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瓣膜病的治疗体会.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37872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3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瓣膜病的治疗体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特殊瓣膜病的治疗体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特殊瓣膜病的治疗体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特殊瓣膜病的治疗体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特殊瓣膜病的治疗体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瓣膜病的治疗体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瓣膜病的治疗体会.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若干复杂心脏瓣膜病的治疗体会,哈医大二院心脏外科一病房康凯,所谓“复杂”含义:儿童心脏瓣膜病。其他心脏病合并瓣膜病变(如冠心病、复杂先心病等)。特殊病因导致心脏瓣膜损害(如白塞氏病、外伤等)。,对 策,对心脏瓣膜本身无器质性病变者以瓣膜成形为主。对心脏瓣膜无法成型的患者,在进行瓣膜置换的同时应综合利用各种外科技巧。,主 动 脉 病,特殊病例:小主动脉瓣环的主动脉瓣病患者(4例):行扩大主动脉瓣环的主动脉瓣置换术,年龄 病因 术中测主动 术式 并发症 随访时间 心功能 脉瓣环直径(NYHA)6岁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14mm 主动脉瓣置换 术后合并AVB 10月 34岁 风湿性心脏病 18mm

2、主动脉瓣、无 2月 二尖瓣置换67岁 风湿性心脏病 17.5mm 主动脉瓣、二尖瓣 无 8月 置换、三尖瓣成型39岁 风湿性心脏病 18mm 主动脉瓣置换 无 27月,主 动 脉 病,特殊病因所致的主动脉瓣病:白塞氏病 所致的主动脉瓣病:(3例)均为术后证实诊断。特点:A发热史:术前均有长期发热病史;B误诊率高:术前彩超均误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 瓣赘生物形成”;C细菌培养:赘生物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D复发率高:1例术后3月出现AVB,安置永久性起搏器,1例术后40余天因瓣周漏,急性左心衰行二次手术。,主 动 脉 病,经验:对一例二次手术者为避免再次出现瓣周漏,采用主动脉透壁缝合技术,左冠

3、瓣处切开右房房间隔,在左房内进针“U”字缝合;其余部位则在主动脉壁外进针(临近左右冠状动脉处仍为壁内缝合)。二次手术后随访1年余,主动脉瓣工作良好,患者心功能恢复至级。对此类患者术后常规要应用免疫抑制剂。经济条件允许,术前证实为该病,可考虑行Bentall手术。,主 动 脉 病,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所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2例)依据孙立忠教授教授提出的“主动脉夹层的细化分型”*(见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8)的原则处理主动脉瓣。,主 动 脉 病,手术术式 体外循环插管方式 数量Bentall术+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全弓置换 股动脉-上下腔 深低温停循环+脑顺灌 3 主动脉

4、瓣成形+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全弓置换 股动脉-右房 深低温停循环+脑顺灌 10+象鼻支架植入术 右腋动脉-右房 深低温停循环+脑顺灌 7Bentall术+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全弓置换 股动脉-右房 深低温停循环+脑顺灌 1+象鼻支架植入术改良法一期主动脉全程置换 右腋动脉-右房 半程体外循环+深低温停 1 循环+脑顺灌,主 动 脉 病,经验:对术前彩超证实为主动脉瓣轻中度返流的患者,均可采取主动脉瓣交界悬吊术处理主动脉瓣,我们的实践证实:该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可使主动脉夹层的手术获得简化,同时也最大限度的维护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二 尖 瓣 病,我们的新技术:1.不停跳下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优点:a

5、.避免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b.无需降温、复温,缩短了手术时间;2“双孔法”二尖瓣成形术优点:a.手术操作简单,大大简化了二尖瓣成形的操作;b.适应症广:适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包括退行性病变,粘液样病变、心肌梗死等所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二 尖 瓣 病,特殊病例:病例一:患者,男,69岁。入院查体:BP:90/60mmHg,双下肢浮肿,双肺底广泛湿啰音。诊 断:“冠心病,陈旧性心梗,不稳定性心绞痛,二尖瓣返流(11.2cm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急性左心衰,心功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胸 片 示:双侧胸腔积液。彩超提示:左房67mm,左室69mm,EF:32.1%,二尖瓣返

6、流11.2 cm2 冠脉造影证实:左主干病变,前降支、对角支、右冠均闭塞,回旋支75%狭窄。2007年7月18为该患实施了“不停跳冠脉搭桥+并行体外循环不停跳下二尖瓣成形术(双孔法)”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复查超声LA:60mm,LV:58mm,EF:52%,患者心绞痛消失,心功恢复至级。,二 尖 瓣 病,特殊病例:病例二:患者,男,10月,体重6.0 kg。诊 断:“先心病,室缺,重度肺高压,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级”术前彩超提示:左室45mm,肺动脉压:80mmHg,二尖瓣返流:7.0cm2 2006年4月16 日为该患实施全麻体外下“室缺修补+二尖瓣成形术(双孔法)”,患儿术后恢复顺利,

7、术后复查彩超证实:LV:21mm,二尖瓣返流 1.0cm2,三 尖 瓣 病,特点:多为功能性病变;跨瓣压差低,血流缓慢,易于形成血栓。与传导束毗邻,换瓣易于损伤传导束。*适于瓣膜成形而不适合瓣膜置换。,三 尖 瓣 病,目前三尖瓣成形法的缺点:Kay二瓣化成形术改变了三尖瓣口的自然解剖结构关系,术后容易引起瓣环狭窄及残余TR或持续的三尖瓣环扩张;De Vega瓣环成形术没有考虑到功能性TR的瓣环扩张并不均匀的病理解剖特点,强制性将三尖瓣环均匀缩小,致使缝线与瓣环接触处应力较大,如术后右心室压力未能下降或右心室仍持续扩大,可能会导致缝线松脱、断裂或割裂瓣环,致使TR复发,有报道显示De Vega瓣

8、环成形术后远期TR的发生率高达22%-30%;C-E成形环则限制了三尖瓣环的收缩功能,影响右心室功能并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可能的瓣环断裂。C-E环成形术还可能会引起术后早期出现血栓、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另外,昂贵的价格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大规模应用。,三 尖 瓣 病,我们的新技术1“双孔法”三尖瓣成形术:优点:操作简单,效果确切。2“百褶裙法”三尖瓣成形:优点:充分分散了局部应力,避免了由于缝线一处断裂或撕脱则满盘皆输的缺点;同时可根据各瓣环的扩张程度按比例进行环缩,最大限度地恢复三尖瓣的生理结构。3人造涤纶毡三尖瓣成形环:优点:经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三尖瓣环及右心室的顺应性。4上述三种方法

9、的综合应用:,三 尖 瓣 病,特殊病例:病例一:患者,男,35岁。诊 断:“先天性三尖瓣发育不良,三尖瓣关闭不全”术前彩超示:三尖瓣大量返流(43cm2),RA:120mm,RV:64 mm2007年3月 日为该患行“三尖瓣成形术”(包括百褶裙法三尖瓣环环缩+C-E环植入+双孔法三尖瓣成形),术后复查TR:7.2cm2,RA:51mm,RV:50mm。,三 尖 瓣 病,特殊病例:病例二:患者,男,32岁,14年前曾行“法四根治术”,现出现三 尖瓣大量返流(32cm2)诊 断:“先心病 法四根治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2007年6月12 日为该患实施“三尖瓣成形术”(包括人造涤纶毡软支架植入术+双孔法三尖瓣成形),术后复查TR:4cm2,RA:53mm,RV:43 mm。,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