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问题与前景.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37285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3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教育问题与前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民办教育问题与前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民办教育问题与前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民办教育问题与前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民办教育问题与前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办教育问题与前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教育问题与前景.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9/27,我国民办高教的发展、问题与前景,张 应 强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7月10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23/9/27,目 录 一、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二、民办高等教育的繁荣与危机 三、关于优化民办高教发展的外部环境 四、关于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 五、关于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2023/9/27,一、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1、地域性特征西安现象数万人民办大学颇具规模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西京学院、西安思源学院五所在校生在几万人的民办高校,形成集聚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市场主动适应而形成的地方特色以外语外贸

2、为主导的外向型学科专业办学模式。外向型专门人才在地域上的集成“扎堆效应”。受教育者和用人单位在民办高等教育市场上实现各自目标。,2023/9/27,江西现象为经济大省培养和输送技术人才江西毗邻经济大省广东,广东省对电子制造与维修、服装设计和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旺盛。江西民办高校通过设置相关专业,向广东输送技术人才。江西省:经济和公立高等教育比较落后;中部地区的“锅底效应”:广东和福建厦门经济发展和人才集聚。落后的经济对专门人才的吸纳有限,公立高等教育落后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民办高等学校适应比邻经济大省广东的需要,发展相应学科和人才,为广东经济需要培养人才,解决学科

3、专业设置以及学生的就业和工作问题。,2023/9/27,浙江现象民办院校高起点办学。以国有转制高校万里学院和民办三江学院为代表。浙江:公立高等教育基础和实力雄厚,民办高等学校生存空间狭小。采取高起点,高投入,高规格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模式。公立高校办学体制限制了部分公立高校;私营和民营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普遍较高,为高标准设立民办高校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大学民办科技学院等在培养规格、经费投入和校园硬件建设等方面名列全国同类高校的前茅。,2023/9/27,广东现象多元办学体制民办高校办学体制包括股份制、独立学院制、校产合作制、以产养学制、集团连锁办学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广东民办高校多

4、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办学思路。广东:经济发展超前于教育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的超前性使得民办高校在办学体制上借鉴经济运作的原理和规则,灵活多样,追求办学效率和效益。华联学院的“知识入股”: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资本运作。,2023/9/27,2、强烈的逐利动机投资办学与捐资办学。当前的民办高等教育无一不是投资办学。政府政策允许民间资本投资教育。对私学传统的误读。新中国以来的民办高教基本都是投资办学。从孔子到武训。学费依赖性办学特征。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没有先期投入。300元起家的神话,培训教育作为起点。企业家办学与教育家办学。企业家的“以小搏大”资金投资战略。投资教育可以获得最

5、大的收益率。办学的合理回报是法律难题。投资者与法律和政府监管的博弈。,2023/9/27,3、补充和边缘地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是公立高等教育的补充:拾遗补缺,在高等教育系统中还处于边缘。民办高等教育的所为:单一的教学职能,无科学研究可言;学科专业主体是应用文科,投入少;自主师资不足,教师队伍结构松散。没有形成大学文化。民办高教的实力和影响力还无法与公立高教抗衡。历史的原因。强大的公立高等教育先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壮大起来。与美国、日本不同。民办高等教育还没有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文化传统对民办高校的排斥。,2023/9/27,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繁荣与危机 1.繁荣的典型表

6、现 数量上增长很快,实力有所增强。学校数和在学学生数增长都很快。部分民办高校经过积累,固定资产壮大。兴建了校舍,开始培养自主师资,改变了单纯通过自学考试、学历文凭考试培养人才的模式。民办高教系统内出现了全日制全住校、多专业多学段、高配置高质量的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23/9/27,繁荣是由不断膨胀的高等教育需求造成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启动之后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刺激。国家政策鼓励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公立高等教育系统难以满足这种膨胀的高等教育需求,“两条腿走路”以应对急剧膨胀的高等教育需求;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启动,民间资金和民众资金被吸引。企业家看到并寻求商

7、机,教育投资风险小、安全且有重大利益回报。“以小搏大”资金投入低,回报率相对其他行业要高。早期的办学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2023/9/27,2.民办高等教育的危机 公办高教办学自主性增强,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形成,公办高校的规模扩张挤压民办高校生存空间。国家高教政策调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规模控制,规模增长速度放慢,基本趋于稳定。高等教育需求由机会需求开始向质量需求转变:追求优质高等教育资源。2012年求学人口的下降。2010年北京市高考人数下降了20%。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总体偏低,逐利动机强,质量问题突出,需要改进;社会形象和社会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高。,2023/9/27,导致危机的原因

