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92585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疾病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精神疾病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精神疾病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精神疾病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精神疾病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疾病的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疾病的护理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 神 疾 病,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患有精神病的病人约占总人口的2(4亿)。近年来,我国精神病总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已达1347(1亿以上),患有重性精神病患者1600多万。精神健康已成为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提起精神病,对大多数人来说仿佛很遥远。全国政协委员强亦忠提醒大家:“现在精神病在我国疾病排名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高层次青年患精神病的增长趋势明显”,第一节,精神疾病的分类与症状,精神疾病的病因多重病因模式,生物病因,心理病因,社會病因,精神疾病定义,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

2、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精神障碍定义,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精神障碍分类:,精神障碍症状,情感障碍:、情感性质的改变,可表现为躁狂、抑郁、焦虑和恐惧等。正常人在定的处境下也可表现上述情感反应,因此只有当此种反应不能依其处境及心境来解释时方可作为精神障碍症状。、情感波动性的改变,包括情感不稳、情感淡漠和易激惹性。、情感协调性的改变,包括情感倒错和情感幼稚。,精神障碍症状,思维障

3、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有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病理性赘述、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化声、思维扩散、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强迫观念等很多精神障碍症状表现。、思维内容障碍,主要指妄想,是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主要包括被害妄、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疑病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被洞悉感。、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般均有事实的根据。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地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心理活动。,精神障碍症状,感知觉障碍:、感觉障碍,多见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和

4、癔症。包括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和内感性不适等精神障碍症状。、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根据其所涉及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精神症状的特点:,A 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B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 转移令其消失 C 症状的内容与外在 客观环境不相称 D 症状出现多伴有痛苦体验 E 症状均会给病人带来或轻 或重的社会功能损害,精神疾病的种类,严重精神病,轻型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妄想症,各种

5、药物滥用、依赖、戒断、中毒,焦虑疾患、饮食疾患、心性疾患、体化症、解离疾患、睡眠疾患、适应障碍,药物滥用,包括以思想障碍、情緒紊乱、情緒焦虑等为主的三类人格异常疾患,人格异常疾患,各种身体疾病所致之精神疾病,器质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定义,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多青壮年发病,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精神分裂症之主要征兆被认为是基本的思考结构及认知发生碎裂。这种解离现象据信会造成思考形式障碍并导致无法分辨内在及外在的经验。罹患精神分裂症的人可能会自己表示有

6、幻觉,或者,旁人可以发现他们的表现受幻觉影响。患者也可能表达明显妄想信念。,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美国的研究,终身患病率高达13我国1994年调查数据,城市地区患病率7.11,农村4.26。,【临床表现】,早期症状 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或有强迫症状 发展期症状多而显 1思维障碍 2感知障碍 3情感障碍 4意志行为障碍 5智力障碍 6意识清晰,自知力不良 后期 慢性期或衰退期精神分裂症 人格幼稚化及精神活动减退,自知力定义,是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

7、些属于病态。精神病人一般均有程度不同的自知力缺陷。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自知力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精神病的初期,有些病人的自知力尚保存,能够觉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加重,病人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了判断力,否认自己是不正常的,甚至拒绝治疗。此时称为自知力缺损。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善是指,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应错误,或者说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临床类型】,精神分裂症除上述特征性症状外,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若干类型。分型对估计治疗反应和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偏执型单纯型青春型紧张型,一、偏执型(Paranoid t

8、ype):,又称妄想型。本型最多见。发病年龄多在中年(2535),起病缓慢或亚急性起病,症状以妄想为主,关系和被害妄想多见,自己已无力反抗的心境下,不得已采取消极的自伤或自杀行为。患者若隐瞒自己表现或者说强调理由时,往往不易早期发现,以致诊断因难。,二、单纯型(Simple type),青少年期起病。经过缓慢。初期常有头痛、失眠、记忆减退等类似神经衰弱的主诉,但求医心情不迫切,即使求医也容易被疏忽或误诊,直至经过一段时间后病情发展明显才引人注意。本型症状以精神活动逐渐减退为主要表现。情感逐渐淡漠,失去对家人及亲友的亲近感。学习或工作效率受逐渐下降。行为变得孤僻、懒散、被动,甚至连有日常生活都懒

9、于自理。一般无幻觉和妄想,虽有也是片断的或一过性的,此型自动缓解者较少,治疗效果和预后差。,三、青春型(瓦解型)(Hebephrenic type),多在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症状以精神活动活跃且杂乱多变为主。表现言语增多,联想散漫,幻觉丰富,内容生动,妄想荒谬离奇,人格解体,象征性思维,情感多变,行为幼稚,怪异或冲动。此型病情发展较快,症状显著,内容荒谬,虽可缓解,也易再发。,四、紧张型(Catatonic type):,多在青春期或中年起病,起病较急,以紧张性木僵或(和)紧张性兴奋为主要表现,两种状存态可单独发生,也可交替出现。病程多呈发作性。预后较好。(一)紧张性木僵(Catatonic

