢固。,四、实验方法,简单染色:在

5、已制好的涂片菌膜处,滴加吕氏美蓝染液染色3 5min,或滴加齐氏石炭酸复红染液染色12min。以流水冲洗涂片。至水无色为止,后用滤纸吸干涂片的水滴,干后,待镜检。革兰氏染色 a.在已制好的涂片菌膜处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染色lmin,水洗。,2.染色,四、实验方法,b滴加路哥氏碘液媒染lmin、水洗。用滤纸吸干残存水滴。c斜置玻片于烧杯上端,滴加95乙醇脱色并轻轻摇动载玻片。直洗至流出乙醇刚刚不出现紫色时即停止(约0.5lmin),脱色完毕后,水洗,滤纸吸干。d滴加沙黄染液复染lmin。水洗,滤纸吸干后,备镜检。,四、实验方法,五、实验内容,1.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制简单染色片,在油镜下观察。2.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制革兰氏染色片,油镜下观察,区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1.试述革兰氏染色的程序及染色原理。2.将本实验观察结果记录于表中。,六、实验报告,1.为什么细菌染色时所用的染料多属于碱性染料?为什么涂片需要固定?为什么制片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2.革兰氏染色过程中,哪些因素是成败关键,为什么?,七、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