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吸收频率的因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92982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外光谱吸收频率的因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红外光谱吸收频率的因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红外光谱吸收频率的因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红外光谱吸收频率的因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红外光谱吸收频率的因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外光谱吸收频率的因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光谱吸收频率的因素.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2 影响红外光谱吸收频率的因素,吸收峰的位置与分子结构有关。从特征吸收峰的波数与强度可以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对于同一种官能团,吸收峰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有一个波数范围。,吸收峰的位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质量效应、电子效应、空间效应、氢键、振动的偶合及外在因素等。,1.质量效应,2,由质量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化学键,其振动频率是不同的。XH:,当X是同族元素时,随质量增大频率明显变小。如波数C-HSi-HGe-HSn-H,当X是同周期元素时,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频率反而升高。如波数F-H比C-H大1000cm1,当含氢基团的H原子被氘取代后,基团的吸收频率会向低波数的方向变化。,电子效应,3,

2、2.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它们都是由于化学键的电子分布不均匀引起的。,中介效应,共轭效应,由于取代基具有不同的电负性,通过静电诱导作用,引起分子中电子分布的变化,从而使基团的特征频率发生了位移。,4,(1)诱导效应(I效应),随着取代原子电负性的增大或取代数目的增加,诱导效应越强,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的程度越显著。,当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O、S、N等)与具有多重键的原子相连时,也可起类似的共轭作用,称为中介效应。,5,(2)中介效应,由于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的共轭作用,使C=O上的电子云更移向氧原子,C=O双键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造成C=O键的吸收频率向低波数位移。,当双键之间以一个单键相连时,双键

3、电子发生共轭而离域,降低了双键的力常数,从而使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降低,但吸收强度提高。,6,(3)共轭效应,(1)空间阻碍,7,3.空间效应,指分子中的大基团产生的位阻作用,迫使邻近基团间的键角变小或共轭体系之间单键键角偏转,使基团的振动频率和峰形发生变化。,当共轭体系的共平面性质被偏离或破坏时,吸收频率增高,吸收强度降低。,8,(2)环张力,对于环烯,随着环的减小,环的张力变大,环内各键削弱,伸缩振动频率降低,而环外的键却增强,伸缩振动频率升高。,氢键的形成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从而使伸缩振动频率降低。游离羧酸的C=O键频率出现在1760cm-1左右,在固体或液体中,由于羧酸形成二聚体,C=O

4、键频率出现在1700 cm-1。分子内氢键不受浓度影响,分子间氢键受浓度影响较大。,9,4.氢键,含有同原子的两个键,如果其单键的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它们之间即会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由于两谐振子的相位或偶合情况不同,出现分别低于和高于单个谐振子位置的两个频率,此频率含有两个谐振子的成分。,10,5.振动的偶合,例如,异丙基的两个甲基同时和一个碳原子相连,由于相互偶合作用引起甲基对称振动分裂为二,出现在1385cm1和1365cm1,对确认异丙基的存在是非常有用的。,样品所处物态、制备样品的方法、溶剂的性质、氢键、结晶条件、吸收池厚度、色散系统以及测试温度等。,11,6.外在因素(测定条件),物态效应,溶剂效应,物态效应,12,正己酸的红外光谱,a 蒸气(134)b 液体(室温),溶剂效应 双甲酮在不同溶剂中的羰基频率变化,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