8、“先天不足”。民办高教基本是重起炉灶,积累不够。没有民办名校,难得产生品牌效应。使得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还比较低。“长不逢时”。民办高教在总体上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面临着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浪潮的猛烈冲击。政策因素。发展独立学院的政策,独立学院发展正在挤压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空间,对其形成重大挑战。民办院校强烈的逐利动机和逐利办学行为。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相互恶性竞争,缺乏整体优势。教育的敏感性和利益的高度关联性。教育与政治。,2023/9/27,三、关于优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1.依法促进与规范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优化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法律保障是关键。“促进

9、和保障”。民办教育促进法 关于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制问题。政策:与公办高校的同等待遇问题。扶持和特殊支持问题。在高等教育逐步引入市场机制的情况下,要在民办高教发展政策上谋求一种隔离性保护,是比较困难的。没有竞争实力,不把民办高校作大作强,开放市场、允许营利就不一定是民办高校的发展福音,还可能加速民办高校的衰落。,2023/9/27,关于独立学院政策问题 独立学院政策是权宜之计。对公办高校违规办学违规扩张的一种容忍和规范。规范:母体学校对独立学院负有监管责任,政府公办高校民办高校,通过公办高校“孵化”优质民办高等教育,是政府对民办高教发展的支持。导致对独立发展的民办高校的挤压。独立学院的起源:

10、公办高校中的“民办”二级学院“校中校“。为什么要办“校中校”?扩张规模和学费收入。独立学院向何处去?“吸收”、“挤出”、淘汰。“孵化”之后的放手自由生长、自主发展。独立学院犹豫不决。,2023/9/27,2、建立分类管理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分类:营利型与非营利型 法律上要允许有营利性教育机构存在。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机制而言:建立民办高教的分类管理体制:营利性民办高教和非营利性高教,不同的管理办法。营利性民办高校:按照教育公司和企业化来办学和管理。典型的投资办学。国外有成功经验。凤凰城大学。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严格按照教育机构来办学和管理。分类管理是理顺管理机制,结束民办高等教育乱象、钻政策空子

11、,投机办学、谋取暴利的必然选择。,2023/9/27,四、关于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问题 1、中国民办高教的出路在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出现 对民办大学而言:改变配角地位,关键在提升竞争实力;增强社会认同,关键在排除强烈的逐利动机;提升社会形象,关键在出现高水平民办大学。现有民办高校的重组: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结束画地为牢的狭隘竞争局面。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民办高等教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增强办学和竞争实力。,2023/9/27,集团化发展的几种模式 嫁接模式与实力强大的企业与实业机构嫁接,借助私人资本注入,强大民办高校。联合模式业已发展起来的有基础的民办高校,采取股份制等方式,联合成

12、实力强的民办高校集团。海外联姻模式与海外教育机构联姻,借助海外名校的品牌与优势,发展为私立名牌大学。要依靠完全的市场竞争和政府的政策调控,迫使民办高校开展重组,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打造真正可以与公办高校竞争的民办名校。,2023/9/27,五、关于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问题 建设名牌民办高校,除了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外,民办高校不能以我国现有的公办高校模式为蓝本,成为公办高校的简单克隆。相似永远无法超越。必须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参照,大胆借鉴企业界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来优化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2023/9/27,民办高校具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某些条件 民办高校和政府的关

13、系比较清晰,基本不存在政府介入学校内部事务的现象,独立性和自主性比较强;民办高校没有庞大的管理层,机构设置比较精,没有冗员负担;民办高校普遍实行了真正的教师聘任制,学校与教师的责权利关系明了、清晰;民办高校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观念比较强。目前需要优化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民办高校目前的内部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自发性,家族式、企业式管理方式比较普遍。,2023/9/27,理顺投资者、董事会和校长之间的权责关系;明确基层管理者、教师的权责和利益关系。建立管理人员与教师的文化认同与约束机制。正视其中的松散关系和临时雇佣关系。建立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对校长和其他行政管理人员的有效规制;建立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学校权力体系,解决举办者过度集权问题。克服对民办高校教师单一的薪酬约束关系,建立多元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对基层管理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管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