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化学岗前培训第三章水的预脱盐(反渗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30609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化学岗前培训第三章水的预脱盐(反渗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电厂化学岗前培训第三章水的预脱盐(反渗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电厂化学岗前培训第三章水的预脱盐(反渗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电厂化学岗前培训第三章水的预脱盐(反渗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电厂化学岗前培训第三章水的预脱盐(反渗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厂化学岗前培训第三章水的预脱盐(反渗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化学岗前培训第三章水的预脱盐(反渗透).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内容,绪论第一章 电厂用水概述第二章 水的预处理第三章 水的预脱盐(超滤、反渗透)第四章 锅炉补给水深度除盐第五章 凝结水精处理第六章 超临界机组热力设备腐蚀概述第七章 热力设备的氧腐蚀和酸性腐蚀第八章 超临界机组的水化学工况第九章 冷却水系统的腐蚀与防护第十章 热力设备的化学清洗,第三章 反渗透预脱盐,第一节 反渗透脱盐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反渗透膜的选择性透过原理 第三节 反渗透膜及反渗透装置 第四节 反渗透装置的预处理 第五节 反渗透装置运行与维护 第六节 反渗透的后处理,第一节 反渗透脱盐的基本原理一、反渗透脱盐的原理,二、渗透压,为渗透压;R为气体常数;T为水的绝对温度;ci为溶质

2、的摩尔浓度之和,Ko为系数,一般为(2-4)X10-5,具体数值可咨询膜供应商;t为水温,;TDS为总溶解固形物含量,mg/L。,溶剂自动地从低浓度的一侧经过半透膜流向高浓度的一侧,这种自然现象叫做渗透(Osmosis)。当在浓溶液上外加压力(该压力大于渗透压)时,浓溶液中的溶剂就会通过半透膜流向稀溶液的一侧,这种现象叫做反渗透(Reverse Osmosis)。,三、操作压力,操作压力是指反渗透装置的实际运行压力,它由渗透压、反渗透装置的水流阻力、维持膜足够的透水速度的所必需的推动压力所决定。实际操作压力大致是渗透压的520倍甚至更高一些。,第二节 反渗透膜的选择性透过原理,一、选择性透过模

3、型1氢键结合水空穴有序扩散模型,2优先吸附毛细管流模型,二、反渗透方程,Js盐的透过速度;B 为比例系数;c2 为盐水侧膜表面处盐的浓度;c3 为淡水侧膜表面处盐的浓度;jv 为溶液(主要为水)的透过速度;A 为纯水透过系数。,三、无机物的分离,盐水和细孔中的离子浓度公式 C2盐水中离子浓度;C孔膜孔中离子浓度;I和 分别是盐水和膜的介电常数;q 离子电荷;与DebyeHuckel模型中的离子半径(1/kp)和膜孔径有关的常数,=(1+kp2r2)-1/2;a 离子半径;k Boltzmann常数;r 膜孔半径。,以上公式表明:(1)孔径小的膜对离子除去率高,不过由于纯水透过速度大致与r1.5

4、成正比,所以孔径变小,膜透水能力下降。(2)降低膜的介电常数或增加溶液的介电常数,可提高离子除去率。(3)半径大的离子除去率低。因为水溶液中离子都是水化的,半径小的离子水化半径大,所以水化半径大的离子分离度高。例如,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对离子除去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Li+Na+K+,Cl-Br-I-。(4)电荷高的离子分离度高。例如,某些离子除去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PO34-SO42-Cl-,Fe3+Ca2+Na+。(5)离子浓度增加,进入膜孔中的离子增多,离子除去率下降。因此,应尽量避免浓差极化,防止膜表面浓度过度增加。(6)温度升高,离子进入膜孔中的量增加,但是由于溶剂透过速度增加更快,故透

