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新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45376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2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新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第二框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共享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导 经 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协调发展,一、坚持新发展理念1、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

2、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基本内容(1)坚持创新发展任务: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地位和作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坚持协调发展任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坚持绿

3、色发展任务: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4)坚持开放发展任务: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求: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5)坚持共享发展任务: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4、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深化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地位 创新是核心,是发展的动力所在,要获得发展新动力就必须按下全面创新这个按钮。协调是关键,是补齐短板、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所在。绿色是基础,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粗放发展的老路,绿色化的新型发展才是出路。开放是保障,我国经济既然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就要打好开放型经济这手牌,为我国发展增续更多动力,提供更多支持。共享是根本,让人民共建共享,才能汇聚14亿人民磅礴之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二、建设现代

5、化经济体系1、含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1)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3)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4)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5)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6)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7)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2、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3、要求:(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6、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措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地位: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7、的重要保障,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支撑。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本框需要背诵的重点问题及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树立并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8、,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

9、裕方向不断迈进。,2、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

10、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课堂练习1、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列属于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是()A、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B、发展网络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C、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竞争新优势D、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解析】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属于协调发展理念,A项排除。发展网络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属于创新发展理念,B项排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属于开放发展理念,C项排

11、除。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体现,D项入选。,D,2、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要坚持创新发展,就应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尽量多引进外国的技术和设备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A、B、C、D、【解析】涉及的是对外开放,不符合题意。涉及的是协调发展,也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A,3、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2、下列做法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分配制度改革,多种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施汽车、家电和节能惠民产品下乡补贴政策,刺激农村消费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调优农产品结构,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粮改饲试点面积A、B、C、D、【解析】属于需求侧改革,属于供给侧改革,故选D项。,D,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城镇化将迎来乡村振兴和“逆城镇化”的新潮流。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度假、乡村观光农业、乡村居住养老、乡村民宿等新兴消费形式将快速发展,工作方式的深刻变化将使一部分“非上班族”、城市中等收入群体选择乡村田园生活,乡村将会因新的创业和年轻人的到来而重新活跃起来。可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促进资源流向效率高的地方着力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公共资源优先流向农业农村配置适应市场对农产品品质新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A、B、C、D、【解析】促进资源流向效率高的地方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不能消除城乡差距,应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不是同步发展,说法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项。,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