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文言复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49955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文言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一上文言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一上文言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一上文言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一上文言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上文言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文言复习.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高一上文言文复习,文言句式,文言虚词,词类活用,2,1、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2、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3、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73)4、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4)5、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54)6、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56)7、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58)8、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59)9、兄固被召诣校书郎(3)10、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41),文言句式,3,1、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2、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3、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73)4、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4)5、闻里人相庆,始知

2、为人情所患(54)6、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56)7、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58)8、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59)9、兄固被召诣校书郎(3)10、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41)被动句之一:为宾语(所)被动句之二:受(被)动词被动句之三:上下文文意推断,文言句式,4,1、遂予本非文人画士 2、江浙之梅皆病 3、予购三百盆,皆病者4、理,非吾业也。以上判断句。,文言句式,5,1、不知始何名。2、故不我若也。3、吾又何能为哉!4、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文言句式,6,1、不知始何名。不知始名何2、故不我若也。故不若我也3、吾又何能为

3、哉!吾又能为何哉4、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又以何蕃吾生而安吾性耶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好事少年驯养一虫四类倒装句必须很熟练地掌握,文言句式,7,1、又试之鸡2、然吾居乡。3、而卒以祸。4、传其事以为官戒。5、移之官理,可乎,文言句式,8,1、又试之鸡又试之(以,用)鸡2、然吾居乡。然吾居(于,在)乡。3、而卒以祸。而卒以(之,指代“好烦其令”。“以之”,因为这个。)祸。4、传其事以为官戒。传其事以(之,它,指代“本传”)为官戒。5、移之官理可乎?移之(于,到)官理可乎?省略句:特别注意介词的省略、宾语的省略。,文言句式,9,1、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70)2、时帝亦为假

4、山未成,闻之亟毁焉(71)3、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72)4、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30)5、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30)6、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荆,青麻头伏焉 7、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文言虚词,10,1、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70)焉:句末语气词。2、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71)焉:相当于“之”,指代“假山”。3、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72)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向他。4、仲永生五年,未尝识

5、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30)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对这件事。5、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30)焉:相当于“之”,指代“方仲永的情况”。6、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荆,青麻头伏焉 7、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文言虚词,11,1、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2、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3、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 4、折藏之,归以示成。5、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 6、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7、复之以掌,虚若无物8、成以其小,劣之。9、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1

6、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文言虚词,12,1、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介词。把。)2、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介词,凭。)3、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连词。表示 修饰关系。)4、折藏之,归以示成。(连词。连接两个动作“归”与“示”。也可理解为“把”,作介词。)5、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介词。用。)6、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连词。表示目的,用来。)7、复之以掌,虚若无物(介词,用。)8、成以其小,劣之。(连词。因为。)9、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连词,表示目的。)10、独是成氏子以

7、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介词。由于,因为。),文言虚词,13,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2、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4、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5、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6、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文言虚词,14,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介词。把。)2、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连词。表示目的,用来。)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介词。把。连词。表示目的,用来。)4、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介词。凭。)5、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连词。表示目的,用来。)6、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连词。表示目的,用来

8、。),文言虚词,15,1、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3、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4、而木之性日以离矣5、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6、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7、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8、传其事以为官戒,文言虚词,16,1、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连词。表示并列,而且。)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连词。表示顺承。)3、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连词。表示目的,用来)4、而木之性日以离矣(介词。表示原因,由于,“以”后省略“之”)5、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介词。把。)6、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

9、怜焉,而卒以祸(介词。表示原因,由于,“以”后省略“之”)7、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8、传其事以为官戒(连词。表示目的,用来。),文言虚词,17,1、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 2、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3、问者爇香于鼎4、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 5、既而得其尸于井 6、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文言虚词,18,1、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在,表示 方位)2、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同,和,表示对象)3、问者爇香于鼎(在,表示位置)4、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在,表示位置)5、既而得其尸于井(在,表示位置)6、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在,表示动作指向),文言

