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细菌的革兰染色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57627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3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细菌的革兰染色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验四细菌的革兰染色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实验四细菌的革兰染色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实验四细菌的革兰染色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实验四细菌的革兰染色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四细菌的革兰染色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细菌的革兰染色法.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细 菌 的 革 兰 染 色 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革兰染色的原理。2、掌握革兰染色的方法。3、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二、试验原理,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再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或丙酮脱色,再用复染剂(番红)染色,如果细菌不被脱色而保持原来染料的蓝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如果被脱色,而被染上复染剂的红色者则为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染色差别的原因,G+菌细胞壁结构致密(肽聚糖层厚),且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渗入脱色。G-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薄),且脂质含量多,乙醇溶解脂质后易渗入细胞而脱色。G+菌菌体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碘、结晶紫牢固结合,使已着色的细菌

2、不被乙醇脱色。G-菌菌体核糖核酸镁盐含量小,易被乙醇脱色。G+菌等电点比G-菌低,在同一pH值条件下阳性菌比阴性菌所带负电荷要多,故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晶紫)结合牢固,不易被乙醇脱色。,三、试验材料,显微镜、酒精灯、火柴、牙签、载玻片、吸水纸、擦镜纸、香柏油、二甲苯、生理盐水、蒸馏水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卢戈氏(Lugol)碘液、95%乙醇、蕃红红染液口腔中的细菌,四、操作步骤,1、标本片制备取载玻片1块,加1滴生理盐水。用牙签小心轻刮自己舌苔几下,盐水中混匀涂成一薄层。在室温下自然干燥。用片夹夹住玻片通过火焰3次固定标本,自然冷却。,2、染色,初染:在固定好并已冷却的涂片标本上滴加结晶紫染

3、液,要盖满涂膜。约1分钟后,用细水流从玻片的一端把游离的染液洗去。媒染(增加染料与细胞的亲和力):滴加卢戈碘液数滴,作用1分钟后,轻轻水洗。脱色:在玻片上加95%乙醇23滴,并轻轻转动玻片数秒钟,使玻片倾斜让乙醇流去,如此重复数次,直至流下的乙醇几乎无色或稍成淡紫色,流水冲洗。复染:滴加稀释复红染液数滴,作用12分钟后流水冲洗。,3、结果判定,染色完毕,用吸水纸将标本片吸干,玻片上滴加香柏油,油镜观察。注意观察菌体的形态、大小、排列和染色。,五、注意事项,1、决定革兰染色成败的关键是脱色程度。若脱色过度,即使是G+菌,其蓝紫色也会被脱去而染上红色,被误认为是G-菌(假阴性)。若脱色不足,即使G

4、-菌也因蓝紫色被保留而染不上红色,被误认为G+菌(假阳性)。脱色程度又受脱色时间、涂片之厚薄、脱色时载玻片摇晃的快慢及酒精用量多少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严格规定。一般可用已知G+菌和G-菌作练习,以掌握脱色时间。当要确证一个未知菌的革兰反应时,应同时另作一张已知G+菌和G-菌的混合涂片,以资对照。,五、注意事项,2、涂片以薄而匀为佳,切不可浓厚。过于密集的菌体,因脱色不均匀常呈假阳(阴)性。镜检时,要以分散开的细菌着色为准。3、做革兰染色的菌种,以培养1824h为宜。一般情况下G-菌的染色反应较稳定,不易受菌龄的影响;而G+菌,有的在幼龄时呈阳性,培养24和48h以上,由于细胞老化或死亡也可变为阴

5、性反应。4、不宜使用放置过久的碘液,以免影响固定结晶紫的作用。,六、作业,绘图:油镜下观察到的细菌及染色状况。革兰染色结果记录,七、思考题,1、试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2、革兰染色有什么实际意义?3、当你对一株未知菌进行革兰染色时,怎样能确证你的染色技术操作正确,结果可靠?,附表:革兰氏染液配制,1.草酸铵结晶紫染液A液:结晶紫(甲紫)2.0g+95%酒精20mlB液:草酸铵0.8g+蒸馏水80ml混合A液、B液,静置48小时后使用2.卢戈氏碘液碘片1.0g+碘化钾2.0g+蒸馏水300ml(先将碘化钾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将碘片溶解在碘化钾溶液中,待碘全溶后,加足水分即成)3.95%酒精4.番红复染液 番红(沙黄,碱性藏红花)2.5g+95%酒精 取上述配好的番红酒精溶液10ml与80ml蒸馏水混匀即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