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33439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主要内容,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有关政策规定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法三、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法综述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依据和思路五、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本结构及内容,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有关政策规定,44号令中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规定 国土资厅发200961号文的有关规定方案几个问题的说明,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定主要有4条。即是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条。其他条款中也有涉及到“方案”的作用、执行、监督等问题。对于承担编制“方案”业

2、务的资质单位来讲,主要是按照这4条的规定,做好“方案”编制工作。,第十二条 第一款 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报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新立采矿权申请来说,“方案”的编制时间是在申请办理采矿证之前。开发利用方案之后。在申请采矿登记时,应提交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盖章的评审表。“方案”审查权限依据采矿证发证权限确定,报国土资源部发证的,必须经过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组织审查。不设下一级主管部门预审环节。对于生产矿山的“方案”编制问题,国土资厅发200961号文另有规定。,第十二条 第二款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应当包括下列

3、内容:(一)矿山基本情况;(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三)矿山开采可能造成地质环境影响的分析评估(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五)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经费概算;(七)缴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这里规定了“方案”的内容,但不是“方案”的提纲。在编写“方案”时,按照编制规范(DZ/T223-2009)执行。第(七)项“保证金承诺书”或者是保证金缴存凭证,由矿山企业提供。在装订方案时,与编制单位资质证书、报告主要编写人培训证书一起,装订在方案报告文本中。保证金缴存承诺书或缴存凭证应有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确认文

4、件。,第十二条 第三款 依照前款规定已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不再单独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涉及到采矿的建设项目,今后只编“方案”,在申请采矿权和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时,不再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关于矿区建设场地适宜性的评价和原生地质灾害的评估等内容,纳入“方案”中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估单位仍对评估结果承担责任。已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可在编制“方案”时对其中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部分”适当简化。但必须按规范要求,补充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内容,仍按“方案”审查要求报批。,第十三条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地质

5、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或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资质和相关工作业绩;具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或设计资质三类中任一资质的,即可承担“方案”编制任务。但甲、乙、丙级资质可承担业务的区别,执行国土资厅发200961号文的规定。由于“方案”内容涵盖了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所以“方案”中涉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必须由具备评估资质的单位编写,并对评估结果负责。持勘查、设计资质而不具备评估资质的单位,编写“方案”时须委托具备评估资质的单位编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第十四条 采矿权申请人未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或者编制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不符合要

6、求的,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告知申请人补正;逾期不补正的,不予受理其采矿权申请。“方案”编制不符合要求的,编制单位应根据审查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并及时报送审查单位。,第十五条 采矿权人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开采方式的,在“方案”重新编制时,只针对变更的特点,对原方案进行相应修改即可。修改后的“方案”仍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审查程序相对简单。,国土资厅发200961号文的有关规定,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

7、1号文)对“方案”的编制和审查做了具体的规定。“方案”的编制。“方案”的审查。监督管理。,“方案”的编制时间要求新立采矿权申请的“方案”编制,自44号令施行之日起执行,即2009年5月1日。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方案”应在44号令施行之日起两年内补编,并报发证机关机关审查。2009年5月1日前已经受理,采矿许可证正在办理过程中的,可仍按原程序继续办理,取得采矿许可证后一年内,应补编“方案”并报发证机关审查。,“方案”的编制资质等级要求由国土资源部受理发证的,“方案”编制单位应具备符合规定的甲级资质。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受理发证的,“方案”编制单位应具备符合规定的乙级以上资质。由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受

8、理发证的,“方案”编制单位应具备符合规定的丙级以上资质。“方案”中关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必须由具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的单位编写,并对评估结果负责。只有勘查、设计资质的单位在委托具备评估资质的单位编写地质灾害评估内容时,不得委托低于上述资质要求的单位。,“方案”的编制技术规范要求“方案”编制执行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涉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有关技术文件。油气、水气及砂石粘土类矿产,按照DZ/T223-2009附录I,编制“方案报告表”即可。,“方案”的审查“方案”审查按照采矿许可证发证权限实行分级审查