10、 stupor):发运动抑制为突出表现。轻者动作缓慢,少语少动,或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不动。重者终日臣床,不动不食,缄默不语,对外界刺激不起反应,唾液、大小便滞留。两眼睛大或紧闭,四肢呈强直状,对被运运动有抵抗,稍轻者可能有蜡样屈曲,不自主服从、模仿动作和言语,重复动作等紧张综合征。意识无障碍,那怕是严重的运动抑制,也能感知周围事物,病后均可回忆。一般持续数日至数周。木僵状态可在夜间缓解或转入兴奋。(二)紧张性兴奋(Catatonic excitment):以运动兴奋为突出表现。行为冲动,言语刻板,联想散漫,情感波动显著。可持续数日至数周,病情可自发缓解,或转入木僵状态。,五、分裂情感性障碍:,

11、此型患者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或混合型躁狂症的症状,六、其它型精神分裂,主要有未分型,是指多种症状交叉混合,很难归入上述任何一型的精神分裂症。,【诊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目前尚无可供诊断的实验室或辅助检查项目,主要根据详细病史与精神症状,另参考发病年龄、病期、病程等综合考虑。,【治疗】,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未明,目前尚无病因治疗方法,以缓解急性精神症状和改善慢性病况为主要目标。通常采用抗精神分裂症病药物等躯体治疗,辅以心理治疗的综合治疗措施。,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抗精神病药物 电抽搐治疗 胰岛素昏迷治疗 精神治疗 精神外科治疗,【临床类型】,临床上分为躁

12、狂型、抑郁型、躁狂抑郁型等。在整个病程中吸有躁狂或抑郁发作者称单相型发作;在病程中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者称双相型发作,两者可呈有规则的或不规则的交替发作。,躁狂型,情感高涨思维奔逸 意志力增高,思维奔逸,如一躁狂病人,见一穿白工作服的工作人员说:他是白医生,加拿大人,救死扶伤,救字一个求,一个反文,求神拜佛,和尚拜佛摇签,敲木鱼,波!波!波!,动干戈,杀!,典型病例,小叶,女,14岁,初二重度中小学生,1998年6月初诊,确诊抑郁症,她书面自述内心体验如下:我从去年34月起,似乎就开始有一种心理异常的感觉。一开始也形容不出来,只觉得内心中自我感消逝,好像失去了自我一样。后来觉得对事物的感觉

13、有些与以往不同,看法,想法也不同。对外界事物失去了兴趣,连原先喜好的事也感到没意思。情感淡薄漠,发现自己对很多事物都变得麻木不仁了。在一天中,有大部分时间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不着边际的假想,好像做梦一样。常对一些无聊的念头或无关紧要的问题钻牛角尖,或是对许多矛盾的问题,费尽心思,胡思乱想,难以控制。头痛,精神接近崩溃。静下来时感到自己心里一点感情、感觉都没有。人常常很懒散,什么事都不想做,光坐着发呆。有时学习上会产生严重困难,如对数学几何思维迟钝,不如以前敏捷聪慧。语文等作业感情空洞,思想不连贯。这都是与以前学习情况大不相同。有时感到周身无力,眼神呆滞,懒散,迟钝和精神状态。生活和学习上必须做的事

14、,都是不断催促,勉强自己,故感到很痛苦。由于我的情感淡漠,对一切事物都没有兴趣,还要胡思乱想,使我觉得我真的失去了自我,再没有像以前那样热情专注,知识分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切似乎都没有味道,我再也没有自己的追求与热情了。好像我根本没有想做一件事了。学习时稍用脑就感到很累,常有感到全身不舒服,软乏无力。学习成绩一天天下降,走下坡路,实在无奈。,情绪高涨,如:一病员写的诗:人赞曹植七步诗,我却能吟一步词,人说曹植诗意好,我看境界并不高。,第二节,精神疾病的基础护理,一、安全护理,精神科危急意外情况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特别是新入院一周以内,危及患者及他人的生命,也使治疗护理难以进行,因此,护士要有高

15、度的安全意识。,一、安全护理,1.掌握病情,有针对性防范2.与患者建立信赖关系,及时发现危险征兆3.严格执行护理常规与工作制度4.加强巡查,严防意外(每10-15分钟巡视一次),给药治疗护理、测体温、约束带应用、外出活动、洗澡,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时间:夜间、凌晨、午睡、交接班、开饭前地点:厕所、走廊尽头、暗角、僻静处,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在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一、安全护理,5.加强安全管理保证环境安全严格病室内危险物品管理加强安全检查6.安全常识教育7.隔离保护(保护性约束),药品、器械、玻璃制品、锐利物品、绳带、易燃物,一、安全护理,6.安全常识教育7.隔离保护(保

