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摩尔体积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70515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5.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体摩尔体积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气体摩尔体积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气体摩尔体积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气体摩尔体积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气体摩尔体积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体摩尔体积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摩尔体积测.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0.1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化学实验的类型:,定性实验:,定量实验:,通过实验大致得到被测物的一些特性,通过实验得到被测物的一些准确特性,化学的定量测定:,定量测定是从“量”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定量测定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现代化学的发展。定量测定是现代化工生产中控制生产的必要条件。定量测定中“准确性”极其重要。,化学的定量测定:,定量测定方法:称量、量出体积、确定温度的变化数等定量仪器:电子天平、量筒、滴定管、温度计、秒表等,相关知识回顾,气体体积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6.021023,22.4L/mol,6.021023,22.4L/mol,M g/mol,M g/mol,2

2、1mol不同的固态和液态物质为什么其体积各不相同?,3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有哪些?,当分子数目相同时,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分子本身体积的大小。,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受温度、压强影响大,1mol不同固态或液态物质所含基本结构微粒数相同,构成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微粒间的距离都很小。因而固态或液态物质体积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其结构微粒本身的大小。,1决定物质所占体积大小有哪些因素?,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微粒数目、微粒的大小和微粒之间的距离这三个因素。,4、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气体所具有的体积 在标准状况下(101kPa,0),Vm=22.4 L/mol,5常

3、温常压时,1摩尔气体体积比标准状况下的22.4升大还是小?原因是什么?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当温度降低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缩小;当压强增大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当压强减小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6、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内涵是什么?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我们需要哪些实验数据?,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气体的物质的量能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吗?不能。根据气体的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可以测气体的质量。,气体的体积和质量的实验数据较难测定,我们是否能将其转化为其他状态的物质进行测定?将气体

4、的量转化为测定固态或液态的量,等量代换,以1molH2体积测定为例,用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并测定H2的摩尔体积。,数据转化:测定镁带质量和H2的体积,直接测量,间接测量,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一、测定原理 某温度下,用一定量的镁带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出产生氢气的体积,从而计算出该温度下1mol氢气的体积。二、测定方法(1)制氢气,用镁的质量计算氢气的质量。(2)产生的氢气用排液法收集、量出体积。三、计算公式,设计定量实验一般从那几个方面考虑?目的原理仪器步骤记录结果结果分析1、目的:测定常温、常压下1摩尔氢气体积。2、原理:V(H2)VmM(镁)m(镁),想一想:,气体摩尔体积的

5、测定装置应该有几部分组成?气体的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量体积装置,讨论内容:以1molH2体积测定为例,用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设计测定H2的摩尔体积的实验方案。,镁的质量实验室里用什么仪器测定?,思考:用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取氢气,(1)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取气体,(2)固体和液体加热制取气体,O2、NH3、CH4等,HCl、Cl2 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3)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不需要加热,思考2、氢气的体积如何来测定?,启普发生器,气体,排液装置(短进长出),量液装置,量(体积)装置,移液管,方案1,方案展示:,介绍:用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得H2,利用排水法用量筒

6、收集,并量取气体体积。,缺点:量筒不能收集气体,并且收集后测出体积不准确。,方案2,方案展示:,介绍:用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得H2,并通入短进长出的广口瓶,气体将液体压入量筒中收集,流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就是产生氢气的体积。,注意:量筒中液体体积减去注入硫酸的体积才是生成的气体体积。,生成气体的体积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加入的硫酸的体积导管中液体的体积,缺点:后面导管中一段液体的体积无法测出,影响实验的精确度。,简易的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气体发生装置,排液装置,量液装置,方案4,方案展示:,介绍:用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得H2,将生成的氢气用气球收集。气球的体积就是氢气的体积。,缺点:气球体积难以

