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损伤及处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16617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损伤及处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常见损伤及处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常见损伤及处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常见损伤及处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常见损伤及处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损伤及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损伤及处理.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损伤及急救,热力烧伤,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烧伤,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等。由电、化学物质所致的损伤,也属烧伤范畴。,流行病学特点,烧伤无论平时和战时均较常见。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3:1。平时烧伤中,以青年和小孩多见。夏季(每年6、7、8月)发生率最高。均以中小面积占多数,约为8085。以暴露部位(头颈、手、四肢)居多。,伤情评估,烧伤面积的估算。烧伤深度的估计。烧伤严重程度分类。吸入性损伤。烧伤面积和深度是估计烧伤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也是进行治疗的重要依据。,中国新九分法,以人全身体表面积为100%,将身体各自然部位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近似值,划分成若干个9%。即头颈部占体

2、表面积9%(19%),每一上肢占9%(双上肢29%),躯干(含会阴1%)占27%(39%),双下肢(含臀部)占46%(59%+1%),共为119%+1%=100%,表1 中国新九分法,*成年女性的臀部和双足各占6%,95+1,烧伤面积测量手掌法,不论年龄或性别,将患者手的五指并拢,单掌面积大约为本人身体体表面积的1%,这种方法对小面积烧伤的估计,较为方便。在估计大面积烧伤时,可与九分法结合应用。患者手掌1,烧伤深度,三度四分法1.组织学划分2.临床表现3.预后,I度创面,浅II度创面,深II度创面,III度创面,吸入性损伤,亦称呼吸道烧伤,是较危重的部位烧伤。其原因是致伤因素不单纯由于热力,还

3、有燃烧时烟雾中的大量的化学物质(有局部腐蚀和全身中毒作用的如CO中毒、氰化物等等)被吸入深达肺泡。因此在相对封闭的火灾现场死于吸入性窒息者多于烧伤,合并严重吸入性损伤者仍为烧伤救治中的突出难题。诊断:1.燃烧现场相对密闭;2.呼吸道刺激,咳出炭末痰,呼吸困难,肺部可能有哮鸣音;3.面、颈、口鼻周常有深度烧伤,鼻毛烧伤,声音嘶哑。,烧伤的急救,迅速移除致伤原因,使伤员脱离现场,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和作好转送前的准备工作。,一、“灭火”去除致伤源,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特别是化纤衣服。以免热力继续作用使创面加深加大。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或河沟内。迅速卧倒后,慢慢在地上滚动,压灭火焰

4、。禁止伤员衣服着火时站立或奔跑呼叫,以防造成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不可用手扑打火焰,以免手烧伤。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现场,避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冷疗方法,将烧伤创面在自来水龙头下淋洗或浸入冷水中。水温以伤员能耐受为准,一般为520。冷疗的时间无明确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疗停止后不再有剧痛为止,多需051小时。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特别是四肢的烧伤。,电烧伤,因电引起的烧伤有两类:由电火花引起的烧伤其性质和处理类同火焰烧伤;与电源直接接触,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局部损伤所致电烧伤。,临床特点,全身性损害:轻者有恶心、心悸、头晕或短暂的意识丧失;重者昏迷呼吸、心跳骤停,但如及时抢救多可恢复。局部损

5、害:电流通过人体有入口与出口,以入口处更严重,常呈椭圆形,一般限于导电体接触的部位,但实际破坏较深,可达肌肉,骨骼或内脏,损害范围常外小内大。外观局部黄褐或焦黄,严重者组织完全炭化、凝固,边缘整齐,干燥,早期疼痛较轻,水肿不明显但在2448小时后,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和明显水肿,包括筋膜腔内水肿。电烧伤的周围皮肤常因电火花或衣服着火烧伤,一般也多为深度烧伤。,由于电流穿过皮肤后,迅速沿体液及血管运动(血液含电解质,易于导电),使邻近组织和血管壁损伤,发生变性及血栓形成。伤后一周左右开始出现进行性组织坏死,伤口扩大加深,严重者往往有成群肌肉坏疽;或因血管破裂发生大出血。,电烧伤现场急救,脱离电源