16、护性约束),二、日常生活护理,1、口腔和皮肤护理督促、协助患者养成早、晚刷牙、漱口的卫生习惯。新患者入院,做好卫生处置。督促患者饭前便后洗手,每日梳头、洗脸、洗脚,女患者清洗会阴。定期给患者洗澡、理发、洗头、剃须、剪指甲。卧床患者予以床上沐浴,定时翻身、按摩骨突部位皮肤,帮助肢体功能活动,保持床褥干燥、平整,做好防压疮护理。,二、日常生活护理,2、排泄护理每天观察患者排泄情况。对3日无排泄者,给予适宜的缓泻剂。平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多活动,以预防便秘。对排尿困难或尿潴留者,先诱导排尿,无效时按医嘱导尿。对大小便不能自理者,定时督促,伴护入厕或给便器,并进行耐心训练。尿湿衣裤时,及

17、时更换,保持床褥的干燥、清洁。,二、日常生活护理,3、衣着卫生及日常仪态护理关心患者衣着,随季节变化及时督促和帮助患者增减衣服,以免中暑、感冒、冻伤等。关系和帮助患者修饰仪表仪容。,三、饮食护理,1、进餐前的安排进餐形式 一般采用集体用餐(分食制)方式,三、饮食护理,进餐安排 安排患者于固定餐桌,定位入座。分别设置普通桌、特别饮食桌、重点照顾桌:(1)普通桌 供大多数合作或被动合作的患者就餐,给予普通饮食。(2)特别饮食桌 供少数有躯体疾病或宗教信仰不同对饮食有特别要求的患者就餐。(3)重点照顾桌 安排老年人、吞咽困难、拒食、藏食、生活自理困难需喂食者,专人照顾。(4)重症患者于重症室内床边进

18、餐。,三、饮食护理,2、进餐时的护理在进餐过程中,护士分组负责观察进餐时秩序、进餐量、进食速度。防止患者倒食、藏食,防范患者用餐具伤人或自伤。,三、饮食护理,2、进餐时的护理对年老或药物反应严重、吞咽动作迟缓者,要给予软食或无牙饮食,酌情为患者剔除骨头。进餐时切勿催促、给予充分时间,必要时予以每口小量喂食。对抢食、暴食患者,安排单独进餐,劝其放慢进食速度,并适当限制进食量。对欲吞食异物的患者要重点观察,必要时予以隔离。,三、饮食护理,对拒食患者的护理需针对不同原因,想法使之进食,必要时给予鼻饲或静脉补液,并作进食记录,重点交班。(1)有被害妄想、疑心饭菜有毒者(2)有罪恶妄想者(3)有疑病妄想

19、、牵连观念者(4)被幻听吸引而不肯进食者(5)阵发性行为紊乱、躁动不安而不肯进食者(6)木僵、紧张综合症的拒食患者(7)对伴有发热、内外科疾患的患者,四、睡眠护理,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安排合理的作息制度促进患者养成有利睡眠的习惯加强巡视严防意外,四、睡眠护理,5.未入眠患者的护理体谅患者的痛苦与烦恼心情指导患者放松或者转移注意力帮助入睡分析失眠原因,对症处理,五、药物依从性护理,精神病患者多数拒绝服药,在住院期间因为要服从管理而常表现为藏药。藏药的原因:疾病因素 害怕药物反应 社会心理因素,五、药物依从性护理,培育护士的专业技能和职能操守根据不同情况,引导患者服药所有患者服药时都要看服吞下,发药

20、到手 看服到口 送水咽下 看后再走,六、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急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症综合症、震颤、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2、心血管反应 主要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多见于低效价药物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和氯丙嗪大剂量或注射用药时,多发生在用药初期,可减缓加量速度或适当减量。3、精神症状 主要是过度镇静,病人常表现为困倦、乏力、头晕等症状。应缓慢加重,睡前服药,避免危险作业,如高空作业、开车等。,六、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急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症综合症、震颤、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2、心血管反应 主要表现为体位

21、性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多见于低效价药物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和氯丙嗪大剂量或注射用药时,多发生在用药初期,可减缓加量速度或适当减量。3、精神症状 主要是过度镇静,病人常表现为困倦、乏力、头晕等症状。应缓慢加重,睡前服药,避免危险作业,如高空作业、开车等。,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高效价类药物发生比例高,通常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对症处理,但对迟发性运动障碍不能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最好换用其他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椎体外系反应为抗精神病药物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急性肌张力障碍,即刻肌注东莨菪碱0.3mg可迅速缓解;类帕金森症综合症出现症状可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如苯海索(安坦)2mg,23次/日;不能静坐,口服苯海索

