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85784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为各国特别是 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良机 加剧了国 际竞争,使竞争愈加激烈和残酷 对发展中 国家有害无益 A、B、C、D、,D,课前复习检测,2、为消除贫困、实现世界共同发展,许多国家政府、组织采取的措施是()A、给贫困人口发放大量的物资B、设立了专门基金C、全部安排贫困人民的工作D、把消除贫困作为中心工作,B,3、面对经济全球化,作为发展中国家 应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抵制经济 全球化 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科 学技术 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A、B、C、D、,C,4、一些国家至今贫困落后,原因有()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 战

2、争和动乱 历史上长期饱受殖民国家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 国民素质太低 A、B、C、D、,D,5、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在()的基础上,实现各国之间的互惠、共赢和 共同发展。A、诚信、合作、发展 B、平等、诚信、合作 C、公正、发展、诚信 D、平等、公正、合理,D,文化“万花筒”擂台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下面将出示某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作品,请你猜出国名。,北京故宫,印度泰姬陵,希腊巴特农神庙,巴黎圣母院,埃及金字塔,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中国旗袍,日本和服,韩国服饰,苏格兰格子裙,世界各国国花,荷兰、土耳其、伊朗、新西兰、匈牙利,俄罗斯、秘鲁,美国、英国、西班牙、卢森

3、堡、保加利亚,智利,新加坡,泰国、印度、柬埔寨、孟加拉,日本,墨西哥,西班牙,说一说:通过这个擂台赛,看了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价值观、宗教、教育、科技以及生活方式、风 俗习惯,等等。(143页),外国传统节日采风,各具特色的文化渗透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的饮食习惯、服饰、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都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143页),欣赏了这两幅艺术作品,同学们有何感想?,艺术是各国文化和传统

4、的重要组成元素。每种艺术形式都以自身的特色传递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展现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需求和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144页),世界有哪三大宗教?他们发源于哪个国家?对发源国和世界有何影响?,佛教发源于印度,基督教发源于欧洲,伊斯兰教发源于巴勒斯坦,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并影响到建筑、艺术等各领域。(145页),温故而知新,回顾第一课五千年文明 说说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影响。,阅读教材第146页下辅 助文,男主人公为什么百 口莫辩?你在生活中遇到 或听说过类似的故事吗?,材料一:西方的“女士优先”礼仪规则,中国的“长 者为上”礼仪规则。材料二:龙是中华民族的

5、象征,而在比利时,龙被 视为魔鬼。比利时的蒙斯市则有一个打龙节,就是为了纪念战胜恶龙的勇士、当地的保护 神-圣米歇尔。(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为什么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要加强文化之间的沟 通和交流?,答:沟通交流的原因:如果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彼此不够了解,就容易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冲突。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要和睦共处,必须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消除民族间冲突与仇恨的重要手段。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与接触中,一方面,不断地产生不同文化的相互摩擦或冲突;另一方面,也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世

6、界文化正是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相互汲取营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146、147页),阅读教材第147页辅助文“和平绿洲”,你作何感想?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或者说:面对文化的差异,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答: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与对话,是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的基本前提。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我们应以一种世界的、开放的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149页),实战演练,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都受到了冲 击,但经济全球化无法也不可能消除民族文化 的差异,这是因为()A、世界各国

7、都禁止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B、经济全球化可以保证文化多样性 C、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传承性 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文化融为一体,C,2、美国人通常很忌讳别人询问自己的年龄、薪水及婚姻状况等问题,也不欢迎不请自来的访客(包括父亲)。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生活习俗个不相同。因此与外国朋友交往时,我们应()尊重他们的传统和个性 尊重他们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与他们进行交流 敬而远之,减少往来 告诉他们这样做太狭隘,不近人情 A、B、C、D、,C,3、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先后举办过中法、中俄、中韩、中印等文化年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中国语言、艺术等文化。这表明文化交流()已成为中国融入世界

8、的重要手段 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 减少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和隔阂 消灭战争,实现世界和平 A、B、C、D、,D,4、据报道,国家有关部门已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公布为中国六大传统节日。这样做有利于()抵制洋文化进入中国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凸显独特的文化魅力 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B、C、D、,D,辨析:,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了避免文化冲突,中国没有必要和其他国家及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国虽然拥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强大的民族精神,但当 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

9、有必要与其他国家民族进行友好交往。不同文化的碰撞与接触虽然不断产生摩擦,但也使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正是这种交流、借鉴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我们应以一种世界的、开放的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生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民族和人民,创造了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包括()文学 艺术 宗教价值观 风俗习惯 A.B.C.D.,【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的内涵的准确把握。文学、艺术、宗教、价值观、风俗习惯等都是文化的范畴,故选D。,2.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

10、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在春节这一天,中国百姓通常习惯于通过放鞭炮、贴对联、拜新年、吃饺子、逛庙会等来庆祝节日。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B.在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传统文化的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C.各具特色的文化渗透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D.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无意识地遵从本国和本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的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春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当然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A项表述错误,故选A。,3.中国南京大学民乐团2011年2月19日在加

