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基本规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51201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基本规律.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讲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第一节 绪论,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传授高深学术与技能的专业性教育。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有两条最基本的规律:1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辨证统一关系。2高等教育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辨证统一关系。,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具体内容,1高等教育思想研究2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3高等教育结构研究4高等教育改革规律研究5高等教育教学原理与方法研究6高等教育德育教育研究7高等教育学生成才理论研究8高校教师理论研究9国外高等教育研究,三、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1学习高等教育

2、学有助于我们掌握高等教育理论,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观念,并以此来指导我们所从事的高等教育实践,提高工作的自觉性。2学习高等教育学有助于形成和掌握正确的高等教育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提高从事高等教育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3学习高等教育学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活动的科学方法和规程,提高我们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4学习高等教育学有助于我们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研究高等教育,把我们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成果。,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作用,青年学生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青年学生身体发展,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

3、质的增强。青年学生心理发展,是指认识能力和个性心理的发展。身体与心理的发展是统一的,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一些人由于缺少某种遗传信息或因某种遗传信息的缺陷,造成了先天的生理障碍,从而严重地影响着其身心的健康发展。,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遗传素质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制约着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和机能的发展和变化。这就为一定阶段的人的身心发展既提供了可能性,但又带来了限制性。,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由于人们所获得的遗传信息各不相同,所以人

4、们建立在这种遗传信息基础之上的生理机能必定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将会导致以这些生理机能为基础的活动的效率。4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遗传素质会随着环境影响和实践活动的作用而发生一些变化。,5遗传因素会通过社会陈规的机制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许多遗传性的身体特征构成识别这些陈规的明显可见的线索,这些线索将导致人的行为或机会的限制,并且通过某种更微妙的途径,导致人们特殊的社会态度和期望,所有这些影响最终都会在人的能力水平、情绪反应、理想抱负以及人生观上打下烙印。,(二)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环境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和条件。个体身心

5、发展潜能的激活及其实现的程度深受环境的影响。,1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源泉心理是人脑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物。人类特有的社会环境主要由人类化的自然、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构成。其中社会意识形态对人的身心发展影响最为重要。2环境决定着人身心发展的内容和水平 不同类别不同水平的社会环境影响导致人在心理发展内容和水平的差异。,(三)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训练有素的教师。,(四)人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主观能动性,1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2

6、人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活动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着人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水平3人的内部意识影响着人对周围环境的选择和作用方式 4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使人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提高到自觉水平,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决定着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人的身心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展的。人的身心发展又是有阶段性的。每个发展阶段有着不同质的规定性。在一个阶段的发展中,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然后由量变到质变,使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两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但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前一阶段内准备了向后一阶段的过渡。,2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7、,决定着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差别造成了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师应当因材施教,使各个不同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充分的发展。,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着教育工作必须注意适时和掌握关键期心理学界一致认为:人脑潜能的开发主要依赖早期,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是2岁;认字最佳期是3岁;算数的最佳期是4岁。从人的智商抛物线图上看,孩子在12岁以前呈现线性上升趋势。一般情况下,12岁以后,智商基本上开始保持平衡。老年以后,智商衰减。教育者要做的是早期系统开发,尽力使智商“爬”到最高值,并尽可能使其保持最长的时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关于“儿童智力发展速率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岁

8、前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假说。他指出:“在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智力发展一年的效果超过在智力发展其他时期中八年至十年的效果。在幼儿时期被剥夺或忽视了智力刺激的儿童,将永远达不到他们原来应该达到的水平。”,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弄清教育与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交互影响的方面和程度,以及方式和途径,能有助于我们妥善地处理和解决一些高等教育问题或事件,还能有助于我们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是国家重要的政治领域,深受国家政治的影响。在教育领域内需要对其作出政治决定的最重要事项主要有: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

