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07965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05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505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505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505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505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05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5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川石中学 刘明亮,一、“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五个环节:预习;小组学习;学生展示;大班释疑;课堂小结。,案例一,案例二,(1)人员按排:(2)座位按排:(3)职责分工:(4)组规的制定:(5)小组目标:,二、小组建设(一),二、小组建设(二),1、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高度认同自己是小组的一员,个人要服从小组。树立人人为小组,小组为人人的意识。2、制定切实可行各类组长的职责,并通过帮助和培训不断提高各类组长履行职责的责任感和能力。保证小组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小组建设(二),3、当组员间发生矛盾时,学会包容;当组员落伍时,不抛弃,不放弃。4、在工

2、作和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在思想和纪律上自我约束,自愿接受监督。,三、营造课堂学习氛围,课程是一种活动、交往、沟通与合作,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不能理解为控制),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人是新课程中最活跃也是最难驾驭的因素。驾驭课堂靠的是引导、帮助、鼓励和调节,而不是控制。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是小组合作学习优先要处理好的问题。,三、营造课堂学习氛围,(1)调整好组员和组员的关系:和谐、互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宽人、律已。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处理好各种矛盾冲突。(2)教学内容要适宜:教学内容的安排要考虑各层次的学生,学困生能完成最基本的学习内容,而对于优等生

3、又有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三、营造课堂学习氛围,(3)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合理:讨论、交流、展示等环节实施时,每个小组、每个人所要完成任务都要明确。提前完成任务的小组和个人做哪些事,什么情况下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学习任务完成得又好又快的小组要有足够的任务给他们。学习任务完成不好的小组要找出原因,共商对策。,三、营造课堂学习氛围,(4)营造宽松而又紧张(心理上没有压力,有展示的欲望,但完成任务有压力)的展示氛围。优生有挑战性的问题,学困生有准备好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敢到敢。对于在展示过程中有明显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关注、帮助、和尊重,并点出学习成果,以减轻心理压力,树立学习信心。必要时可重新学习再展示(

4、让学生有个完整的展示很重要)。,三、营造课堂学习氛围,(5)课堂驾驭与课外关联:学生的学习和调节各种关系有时要在课外完成。(6)反思:课后及时反思,并把前面的反思用到后面备课和教学中。只有不断反思的教师才能成为有智慧的教师,才能成为驾驭课堂的能手,才能营造你想要的学习氛围。,几点建议,1、循序渐进2、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意志3、团队精神4、一条主线:行为习惯-小组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谢 谢!祝大家好运,小组学习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讲,合作学习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学生能得到关注和展示,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

5、学得好。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之上。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预习,(1)什么是预习。学生根据课本和老师的预习目标,先自主的学习,然后尝试解决问题。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学生用反复阅读或请求帮助的方式解决问题。若还解决不了,则留到第二天上课是在组内或在大班解决。必要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以预习指导。预习分课前预习和课内预习。预习要分层次,预习内容要适合各年段的学生。(2)预习内容:老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课的知识点,重难点及重点内容的巩固方式,难点的突破方法。目标要明确,细致,有层次之分。(3)预习方法:首先,教学生“读”。认真研读教学内容,找重点,圈点批注,找新旧知识的联系,自己的疑问做记录等。然后,教学生“做”,即做预习笔记。学生根据预习目标中的要求做笔记,记录对问题的解答,知识的拓展或应用等。可用不同颜色,不同符号的字体,让笔记本丰富多彩。最后,教学生“测”。布置学生预习完教学内容后用配套练习检测自己的预习效果,以便学生及时反馈。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的内容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对于预习效果差的学生要发现其闪光点,少批评多鼓励,并适当降低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