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聋的防治.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153831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噪声聋的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噪声聋的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噪声聋的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噪声聋的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噪声聋的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噪声聋的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噪声聋的防治.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噪声聋的防治,当代四大污染是什么?,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噪声对人有什么危害?,让我们感到烦躁、令人讨厌的声音!,噪 声,噪声与乐音的波形有何不同之处?,乐音: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音的波形图,乐音的波形图,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85dB;,为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噪声主要来源于哪里呢?,鞭炮声,打桩声,汽车声,高音喇叭声,飞机声,机器声,优美的声音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对身体健康也有好处。,但噪声会对我们的健康带危害!,一、基本概念 1 噪声

2、:是指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章地混合,可使人心烦意乱,难以安心工作和休息。2 环境噪声:特定环境下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的总合。,3 生产性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4 噪声作业:工作场所的作业人员8小时等效接触噪声限值85dB(A)的工作环境下的作业。(噪声每增加3dB,作业时间减半),1.机械性噪声-织布机,球磨机,冲压机等,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檫、转动产生的噪声2.流体动力性噪声-空压机、汽笛等由于气体压力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3.电磁性噪声-电动机,变压器,由于电机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声音4.冲击噪声:炮兵、锻锤声,二、生产性噪声分类-1,二、生产性噪声分

3、类-21、根据能量与时间、频率的关系分为:稳态噪声:如风机、汽笛、电机等 脉冲噪声:如雷电、爆炸、汽喇叭等2、按噪声的频率分布分为 低频噪声(低于500Hz)中频噪声(低于500Hz-1000 Hz)高频噪声(高于1000 Hz)3种。,三、耳 聋,当听觉系统感音部分或听神经或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听功能出现障碍时既发生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1、感音性聋:2、传导性聋:3、混合性耳聋:,四、致聋因素,1 遗传方面2 机体老化3 生物学方面4 物理方面:强噪音5 化学方面,五、职业性噪声聋特点,职业性噪声聋:是指人们长期接触职业性噪声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

4、早期:高频听力,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处出现“V”形下陷,低频正常。主观上无耳聋的感觉,交谈和社交活动仍能正常进行,不易察觉。晚期:高频听力明显,同时语言频段的听力,患者表现出生活谈话困难,表现出耳聋噪声聋。,噪声性耳聋听力曲线,六 噪声聋发病因素,1噪声强度和时间:环境噪声80dB时,即时终身暴露亦不会引起噪声性耳聋;当噪声85dB时,接触噪声强度才与听损发病率呈正相关。如:85dB下发病年限20年;90dB则10年;95dB则5年;100dB则5年之内。另外随暴露年限增加听损发生率也逐年增高。2 噪声的频率及频谱:人耳对低频噪声的耐受性较中频和高频为强;3 噪声类型和接触方式:断

5、续的噪声较持续的噪声损伤小;突发的噪声危害性更大。4 其它因素:年龄、个体敏感性(噪声易感者占人群的5%)、个人防护。,七、噪声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靶器官效应和非靶器官效应两个方面靶器官效应:(特异性作用)指对听觉器官的致病作用。非靶器官效应:(非特异性作用)的损伤,对人体听觉系统以外其他器官或系统的作用和影响。,1.特异性影响,(1)“暂时性的听阈位移”(TTS)听觉适应(开始接触噪声时,听觉稍呈迟钝,若离开噪声,数分钟后听力恢复,此种现象称之为听觉适应。)听觉疲劳(若在持久,强烈噪声作用下,听觉明显迟钝,经数小时后听力才恢复,此时称之为听觉疲劳)(2)永久性听阈位移:若进一步接受噪

6、声刺激,则导致听力损伤或噪声聋,不易自行恢复。这一特点也反映了噪声聋的剂量效应关系。,2、非特异性影响,(1)神衰症候群:头晕、头痛、失眠等(2)心血管系统:心慌、血压升高。(3)消化系统: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4)内分泌系统:(5)其他:1)心理影响 2)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耳鸣,耳鸣:可能早于耳聋出现,或与耳聋同时发展,为高调性,常日夜烦扰。,生理性听力下降 病理性听力下降(可恢复)(不能完全或完全不能恢复)听觉适应 听觉疲劳 听力损失 噪声聋 功能性改变 器质性改变,听阈上升10-15dB 耳鸣.听力下降 脱离岗位后数分钟内恢复,听力明显下降.听阈上升15-30dB 脱离岗位后数小时至

7、几时小时可恢复,高频听力下降.在4000Hz出现“V”型凹陷,耳蜗病理性损伤加重,语言频段同时受损(5002000Hz),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力损伤永久性听阈位移,八、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分类,1、慢性听力损失2、急性听力损伤(又称爆震性耳聋),九、听力学检查,主观检查法:音叉检查、纯音测听、言语听力测验。客观检查法: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40Hz相关电位,耳声发射、镫鼓肌反射等。,纯音听阈测试给受检者不同强度正眩波纯音,受检者根据自己感觉做出主观的反应过程,是听觉功能检查最基本、最主要的检查内容,临床上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分为气导纯音听阈和骨导纯音听阈。,十 噪声作业健康监护,接触噪声作业

8、者要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监护检查。目的:1 及时发现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筛选噪声危害易感人群。2 及时发现噪声职业健康损害,客观、真实地评价健康状况变化与噪声因素的关系。3 及时地将健康检查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职业禁忌证:(1)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HL)(2)中度以上传导性耳聋(3)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4)期和高血压(5)器质性心脏病,

9、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依据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参见 GBZ 49-2007)职业禁忌证:噪声易感者(噪声环境下工作一年,双耳 3000Hz、4000Hz、6000Hz中任意频率听力损失65dBHL),噪声作业健康监护注意的问题,1 要详细告知受检者有关电测听检测注意事项,取得受检者的密切配合。2 鉴于职业性听力损失有暂时性阈移,故应将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1248h后作为测定听力筛查时间。3 筛查测听所得的结果已达观察对象或噪声聋水平者,应进行复查,复查时间定为脱离噪声环境后1周。4 纯音测试结果误差的问题,十一、目标疾病职业病 职业性噪声聋(GBZ 492007

10、),诊断原则,有明确的噪声作业史(噪声作业:工作场所的作业人员8小时等效接触噪声限值85dB(A)。)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结合历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客观听力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连续接触噪声不少于3年,诊断原则中所述的排除其它致聋的原因,主要包括伪聋、外伤性聋、药物中毒性聋、传染中毒性聋、家族性聋、迷路炎、突发性聋、各种中耳疾病。,判断标准,观察对象: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 dB(HL)。根据较好耳语频(500Hz、1000Hz、2000Hz)平均听阈做出诊断分级。轻度噪声聋 26dB40dB(HL)中度噪声聋 415

11、5dB(HL)重度噪声聋 56dB(HL),处理原则,观察对象不需要调离噪声工作场所,但同时患者有耳鸣者例外。轻度、中度及重度噪声聋均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对噪声敏感者(即上岗前体检听力正常,在噪声环境下作业1年,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任一频率,任一耳听阈达到65 dB(HL),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十一 治疗 以对症处理为主,严重者应调离接触噪声岗位,给予适当休息。对噪声性聋,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认为高压氧和活血化瘀的药物能改善噪声聋患者的症状。,预 防,第一、加强噪声聋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噪声性聋的危害和发生的原因,同时掌握控制噪声和预防噪声聋的方法。,第二,最积极、最根本的预防噪声聋的方法是噪声控制。,控制噪声(三大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 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空气等介质的传播,人耳接收(鼓膜的振动),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