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115136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不仅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水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十分密切,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本章从综合介绍地球上水的分布开始,又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束。由总到分、再由分到总的结构特点异常明显。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分别讲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与意义,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资源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用图示等方法表达陆地水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说明陆地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作用。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类型,能用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理解水循环的意义。正确认识和

2、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示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了解水资源的概念以及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于人类的发展意义重大。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懂得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1.学习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内容时,可结合河流的长流不息、东南季风与降水等感性认识。2.为了突出某种事物的主要特征,可以把复杂图像中的次要事物

3、舍去,变为简单的图像,例如“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简图”。3.学习时必须以运动的观点来理解,不可死记硬背、照搬硬套,如学习地球上水的运动。,李白的诗脍炙人口,留下了很多可传诵的诗篇,其中将进酒中有这样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当然李白是借流水不返来规劝人们珍惜眼前的好时光,也给自己饮酒作乐找了个好理由。这句话科学吗?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的水哪里来的?百川归海,海水越来越多,陆地不就被淹没了吗?,【尝试探究】让我们学习本节内容,来给李白的地理知识打一下分。,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的存在形式(1)水圈:由 态、液态和 态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是一个 但 的圈层。(2)水体的存在形式

4、、分布及数量特征,自主预习学案,气,固,连续,不规则,2.水体空间分布(1)海洋水:储量最大,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2)陆地水:包括河流水、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水、水等,储量较少,但作用巨大。(3)大气水:分布最广。3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水源 的关系。,湖泊,冰川,生物,相互补给,思考,1.我们常说的水资源包括陆地上的哪几种水体?数量多还是少?【思考提示】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数量很少。,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圈、岩石圈、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的类

5、型及环节,大气,生物,(1)类型:图中A表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B为海上内循环,C为陆地内循环。(2)环节:图中为,为,为,为,为,为地下径流,为,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降水,蒸发,3水循环的意义(1)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 平衡。(2)对地表太阳辐射起着吸收、转化和 的作用。(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4)塑造着。,动态,传输,地表形态,思考,2.2010年春季云贵地区发生了特大干旱,请思考是水循环的哪一环节出现了异常。【思考提示】云贵地区降水偏少,说明来自海洋的水汽减少,这是夏季风减弱造成的,即水汽输送环节异常。,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

6、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核心要点突破,特别提醒(1)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方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例如,济南附近的小清河,尽管上游靠地下水补给,但其最重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因此其径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雨量的变化。(2)东北地区的河流,具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但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是雨水补给,所以洪峰期出现在降水量最大的夏季。(3)地中海气候区是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冬季。,1水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地球上的水分成不同的类型。分类标准有状态、性质(矿化度)和空间分布,具体分类如下:,2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的补给关系当河水水位高

7、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水。河流沿岸湖泊对河川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川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蓄洪水,并按人们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如下图所示:,1(2010年江西新余高一质检)图甲是我国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所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乙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B、C表示这条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其中A是补给,B是补给,C是补给。(2)图甲两曲线,是筑坝后测到的,理由是。(3)假

8、设图乙中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试在图中绘出可能出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森林砍伐前后,该地区呈现的流量曲线特点是_;原因是_。,解析:(1)从图甲中河流流量变化的情况和季节可知:A为雨水补给,B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为地下水补给。(2)从两流量曲线变化特点来看,为筑坝之后的流量曲线,因为筑坝后,形成的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能削减洪峰,增加枯水期流量。(3)森林被破伐后,河流流量曲线将更加陡涨陡落,含沙量将大增。答案:(1)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2)流量曲线平稳(3)图略森林砍伐前,流量较小且比较平稳,砍伐后,流量增大且水位陡涨陡落森林可截留一部分雨水,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9、,特别提醒(1)联系调节作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2)平衡更新作用: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迁移交换作用:水循环还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转化,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4)影响塑造作用:水循环运动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且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1图解水循环的环节

10、及类型,2利用模式图把握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及整个过程,2(2010年厦门高一检测)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整个水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水汽输送在图中用标有字母的箭头表示,地下径流用标有字母的箭头表示。(2)字母A、G表示环节,D、B表示环节,E表示环节。(3)图中仅有A、B两个环节的水循环叫做循环,而有C、G、E、H、F、B等环节参与的水循环是指循环。(4)图中水循环量最大的是,对人类最有意义的是。,解析:题中的各个箭头构成了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先要逐一确定各箭头所代表的具体环节,然后根据它们的发生领域可分为三种水循环类型。答案:(1)CF(2)降水蒸腾、蒸发地表径流

11、(3)海上内海陆间(4)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有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等,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的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变化,而降水量与所在地区及其气候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依据河流流量的变化情况判断相关的问题。举例如下:,1判断地区如果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变化图”,则由图可知该河流有两个汛期,第一个汛期出现在春季,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造成;第二个汛期出现在7、8月份,应是雨带推移到此地降水较多造成,因该河流无断流且最大流量出现在7、8月份,因此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2判断天气如果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变化图”,则由图可知该河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未出现断流,且有明显

12、的汛期),汛期出现在6月,应位于江淮地区,此时受准静止锋控制,为梅雨天气,7、8月份流量小,是因受副高控制,出现伏旱天气。,3判断气候如果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流量变化图”,则由图可知该河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未出现断流,且有明显的汛期),该河在北半球夏季时处于枯水期,因此该河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3下图是“我国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的某河流的流量变化示意图”,据图知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解析:选B。由图可知,该河流汛期出现在7、8月份,应位于北方地区;春季流量较小,说明春季出现春旱,因此该河流应在华北地区。,(2009年高考广

13、东卷)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1)(2)题。,高考真题赏析,(1)图中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解析】本题目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水循环环节的前后联系解答。第(1)题,据图可知,上部代表上空,下部表示陆地。箭头方向朝下,表示降水,箭头为水平方向,是地表径流,箭头表示地表水体的蒸发,表示跨流域调水。第(2)题,排水时不仅要防止

14、当地(即排出区)的水污染问题,还要防止污染排入区。【答案】(1)B(2)D,(2008年高考上海综合能力测试)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下图中(图、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潜水位),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A BC D【解析】河流洪水期内,河流水位高于潜水位和湖泊水位,这是因为河流径流为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快,水位上升快,水位高,而潜水是地下水,受下渗的影响,汇水慢,水位上升慢。河流与湖泊相比,河槽窄,容量小,河流水位上升快,水位高,所以洪水期内河流水补给潜水和湖泊水。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为河流水补给潜水,表示河水下渗的过程;图表示河水汇入湖泊,湖泊起到降低河流水位,削减河流洪峰的作用。【答案】A,随堂自测巩固,课后活页训练,探究课题:模拟水循环探究器材:一只平底盆、水、一只小瓶、塑料纸探究步骤:(1)在一只平底盆中加水,直至水盖满盆底。(2)在一只小瓶中装满干沙,放在盆的中央;用塑料纸盖盆瓶口,用橡皮筋扎紧。,探究学习园地,(3)将一个小石块压在塑料纸的正中央(小瓶的正上方)。(4)将盆子放在阳光下直晒,过一小时,观察沙和塑料纸。探究结论:阐明装置各部分分别模拟的现象和步骤。(盆里的水表示地面水,塑料膜上的水表示高空中的凝结水或者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