5、过液中离子浓度减少,离子除去率提高。(7)上式中不含膜厚度这一物理量,说明离子除去率与膜厚度无关。但尽量降低膜的厚度,以减少透水阻力。,四、有机物的分离,1电离特性2酸碱性3空间障碍4取代基的极性5溶解度6分子刚度,第三节 反渗透膜及反渗透装置一、半透膜,1、反渗透膜的性能(1)产水量:QW=KW(P)A/T 式中:QW产水量 KW与膜性能有关的系数 P膜两侧的压差 渗透压 A膜的面积 T膜的厚度 水通量:单位时间内单位膜面积上的产水量,单位为加仑/平方英尺天(GFD)或升/平方米分钟(L/m2min)。(2)脱盐率:=1KSCA/(QS T)式中:脱盐率 QS进水盐浓度 Ks与膜性能有关的系

6、数 C膜两侧盐浓度差 A膜的面积 T膜的厚度 温度的影响:进水温度越高,水通量增加,但同时脱盐率会下降。pH值的影响:膜的脱盐率和水通量都随pH值变化而变化。约在接近中性条件下时,膜的脱盐率最高。压力的影响:压力越高,产水量越大。膜的脱盐率与运行压力无直接关系。(3)反渗透膜的其它性能指标,二、反渗透膜按结构分类,1醋酸纤维素(CA)PH值范围在56 2,聚酰胺(PA)pH值范围在211,但对水中游离氯比较敏感。3复合膜 机械强度高;高脱盐率;高透过性兼备;抗压密能力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可干膜存放;推动压力低;抗污染能力强。,三、反渗透系统常用术语,(1)淡水:又称渗透水、产品水,是反

7、渗透系统的净化水。(2)供水:又称给水,是进入反渗透膜系统的供给水源。(3)浓水:又称盐水,是反渗透系统的浓缩废液。(4)半透膜:允许溶液中溶剂透过而溶质却不能透过的膜。(5)产水量:膜元件、膜组件系列或系统每小时生产淡水的能力。(6)膜元件:组成反渗透膜组件的单个反渗透膜滤元。(7)膜组件:含有一个或多个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容器。(8)段:膜组件的浓水流经下一组膜组件处理,流经几组膜组件即称为几段。(9)级:膜组件的产品水再经下一组膜组件处理,产品水经几次膜组件处理即称为几级。(10)水通量:单位时间内透过膜元件(组件)单位膜表面的水量。(11)回收率:淡水与供水之比,以百分比表示。回收率(%

8、)=(12)脱盐率:反渗透装置或膜元件对盐分(或特定物质)的脱除能力。脱盐率(%)=(13)浓差极化:反渗透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淡水透过后,膜界面层浓缩水中含盐量和水之间往往会产生浓度差,严重时会形成很高的浓度梯度的现象,称为浓差极化。(14)污染指数(SDI):在一定压力和标准间隔时间内,一定体积的水样通过微孔滤(0.45m)的阻塞率。,四、反渗透装置的结构,1、中空纤维式,2、涡卷式膜元件,第四节 反渗透的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防止悬浮物、微生物、胶体物质等附着在膜表面上或污堵;防止膜表面上结垢;防止膜受到机械损伤和化学损伤。1、温度调整2、pH值调整3、除去悬浮物和胶体4、可溶性硅酸的控

9、制5、防止结垢 6、防止铁锰沉积7、杀菌处理 8、除去溶解性有机物 9、防止形成硅垢(SiO2),1、温度调整 设置自动加热系统。温度范围:0402、pH值调整 原水加酸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防止结垢,而且是为了防止膜的水解。(CA)使用的PH范围为56;聚酰胺(PA)膜使用的PH范围为3103、除去悬浮物和胶体 悬浮物和胶体颗粒除去,使进水的浊度和淤塞指数SDI(又称污染 指数FI)达到定值。用压力调节阀调节给水压力为30psi(0.21MPa),用秒表和 500mL量筒测出开始通 水时,水连续通过0.45m滤膜,流出500mL水所需要的时间t0,通水15min后,再次测定其流出 500mL水所需

