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心理健康与成长.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114307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3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心理健康与成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1章心理健康与成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1章心理健康与成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1章心理健康与成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1章心理健康与成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心理健康与成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心理健康与成长.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心理健康与成长,主讲:陈智(四川大学),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程培训,一、现代社会生活与心理学 心理不仅对个体产生影响,而且对社会、工作、学习、家庭都起着重要作用。人的所有行为活动都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因此,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个人成长、行为规范、社会活动、家庭幸福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诸多方面。,(一)当前人们面临的心理挑战 适应与发展 1、如何理解适应和发展 在心理学中,适应通常是指个人通过不断作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在心理学中,发展指的是个体的身心机能及其品质在时间上的积极变化过程。,2、适应和发展的特点 适应和发展过程的特点之一

2、是适应的相对平衡期缩短,动态调整期变长。适应和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个人有更大的自由度去选择自己的人生。,二、如何理解心理?,心理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人的各种行为准则,是个体进行社会活动的思想基础。,三、心理健康的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

3、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他也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与自己所属的集体融为一体,既能在朋友同事相聚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时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

4、(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感到很难融入团体,与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能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同时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而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

5、怨天尤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而不会认为是重负。他们还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同时也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存储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感觉生活无意义,在工作中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心理疲劳等。,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

6、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狂妄自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容易被激怒、莫明其妙地发脾气,一点小事就能引起情绪波动。,6、人格完整和谐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能平衡发展,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当事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度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

7、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人格的分裂。,7、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8、主观上有一种幸福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主观上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幸福的情感生活、幸福的婚姻家庭与成功的事业,要达成这些目标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四、积极心态与心理调适(一)积极心态的培养 所谓心态,即心理态度的简称,它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受外界影响后所形成的心理定势。它与个人的生活阅历、认知、态度、信念、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等密

8、切相关。心态可分为二种:一种是积极心态,其特点是:有信心、有希望、有爱心、诚实、踏实、敬业等。它有利于人的潜能发挥,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另一种是消极心态,其特点是:悲观、失望、自卑、欺骗等。它能夺走生活中的一切快乐与健康,使人身陷谷底。,心态的力量有多大?,教授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顺利过桥走过去后,教授打开了一盏黄灯,透过黄灯九个人看到,桥底下不仅仅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在蠕动的鳄鱼。吓了一跳教授问:现在你们谁敢走回来?没人敢走了教授说:你们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铁桥上。只有三个人愿意尝试:第一

9、个人颤颤巍巍,走的时间多花了一倍;第二个人哆哆嗦嗦,走了一半再也坚持不住了,吓得趴在桥上;第三个人才走了三步就吓爬下了。,九个人过桥的试验,教授这时打开了所有的灯,大家这才发现,在桥和鳄鱼之间还有一层网,网是黄色的,刚才在黄灯下看不清楚。大家现在不怕了,说要知道有网我们早就过去了,几个人哗啦哗啦都走过来了。只有一个人不敢走,教授问他,你怎么回事?这个人说,我担心网不结实。,心态影响能力!,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从狐狸的故事看心态,盛夏酷暑,一群口干舌燥的狐狸来到一个葡萄架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狐狸们馋得直流口水,可葡萄架很高。,第1只:跳了N次,也未想过利用任何工具,就心安理得地走了

10、。边走边说:“这里的葡萄一定特别酸!”,第2只: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不吃葡萄,死不瞑目”的口号,一次一次跳个没完,最后活活累死在葡萄架下。,第3只:因为吃不到葡萄,整天闷闷不乐,最后抑郁成疾,不治而亡。,第4只:心想:“连个葡萄都吃不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呀!”于是找个树藤上吊了。,第5只:吃不到葡萄便破口大骂,“哪个该死的,把葡萄架弄这么高?”被主人听到,一棒打死。,第6只:抱着“我得不到的东西也决不让别人得到”的阴暗心理,一把火把葡萄园烧了,结果遭到其他狐狸的共同围剿。,第7只:躲在旁边看主人把葡萄一串串摘下来放地上,趁主人不注意跑过去偷;从得到葡萄的狐狸那里偷、骗、抢,结果受到了严

11、厉惩罚。,第8只:跳了几下摘不到,从附近找来一个梯子,爬上去满载而归。,第9只:因为吃不到葡萄气极发疯,蓬头垢面,口中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10只:也跳了几次,还是摘不到,心想这里有葡萄,搞不好旁边还有其他水果,于是跑开去寻找,到不远处找到了西瓜园,吃得爽歪歪。,第11只:另有几只狐狸来到一个更高的葡萄架下,经过友好协商,利用叠罗汉的方法,成果共享,皆大欢喜!,1、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进取心2、相信自己,建立信心(1)自我激励:我喜欢我自己、我是优秀的、我是最棒的、我会尽全力达成、我能行、我很勇敢、我很坚强。(2)运用想象力:角色假定。3、凡事要往最好的方面努力,但也要往最坏的方面着想,4、对人对事要充满热忱(1)凡事要主动(2)发自内心,全力以赴5、做事认真 认真就是品质、认真就是全力以赴、认真就是精益求精、认真就是专心致志、认真就是追根究底,认真就是对你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6、热爱学习(1)复制成功:向优秀的成功人士学习成功的方法;(2)养成学习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