22、(安坦),地西泮(安定)或普萘洛尔(心得安)可缓解症状,上述症状在必要时应减量或换药;迟发性运动障碍,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关键在于预防。,六、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4、血液学变化 常见的为粒细胞减少症,以氯氮平多见。5、肝功能损害 病人多无主诉,轻者单项转氨酶升高,多可自行恢复。如程度较重或引起黄疸,应立即停药,积极治疗。6、内分泌及代谢的不良反应 如体重增加、水肿,阳痿、性欲减退,闭经、泌乳等。减药后内分泌改变减轻。由于可影响生长发育,故儿童不宜长期用药。,六、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7、皮肤过敏反应 多出现散在性丘疹,可见于面部、四肢、躯干。严重者可发生剥

23、落性皮炎。轻者抗过敏治疗,重者立即停药,并给与治疗。8、恶性综合症 为少见的、严重的副作用,死亡率较高。特征是持续高热、肌肉僵直、意识障碍、大汗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现后需立即停药,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七、探视护理,合理安排探视时间专人负责探视要求安全检查探视时间结束时,要认真清点人数并交班,七、探视护理,6.健康教育:向患者家属介绍患者住院情况,嘱咐他们在规定 的探视时间里,要尽量来院探视;探视时家属要照顾好患者,防止患者借机逃跑或 伤人,探视结束后将患者交给护士后方可离开;不要给患者带来精神刺激和创伤;对迫切要求出院的患者要协助医护人员做好说服 劝阻工作。,第三节,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常见护

24、理及相关因素、护理措施,1、暴力行为的危险:对他人,(1)相关因素:与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以阳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有关,如以妄想和幻觉为突出症状者。与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关,由于老年人对药物敏感及耐受性降低,其副作用使身体不适或焦虑而激惹性高。与接受护理频繁及管理有关,护理人员及照顾着多成为攻击对象。,(2)护理措施,评估病人出现暴力行为的原因及先兆表现,如激动、气愤、敌对;语调增高,语言攻击或谩骂;活动增多、踱步、用力关门、摔打东西等。提供刺激少且安全的环境,如安静、人少及没有危险物品的房室或处境;周围人沉着冷静,护士诚恳陪伴或劝解。若可能安排病人喜欢的活动可分散其注意力。在病人平静时进行健康

25、教育,使之认识暴力行为的后果,并教给病人气愤时在不损于健康和他人安全情况下如何发泄情绪。若可能介绍其疾病症状。教给病人照顾着安全护理方法。,2、不合作,(1)相关因素:与健康信念有关,病人不认识自己生病的现实,而拒绝治疗护理。与精神症状有关,如因妄想观念对护士,照顾者产生敌对,认为欲接受的药物或治疗有损于健康或安全威胁等。与文化影响及不适应有关,表现拒绝新的科学检查与治疗;对所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不满;不遵守规章制度等。,(2)护理措施:,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对其和蔼、耐心,取得病人信任。将有关检查、治疗详细介绍、解释清楚,并应语速慢,多重复,使病人听明白并理解,以取得合作。健康教育

26、,如介绍疾病知识,指出应正确对待精神症状和现实情境,指出行为与治疗符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配合等。,3、精神困扰,(1)相关因素:与精神症状有关,如病人因忍受“被害”或“被窃”的威胁与折磨而表现生气、敌对等情绪反应。与躯体疾病有关,因躯体疾病引起不适、痛苦或生活功能改变时,病人表现恐惧、哭泣及退缩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与不适应有关,如因医院设备和制度而生活不方便;因与护士、照顾者或他人关系不融洽而个人不自在、紧张和焦虑。,(2)护理措施:,评估病人精神困扰的原因和表现。提供没有威胁且富于感情的环境,如病人住房相对封闭,减少人的流动;负责病人的护士或照顾者尽量固定,以加强熟悉程度且倾听病人诉说。健康教育

27、时帮助病人认识其精神困扰的原因和表现,鼓励病人采用平时应对困难成功的方式以中断困扰。,4、睡眠障碍,(1)相关因素:与身体不适有关,如躯体疾病。与不适应环境变化和不快感有关,如迁居、住院、情绪不佳等。与兴奋性降低或脑供血不足有关,表现在安静状态下容易入睡或白天多睡晚上失眠等。与精神症状有关,如阿尔海默痴呆病人的行为紊乱、幻觉和激越症状时。,(2)护理措施:,评估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决定用何种方法纠正病人睡眠障碍。治疗和处理病人躯体不适。阻止病人白天多睡,陪伴病人及其沟通,安排病人适宜的娱乐、作业等活动。注意保持病人生活、入睡环境的原有习惯和稳定性。教给病人照顾者有关睡眠护理的方法。,其实,这些疾病在我们身边可以经常见到,大家一定要记得适当的舒缓压力,保护自己。,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