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200888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电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初步了解静电知识后将开展对简单电路的研究。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要利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来点亮小灯泡,并尝试用更多的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明白建立一个电路,需要电池、导线以及用电器,一个电路的连接要形成一个回路,认识到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么样流动的。学情分析点亮小灯泡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这一活动

2、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时小灯泡亮起来。学生经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小灯泡认识它的结构,知道小灯泡中发光的位置是灯丝,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 .学会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 .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和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分回路、短路、断路,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

3、。难点:根据实验现象猜测电流的流向。评价任务1.认识小灯泡的内部构造。4 .能够区分回路、短路、断路,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并猜测电流方向。教学准备课件、小灯泡剖面图;每组1个小灯泡、1节15伏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猜谜弓I入教师请学生来猜字谜:屋里有根藤,藤上结个瓜,一到太阳落,瓜里开红花。猜一日常用品。学生抢答,答出是灯泡和电灯,教师借机引入课题并板书:点亮小灯泡。(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谜语来揭示本课的课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课题上来。)二、认识小灯泡的构造1 .提问:你了解小灯泡的构造吗?2 .学生仔细观察小灯泡,

4、把它画在纸上,并汇报。3 .课件出示小灯泡,认识小灯泡结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出小灯泡,认识小灯泡结构,为成功点亮小灯泡奠定基础。)三、认识实验材料1.提问:点亮小灯泡还需要哪些材料?2.学生明确实验材料还包括导线与电池,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特征、用途。(设计意图:简单认识点亮小灯泡所需材料,为接下来的实验做好准备。)四、让小灯泡发光1.学生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点亮小灯泡。2 .成功点亮小灯泡的组,上台演示,教师同时贴出小灯泡连接方法。3 .未成功点亮的组,上台演示,教师同时贴出连接方式。4 .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提问: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都连接到了电池和灯泡的哪些地方?5

5、.分析小灯泡内部构造。提问:为什么一定要连接小灯泡上的这两个位置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呢?这与小灯泡内部的构造有关。6 .猜测电流流向。提问:电流我们看不到,但是能够想象它的流动方向。你能说出这幅连接图中,电流的流向吗?学生猜测后,教师课件演示电流的流向。7 .分析失败的连接方式灯泡不亮的原因。提问:为什么这些连接方式,小灯泡不亮呢?随机渗透短路、断路知识。(设计意图:合作探究点亮小灯泡的接法,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成功点亮的小组,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未能点亮的,激发求知的渴望,迫切得到正确的连接方式。以贴图方式呈现,清晰直观,易于分析。由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到分析小灯泡内部构造

6、,逐层深入。在分析连接方式的基础上,大胆猜测电流的流向,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识规律。分析失败原因,加深对正确连接方式的理解,为找寻多种连接方法奠定基础。)五、多种方式,点亮小灯泡1.课件出示实验要求。2 .学生动手实验。3 .实验汇报:将不同的连接方式贴在黑板上。4 .学生总结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的共同点。(设计意图:明确实验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操作。寻找连接方式的过程,是将前面分析得出的成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用于指导实践的过程。)六、拓展延伸1.尝试同时点亮多盏小灯泡。5 .用电安全教育。6 .绿色环保意识渗透。(设计意图:本节课点亮了一盏小灯泡,也点亮了学生心中对电的好奇心,他

7、们不满足于只点亮一盏小灯泡,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用电安全教育与环保意识的渗透都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让学生明白。)教学反思课堂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学生很快便得出了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利用导线把小灯泡的一个接点(金属外壳)和电池负极相连,小灯泡的顶端接点与电池正极连接。一种是把电池两极颠倒过来。还有一种方式:灯泡的金属外壳与电池正极接触,灯泡的顶端接点用导线与电池负极连接。而得出后一种方式的小组极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思维的惯性使然,一般还是习惯于把灯泡立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上,把灯泡横卧在电池的正极或负极上则属于另类思维。但不管怎样,学生的探究热倩非常高涨,很多人也许是第一次亲手点亮小灯泡。课堂

8、上我给足了他们时间,让每个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感受了简单的电路。应该说,这是他们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本课的难点是掌握电流在电路里的流向。在认识小灯泡的时候,根据小灯泡的解剖图,学生很容易的就指出了电流从一个接点进入,通过灯丝从另一个接点流出。在组成简单电路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安装成功一个电路,就思考这个电路里电流的流向。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黑板上的示意图学生勉强能说出,但我清楚,能真正理解的学生并不多。这个知识点虽然不是本课的重点,不是一定要学生掌握的内容,但如果这个知识学生理清了,那么对于以后学生组装较为复杂的电路,是有帮助的。我想,如果把各种方式的电路连接里的电流流向做成动画课件,那就非常形象直观了,也许这样对于学生的理解会大有帮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