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疱病人护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41910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大疱病人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肺大疱病人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肺大疱病人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肺大疱病人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肺大疱病人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大疱病人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大疱病人护理.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肺大疱疾病的护理,肺大疱疾病的护理,一病史二护理体检三术前相关检查四相关知识五护理诊断六健康指导,二护理体检,一般检查体温:36.5C,脉搏:8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409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部:胸廓正常,右肺呼吸音低,左肺呼吸音正常。腹部:腹平软,肝脏肋下未触及肿大。,三相关检查,大生化,免疫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均正常血常规:淋巴细胞数0.7910*9/L,红细胞分布宽度38.50fl胸片示:11月20日示右侧气胸(肺组织被压缩60%)11月23日示右侧皮下气肿,肺气肿,右侧液气胸(肺组织压迫50%)11月25日示右侧胸腔软组织积气,四 相关知识-概述,肺

2、大疱是因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相互融合,最后形成巨大的囊泡状改变。,肺大疱疾病的护理,肺大疱疾病的护理,四 相关知识-病因,肺大疱一般继发于小支气管炎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肺气肿。小气管发生炎性病变,剧烈咳嗽,屏气或运动,肺内压力突然升高,四 相关知识-病理,小支气管发生炎性病变后引起水肿,狭窄,造成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门作用,使空气容易进入肺疱,而不易排出致肺疱内压力升高。炎症使肺组织损坏,肺疱间隔因肺疱压力升高而破裂,肺疱相互融合,形成大的含气囊腔。如果肺疱破裂后空气进入脏胸膜下间隙则形成胸膜下大疱,肺大疱以位于肺尖部及肺上叶边缘多见,疱壁很薄,大小不一,数目不定。大的肺大疱可压迫

3、周围肺组织,造成余肺膨胀不全,影响气体交换。一般因剧烈咳嗽,屏气,或运动,使肺内压力剧然升高,导致大疱突然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有的还因疱于胸顶粘连形成粘连条索,在突然气胸时条索被撕断,引起出血造成血气胸。,四 相关知识-临床表现,小的肺大疱本身不引起症状,单纯肺大疱的患者也常没有症状,有些肺大疱可经多年无改变,部分肺大疱可逐渐增大。肺大疱的增大或在其他部位又出现新的肺大疱,可使肺功能发生障碍并逐渐出现症状。巨大肺大疱可使患者感到胸闷、气短。肺大疱突然增大破裂,可产生自发性气胸,而引起严重呼吸困难,也可出现类似心绞痛的胸痛。肺大疱患者常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临床症状也主要由这

4、些疾病引起,只是在肺大疱形成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肺大疱继发感染,可引起咳嗽、咳痰、寒战和发热,严重时出现发绀。如果引流支气管阻塞,肺大疱腔被炎性物质充满,可使空腔消失。临床上可能出现经治疗后感染症状消失,而胸片上肺大疱阴影持续数周或数月不消退的情况。肺部体征常为原有肺部疾病的表现。,四 相关知识-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大疱的最好方法 CT检查可发现胸膜下有普通胸片不易显示的直径在1cm以下的肺大疱。肺血管造影可准确表现肺血管受损的程度,以及肺大疱周围血管被压挤的情况。,四 相关知识-并发症,自发性气胸是肺大疱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自发性血气胸,四 相关知识-治疗,无症状的肺大疱不需治疗

5、,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患者,主要治疗原发病变。继发感染时,应用抗生素。肺大疱体积大,占据一侧胸腔的70%100%,临床上有症状,而肺部无其它病变的患者,手术切除肺大疱可以使受压肺组织复张,呼吸面积增加,肺内分流消失,动脉血氧分压提高,气道阻力减低,通气量增加,患者胸闷、气短等呼吸困难症状可以改善。手术中应尽可能多的保留健康肺组织,力争只作肺大疱切除缝合术,或局部肺组织楔形切除术,避免不必要的肺功能损失。肺大疱破裂引起的自发性气胸,可以经胸穿、胸腔闭式此流等非手术疗法治愈,但反复多次发生的自发性气胸应采取手术方法治疗。手术中结扎或缝扎肺大疱,同时可使用四环素或2%碘酒涂抹胸腔以使胸膜粘连固

6、定,防止气胸复发。合并血气胸的患者临床症状有时很重,常有胸痛、呼吸困难,同时也会有内出血的一系列表现,临床上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短时间内采取非手术措施,如输血、胸穿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应果断地行开胸探查。此时往往有较大的活动出血,非手术治疗观察时间过长常常延误病情,预后不如手术止血好。,肺大疱疾病的护理,切割缝合器肺大疱 胸外科腔镜手术修补破裂的肺大疱,五 护理诊断-术前,气体交换受损 与胸廓活动受限或肺萎缩有 关护理目标:病人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呼吸平稳。护理措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1给以氧气吸入 2体位:病情平稳者取半坐卧位,以使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3闭合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积气量

