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新]中级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课]第10章 商业秘密含解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199068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新]中级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课]第10章 商业秘密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级经济师[新]中级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课]第10章 商业秘密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级经济师[新]中级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课]第10章 商业秘密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级经济师[新]中级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课]第10章 商业秘密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级经济师[新]中级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课]第10章 商业秘密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新]中级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课]第10章 商业秘密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新]中级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课]第10章 商业秘密含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级经济师新中级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课第10章商业秘密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构成商业秘密条件的是A.新颖性B.秘密性C.显著性D独创性2 .商业秘密是指OA.企业认为有价值的信息B.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C,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价值性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D.虽为公众所知悉,但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3 .下列可以用于保护商业秘密的是()。A.著作权法B.商标法C.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D.反不正当竞争法4 .一般而言,商业秘密管理范围不包括()。A.产品及配方B.公司章程C

2、.设计图纸D.战略规划5 .一般而言,商业秘密管理范围不包括()。A.产品及配方B.工艺流程C.公司章程D.客户情报6 .从保护商业秘密的角度来看,竞业限制的人员不包括A.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B.企业的普通职工C.高级技术人员D.保密车间的工作人员7 .在处理保护商业秘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更好地保护商业秘密,用人单位可以与高级管理人员订立合同,要求后者在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经营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业务8 .竞业限制的人员不能扩大到企业的所有职工C.设立竞业限制制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和人才的合理流动D.职工在工作中掌握和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3、,离职后有自主利用的自由8 .从保护商业秘密需要的角度来说,竞业限制的人员不包括()oA.单位的新产品研发技术总监9 .企业的保洁人员C.保密车间的生产线工人D.总经理10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只要未经许可获得了他人的商业秘密,就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B.如果是合法途径获得的商业秘密,无论如何都不会构成侵犯商业秘密C.知识产权侵权适用无过错原则,因此即便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D.侵犯商业秘密本质上属尸民事侵权,但责任形式不限于民事责任10.以下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要件的是()。A.以营利为目的B.主观上存在过错C.客观上以不正当手段侵害他人商业秘密D.给被

4、侵害人带来利益上的损失11.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的是OA.以贿赂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B.通过自行研究开发出与他人技术秘密相同的技术C.甲公司在市场上购买了乙公司的产品后通过反向工程制造了相同的产品D.在公开场合无意中听到了他人的商业秘密,但未使用12.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规定,下列不属于侵犯他人商业秘密行为的是()。A.以胁迫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B.雇佣商业间谍刺探他人商业秘密C.甲公司在市场上购买了乙公司的产品后通过反向工程制造了相同的产品D.第三人明知商业秘密是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仍然获取该商业秘密13.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

5、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A.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B.行政救济是商业秘密的首要保护方式C.我国负责制止不正当竞争的监督检查部门是公安部门D依法追究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人刑事责任的途径只能是到法院进行自诉14.下列关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行政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A.侵犯商业的行政责任承担形式主要包括责令停止侵权、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B.侵犯商业的行政责任承担形式只能适用一种C.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商品坚决销毁,禁止流入市场D.当事人对行政决定不服的,只能申请行政复议15.受害人因侵犯商业秘密行为遭受损害,下列关于损害赔偿的说法,正确的

6、是A.侵权损害赔偿适用完全赔偿原则B.恶意侵权的,只能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获利所得所确定数额的5倍确定赔偿额C,确定损害赔偿额的方法不包括由人民法院酌定D.人民法院确定商业秘密的价值时一般不考虑可得利益,只考虑实际损失16.在我国,商业秘密的保护期限是()A.法律未规定B. 15年C. 20年D. 50年17 .商业秘密的首要保护方式是()A.民事保护B.行政保护C.刑法保护D.国际法保护18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侵犯商业秘密抗辩事由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自行开发研制的方式获得与他人商业秘密相同的技术信息的,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B.通过反向工程的方式获得与

7、他人商业秘密相同的技术信息的,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C.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为了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需要,对企业的内部生产工艺予以使用,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D商业秘密被许可后,如果被许可人不履行许可协议规定的保密义务而使商业秘密泄露的,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二、多项选择题1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构成商业秘密条件的是O。A.新颖性B.秘密性C.价值性D.保密性E.实用性20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以下不属于“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情况是()A.该信息已经在公开出版物或者其他媒体上公开披

