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防控.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53676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防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防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防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防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防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防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防控.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防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ICU瞿洪平,1.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病原学特点生存能力强、抵抗力强、定植率高和耐药性高 2.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已呈“失控”趋势 MDR、PDR暴发流行,院内感染最顽固致病菌缺乏有效抗生素治疗,全身感染病死率高3.多重耐药菌的主要防控对策 早期检测、隔离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研究背景,分析、总结PDR鲍曼不动杆菌ICU交叉感染 病原学和临床特点,探索、完善ICU内泛耐药菌交叉感染 防控方法。,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患者 2005年1月12月,上海瑞金医院RICU收治的患者,

2、且其痰、尿、创面等体液标本分离到PDR-AB纳入本研究。2.菌株 试验菌株:从RICU患者分离的PDR-AB,对照菌株:我院已存在流行的PDR-AB。,对象与方法,二、方法1.药敏试验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AB进行2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2.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判断所有药敏相同的PDR-AB菌株同源性。电泳图谱差异3个的菌株分别为同源和非同源菌株。3.降阶梯防控策略 参照美国CDC标准预防措施,根据患者入科前所来自科室 的流行病学资料+相关危险程度,采取分级防控措施。,降阶梯防控策略具体方法如下:(1)一级防控 1)对象:入科前经病原学检测证实感染或携带PDR/MDR菌株患者;来自本院

3、高危科室: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该科室在近一个月内存在PDR/MDR菌株流行趋势;来自其他医院,流行病学资料未知;有皮肤或粘膜破损,存在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创面、留置深静脉导管和导尿管等患者。2)方法:单间隔离或同类感染患者集中收治在同一病房相对隔离区域,床边悬挂红色隔离标志和病例牌封面贴警示标示;接触隔离,包括:每个病人单独一套治疗用具;医护人员接触患者体液及其他物品操作时,应穿专用隔离衣,并用含杀菌剂洗手液洗手,严格洗手操作;尽量减少更换床位;加强对病人环境的日常清洁消毒。(2)二级防控 1)对象:有病原菌携带或感染,但:入科前经病原学检验显示无感染或携带PDR/MDR菌株;

4、来自本院非高危科室:该科室在近一个月内无PDR/MDR菌株流行趋势;入科后经病原学检验证实无PDR/MDR菌株携带或有PDR/MDR菌株携带但在治疗过程中已清除,可由一级防控降为二级防控。2)方法:接触隔离,同上。(3)三级防控 1)对象:无病原菌携带/感染;无皮肤、黏膜屏障破坏患者。2)方法:参照美国CDC标准预防措施,不需隔离。,结 果,1.药敏试验结果 2005年1月12月,共19株鲍曼不动杆菌,7株对14种 抗生素均耐药。2.PDR-AB感染患者病史特点 所有检出的PDR-AB菌株主要集中分布在2005年7月和 12月两个时间段。,PDR-AB感染患者病史特点,2005年12月,3.P

5、FGE结果2005年7月6日17日,4例 PDR-AB的PFGE图形与我院流行的PDR-AB图形一致(交叉感染)。2005年12月13日24日,2例PDR-AB的PFGE图形各不同,与7月的图形有显著差异(非交叉感染)。,4.降阶梯防控效果,2005年7月6日17日,迅速控制4例PDR-AB 感染患者交叉感染,2005年7月12月,没有再次出现新的PDR-AB爆发流行。,讨 论,1.明确细菌交叉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有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抗生素用药策略无法解释的细菌耐药性变化体外药敏试验和PFGE等实验室检测结果完全相同,方法:采用低频率切割酶原位消化细菌基因组,在交变脉冲电场中进行电泳,使D

6、NA片段充分分离,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图谱及数据储存进行分析。特点:具有较高的分型、可重复性和鉴别能力,是微生物分型、同源性检测的“金标准”。,2.PFGE在监测交叉感染中的重要地位,3.“降阶梯防控措施”的临床价值,1.参照相关权威制定的规范 美国CDC标准预防措施2.结合当地具体情况 耐药菌流行病学特点 3.核心内容ICU与临床微生物科和医院感染办公室密切合作,建立和动态更新各临床科室的病原菌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患者入科前所来自科室的流行病学资料和相关危险 程度进行分级,并采取降阶梯防控措施。,结 论,依据收治患者 入科前所来自科室的流行病学资料,入科后可能发生PDR-AB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交叉感染危险程度分级,实施不同级别动态调整的“降阶梯防控策略”,可以成功防止泛耐药菌的进一步蔓延。,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