7、较多者行胸腔穿刺抽气或闭式引流。4加强观察 密切观察记录生命体征。观察病人有无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和缺氧症状,呼吸的频率,节律,和幅度等。气管移位或皮下气肿有无改善。护理评价:氧气3L分,患者于11月20日16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呼吸平稳。,五 护理诊断-术前,知识缺乏 与患者缺乏疾病相关专业知识及手术内容不了解有关。护理目标:患者了解术前相关知识,主动配合。护理措施:1)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2)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讲解手术 相关注意事项。护理评价:患者了解各项检查的目的,手术顺利进行。,五 护理诊断-术前,(一)焦虑,恐惧 与环境陌生,手术治疗等有关。护理目标:保持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8、手术。护理措施:1)热情接待病人,妥善安置。2)介绍科内环境,消除陌生感。3)讲解疾病相关专业知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及手术。护理评价:患者情绪稳定,手术顺利于十二月三日 时,安返病房。,五 护理诊断-健康教育,1术前控制肺部感染:给有效抗生素及雾化吸入,控制支气管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呼吸道分泌物。2 禁烟。有报道:严重吸烟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非吸烟者高达23倍,术前停止吸烟48h可减低CO-HB含量而改善氧供,术前停吸烟2周以上可改善分泌物的清除能力。因此,医护人员应劝告和监督患者严格禁烟。3胸部X线摄片:可了解肺部病变如肺大泡的大小、部位、数目及肺萎陷情况。4CT检查:能

9、显示肺大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大泡的分型。对局限性气胸可显露气胸的范围及方位,对指导胸腔镜手术径路及术后护理观察均有帮助。5对有张力性气胸或持续漏气患者,或双侧肺大泡同期手术者,术前先行胸腔闭式引流减压,保证手术安全。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需密切观察排气情况。曾有报道,破裂的肺大泡已闭合,而持续漏气乃由于闭式引流管损伤附近肺组织所致。6术前指导:介绍手术方法,术前需做的各项准备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应如何配合。如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吹气球等肺功能锻炼。7心理护理:胸腔镜手术在国内尤其是我院开展时间不长,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因此,大多数患者虽然愿意接受治疗但又对手术效果存在恐惧心

10、理,担心治疗效果。为此,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将胸腔镜术的基本步骤、与一般开胸术的区别,优点及近年来手术的开展情况、效果和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讲解,从而取得了最佳配合。,五 护理诊断-术后,气体交换受损 与胸廓活动受限或肺萎缩有 关护理目标:病人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呼吸平稳。护理措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1给以氧气吸入 2体位:病情平稳者取半坐卧位,以使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3闭合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积气量较多者行胸腔穿刺抽气或闭式引流。4加强观察 密切观察记录生命体征。观察病人有无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和缺氧症状,呼吸的频率,节律,和幅度等。气管移位或皮下气肿有无

11、改善。,五 护理诊断-术后,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检查各种引流管连接及通畅情况,行心电监护、SaO2监测,根据需要给予相应流量的供氧。患者病情平稳,完全清醒后即改30斜坡位,并适当延长生命体征检查的间隔时间。2术后止痛:单纯一侧镜下肺大泡结扎术,患者疼痛较轻,而双侧同期手术及行胸膜固定术患者,术后疼痛则较重,患者因怕痛而不敢咳嗽,导致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严重者可导致肺叶或肺段不张;同时疼痛可使患者潮气量下降,呼吸频率降低,并抑制自发呼吸,加重肺泡通气不足。因此,术后及时有效的止痛对预防肺部并发症是很重要的。3加强肺功能锻炼,促进肺复张:胸腔镜术中,术侧肺萎缩,如果肺膨胀不良,易造成

12、术后肺不张和低氧血症。对此除在术前进行正确的呼吸训练外,术后在充分止痛的基础上尽早让患者坐起咳嗽、排痰,行超声雾化吸入每日4次,必要时协助医生行气管镜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并指导患者作深呼吸运动,术后第2d即进行吹气球等呼吸功能锻炼,以促进肺早日复张。4鼓励并协助患者早期活动:胸腔镜手术损伤小,疼痛较轻且手术不切断肋间神经,避免了开胸术所致的一些不良反应如肋间神经损伤而引起的前胸及上腹部长期麻木感和酸痛感等症状。因此,可鼓励患者早期活动。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胸腔镜肺大泡结扎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泡漏气。表现为胸腔闭式引流管内持续排出气体。此时需嘱患者有痰咯出,但不鼓励咳嗽,同时观察肺部呼吸音的变化及肺膨胀情况。轻微漏气可不必处理,较明显漏气则需封闭肺破口。向胸腔内注入人体白蛋白行胸膜固定术治疗肺泡漏气效果良好。,肺大疱疾病的护理,八床,魏高春,入院二十一日,手术后七日。近几日测生体征平稳,呼吸平稳,胸腔闭式引流在位,畅,水柱波动在3-4厘米。继续治疗中,六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生活规律,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情绪稳定。戒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告诉患者及家属主管医生的联系方式,嘱其出现异常时及时联系,及时就诊。增加营养,多食优质蛋白、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饮料,忌烟酒,避免感染。,谢 谢,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