7、准确测定,实验误差大。,方案5,方案展示:,介绍:用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得H2,将生成的氢气用针筒收集。,优点:针筒可以直接测出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针筒的读数加入的硫酸的体积,缺点:气体压强有误差,较难控制同压,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1、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发生器带支管的锥形瓶(加料口、橡皮塞),2、排液装置:储液瓶带有玻璃瓶塞和伸至瓶底的导液管;瓶上刻度线标明容积约200ml的位置,3、量液装置:液体量瓶量瓶瓶颈上有110130mL刻度线(可正确读出进入量瓶的液体体积),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注意问题:1、硫酸应过量,保证镁全部反应。2、装置不能漏气,保证其气密性,应先检漏。3

8、、生成氢气的体积应是液体量瓶的读数减去 注入硫酸的体积。4、液体量瓶的读数范围是110130mL,所以 对生成的氢气的量有限制,过多或过少都 测不出。,装置使用原理:用针筒取硫酸,注入到气体发生器中与镁反应,产生的氢气将储液瓶中的品红溶液压入液体量瓶中。,分析:这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思考:测定气体体积要注意什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测定体积时的温度和压强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强调:没有对应的温度与压强的气体 体积没有任何意义,实验前(放药品前)要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记录测定气体体积时的温度;确保测定气体体积时的温度与压强和当时的室温与大气压强相同,即待气体冷却到室温时再读

9、数;根据连通器原理确定所测得的气体体积处于1个大气压强。,思考:测定气体体积要注意什么?,保持量气管两边的液面相平,即所读的气体体积为1大气压时的气体体积,1、装配实验装置,做好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 用橡皮塞塞紧A瓶加料口,进行气密性检查。当橡皮塞塞紧时,B瓶内导管中的液面会上升,上升液柱在1min内不下降,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步骤,1、把气体发生器的橡皮塞塞紧,储液瓶内导管中液面上升,且上升的液柱在1min内不下降,可确认气密性良好。,2、从气体发生器的橡皮塞处用注射器向其中诸如一定量的水,如果储液瓶内导管中的液面上升,且上升的液柱在1min内不下降,可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3、从气体

10、发生器的橡皮塞处用注射器抽出一定量的空气,如果储液瓶内导管口产生气泡,可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4、用手捂气体发生器一段时间,如果储液瓶内导管中液面上升,手松开后,液面又恢复至原位置,可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气密性检查(其他方法):,注意问题:1、硫酸应过量,保证镁全部反应。2、装置不能漏气,保证其气密性,应先检漏。3、生成氢气的体积应是液体量瓶的读数减去 注入硫酸的体积。4、液体量瓶的读数范围是110130mL,所以 对生成的氢气的量有限制,过多或过少都 测不出。,思考讨论:如果取稀硫酸10mL,且过量。假设标准状况下,金属镁的质量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结果:(1)假设液体量瓶最大读数130m

11、L,氢气体积130-10=120mL,消耗镁的质量(0.12/22.4)24=0.1286g.(2)假设液体量瓶最小读数110mL,氢气体积110-10=100mL,消耗镁的质量(0.1/22.4)24=0.1071g.镁的质量控制在0.10710.1286g之间。综合考虑温度和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所以镁的质量控制在0.1000.110g之间。,2、一次称量(镁带)用砂皮除去镁带表面氧化层,称二份所需的量,记录数据。,为什么要擦去镁表面的氧化膜?,氧化镁与酸反应不产生H2,造成实验误差。,3、两次加料(镁带、水)在A瓶出气口处拆下胶管,使A瓶倾斜,取下A瓶加料口橡皮塞,用量筒加入约20mL水于

12、A瓶中,再把已称量的镁带加到A瓶底部,用橡皮塞塞紧加料口。,A B C,为什么要事先加入20ml的水?,降低反应时硫酸的浓度,为什么在储液瓶里加入品红溶液?可以换成无色溶液吗?,可以。但品红溶液便于观察。,4、调正装置压强第1次用注射器 用注射器从A瓶加料口处抽气,当B瓶中导管内液面和外液面持平时,可以确认装置内外压强基本一致,反应位于起始状态。,5、加硫酸第2次用注射器 用注射器在小烧杯中吸入10ml 3mol/LH2SO4,移到A瓶加料口上方,将硫酸注入A瓶,注入后迅速拔出针头。观察现象,记录气体温度。,为什么用针筒加完稀硫酸后要迅速拔出?应怎样操作?,避免H2从针筒处逸出。要捏住针头拔出