9、。报部审查的,不设省厅预审环节。直接报送到国土资源部行政大厅。审查申请人是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不是编制单位。“方案”送审由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负责。送审要件:1.审查申请登记表1份(矿山企业盖章)2.“方案”报告文本(或表)及附图(7-10套)3.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及主要编写人培训证书(装订在报告文本中)4.保证金缴存承诺书或缴存证明(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盖章认可,装订在报告文本中),“方案”的审查“方案”审查分为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审核两个环节。专家对“方案”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审,主管部门对专家结论进行审核。审查最后结论是主管部门盖章的“方案”评审表。,“方案”的审查 报国土资源部的“方案

10、”审查程序,由矿山企业报送至,“方案”编制完成 国土资源部行政大厅,组织审查单位,通知企业及编制单位,专家评审,提出修改意见,编制单位修改,返回至组织审查单位,主审专家审查,审查通过,签署意见,送主管部门审核盖章,进入办理采矿许可证程序,审查不通过,继续修改,送达申请人,方案几个相关问题的说明,1.“方案”年限的确定 对于有采矿许可证的,“方案”编制的年限是采矿证的年限。对于采矿许可证年限超过10年的,“方案”原则上每5年修订一次。对于采矿许可证年限不足10年的,只编一次就可以。对于申请办理采矿证的,“方案”的年限依据开发利用方案的设计年限确定。,2.采矿权发证权限变化的情况对于原采矿证是省厅

11、发证的,由于扩大开采规模、外资注入等原因,需要到国土资源部发证的。原来的“方案”已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查,修订后的“方案”按照新的发证权限,应报国土资源部审查。3.“方案”中的资金概算与收取保证金的关系“方案”概算只是保证金收取的参考依据之一。保证金具体收取的金额依据各省确定的收取标准计算。目前的计算标准基本上是依据开采矿种、矿区面积、开采方式、采矿证年限等,采取不同的系数,依据公式计算。如果大部分情况下保证金收取的金额都比“方案”的概算标准低很多,那么就要修改保证金计算的标准。,4.“方案”中的治理工程“方案”是矿山企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总体工作安排。其中的治理工程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工

12、程部署“方案”中的治理工程部署,不替代实施治理时具体的工程设计。“方案”不可能做那么细。国土资源部门监督检查”方案”的实施,是检查企业有没有按照工程部署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5.“方案”与土地复垦方案的关系实质是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两项工作的关系矿山地质环境工作的依据是矿产资源法、矿法实施细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土地复垦工作的依据是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的目标是从地质环境角度,使矿山达到地质环境的稳定(消除不稳定的地质体,如消除灾害隐患,含水层修复,边坡维护等)土地复垦主要是从土地利用价值的角度,使废弃、破坏的土地恢复土地利用价值。必须通过先实施矿山地质环境

13、恢复治理,使矿区地质环境达到稳定状态后,再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矿区土地复垦。两项工作在国土资源部的管理部门不一样,报部审查的“方案”,两个“方案”分开编写,执行各自的标准。,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法,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含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类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矿山地质环境是指曾经开采、正在开采或准备开采的矿床及其邻近地区,矿业活动所影响到的岩石、土壤、地下水、地质作用和现象,及其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这一系统是以岩石圈为依托,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其地球表面和岩石圈的自然平衡状态被不断改变着,也是一个地质

14、环境问题较多、地质灾害较突出的环境系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指矿业活动(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演变、破坏和污染的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矿山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含义,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结果,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归为四大类:一是矿山地质灾害,二是矿区地下含水层破坏,三是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土地、植被)破坏,四是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类,1、矿山地质灾害 矿业开发强烈影响和改变着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引发地质灾害。根据地质灾害成因,可分为:井工开采、露天开采、矿坑疏干排水引发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开采沉陷、岩溶塌陷)、地裂缝、不稳定

15、边坡等;固体废弃物堆积引起的崩塌、泥(渣)石流、不稳定边坡等。矿山地质灾害往往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并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和资源破坏。,2、地形地貌景观(土地、植被)破坏 地下开采矿山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固体废弃物堆放占用或毁损土地,滑坡、崩塌、泥石流对土地(植被)的破坏。露采矿山主要是采矿场、排土场对土地(植被)的占用和破坏。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特别是露天开采,还破坏了许多景观资源、地质遗迹等,特别是沿路开采的许多小建材厂,对景观资源破坏非常严重。地下的开采沉陷也直接或间接威胁着名胜古迹。,3、矿区地下含水层破坏 采矿活动对水资源的破坏包括地下

