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育德开展现状的研究 》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121675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生活育德开展现状的研究 》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生活育德开展现状的研究 》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生活育德开展现状的研究 》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生活育德开展现状的研究 》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生活育德开展现状的研究 》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生活育德开展现状的研究 》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生活育德开展现状的研究 》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生活育德开展现状的研究摘要: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德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而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则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调查研究方法,对淮南市W幼儿园的生活育德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幼儿德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并相应地提出建议,提高幼儿德育生活化的解决效率,帮助教育者对德育生活化这一理念的深入认识,从而作用于幼儿德育的发展。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生活育德,幼儿德育引言: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结合生活的道德教育是实施幼儿德育的重要途径。虽然德育生活化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有学者提出,但是对于实践的效果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者对德育生活化内容的认识不

2、清,导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植于已有经验,无法将抽象的道德知识还原于生活实际。本文从生活育德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各方面对幼儿园德育的开展现状进行探讨,据此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幼儿德育生活化提供相应的借鉴,为幼儿的道德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一、生活育德的界定生活育德基于生活与道德一体关系的角度提出。生活育德立足现实生活,强调在生活过程中引领人们过上“有德性的生活”。生活育德的内容源于生活、模式依托于生活。因此,生活育德是一种将培养人的道德动机、道德能力与影响人的道德行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结合在一起的道德自我建构活动。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教育的过程。幼儿园生活育德是指以生活为幼儿

3、德育的内容源本,即幼儿德育生活化,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德育内容取材于幼儿生活,德育方式符合幼儿特点的自主探索、发现式学习,将幼儿的德育领域覆盖其整个生活环境,最终实现幼儿在自由状态中的成长与发展。二、幼儿园生活育德开展的现状本研究通过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当前幼儿园生活育德的现状。问卷主要是从正面了解教师对生活育德的理解,从德育生活化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9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84份,有效率93.3%o1.教师对幼儿生活育德的认识表1教师对幼儿生活育德的认识项目人次比例与幼儿生活相结合6880.95%渗透其他领域6071.43%注重情感熏

4、陶6577.38%培养幼儿能力4755.95%空泛,不好把握1315.48%由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幼儿德育非常认可,而且在途径方式上也基本上倾向于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对生活育德的特点有着明确且清晰的认识,但仍有小部分教师认为此领域太过于空泛,不好把握。2 .教师对幼儿生活育德目标的认识表2教师对幼儿生活育德目标的认识项目人数比例为幼儿上小学做准备67.14%培养幼儿正确价值观7184.52%完成教学任务78.33%其他O0%教师树立幼儿德育的长远目标是幼儿教育方向的保证。经过调查,如表2所示,将近85%的教师认为从长远目的来看,幼儿德育是为了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有15

5、%以上的教师更加倾向于为上小学做准备或德育仅是为完成教学任务。3 .教师对幼儿生活育德内容的选择表3教师对幼儿生活育德内容的选择项目人次比例预定的教育目标5869.05%幼儿的兴趣、经验6779.76%幼儿的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6172.62%教材的逻辑顺序3946.43%自然与社会生活4755.95%教育者在选择幼儿德育内容时需要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且关注其自身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德育的有效实施。如表3可知,对于德育内容的来源看法呈现多元多样性。首先是根据幼儿的兴趣与经验,所占比例为79.76%;其次是以幼儿学习特点及认知规律为依据(72.62%);之后是根据幼儿园预先制定的德育目标选择幼儿的

6、德育内容,也有强调按照社会与自然生活以及知识的逻辑性选择幼儿德育的内容。4.教师幼儿德育采用的方法表4教师常用的德育方法项目人次比例给幼儿讲道理4654.76%用故事引导7184.52%向榜样学习5869.05%教师以身作则6678.57%生活情境体验5059.52%传统的说服教育等道德教育方法直接忽视了幼儿的直接体验、感悟,影响德育效果。根据表4,我们发现,84%以上的教师运用故事来引导幼儿;虽然54.76%重视言传、但78.57%的教师更强调身教;同时,大多数教师主张发挥榜样的作用,并意识到让孩子在生活(活动)情境中体验的意义。综上,我们发现,幼儿生活育德过程中,虽然有许多可喜的一面,但也