13、,不要使针头和针筒脱离。,6、读数(1)反应开始排出液体速度较快,后逐渐变慢,当目测A瓶中镁带几乎都反应完时,可用左手握住A瓶胶塞轻轻上下振荡,使少量气体尽可能逸出。当C瓶内插头口不再滴液时确认反应完成。,A B C,6、读数 第3次用注射器(2)用注射器从A瓶加料口处抽气,使B瓶中导管内外液面持平,读出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数据bml。即为B瓶导管内没有排出的液体量。,A B C,(3)读出C瓶中体积数。从C托盘中取出C瓶,读出液体量c ml。注意:注射器及液体量瓶(C瓶)刻度最小分度均为0.5mL读数估计至0.20.3ml。及时将a、b、c三个体积读数记录在案,便于下步计算。,液体量瓶的读数就是

14、氢气的体积吗?如果不是,那应该怎样计算?,不是,,怎样正确地读取量液瓶的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体量瓶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即平视。,氢气的体积=,量瓶中液体体积,硫酸体积,+抽出气体体积,7、恢复装置起始状态 将C瓶中液体倒回B瓶中,补加少量品红溶液,使液面基本恢复到刻度线。将A瓶中反应液倒入废液缸,用水冲洗A瓶使之冷却,可以开始重复实验。,8、完成实验报告,实验误差,(P-79),绝对误差,系统误差:,=实验值-理论值,相对误差,来源于仪器或药品自身的误差,偶然误差:,来源于测定时的偶然因素,如温度的变化,过失(测量)误差:,来源于操作失误,系统误差有专门的方法处理;偶然误差可用多次平行

15、实验求平均值来减小;过失误差应由测定人的正确操作来消除。,误差分析,(1)反应后的温度高于室温,(2)镁条表面的氧化膜未完全擦去,(3)导管中残留液体体积,(4)镁带中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偏大,偏小,偏小,偏小,测定结果偏小,误差为负值;测定结果偏大,误差为正值。,小结,(1)气体质量测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量差法。即通过测定反应体系反应前后质量的差异,确定气体的质量(反应体系反应前的质量减反应后的质量即为气体质量);,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所测气体的某些性质(如酸碱性或溶解性)、采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浓硫酸、碱石灰)和实验装置(如洗气瓶、干燥管)来吸收,通过测量吸收装置吸收前后质量差得到气体的质

16、量。,(2)对于气体体积的确定,一般也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上述方法测其质量,再利用密度或气体摩尔体积进行换算;,二是对于无法采用上述方法确定其质量的气体(如H2、O2、CO等),通常采用排水量气法测量它们的体积,根据排出的水的体积来确定气体的体积。,训练题,综合应用,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下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SO2I22H2O H2SO42HI,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 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

17、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选填:偏高,偏低,不受影响)。,(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 代替(填写物质名称)。,(4)若碘溶液体积为VamL,浓度为C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b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选下列仪器的编号)。a烧杯 b试管 c广口瓶 d容量瓶 e量筒 f单孔塞 g双孔塞,(SO2I22H2O H2SO42HI),47,10.1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48,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气体所具有的