8、露B.该信息从其他公开渠道可以获得C.该信息为其所属技术或者经济领域内的一般常识或者行业惯例D.企业许可他人使用商业秘密,并与之订立保密协议E.企业职工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为实施商业秘密而知悉21 .在我国,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依据不包括A.反不正当竞争法B.专利法C.著作权法D.商标法E.反垄断法2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商业秘密的“不为公众所知悉”性质的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有关信息不为其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应当认定为“不为公众所知悉”B.如有关信息为其所属技术或者经济领域的人的一般常识或者行业惯例,则不属于“不

9、为公众所知悉”C.若有关信息虽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但已经在公开出版物或者其他媒体上公开披露,仍可以认定为“不为公众所知悉”D.若有关信息已通过公开的报告会、展览等方式公开,则不属于“不为公众所知悉”E.若有关信息因企业职工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为实施商业秘密而知悉,仍可以认定为“不为公众所知悉”23 .若公司拥有下列信息,属于商业秘密的有OA.不对外公开的经营信息B.特有的制作方法C.不对外公开的客户名单D.行业内通用的技术规范E.企业自行研发且未申请专利,但未采取保密措施的工艺流程24 .通常可采用的商业秘密管理模式包括OA.项目式管理B.过程式管理C.部门式管理D.人员式管理E.经验式管理25

10、 .以下属于商业秘密的管理措施的是OA.厂区安全管理B.加强对职工保密意识的教育宣传与培训C.建立保密规章D.与第三方订立保密协议E.与非常信任的业务协作方未订立保密协议26 .在处理保护商业秘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侵犯了劳动者的劳动自由权B.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C.设立竞业限制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和人才的合理流动D.职工在工作中掌握和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离职后有自主利用的自由,但对于涉及原单位商业秘密的除外E.客户基于对员工个人的信赖而与职工所在单位进行市场交易,该员工离职后,即

11、便客户自愿选择与其新单位进行市场交易的,也构成侵犯商业秘密27 .判断某项行为是否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要从以下O方面进行分析。A.侵犯的主体B.侵犯的主观方面C,侵犯的客体D.侵犯的客观表现E.侵犯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8 .判断某项行为是否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可以从以下O方面进行分析。A.是否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B.是否符合实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C.是否侵害了权利人对其商业秘密所享有的财产利益D.是否实施了以不正当手段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E.是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9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OoA.不是所有侵犯商业秘密

12、的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B.民事救济是商业秘密的首要保护方式C.侵犯商业秘密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D.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我国不正当竞争的监督检查工作E.依法追究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人刑事责任的途径只能是由检察院提起公诉30 .下列选项中,应认定甲侵犯了乙的商业秘密的情形有()。A.甲公司通过自行研究开发出与乙公司技术秘密相同的技术B.甲在一次闲聊时无意中听到了乙公司工程师讲述的乙公司的商业秘密,但未使用C.甲通过贿赂手段获得了乙公司的商业秘密后,又将这个秘密告诉了丙,并允许丙利用D.乙公司技术人员甲跳槽到丙公司后将乙公司的商业秘密带到丙公司使用E.甲公司在市场上购买了乙公司的产品后通过反向工程制造了相同

13、的产品答案解析部分1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B选项正确。商业秘密应具备秘密性、价值性、保密性。A选项错误。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授权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C选项错误。商标应当具有显著特征D选项错误。作品应当具有独创性故本题选择B选项。【思路点拨】如果掌握商业秘密的概念,其特征也就可以进行推导。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秘密性具有商业价值:价值性采取保密措施:保密性2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四款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

14、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故本题选择B选项。3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四款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D选项正确。ABC选项不能用于保护商业秘密,错误。故本题选择D选项。4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业秘密管理制度的制定。一般而言,商业秘密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产品及配方、工艺流程、设计图纸、研发资料、财务信息、战略规划、客户情报等。ACD选项属于商业秘密,B选项不属于。故本题选择AC