6、关闭电源挑开电线斩断电路“拉开”触电者,现场急救,方法(一)如果开关或插头应附近,应立即拉闸刀开关或拨去电源插头,不能直接拉触电者,现场急救,方法(二)可用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也可戴上绝缘手套或用干燥的衣物包在手上,再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现场急救,方法(三)可站在绝缘垫或干燥的木板上,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此时尽量用一只手进行操作),现场急救,(四)可直接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拖离带电体,但要注意此时不能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裸露的身躯.,现场急救,方法(五)触电者神志不清,但呼吸、心跳正常的,可就地舒适平卧,保持空气畅通,解开衣领以利呼吸,天冷要注意保暖.,现场急救,方法(六)若触

7、电者呼吸困难或心律失常,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术。同时尽快送医院,途中也应继续抢救。,现场急救,注意事项:(1)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2)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接触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宜用单手操作。(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现场急救,电伤的处理:(1)外伤创面,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再用消毒纱布包扎。(2)如伤口大出血,压迫止血法是最迅速的临时止血法,再用消毒纱布包扎。(3)对

8、于因触电摔伤而骨折的触电者,应先止血、包扎,然后用木板、竹竿、木棍等物品将骨折肢体临时固定并迅速送院。,化学烧伤,化学物质-局部损伤+全身中毒1、酸烧伤:蛋白凝固、不易脱痂2、碱烧伤:皂化脂肪、深部渗透 3、磷烧伤:火焰烧伤、磷中毒,强酸烧伤:常见的是硫酸,硝酸,盐酸烧伤。它们的特点是使组织脱水,组织蛋白沉淀凝固,故少有水疱,迅速成痂。一般来说,烧伤越深,韧度越硬,颜色越深(棕黄,黄褐),但由于痂色的掩盖,深度常不易判断。早期感染较轻。深度酸烧伤脱痂较迟,愈合较慢。,强碱烧伤:常见者为苛性碱,氨,石灰等。碱可使组织细胞脱水与皂化脂肪,碱离子与蛋白结合形成碱性蛋白,可穿透到深部组织。因此,如果早

9、期处理不及时,创面可继续扩大或加深,并引起疼痛,苛性碱烧伤创面,早期潮红或有小水疱,一般均较深。焦痂或坏死组织脱落后创面凹陷,边缘潜行,往往经久不愈。强碱烧伤后急救时用清水冲洗的时间要求长一些,不用中和剂。,磷烧伤:磷与空气接触后迅即燃烧。附着于皮肤的磷粒仍继续燃烧,使创面不断加深。磷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对细胞有脱水和夺氧作用,遇水成磷酸后,还可进一步对组织产生损害。故磷烧伤是热力与化学复合伤,一般均较深,严重者可达肌肉与骨骼。创面呈棕褐色,有时甚至肌肉,骨骼均为黑色。磷颗粒和五氧化二磷烟雾吸入后可引起严重呼吸道烧伤和肺水肿;至创面和粘膜吸收后可引起全身中毒,严重者可导至肝、肾功能衰竭,迅速死亡

10、。,处理磷烧伤的创面宜用湿布复盖浸入水中,用1硫酸铜溶液浸洗后移除黑色磷化铜颗粒,并用23碳酸氢钠液中和磷酸。切忌将创面暴露于空气中,并忌用油膏包扎(磷溶于油脂类,溶解后被吸收)。用湿布掩盖口鼻能防止磷化物吸入呼吸道,如果用过锰酸钾液浸湿的布效果好。,坠 落 伤,随着社会及城市的飞速发展,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空坠落伤有增多趋势,高空坠落伤大多为较严重创伤,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损伤情况与坠落高度、落地姿势、年龄、体重、地面性质等因素有关,而坠落高度是决定性因素。坠落伤伤情复杂,病情变化迅速,隐匿性损伤易被忽视,不断的监测患者病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现场急救,立即使患