11、拿大温哥华地区科奎特勒姆市教育局所属的赫里蒂奇伍兹中学礼堂,为当地的师生及学生家长表演了中国民族音乐。对活动认识正确的是()表明中国在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大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说明文化不分国界,没有差异A.B.C.D.,【解析】选A。中国民乐团在加拿大演出有利于更好地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观点错误,文化不分国界,但差异是存在的。,4.“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种看法在美国正在得到更多认可。美国首家孔子学院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刘全生说,其实美国和西方对孔子学说并不陌生。早在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的许多古代哲学思

12、想,特别是孔子思想,就已经通过传教士传到西方,受到思想界高度重视。上述材料表明()A.中国不需要吸收别国优秀的文化 B.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C.世界各国文化应该走向单一化 D.不同文化之间的借鉴、交流和融合,【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行交往的把握。中国的哲学思想尤其孔子思想在西方受到高度重视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借鉴、交流,D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观点错误。,5.中新社堪培拉2011年2月10日电:在欢度中国新年的喜庆日子里,让澳大利亚各界了解中国、感受中国,增进两国的友谊与合作,首届“中国日”暨“中国文化年”10日晚在此间盛大开幕,为中澳人文交流盛事奏响了序曲。在澳举

13、办中国文化年活动(),能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相互了解和理解,有利于人们和睦共处有利于各国文化在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相互汲取营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增进彼此了解,加深两国友谊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同一化的客观要求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交往的必要性和意义的全面认识。都准确地分析出了举办文化年活动的意义,交往并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尊重差异,错在“同一化”一词上。,6.(2011长春模拟)古拙传神的木版年画,巧夺天工的剪纸刻纸,惟妙惟肖的皮影,趣味横生的传统染织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令人惊叹。上述材料表明()A.中华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B.中华文化推动了世界文化

14、的发展 C.只有中国文化最优秀 D.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古拙传神的木版年画,巧夺天工的剪纸刻纸,惟妙惟肖的皮影”体现了中华文化浩如烟海,A、B两项与题意不符合,C项观点错误。,7.(2010自贡中考)说到中国,人们会想到长城;说到埃及,人们会想到金字塔;说到法国,人们会想到埃菲尔铁塔;说到巴西,人们会想到足球、桑巴舞;说到西班牙,人们会想到斗牛等。这说明()不同国家通常有代表自己国家文化的不同标志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等特点各国文化存在差异,但各有特色不同文化容易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冲突A.B.C.D.,【解析】选B。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着

15、不同的文化标志,这体现了文化的差异,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虽然本身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选B。,8.(2010荆州中考)右图表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差异。面对这种文化差异,我们的正确态度是()A.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B.漠视、歧视和排斥其他民族文化 C.用其他民族文化代替本民族文化 D.用本民族文化代替其他民族文化,【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的正确认识。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尊重和互相学习,A项做法正确,其余三项观点都错误,不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共处交往。,二、简答题9.(2010永州中考)材料一 右面图画是2010年中国上海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

16、会的会徽和吉祥物。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共有246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各个国家都把本国文化的精华带到了上海,让世界人们饱尝了一顿世界文化大餐,感受到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多彩,深深体会到人类的智慧和力量。(1)【我当解说员】:根据材料一的信息,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向世人介绍中华文化的特点。(2)【我当文化使者】:面对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你认为如何对待文化差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如何对待文化差异的认识。第(1)问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第(2)问可围绕“尊重差异”

17、、“加强沟通”等方面作答。答案:(1)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2)尊重差异、加强沟通、相互借鉴。,三、材料分析题10.材料一 2011年1月17日,一则6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纽约时代广场户外大屏幕上播放。在接下来4周时间内,从每天早6点至凌晨2点的20个小时内,这则宣传片每小时播放15次,总计播放将近万次。图为纽约时代广场宣传片播放现场。,材料二 说到美国,可能会想到好莱坞影片和可口可乐;说起日本,眼前会浮现出相扑和动漫;谈及法国,一定联想到香水和葡萄酒;对于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人们开始耳目一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文化已传播到世界许多角落,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中国形象被越

18、来越多外国人接受。在此背景下,孔子学院正以一种自信、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姿态对外传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迅速发展真实地反映出世界各国正日益关注中国。,(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2)想一想孔子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3)说一说在交往中,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4)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解析】本题以新闻材料为背景,重点考查学生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的相关问题的把握,综合性较强。第(1)问考查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认识;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自己的认识去作答即可;第(3)问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把握;第

19、(4)问考查的是对青少年的行为要求。,答案:(1)世界各国在不断了解和学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尽管特色各异,但彼此又是相互交流,息息相通。(2)孔子文化是中华儿女的财富,造就了我们民族的灵魂,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3)搭起文化的桥梁,面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该采取理解、宽容、平等、客观和尊重的态度;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友好交往的艺术,尊重别人的习俗和信仰,包容别人与我们的差异,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等。,(4)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自觉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学习我国光辉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宣传民族文化等。,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