15、D选项05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确商业秘密管理制度的制定。一般而言,商业秘密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产品及配方、工艺流程、设计图纸、研发资料、财务信息、战略规划、客户情报等。ABD选项都属于商业秘密的内容。C选项公司章程是公开的内容,所以不属于商业秘密。故本题选择C选项。【思路点拨】商业秘密的管理范围内容展示的比较多,不容易记忆,所以在遇到此类题目时,可以采用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进行区分,判断是否符合秘密性、价值性、保密性的要求,是否属于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6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保护商业秘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

16、的人员,不能扩大到企业的所有。ACD选项属于竞业限制的人员。B选项普通职员,不应包含在内,B选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选项。7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保护商业秘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有明确规定,即“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设立竞业限制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而非限制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和人才的合理流动。职工在工作中掌握和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除属于单位的商业秘密的情形外,构成其人格的组成部分,职工离职后有自主利用的自由。D选项错误如果与单位商业秘密有关

17、,不能自由利用。ABC选项正确。故本题选择D选项。【思路点拨】竞业限制的目的在于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所以从这一点出发,企业可以与能够接触到企业商业秘密的人员签订该协议,但并不是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接触到商业秘密,所以对签订人员范围就有了一定的要求。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不能扩大到企业的所有职工。8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保护商业秘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有明确规定,即“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但是,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

18、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不能扩大到企业的所有职工。A属于高级技术人员,D属于高级管理人员,C属于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B属于一般工人,故选B。9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要件。某项行为是否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可以从行为主体、行为表现、侵犯客体和行为人的主观要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1.行为主体是市场上的经营者或非经营者;2.行为表现是指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法律规定的商业秘密侵权行为;3.侵犯客体意味着有关行为给权利人造成了损需;4.行为人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判断侵犯商业秘密,关键是是否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A选项中,如果未采取不正当手段,不构成侵权;B选项

19、错误之处在于,如果从合法途径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将该商业秘密非法披露给他人,会构成非法披露商业秘密:C错误在于,侵犯商业秘密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必须证明被告存在主观上的过错。D表述正确,因为侵犯商业秘密,可能会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故本题选择D选项。10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要件。A错误之处在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要件不包括以营利为目的,换言之,即便不是为了营利,但实施非法披露、非法获取、非法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仍会构成侵权。侵犯商业秘密的要件包括四个方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主体是指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人

20、,包括经营者和非经营者。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实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主观心理状态体现为故意或者过失。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客体是指权利人对其商业秘密所享有的财产利益以及与此相关的商业自由和诚实竞争者的利益。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客观表现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以不正当手段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BCD正确。故本题选择A选项。11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非法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即出于不正当的商业目的,采取盗窃等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非法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即通过合法或者非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后,

21、出于不正当目的,未经授权泄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非法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即没有合法根据擅自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A选项“贿赂手段”,所以A选项属于非法获取商业秘密,属于侵权行为。B选项属于自主研发,C选项属于反向工程,D选项“公开场合”“未使用”,所以BCD选项不属于侵权行为。故本题选择A选项。【思路点拨】侵犯商业秘密的抗辩事由包括:自主研发、反向工程、其他事由(从合法途径取得使用权、因权利人自身原因而获悉后使用、因公共利益限制而有权使用)12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非法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即出于不正当的商业目的,采取盗窃等不

22、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非法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即通过合法或者非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后,出于不正当目的,未经授权泄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非法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即没有合法根据擅自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ABD选项属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通过反向工程方式获得的商业秘密,不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C选项不属于侵权行为。故本题选择C选项。13 .【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类型及后果。A正确: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B错误:商业秘密具有财产权的属性,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属于民事侵权,因此民事救济是商业秘密的首要保护方式

23、。C错误:目前,我国负责制止不正当竞争的监督检查部门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D错误:依法追究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人刑事责任的途径包括公诉和自诉。故本题选择A选项。14 .【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类型及后果。A正确:侵犯商业的行政责任承担形式主要包括责令停止侵权、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B错误: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性质、主观恶性、危害后果等情节决定采取何种救济措施。既可以单独适用其中一种,也可以合并适用其中几种。C错误: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也规定了相关的行政处理措施,即对侵权物品可以作如下处理:责令并监督侵权人将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软件及

24、其他有关资料返还权利人。监督侵权人销毁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生产的、流人市场将会造成商业秘密公开的产品。但权利人同意收购、销售等其他处理方式的除外。D错误:当事人对行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故本题选择A选项。15 .【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应承担的的法律责任类型及后果。A正确:根据侵权责任法原理,赔偿损失适用完全赔偿责任,即赔偿额等于损失额。B错误: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损害的经营者的赔偿数额,按照其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并且,对于恶意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还可以适用惩罚