16、水资源浪费、区域地下含水层破坏等物理破坏,其中地下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最大。矿山在建矿、采矿过程中的强制性抽排地下水以及采空区上部塌陷开裂使地下水、地表水渗漏,严重破坏了水资源的均衡和补径排条件,导致矿区及周围地下水位下降、泉流量下降甚至干枯,地表水流量减少或断流,破坏了矿区的生态平衡,引起矿区水源破坏,供水紧张。,4、矿区水土环境污染 采矿形成的矿坑水等多就近向沟谷、河流排放,以及采矿废石、煤矸石、尾矿渣等堆放不当,构成了矿区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源。最为常见的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将大量矿坑水和采选废水直接排放到矿区周边的河流、沟渠或池塘,使矿区地表水体受到污染;由于河流变成了矿山废水的排泄通道,

17、使得河道两侧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含有害化学元素的废渣,因降雨浸润,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耕地,造成地方病源。废石、尾砂及粉尘的长期堆放,在空气、水、温度等风化作用下,进行了风化分解,促使很多有害元素的化合物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中,尤其尾矿渣受风化作用后形成浓度较高的污染物,进入矿区周围的水体和土壤,造成水土环境污染。,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1、技术路线 资料收集:收集研究区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矿产资源、矿山地质环境等资料并加以分析,为部署下一阶段的野外实地调查作准备。遥感辅助调查:利用遥感影像能够较为准确、快速的取得调查数据资料的优势,对典型的重点矿区进行遥感解译,在进行野外查证的

18、同时,指导野外调查工作。野外实地调查:进行研究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摸清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数据资料分析整理。,2、工作方法(1)全面收集矿山企业及周围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资料;与矿山环境相关的农林环境资料;区域生产力布局,城镇、重要工程及特殊保护区的分布;区位条件及环境功能规划要求。(2)查明矿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3)查明矿体赋存特征、矿山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厚度及开采影响范围。(4)查明矿区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发育程度、发展趋势;预测其对矿业活动的影响;预测矿业

19、活动引发、加剧和遭受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3、调查具体内容 以本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按照矿区环境地质问题类型进行调查,在图上圈出该类问题的影响范围,如果有多类问题出现在同一区域内,可以再细分为子区。区域确定后,按照问题种类进行定性描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影响严重、影响较严重和影响轻微三个级别。,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按单类问题定性评估(1)矿山地质灾害影响评估(2)矿区地下含水层破坏影响评估(3)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评估(4)矿区土地资源损毁评估参见下表(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定量评估(1)专家评分加权比较法:算是一

20、种半定量的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得制定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制定打分标准,最后对所得分数加权。(2)先分区再评估:首先根据矿区功能的划分,在平面图上圈画出若干个区域,分析各个区域内存在多少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其次分别评价各类问题对本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该方法的缺点:需要先分区,对调查阶段的工作要求较高。,(3)基于GIS的图层叠加:分为矢量数据叠加和栅格数据叠加。栅格数据由于其自身数据结构的特点,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中通常使用线性代数的二维数字矩阵分析法作为数据分析的数学基础,具有很强的模式化特征,因此,栅格数据常被用来进行区域适应性评价、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多因素分析研究工作。主要缺点:需

21、要预先做出各类单要素评估图,再进行栅格化生成栅格数据,最后执行叠加分析,工作量加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采矿地质环境条件特征,分析预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评估矿山建设和生产可能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矿区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毁损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评估。预测评估参考指标如下表:,三、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法综述,矿山地质环境预防措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概述,矿山地质环境预防措施 1、矿山地质灾害预防:确定潜在的地质灾害威胁对象,根据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种类、规模特征,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合

22、理避让地质灾害、科学处置地下采空区、有效防护露天采场边坡与设置排水系统等。2、矿区含水层破坏预防:根据含水层结构及地下水赋存条件,结合采矿工程,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防止含水层破坏。3、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预防:采用边开采边治理的方式及时恢复植被,尽量减少山体破损、岩石裸露。,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概述1、地面塌陷治理:根据地面塌陷的类型、规模、发展变化趋势、危害大小等特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1)对开采沉陷区,未达到稳沉状态的,采取监测、示警及临时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达到稳沉状态的,采取防渗处理、削高填低、回填整平、挖沟排水、植被重建等综合治理措施。(2)对岩溶塌陷区,采取注浆、回填等措施

