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199034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柳先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柳先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柳先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五柳先生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五柳先生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柳先生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柳先生传,本文的体裁是传记。传是记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从表面上看,是陶渊明为五柳先生作的传,因陶渊明的宅边有五棵柳树,他自称“五柳先生”,故本文是一篇自传。,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字,号,谥号,时期的著名诗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

2、,不为五斗米折腰,回顾:1、桃花源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学了归园田居(其三),你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了解到陶渊明怎样的人生追求?,今天,我们学习五柳先生传。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传主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而着重表现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实则蕴涵深刻。五柳先生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让我们去看个究竟。,性格、志趣、生活三个方面介绍五柳先生。,本文着重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五柳先生的?,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

3、心境。,志趣:一、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他读书的目的不是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看到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志趣三:著文章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展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志趣二:饮酒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展现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4、,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草瓢屡空。”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品质。,传,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一般放在传文之末。是对史传正文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赞语中“不戚戚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进一步阐明五柳先生的精神品质。“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进一步概括了五柳先生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升华了五柳先生的生活境界。传赞一体,互为补充,突出了五柳先生的精神实质,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第二段的“赞”,不要可以吗?(传赞一体,史传的写法。),作者托言为五柳先

5、生而不自署其名,可能与他的隐退思想有关。“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但不知道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用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起了一个字号。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而且还要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现在应该怎样理解这个词?我们今天读书是否也要用这种读书方法呢?现在人们常用这个词语说明学习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含贬义),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是一种读书

6、方法,即不死抠字句,而是求真谛。这说明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既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也是他不求荣利思想的反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陶渊明就是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你喜欢五柳先生吗?说说你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