25、性赔偿,即“经营者恶意实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CD选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因侵权行为导致商业秘密为公众所知悉的,人民法院依法确定赔偿数额时,可以考虑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人民法院认定前款所称的商业价值,应当考虑研究开发成本、实施该项商业秘密的收益、可得利益、可保持竞争优势的时间等因素。故本题选择A选项。16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类型及后果。商业秘密没有期限性,原则上,法律对其保护直至被披露之日。故本题选择A选项。17 .【答案

26、】A【解析】本题考查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类型及后果。民事救济是商业秘密的首要保护方式。商业秘密的民事救济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为主。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择A选项。18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侵犯商业秘密的抗辩事由。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抗辩事由主要包括自主研发、反向工程、其他事由(从合法途径取得使用权、因权利人自身原因而获悉后使用、因公共利益限制而有权使用)。本题选择表述错误的选项。A选项表述正确,B选项表述错误,B选项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CD选项正确。C选项属于“因公共利益限制而有权使用”,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

27、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也不具有违法性。故本题选择B选项。19 .【答案】A,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商业秘密应具备秘密性、价值性、保密性。BCD选项属于构成商业秘密的条件。AE选项不属于,属于专利的内容。故本题选择AE选项。【思路点拨】著作权法要求独创性:专利法对技术发明要求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商标法对注册商标要求是显著性。20 .【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秘密性的判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权利人请求保护的信息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不为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的

28、,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四款所称的“不为公众所知悉”。同时,为明确“不为公众所知悉”的内涵和外延,第四条第一款规定了可以认定有关信息”为公众所知悉”的情形:该信息在所属领域属于一般常识或者行业惯例的:该信息仅涉及产品的尺寸、结构、材料、部件的简单组合等内容,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通过观察上市产品即可直接获得的;该信息已经在公开出版物或者其他媒体上公开披露的;该信息已通过公开的报告会、展览等方式公开的;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从其他公开渠道可以获得该信息的。此外,第四条第二款还规定,将为公众所知悉的信息进行整理、改进、加工后形成的新信息,符合本规定第三条规定的,应当认定该新信息“不为公众

29、所知悉”。ABC选项属于“为公众所知悉”。DE选项属于“不为公众所知悉”。故本题选择ABC选项。题干要求选择“不为公众所知悉”的内容,而在第十章中学到的内容为“为公众所知悉”的情形,务必要注意题干表述,选择与“为公众所知悉”的情形相反的内容即可21 .【答案】B,C,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对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是其保护的法律依据。而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都不涉及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故本题选择BCDE选项。22 .【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秘密的秘密性内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

30、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权利人请求保护的信息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不为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四款所称的“不为公众所知悉”。同时,为明确“不为公众所知悉”的内涵和外延,第四条第一款规定了可以认定有关信息”为公众所知悉”的情形:该信息在所属领域属于一般常识或者行业惯例的:该信息仅涉及产品的尺寸、结构、材料、部件的简单组合等内容,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通过观察上市产品即可直接获得的;该信息已经在公开出版物或者其他媒体上公开披露的;该信息已通过公开的报告会、展览等方式公开的;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从其他公开渠道可以获得该信息的。此外,第四条第

31、二款还规定,将为公众所知悉的信息进行整理、改进、加工后形成的新信息,符合本规定第三条规定的,应当认定该新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ABDE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C选项已经公开。故本题选择ABDE选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不为公众所知悉”的内容。不为公众所知悉即不为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的,所以如果选项中出现“公开”“展览”“宣传”“已出版”“已刊登等字样,说明相关人员都可以从一些渠道中获得,也就不满足“不为公众所知悉”。23 .【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业秘密管理制度的制定。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中的技术信息,也被称作技术秘密,是指以设计图纸(含草图