10、虚词,19,1、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2、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3、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4、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5、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6、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7、近抚之,气息惙然8、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9、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10、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11、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12、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13、他植者则不然14、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文言虚词,20,1、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以为对。)2、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

11、中胸怀。(表示转折,但是,然而)3、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4、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5、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6、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7、近抚之,气息惙然8、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9、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10、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11、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以上皆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12、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13、他植者则不然(以上表示指代,这样,如此)14、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文言虚词,21,1、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36)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37)3、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

12、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49)4、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53)5、我所以有天下者何?(58)6、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58)7、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58)8、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59)9、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65)10、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81),文言虚词,22,1、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36)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37)3、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49)4、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53)5、我所以有天下者何?(58)6、项氏之

13、所以失天下者何?(58)7、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58)8、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59)9、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65)10、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81)所以:最常见用法一。一是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二是表示作用,可译为“用来”。以上3至8表示原因,1、2、9、10表示作用。,文言虚词,23,1、岁征民间 2、得佳者笼养之 3、早出暮归 4、取儿藁葬 5、日与子弟角 6、力叮不释 7、民日贴妇卖儿 8、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9、旦视而暮抚。10、而木之性日以离矣。11、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73)12

14、、吾心已许之矣。(69),词类活用,24,1、岁征民间(岁,每年)2、得佳者笼养之(笼,用笼子)3、早出暮归(早,在早上;暮,在晚上)4、取儿藁葬(藁,用草席裹)5、日与子弟角(日,每天)6、力叮不释(力,用力)7、民日贴妇卖儿(日,每天)8、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心,在心上)9、旦视而暮抚。(旦,在早上;暮,在晚上)10、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11、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73)12、吾心已许之矣。(69)名词活用作状语,是为了修饰后面的谓语动词。主要表示动作的方位、频率、状态、方式、态度、依据、趋向,等等。,词类活用,25,1、昂其直2、辄倾数家之产3、而高其直4、以夭梅病梅为

15、业以求钱也5、夭其稚枝6、纵之顺之7、必复之全之 8、以致其性焉尔。9、非有能硕茂之也。10、非有能早而蕃之也。11、见长人者好烦其令。12、鸣鼓而聚之。13、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词类活用,26,1、昂其直(使高,抬高)2、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耗尽)3、而高其直(使高,抬高)4、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曲折)(病:使长成病态)5、夭其稚枝(夭:使弯曲。)6、纵之顺之(纵:使放纵地生长)(顺:使顺其自然地生长)7、必复之全之(复:使恢复。)(全:使健全。)8、以致其性焉尔。致 9、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 10、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 11、见长人者好烦其令。使多12、鸣鼓而聚之。鸣聚

16、13、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安 掌握使动用法的规律。,词类活用,27,1、成然之2、成以其小,劣之3、益奇之4、驼业种树。,词类活用,28,1、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 2、成以其小,劣之 认为劣/差 3、益奇之 认为奇特 4、驼业种树。以为职业掌握意动用法的规律。意动就是内心的活动、想法。,词类活用,29,1、先生非求于人,同则献之,奚为不受?(47)2、苻坚召见高泰,悦之,问以为治之本(60)3、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66)4、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67)5、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72)6、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6)7、李存审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

17、31)8、得绢之辱,甚于受刑(41)9、予观弈于友人所(43)10、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62)1、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有介宾结构。2、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对象、场所、原因、方式、性质,等等。3、翻译时必须提前,称“前置”。,介宾结构后置句,30,1、既奉承君子,惟命是从。(48)2、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49)3、人而不学,则何以成?(25)4、以此言之,何学之有?(38)5、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44)6、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47)7、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54)8、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57),宾语前置句,31,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2、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52)3、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61)4、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主(61)5、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64)后面的修辞语是为了说明前面的中心语的特征。中心语(之)修饰语者,定语后置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