11、者脱离险区,尽快全面、详细检查,查出危及生命之体征,同时做到:1 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清理口、鼻腔中的分泌物、呕吐物及其他异物,平卧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必要时予口咽置管、气管插管,防止窒息,并予吸氧、吸痰维持正常呼吸功能。2 建立静脉通道:凡有出血性休克征象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确保输液用药通畅,维持有效循环。,现场急救,3 搬运:所有病人搬运时要按脊柱损伤的原则予相应固定后尽量保持水平位搬运,以防脊柱损伤,加重病情。4 呼吸、心跳停止患者现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做好病情告知、签字,不管抢救成功与否应尽可能送医院,与医院急诊室做好交接工作。,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

12、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量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中 暑,环境因素(高温、高湿度、通风不良)自身因素(产热增加、热适应差、散热障碍),中暑的病因,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13、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

14、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五、中暑的急救,脱离高热环境,迅速降低体温先兆与轻度中暑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将病人安置在阴凉通风或电扇下,最好移至空调室,脱去

15、外衣,平卧体位。冷敷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直至肛温38以下。饮用含盐清凉饮料。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擦太阳穴、合谷等。体温持续38.5以上可口服解热药,必要时镇静。早期呼吸、循环衰竭可静滴5%葡萄糖盐水5001000ml,必要时使用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抓紧时间、迅速降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防治循环衰竭、休克及肾功衰。,降温是关键物理降温:环境降温(阴凉通风、电风扇、空调)体表降温(冰水乙醇敷擦、冰水浸浴15-16)体内降温(4105%-10%GNS1000ml注入股动脉、胃内或灌肠)。,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

16、等处。,三、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四、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五、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1.迅速使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处,解开或脱去外衣,取平臣卧位安静休息。2.反复用冷水擦洗面部、四肢或全身,直至体温降至少38度 以下。3.对于高热病人,物理降温的同时配合药物降温。常用氯丙嗪等冬眠物。,冻 伤,冻伤

17、是指由低温寒冷所致的人体组织损伤,部位多见于四肢、耳廓、鼻尖等末梢暴露部位,依致伤的低温温度差异,冻伤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冻结性冻伤(组织冰点以下的低温,-5致伤)和非冻结性冻伤(组织冰点以上的低温致伤,0以上的低温损伤),冻伤分度(四度),度:冻伤表皮浅层损伤,表皮浅层棘 细胞坏死,真皮充血水肿(红、痛、麻),可持续10天,完全痊合,不留疤痕。度:冻伤真皮浅层以上损伤,表皮坏死,表皮下水泡形成,(伤后1224h),真皮及皮下淤血(暗红、灼痛),1030d,残留表皮再生修复,一般可不留疤痕。,度:冻伤皮肤损伤皮肤全层坏死,血泡或干痂,周围充血、水肿(血泡或干痂,紫红、不痛),结疤愈合,面积大需植

18、皮。度:冻伤深达肌肉、骨骼。伤区皮肤及肌肉,甚至骨广泛坏死或坏疽(干性或湿性),黑色、硬痂,感觉丧失,经久明确分界(分界性炎症),然后分离脱落,或植皮疤痕愈合,时间长,数月-一年以上。,冻伤的治疗,1、度冻伤,可让病人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可以用辣椒、艾蒿、茄杆煮水熏洗、浸泡,再涂以冻疮膏即可。2、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3、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4、全身体温过低的伤员,为促进复温,可采用全身浸浴法,浴水温度保持3542。5、给予冻伤病人热饮料及止痛治疗。,急救要点,1.将患者移到暖和的地方,并將衣服解开,用毛巾、毛毯让全身保温,不可搓揉冻伤部位。2.患者呼吸停止时,立刻将气道开放,并进行人工呼吸。若脉搏停止跳动,则要进行心肺复苏术。3.只有手脚冻伤时,可在患者稳定后,将手脚泡在溫水中(3740度),也可给予温热的饮料,但不可用热水浸泡或是火来取暖。4.冻伤部位恢复后,要消毒患部并包扎起來,送医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