10、要的时间t15。,4、可溶性硅酸的控制 在pH=7的条件下,水温25和40时SiO2的溶解度分别为120mg/L和160mg/L;提高水温、提高pH值、石灰软化原水、降低水的回收率和超滤等5、防止结垢 产生结垢的物质一般为CaCO3、CaSO4、BaSO4、SiO2和CaF2等。加阻垢剂、降低回收率等 采用离子交换软化除去钙离子等。加酸去除碳酸或重碳酸根离子6、防止铁锰沉积 曝气除去铁锰的措施,使铁生成Fe(OH)3沉淀;加Na2SO3除去溶解氧,可阻止铁锰氧化,使其保持溶解状态。7、杀菌处理 杀菌剂为氯化物,如Cl2,此外还有H2O2、O3和KMnO4等。消除余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还原

11、法:Na2SO3HClOHClNa2SO4(2)吸附法:活性炭C2Cl2H2O4HClCO2,一、反渗透进水水质,二、预处理工艺,1以地下水为水源的预处理工艺 2以地表水为水源的预处理工艺,3以海水为水源的预处理工艺4以废水为水源的预处理工艺,三、除去悬浮固体,1、在预处理系统中设置:多层滤料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软化器、细砂过滤器、微滤器和超滤器等深度过滤装置。多层滤料过滤器又称多介质过滤器,常用无烟煤和石英砂所组成的双层滤料过滤器;细砂过滤器常用粒径为0.30.5mm石英砂,层高为8001000mm,滤速约为5m/h;微滤器又称精密过滤器,孔径范围0.01-350 m。,四、阻垢剂投加系统

12、,五、保安过滤系统,反渗透系统中一般在两处设置着精密过滤器:一是高压泵进水管,二是清洗泵出水管。为了区分,前者称为保安过滤器,后者称为清洗过滤器。主要作用是除去水中粒径大于20 m的杂质。,保安过滤器外型,第五节 反渗透的运行和维护,一、反渗透系统,工业用小型反渗透工艺流程,火电厂反渗透,二、反渗透装置启动前的检查,三、反渗透装置的运行,1、启动、冲洗、投运的操作 检查完毕,开启浓水排放气动门,开启淡水排放气动门,开启冲洗入口门,启动冲洗水泵,冲洗反渗透装置20分钟。停洗水泵,关闭冲洗入口门,启动高压泵,缓慢开启高压泵出口电动门,关闭淡水排放气动门、浓水排放气动门,同时启动阻垢剂加药装置,开始

13、向淡水箱进水。调节反渗透装置浓水排放手动门,控制产水流量60t/h,浓水流量20t/h。,2、反渗透装置的运行监控 正常运行时,每2小时记录总进水流量、浓水流量、淡水流量、一段进水压力、二段进水压力、浓水压力、淡水压力、浓水PH、淡水电导率。在正常运行时,入口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温度45,SDI3,余氯0.1mg/L,PH:310。反渗透正常运行时,每段压差应小于0.25MPa。阻垢剂加药系统出现故障无法加药时,反渗透必须停运。3、反渗透装置的停运 停阻垢剂加药装置,停高压泵,关闭高压泵出口电动门。开启浓水排放气动门、淡水排放气动门,开启冲洗入口门,启动冲洗水泵,冲洗反渗透装置20分钟。停反渗

14、透冲洗水泵,关闭冲洗入口门,关闭浓水排放气动门、淡水排放气动门。注:反渗透装置如短期退出运行时(不超过七天),膜元件必须浸泡在水温530的合格水(即反渗透出水)中,每天启动12小时,或每天低压冲洗半小时。反渗透装置如长期退出运行时,应先对膜进行化学清洗,然后采用1%的甲醛溶液加以保护。,四、反渗透装置反洗及投运程序,方格内有阴影的表示对应阀门/设备开启,无阴影表示对应阀门/设备关停。,五、反渗透设备的清洗,1、清洗的一般原则:a)在正常压力下,如产品水流量比正常值下降1015%。b)为了维持正常的产品水流量,经温度校正后的给水压力增加了1015%。c)产品水的盐透过率增加1015%。d)反渗透