9、经费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等。,(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教育的领导权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统治阶级控制和影响教育部门的主要方法有:利用其立法权和行政权合法地强制国家教育部门贯彻执行他们所制定的教育目的;利用人事任免权力尽量雇佣在“政治上忠诚的人”在教育部门任职;利用国家的公职人员的录用标准来左右教育的方向;利用经济力量来调控教育的方向。,(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利受教育权利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的重要标志,它主要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任何社会的受教育机会总是有限的,所以都存在着受教育机会的分配问题,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社会问题将长

10、期存在,不断地以新的形式出现。,(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制度和某些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和支配着整个教育过程。由于教育目的是社会实现其对教育控制的中心环节,所以制定什么样的教育目的,一向是社会各阶级各集团特别关注的重大问题。,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有着巨大的潜在的和现实的影响。(1)通过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程度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巩固,甚至关系到它的存在。在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学校教育显然是最强有力的影响因素。其理由有五:,学校的行动总是具有明显的社会意图和政治意图。与社会其他因素

11、相比较,学校传播着社会的主流文化意识。学校注意自觉利用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指导其思想教育工作。学校教育是在人的心理可塑性最大时期进行的。学生从学校的许多准政治活动中,了解和习得了许多政治规范和政治行为方式。,(2)通过传播思想意识,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他们的思想活跃,通过发表见解,宣传思想来影响社会。同时学校向社会输送按照社会政治经济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走入社会以后,对于社会舆论、风气、道德风尚和政治思潮产生巨大的影响。,(3)通过对受教育者的选择与分配,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国家通过不同等级和类型的

12、学校来选择与分配未来公民在社会各阶级与阶层的位置,实现延续和巩固现有社会政治关系的机制基本形成。,关于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有性质和程度的不同。第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能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教育不是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动力。因此,它只能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只能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起根本动力的作用,也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性(1)生产力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制约着高等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

13、产力制约着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4)生产力制约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状况。,2高等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高等教育通过劳动力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再生产和创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1)为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基础和条件(2)为经济发展的各部门提供一支足够数量、较高质量和搭配合理的人才队伍(3)帮助人们形成各种新的观点、态度、行为习惯,以适应现代经济生活和现代生产的节奏和变化的功能,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高等教育重视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教学,不断更新课程和教学

14、内容,同时加强智能的培养和训练。(2)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高度综合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有广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科技专门人才。,(3)现代科技进步促使高等学校强化科学研究。(4)现代科技进步促使高等学校改变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扩大和加强研究生层次的教育。,2高等教育对科技发展的影响(1)高等教育是传递、积累、发展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肩负着两项重大使命:一方面通过基础科学教学,使人类先前所积累起来的基本科学知识得以世代相传,继承下去,为新的科学发明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发展科学,再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创造和开拓新的科学领域。,(2)高等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

15、场所高等学校不仅应成为教学中心,而且应该成为科学研究中心。(3)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新的科学技术所以能够较快地应用于物质生产过程,高等教育在中间起着中介的重要作用。,四、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文化对教育的作用被吸纳进学校教育领域的文化,叫学校亚文化,其余的称为文化背景。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学校亚文化和文化背景对教育的影响上。文化通过学校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其作用具体表现为:,(1)文化的发展影响到教育内容的选择。社会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学校课程随之更新,课程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课程更新包括增设新课程、增添新内容和删除过时内容、压缩庞杂内容。课程结构变化则

16、包括课程的总体结构、知识性课程的结构和每门课程内部结构的变化。在课程内部结构中,教学目标在当前的变化趋势是,强调对学科知识结构的剖析和感受知识产生、变化、发展的过程。,(2)文化的发展影响到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确定。人类文化传递手段的发展,对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有很大影响。现代传播手段的大众化,使得个人独立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学习的时空限制大为降低。由于科学文化迅速而又广泛的传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那种信息中心。教师应思考如何可以利用好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知识,在知识的系统化和整体优化上,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在对学生人格形成的积极影响上,比以前做得更好。,(3)学校亚文