32、)、技术资料、试验数据、工业配方、工艺流程、制作方法、技术情报等形式体现的制造某种产品或应用某项工艺的信息。商业秘密中的经营信息,也被称作经营秘密,是指以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错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形式体现的与采购、经营、销售、投资、分配、人事、财务等相关的非技术类秘密。ABC选项属于商业秘密。D选项“通用”,所以不属于商业秘密,E选项“未采取保密措施”,所以也不属于。故本题选择ABC选项。24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业秘密的管理制度的制定。通常可采用的商业秘密管理模式包括:项目式管理、过程式管理、部门式管理、人员式管理等。ABCD选项正确。E选项

33、错误,不存在经验式管理。故本题选择ABCD选项。【思路点拨】商业秘密的管理模式可记忆为口诀:部门人员过目。部门:部门式管理人员:人员式管理过:过程式管理目:项目式管理25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业秘密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商业秘密的管理措施可以从物理性措施、规章性措施、协议性措施、文件管理等方面入手。物理性措施是商业秘密管理的最基本措施,主要包括:厂区安全管理:重点保密区域(如生产车间、技术室、检测室、研究室、资料室等)的隔离;门卫制度:废弃物的规范处理等。规章性措施包括:建立保密规章,明确商业秘密管理的范围、主体及责任;对商业秘密的申报、审查与分类进行规范性管理;制定保密

34、义务、责任和处罚措施等,将之写入职工守则,并加强对职工保密意识的教育宣传与培训。协议性措施主要是指与接触商业秘密的相关人员订立保密协议。包括:与职工订立保密协议。保密协议既可以是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也可以是一份单独的保密协议。与第三方订立保密协议。第三方主要是指:业务协作方、技术开发合同方、技术服务方、联营合营方等。商业秘密文件的收发、保管、流转、查阅复制、销毁等也要进行规范化管理。ABCD选项正确,E选项错误,错在“未订立保密协议”。故本题选择ABCD选项。26 .【答案】A,C,E【解析】本题考查保护商业秘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有明确规定,即“对负有保密义

35、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但是,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不能扩大到企业的所有职工。故A错误,B正确。C选项表述错误,设立竞业限制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而非限制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和人才的合理流动。职工在工作中掌握和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除属于单位的商业秘密的情形外,构成其人格的组成部分,职工离职后有自主利用的自由,D表述正确。客户基于对员工个人的信赖而与职工所在单位进行市场交易,该员工离职后,能够证明客户自愿选择与自己或者其新单位进行市场交易的,应当认定没有采用不正当手段

36、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故选ACE。27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要件。某项行为是否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可以从行为主体、行为表现、侵害客体和行为人的主观要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ABCD选项正确。E选项错误。故本题选择ABCD选项。28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要件。某项行为是否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可以从行为主体、行为表现、侵害客体和行为人的主观要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A选项属于行为主体角度。B选项属于行为人的主观要件C选项属于侵害客体D选项属于行为表现。E选项错误,在判断是否侵权,确定属于侵权行为后,再确定应

37、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所以E选项不是判断是否构成侵权的方面。故本题选择ABCD选项。【思路点拨】行为主体是市场上的经营者或非经营者:行为表现是指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法律规定的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侵犯客体意味着有关行为给权利人造成了损害;行为人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29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类型及后果。A选项正确。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B选项正确。商业秘密具有财产权的属性,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属于民事侵权,因此民事救济是商业秘密的首要保护方式。C选项正确。侵犯商业秘密

38、行为的民事责任在构成要件上与一般侵权行为相同,适用过错责任原则。D选项正确。目前,我国负责制止不正当竞争的监督检查部门是市场监管部门。E选项错误,除公诉外还有自诉。依法追究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人刑事责任的途径包括公诉和自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思路点拨】民事救济是商业秘密的首要保护方式。商业秘密的民事救济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为主。30 .【答案】C,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侵犯商业秘的抗辩事由。侵犯商业秘密的抗辩事由包括自主研发、反向工程、从合法途径取得使用权、因权利人自身原因而获悉后使用、因公共利益限制而有权使用。A选项自行研究属于自主研发情形,不侵犯商业秘密:B选项无意获取并未使用也不侵犯商业秘密;E选项属于反向工程情形,不侵犯商业秘密,故ABE选项错误。非法使用商业秘密的情形: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人自己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从合法途径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擅自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如单位技术人员跳槽后将原单位的商业秘密带到新单位使用;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是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仍然使用该商业秘密。因此CD选项均属于非法使用商业秘密的情形,侵犯商业秘密。故本题选择CD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