15、各段间压差增加明显,增加约10%。2、清洗药剂的选择 建议使用的常见清洗液:清洗液1:柠檬酸 2%用氢氧化钠调至清洗液2:三聚磷酸钠 2%EDTA四钠盐 0.8%用硫酸调至 PH=10.0清洗液3:三聚磷酸钠 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25%用硫酸 调至PH=10.0 清洗液的最高使用温度为40,在清洗碳酸钙水垢时可不必加热。,3、清洗系统,4、反渗透的化学清洗程序,膜的清洗方法是:使清洗液以低压高流速状态在膜的浓水侧进行循环。步骤如下:1)首先开启清洗箱充水门,在反渗透清洗溶液箱中注入反渗透产水,启动清洗泵对膜进行冲洗并排放几分钟。2)然后在溶液箱中注入清洗液,开启清洗泵入口门,清洗箱循环门,

16、启动泵打循环配制清洗液。3)开启清洗过滤器入口门,用配制好的清洗液清洗反渗透装置:低速循环清洗:对于8的压力容器,采用2.883.38t/h的清洗液流量,低速循环清洗515分钟,这可以去除松散附着的污染物。中速循环清洗:对于8的压力容器,采用5.626.75t/h的清洗液流量,中速循环清洗515分钟。高速循环清洗:对于8的压力容器约为8.010.0t/h的清洗液流量,循环清洗3060分钟。4)在清洗后段时,应使前段浸泡在清洗液中。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5)全部清洗完毕后,开启清洗箱排污门,排净箱中的清洗液,并冲洗溶液箱,然后在溶液箱中注满洁净的反渗透产水,启动泵冲洗膜元件,并排放几分钟。6)用清

17、水洗膜之后,恢复系统、启动反渗透装置,在淡水排放门开启状态下运行,直到产水洁净、无清洗剂泡沫为止。7)清洗过程中,当清洗过滤器的压降超过0.07MPa时,则需更换滤芯,更换清洗剂时也应更换清洗过滤器的滤芯。,六、反渗透的故障与原因,(1)给水压力低的原因可能是:给水流速不适当;系统泄漏;高压泵入口水压力不足或泵部漏气、漏 水;保安过滤器滤芯污堵;高压泵故障。(2)给水压力高的原因可能是:高压泵出口门调节不当;从高压泵到反渗透器之间的管道堵塞;浓水调节门关的太紧或堵塞,浓水排放 流量小;回收率太高。(3)回收率太低的原因可能是:给水流速过高;给水压力或浓度低。(4)回收率高的原因可能是:给水压力

18、过高;给水流速不足。(5)反渗透器两端压降高的原因可能:浓水流速高;膜元件污染。(6)高压泵停止运转的原因可能是:泵出口水压力过高(高限报警);泵入口水压力过低(低限报警)。(7)产品水流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给水温度低;给水压力低;浓水浓度太高引起高的渗透压。,(8)产品水流量增大的原因可能是:给水压力高;给水温度高。(9)产品水电导和浓水电导同时升高的原因 可能是:浓水管道或浓水调节阀污堵;回收率过高。(10)产品水电导率高,浓水电导率也高,每 段压力降也高的原因可能是:膜元件污染,限制了浓水流速。(11)产品水电导率高,每段压力容器两端压降增大,产品水流量低的原因可能是:膜元件污染。(12)段压力容器两端压降大,产品水流量低,产品水电导有所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膜元件通道污染、堵塞。(13)反渗透产水质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原水的总含盐量增加;膜组件的破损;膜组件“浓水密封”的短路;“O”环泄漏(在内接头内);回收率升高;膜组件安装时插入方向相反;进水中余氯的浓度过高。,第七节 反渗透的后处理,谢 谢 大 家!穆顺勇2008/8/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