17、化对教育的探层次影响反映在教育目的及其变化上。学校的教育目的中融入时代文化变迁之物,该时代文化的特质就可能在育人过程中得到体现和发扬光大。表面上看,教育目的对育人的影响是隐蔽的、无形的、不直接的,但在实际上其影响性质上更深刻、更根本,时间上更长久。,对学校来说,其文化背景指的是那些未被吸纳到学校教育系统内部的文化因素。文化背景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它没有直接影响到学校主要的育人要素,但它间接地影响着学校教育。它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所有文化参与者的身心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文化通过文化背景对教育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提高人们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完善。文化及文化背景的水准提高人们的教育需求必然

18、提高。父母文化程度高对子女接受更高教育的期望值也高。除了为谋生而受教育之外,不少人还因为精神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接受层次较高的、多样化的教育的需求。,(2)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学校方面,办学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接受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校外,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大众传播媒介也用大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头脑。,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表现为:(1)教育具有延续文化的功能。这种延续文化的功能是教育一贯的、基本的功能。文化的传递、传播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机制。在传递、传播中,文

19、化得以储存和积累,人们的思想、理论、方法、知识、经验、技术得以保存和共享。在传递和传播中,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得以双向转化。,(2)教育具有更新文化的功能。对文化,要去掌握、运用才可能有创新、有创造。教育更新文化的功能并非指对现存传统文化的直接改造,而是指在延续文化过程中对文化的共创和增添。文化更新的过程就是文化选择、变迁、发展的过程。,(3)教育具有普及文化的功能。教育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达程度的标志。普及教育年限长,受教育多,民族文化水平就可能高。在文化普及中,教育提供给人们文字及其他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为人们吸纳文化、创造文化提供着最基本的条件。教育普及文化的功能发挥愈充分;

20、知识形态愈具大众性、艺术形态愈具大众性,人们的生活方式就可能会愈科学、文明、健康。,(4)教育具有整合文化的功能。有差异、有特色、多元化的文化,生命力才旺盛。但有差异和多元化极可能意味着阻隔、误解甚至对立。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整合不同类型的文化,增强不同地域间、不同国家间和不同民族间各种文化的包容能力。,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不同于经济、政治与教育之间的那种决定与被决定、制约与受制约的关系。文化与教育之间部分包容,相互作用,互为目的手段。现代文化与现代教育各自相对独立地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同一层次上,相互之间的关系直接而又紧密,是一种共生关系、交融关系。,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主要社会职能

21、,一、高等学校的职能之一培养高级专门人材,最早的大学的职能,基本上就是培养专门人才,即为社会需要培养官吏、牧师、法官和医生。从中世纪大学到近现代大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但是培养专门人才一直是它的主要的社会职能。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其所培养的专门人才的规格与质量,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改革。,二、高等学校的职能之二发展科学,19世纪初,德国的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创办了柏林大学,他强调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大学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大学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事研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独立研究。,柏林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洪堡“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和“教

22、学与研究统一”的思想。科学研究正式进入大学的课堂。继柏林大学之后,许多大学也纷纷把教学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这样,发展科学就成了高等学校的第二种社会职能。,三、高等学校的职能之三社会服务,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最早发端于美国。其中威斯康星大学提倡最力,成绩最佳,人们把这种社会服务的精神称之为“威斯康星思想”。但社会服务的任务真正为世界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所接受,成为现代高等学校一种新的职能,则是近40年来的事。,四、高等学校三个社会职能的关系,高等学校三个主要社会职能的历史发展顺序,也是它们的重要性顺序:培养专门人才的社会职能是基本的,否则就不成为学校;发展科学的社会职能是重要的,否则现代高等学校质量与水平就不可能提高;直接为社会服务在高等学校的发展上也是必要的,否则高等学校就会脱离社会实际。上述高等学校当前的主要职能,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其基本职能和中心环节是培养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