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走班制教学的思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67582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走班制教学的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新课程走班制教学的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新课程走班制教学的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新课程走班制教学的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新课程走班制教学的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走班制教学的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走班制教学的思考.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选课与课程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浙江省湖州中学 蒋际明,一.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二.“7选3”选考课程教学的探索三.走班教学的管理与评价的实践四.高考新政带来的教学变革的思考,一.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2006年新课程改革,建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和学分制,核心理念: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2012年全面推进深化课程改革,开发开设四类选修课程: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2014年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着力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以利于促进学生健

2、康发展、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高考总成绩 为3+“7选3”,不分文理;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学校”志愿。,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而不是真正的教育。,钟启泉,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促进科学选才,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方红峰:最大的问题和困难是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即高中教育普及和大学教育大众化后,高中教育不应该定位在“甄别人才”上,而是要转向“人人成才”,应当从“齐步走”转向“共同而有个性”,应当从“把一个班当一个人教”转向“把

3、一个人当一个班教”。观念的真正转变发生在实践过程中,因此,“选课走班”的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主持人:“选课走班”并不单纯是一个技术性的实践,应该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实施这一变革的过程中,您认为最大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解决之道应该在哪里?,中国教育报2014年6月4日6版,“私塾制”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班级授课制”与工业社会相适应,“选课走班教学”与信息社会相适应,教学组织方式转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扬长式”的教育,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观念转变一:,观念转变二:,观念转变三:,认为:学校的产品是“学生”,树立:学校的产品是学生需要的“课程”,改革重点 确实加强选修课程建

4、设,建立具有学校自身特色,基本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课程体系。,学生问卷调查,教师申报,学校审批,编写课程纲要,编制课程方案选课手册,学生网上选课,编班调整 排定课表,走班开课,学分管理 课程评价,总结提高,选修课程的管理程序,课程的逻辑结构,校情分析,学校定位与办学目标,课程架构,顶层设计,省厅课改方案课程结构要求: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必修课程每周8门,每门课的周课时数4节;选修课程课时25%总课时(40分/节、9节/周);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60%(按门数计算);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比例15%,每位同学必须修满选修课程48学分;职业技能课程不少于6学分;社会实践不超过8学分。,知识拓展类 课程,职

5、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 类课程,小走班,大走班,学科课程的结构学科课程的内容,二维规划,二.“7选3”选考课程教学的探索,一、高考新政最显著的4点变化,1、考试科目的变化,“新高考”:高考科目由“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组成,不分文理。,必考科目,语 文,数 学,外 语,选考科目,思想政治,历 史,地 理,物 理,化 学,生 物,技术(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以上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科目,走班教学成为必然;,2、考试时间的变化,语文、数学,1次考试机会:高三6月份高考。,“新高考”:语文、数学按照传统办法、外语和选考“2选1”。,外 语,2次考试机会:高三上学期10月份

6、高三6月份高考,选考科目,2次考试机会:每年10月份 每年4月份,.高二上学期10月.高二下学期4月.高三上学期10月.高三下学期4月,4次考试机会中选择2次参加考试,3、科目分值的变化,“新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不变;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选考科目,每科满分100分:先考取卷面成绩,按照卷面成绩排名后,根据梯度比例换算成为最终成绩。最低分40分、最高分100分,4、录取方式的变化,高校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03门,可对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专业优先,不分批次,填报志

7、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指导学生选好“7选3”;2、合理安排好教学进度;3、科学规划好学考选考的时间节点;4、合理安排好学考选考的走班教学。,1、指导学生选好“7选3”;,(1)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选学科;(2)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学科;(3)根据自己今后发展和专业信向选学科;(4)根据有利于今后大学的学习选学科;(5)根据自己的课业负担选学科;(6)根据能取的高分的预判选学科。,考虑的因素,高考新政下课程设置科学性、合理性考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选择大样本的考试时间节点;,有利于学校教学的整体安排;,教学安排学段制;,学科教学双轨制。,科学规划好学考选考的

8、时间节点,课程设置及进度安排:,课程设置及进度安排:,课程设置及进度安排:,2017届高一学生预选情况(5.19):,2017届高一学生预选情况(5.19):,2017届高一学生预选情况(5.19):,2017届高一学生预选情况(5.19):,新政策,新理论,新课题,4、合理安排好学考选考的走班教学,高一历史、化学学科的实验,把一个年级分成4段,学生在所在教学段中选课走班,任课教师在每个教学段都任课。,三.走班教学的管理与评价实践,(1)班级管理办法,行政班级管理。保留行政班级,学校集会、活动、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均以行政班为单位组织参加。在行政班的基础上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学班级管理。教学

9、班管理实行学科教师负责制。任课教师担任几个班的学科教学,就相应担任相应班级的学科班主任。教学班实行小组制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班班级组织机构。,教师双岗管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下,实行双岗管理,即行政班班主任与教学班主任协同管理。行政班主任主要负责课后学生行为规范、学生活动的管理,做好学生的德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确立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核心,是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行政班主任与教学班主任通力合作,信息互通。,(2)教师管理办法,(3)作业管理,统一式。教学班任课教师布置作业,按行政班收交作业,教行政班教师批改。信箱式。在行政班和教学班各设一个课代表,由行政班课代表收齐作业,按不同老师分发到各老师的信箱中,上该节课时,由教学班课代表发到学生手中。,(4)评价管理,双轨制,四.高考新政带来的教学变革的思考,1.学生选科的不平衡对现有教师专业结构形成冲击,出现潮汐现象,2.按比例等级赋分是否有利于科学选才,累计就近赋分的原则,比较:985?211?前4万?Top10?,3.分段录取将会形成新的竞争压力,4.课程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影响走班教学质量,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