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53434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必修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必修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必修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资料一,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相似相容原理:,若溶质和溶剂结构相似,彼此互溶,20世纪初,科学家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还可以被蛋白酶分解,验证假说,膜的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资料二,提出假说: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两层脂质分子是怎样排列的呢?,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亲水头部(磷酸),疏水尾部(脂肪酸),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两层脂质分子是怎样排列的呢?,一、

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资料四,提出假说: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电镜冰冻蚀刻细胞膜示意图,结论:有的蛋白质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中,说明蛋白质分布不均匀,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资料四,费雷和埃迪登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结论: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能够运动,同时证明磷脂分子也可以运动,细胞膜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免疫荧光技术,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根据以上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你能组装出它的结构模型吗,?,镶在表层、,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横跨磷脂双分子层,(膜结构内外不对称),磷脂双分子层(膜的基本支架),生物膜流

3、动镶嵌模型,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通透性做实验,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世纪初,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膜化学分析,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年,荷兰科学家,提取脂质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膜的两倍,脂质排列成连续的两层,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三层结构,膜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静态的结构,20世纪60年代,电镜蚀刻技术下看到的膜结构,部分蛋白质镶嵌在 脂质中,1970年,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新的实验证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2003年,麦金农和阿格雷,研究细胞膜通道蛋白,K+通道蛋白、水通道蛋

4、白,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表面,有的嵌入,有的横跨,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另外,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3、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起到保护润滑、细胞识别作用。另外膜表面还有糖脂,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过程回顾,小结,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练习,1、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A、水 B、糖类C、蛋白质 D、磷脂,答案:,2、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种结构特点是指()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细胞膜上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中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上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答案:,3、脂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支架B、细胞膜上有搬运脂质物质的载体蛋白C、细胞膜外有一层糖蛋白D、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答案:A,4、下列物质中,易通过细胞膜的是()A、淀粉 B、脂肪酸C、蛋白质 D、糖类,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