18、体积,知识回顾,气体体积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49,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我们需要哪些实验数据?,问题1:,答案: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50,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气体的物质的量能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吗?答案:不能。根据气体的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可以测气体的质量。,问题2:,51,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和质量的实验数据较难测定,我们是否能将其转化为其他状态的物质进行测定?答案:将气体的量转化为测定固态或液态的量,问题3:,52,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以1molH2体积测定为例,用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19、并测定H2的摩尔体积。,探究活动:,数据转化:测定镁带质量和H2的体积,53,1、需要测定哪些物理量?,2、如何测定H2的体积?,镁带的质量,氢气的体积,在这个定量实验中,方法:,54,(1)气体发生装置(2)气体收集装置(3)量体积装置,二、实验装置,哪些常见仪器可以作为气体发生装置?,55,2、氢气的体积与排出水的体积是否相等?,1、该装置所测量的氢气体积是什么温度下的体积?,3、测得的气体的体积是否是常压下的体积?,56,能不能对这套装置改进一下呢?1、精确度高一些,量程大一些2、能测出气体的温度3、测得的气体的体积是常压下的气体体积。,想一想,57,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58,10.

2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1、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发生器带支管的锥形瓶(加料口、橡皮塞),2、排液装置:储液瓶带有玻璃瓶塞和伸至瓶底的导液管;瓶上刻度线标明容积约200ml的位置,3、量液装置:液体量瓶量瓶瓶颈上有110130mL刻度线(可正确读出进入量瓶的液体体积),59,2、液体量瓶的体积读数是否就是H2的体积?如果不是,应如何换算?,1、实验中要进行几次抽气?目的是什么?,阅读教材49页思考,60,61,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装置使用原理:用针筒取硫酸,注入到气体发生器中与镁反应,产生的氢气将储液瓶中的品红溶液压入液体量瓶中。,分析:这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应注

21、意哪些问题?,62,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注意问题:1、硫酸应过量,保证镁全部反应。2、装置不能漏气,保证其气密性,应先检漏。3、生成氢气的体积应是液体量瓶的读数减去 注入硫酸的体积。4、液体量瓶的读数范围是110130mL,所以 对生成的氢气的量有限制,过多或过少都 测不出。,63,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三、实验步骤【准备部分】1、记录实验室的温度和压强 2、装配实验装置,做好气密性检查,新课,64,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实验部分】1、称量所需镁带 用砂皮除去镁带表面氧化层,称二份所需的量,记录数据。,65,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实验部分】2、加料(镁带)从A瓶出气口处除

22、下胶管,用小烧杯加入约20ml水于A瓶中,再加入称量后的镁带,加料口赛上橡胶塞,将A瓶置于A托盘内,出气口接上胶管。,66,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实验部分】3、调正装置压强第1次用注射器 用注射器从A瓶加料口处吸出空气,当B瓶中导管内页面和外液面持平时,可以确认装置内外压强基本一致,反应位于起始状态。,67,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实验部分】4、加10ml硫酸第2次用注射器 用注射器在小烧杯中吸入10ml 3mol/LH2SO4,将硫酸注入A瓶。记录气体温度。,68,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实验部分】5、读数第3次用注射器(1)反应开始排出液体速度较快,后逐渐变慢,当目测A瓶中镁带几乎

23、都反应完时,可用左手握住A瓶胶塞轻轻上下振荡,使少量气体尽可能逸出。当C瓶内插头口不再滴液时确认反应完成。,69,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实验部分】(2)读出C瓶中液体的体积数,用注射器从A瓶加料口处抽气,使B瓶中导管内外液面持平,读出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数。即为B瓶导管内没有排 出的液体量。,70,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实验部分】6、恢复装置起始状态 将C瓶中液体倒回B瓶中,补加少量品红溶液,使液面基本恢复到刻度线。将A瓶中反应液倒入废液缸,用水冲洗A瓶使之冷却,可以开始重复实验。,71,氢气的体积=,量瓶中液体体积,硫酸体积,+抽出气体体积,72,练习:在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过程中,若出现下列现象,将使测定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影响?,1.装置漏气,偏小,.反应放热,使气体温度高于室温,偏大,.反应后未对储气瓶(瓶)作抽气操作,偏小,、使用的镁带不纯_,(1)含杂质铝_,偏大,(2)含杂质铁_,偏小,(3)含杂质铜_,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