23、控制塌陷的发展,减少危害。,2、地裂缝治理:根据地裂缝的规模和危害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小的,采用土石填充并夯实,防渗处理等措施;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可采取填充、灌浆等措施。3、崩塌、滑坡治理:已经发生过的崩塌或滑坡灾害,可采用清理废土石和危岩以恢复场地,或者修筑拦挡工程和排水工程防止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潜在的崩塌、滑坡灾害,可采用削坡减荷、锚固、抗滑、支挡、排水、截水等工程措施进行边坡加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4、泥石流治理:已经发生过的泥石流灾害,可采用清理泥土石以恢复场地,或者修筑拦挡工程防止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潜在的泥石流隐患可采用疏导、切断或固化泥石流物源,消除引发

24、泥石流的水源条件。5、含水层破坏治理:可采用防渗帷幕、防渗墙等工程措施,堵截含水层中地下水的溢出,减少疏干排水量。6、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丘陵山区可采用边坡加固、采坑回填、植树种草或者挂网客土喷播等工程措施,以修复生态;平原区可采用清理废石(渣)、采坑(塌陷坑)回填、整平、覆土、复绿、造景等工程措施进行生态重建。,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依据与思路,编制依据编制思路与工作程序框图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目标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任务及其 实施方案的效益评价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地质灾害防治条

25、例;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编制依据,(二)技术规范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修订版)(DZ/T 2232007);2、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4、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5、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328-1990);6、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9、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1995);10、地质图用

26、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DZ/T0179-1997);,11、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1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13、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14、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15、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16、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 0133-1994);17、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05);18、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三)其他1、矿山矿地质储量报告

27、,及评审意见和储量备案证明;2、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专家评审意见与备案证明;3、云南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4、方案编制委托书;,编制思路与工作程序框图,工作程序框图,矿山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分别是研究、制定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弄清问题是研究、制定方案的首要任务。通过矿山环境调查评价,分析研究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发生原因、分布情况,按矿山环境问题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通过预测研究弄清随着经济发展,矿山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变化,对于提出方案目标和制定对策是至关重要的。,弄清问题,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目标是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现,是各级政府、矿山

28、企业的共同行动纲领,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核心内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目标的提出既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矿产资源开发战略部署相协调,同时还要与当前的矿山环境状况和经济实力相适应。,提出合理目标,目标确定后,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措施可能有多种方案,如何从中寻找最小费用的方案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重要任务。这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技术路线问题。在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方案时要遵循环境经济大系统,生产全过程控制,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技术路线,以最小的费用实现环境目标,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制定最小费用方案,总目标:有效遏制矿山环境污染和

29、生态破坏,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使矿区及周围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建立健全矿山环境法律体系、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分目标:为了落实上述总目标所设定的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体系,如矿区土地复垦率,矿山企业选冶废水、渗滤酸性废水、矿坑水治理率,废气治理率,固体废物治理率,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历史问题的解决程度等。阶段性目标: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目标,1、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任务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是限于财力等原因,不可能把这些问题全部一起解决。因此,要根据确定的

30、目标,按轻重缓急提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包括:对矿山开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矿山开发利用的“三废”处理、矿山土地复垦、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及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等。2、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方案及其效益评价 针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任务,可能有很多实施方案,对这些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分析评价,从中筛选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任务及其实施方案的效 益评价,1、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 在明确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主要任务及其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为重点,提出具体的包括矿区损毁土地

31、复垦,矿产开发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和地下水位下降、边坡失稳、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防治,矿山废石、矿渣、尾矿等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及矿山环境监测等在内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2、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效益评价 对提出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进行投资概算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评价,优先安排影响大、危害重、投资少、效益好的工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前 言一、任务的由来二、方案编制的依据三、方案的适用年限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五、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本结构及内容,第二

32、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一、自然地理二、地形地貌三、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四、水文地质条件五、工程地质条件六、矿体(层)地质特征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级别二、现状评估三、预测评估,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一、分区原则及方法二、分区评述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第七章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一、经费估算 二、进度安排第八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一、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技术保障(三)资金保障 二、效益分析(一)社会效益(二)环境效益(三)经济效益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附图: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部署图,仅供参考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