7、有道德教育的目标设置过于宽泛、内容选择范围狭窄、生活育德实施的方式单一等方面的不足。三、提高幼儿园生活育德的建议1 .优化幼儿园生活育德发展的教育目标(1)为学前幼儿制定相对完善的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相比其他国来看,我们国家幼儿园社会领域目标缺乏对幼儿自我关系、幼儿与他人关系、幼儿与环境等关系的探讨。幼儿与自我关系目标制定时应该关注到培养幼儿生活技能、个性行为习惯、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培养其独立自主性,自我管理、约束的能力、良好的个性行为以及学会逐步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能力,培养幼儿的社会礼仪和良好的举止行为,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创造及想象能力的发展等。(2)设定具有年龄层次性的幼儿德育目标在教

8、育活动实践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设立有差异的教育目标。纲要中的幼儿社会领域目标具有普遍指导性,不具有具体性和层次性,教师应该以此作为指导,设定具有年龄层次性的幼儿德育目标,实现幼儿德育生活化,即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发展幼儿的道德知识,将其外显得教育目标潜移默化的注入到幼儿的个性发展中,实现道德教育目标。2 .组织幼儿教师参与或培训社会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调查问卷及教师访谈中得出,关于幼儿教师参与教学培训中,更多倾向于其他领域或教师的师德培训课程,而关于社会领域的教学课程涉及较少,且公开课多以语言、艺术、科学、健康为主,忽略其社会领域的教学。所以,社会教育机构应该为教师提供其学习机会,为教

9、师在工作实践中找到合适的方法。3 .在家园社合作中拓宽幼儿生活育德的方式(1)德育方式突出幼儿的道德实践,获得情感体验陶行知说过,行动的教育,要小的时候就干起,要解放小孩的自由,让他做有意义的活动,开展他们的天才。如今幼儿教育面对的最大困难是幼儿德育与生活脱节,德育出现双重形式,轻实践重课堂表面形式,忽略幼儿的情感获得体验。所以,把幼儿的道德行为联系生活实际,与他们已有的道德经验相结合,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其情感体验。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首先,教育者用实践让学生在行动中感知,从而去丰富其道德经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其次,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育者应注重于幼儿的对话,这不同于传统德育的灌输,

10、是教育者基于平等的地位,幼儿不是服从者,教育者不是权力的代表者,师幼共同学习,帮助幼儿道德的生成;最后教育者也应做好榜样作用,在道德教育活动中与幼儿“共学、共事、共修”。(2)多样化的道德学习方法,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个体差异性,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教育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如说服沟通法、环境陶冶法、榜样示范法、活动体验法、奖励惩罚法等。说服沟通的虽常用且有一定效果,但一味的说服则方式单一、效果欠佳,更多的时候可以运用榜样示范及环境熏陶等,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每个幼儿的生长环境及个性特征都是有差异的,教育者在为其选择学习方式或教育方法时,需要根据幼儿个体的特征因材施教

11、。同时也要意识到,任何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育者对幼儿行为的长期坚持与训练。综上,幼儿德育品行的养成并不是朝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方能达到成效。同时,也应注重对幼儿学习环境的营造,不仅是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幼儿的心理环境氛围,不仅是幼儿园环境而且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也是幼儿生活育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参考文献:1檀传宝:当代东西方德育发展要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113.2李盼: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2):108-109.3彭仁宏:浅谈幼儿园实施生活化德育的实践与思考J读与写,2019,16(20):250.4王秋:立德树人理念下幼儿园德育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求学,2019(40):9-10.5陈玲玲:幼儿园生活化德育体系的建构与实施J才智,2020(12):194.6唐金燕:立德树人理念下幼儿园德育工作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15):94.7秦雪娇:幼儿德育生活化问题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