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02989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1,单方程计量经济学 应用模型,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2,需求函数模型一、几个重要概念,1、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描述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即,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3,2、需求的收入弹性,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4,(1)对于生活必需品,收入弹性较小,属于缺乏弹性。即,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动幅度小于收入的变动幅度。(2)对于高档消费品,收入弹性较大,属于富有弹性。即,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动幅度大于收入的变动幅度。(3)对于一些低质商品,即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量将下降。,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5,3、需求的自价格弹性,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6,4、需求的互价格弹性,计量

2、经济学第二部分,7,5、需求函数0阶齐次性条件,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8,6、效用函数与需求函数,首先,西方国家发展的需求函数理论模型,尤其是联立方程模型,并不是由样本观测值拟合得到的,而是从效用函数直接导出的,而效用函数理论及其相连的效用函数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是不适用的。其次,从效用函数推导需求函数,只存在预算约束,也就是说,在它的预算约束下,居民消费心理能得到充分满足,不存在,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9,供给限制情况下的行为,而在我国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前提条件。第三,在西方国家应用的需求函数中,价格是主要的解释变量,而在我国由于存在供给限制和控制价格,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并

3、不显著。当然,如果西方国家应用的某些需求函数能很好的解释我国的历史数据,其形式也是可以采用的。,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10,同上,(1)直接效用函数直接效用函数是直接将效用表示为商品需求量的函数:,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11,同上,从中得到商品组合中的最优商品组合,该组合中的商品需求量是收入和价格的函数,就是需求函数。,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12,同上,(2)间接效用函数间接效用函数是将效用表示为收入和商品价格的函数:,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13,二、几种重要的需求函数 模型及其参数估计,单方程需求函数模型及其参数估计,1、线性需求函数模型,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14,同,这种需求函数模型经济理论

4、依据并不充分,需求函数的0阶齐次性不满足,但在实际应用中确实可见。它是由样本观测值拟合而得到的一种模型形式。其参数估计可采用单方程线性模型的估计方法。,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15,2、对数线性需求模型,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16,对数线性需求模型同样是由样本观测值拟合而得到的一种模型形式,由于它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参数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所以是一种常用的需求函数模型。其参数估计可采用单方程线性模型的估计方法。,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17,3、耐用品存量调整模型,存量调整模型是一个有很大应用价值的模型。对于耐用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收入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耐用品存量的影响。,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

5、18,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19,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20,同上,邹至庄利用19211953年的数据,发现:,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21,4、状态调整模型,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22,同上,霍撒克(Houthakker)和泰勒(Taylor)利用美国19291964年(不包括19421945)数据,对81类商品分别估计该模型,发现对65种商品该模型是成功的。在我国,由李子奈教授等人也对我国的数据估计该模型,结果发现 成为最显著的变量,而 变得不显著,这也反映了我国的实际情况,但使得该模型不能用于分析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23,注:在估计中由于 引入,使随机误差项自相关

6、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参数估计时必须采用广义差分法。,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24,联立方程需求函数模型及其参数估计1、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LES: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25,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26,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27,同上,说明:,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28,同上,目前在消费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实践中,LES模型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并用于截面资料的分析。但在使用时,需要引入额外信息,即基本需求支出,这一指标需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而得出。,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29,同上,LES模型使用截面资料的具体步骤:,计量

7、经济学第二部分,30,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31,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32,实例:中国城镇居民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月生活费支出(1997年 单位:元),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33,同上,(1)根据按收入等级分7组的截面数据,使用OLS法估计得:,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34,同上,超出基本需求支出中用于购买食品占52.3,衣着18.2,住房7.8,文化教育占4.4,其他消费占4.3,日用品占4.2,交通通讯占3.9,医疗保健占3.2,娱乐占1.9%。,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35,同上,(2)由数据可看出,人均日用品消费支出在不同收入组的差异不太大,因此取最低收入户、低收

8、入户和中等偏下收入户的日用品支出平均数作为居民对日用品基本需求支出的估计值,即,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36,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37,同上,模型结果分析,静态比较:(1)不同收入组之间的消费差异较大。对于最低收入户的月人均实际消费支出为237.84元比基本消费支出275.5元低37.66元,并且各项均未达到基本消费支出水平,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38,同上,对于低收入户的月人均实际消费支出281元,比基本消费支出275.5元高出5.5元,除居住、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未达到基本需求外,其余各项都超出基本需求,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对于中等偏下收入户的月人均实际消费支出309.67

9、元比基本消费支出高出34.17元,除医疗保健未达到基本需求支出外,其余项均超出基本需求。,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39,2、扩展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ELES:Expa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40,两点修改分别为:(1)以收入I替代V;(2)将 的概念由边际预算份额改为边 际消费倾向。于是ELES模型形式为:,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41,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42,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43,同上,利用截面数据使用ELES模型的具体步骤,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44,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45,同上,注:该方法也有不足,一是关

10、于价格的假定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二是不能进行价格弹性分析。,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46,河南省城镇居民主要食物消费结构的ELES模型分析利用200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年统计截面资料(收入分:最低收入户、困难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建立7种主要食物(粮食、油脂类、肉禽及制品、蛋类、水产品、菜类、奶及奶制品)的ELES模型及使用OLS法得到7种,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47,同上,主要食物的消费支出对可支配收入的线性回归方程为:,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48,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49,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50

11、,同上,对主要食物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1、边际消费倾向分析,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51,同上,2、基本需求分析,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52,同上,由上表显示结果可看出,7中主要食物的基本需求支出为562.84元,而最低收入户和困难户分别为625.83元和585.20元。它们均超过基本需求支出总额。,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53,其中奶及奶制品超出的幅度最大,最低收入户为139.39,困难户为79.65,肉禽及制品、水产品、菜类次之。这表明我省城镇居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已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追求数量向讲究质量方向发展。,同上,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54,同上,3、需求的

12、收入弹性分析,分析:在增加可支配收入的情况下,7中主要食物的需求收入弹性均为正值。这说明随着我省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对主要食物的需求量也会随着增加,仍然会,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55,同上,刺激居民对各种主要食物的消费,但消费的侧重点不同。尤其是奶及奶制品的收入弹性最高,其余依次为水产品、肉禽及制品、菜类、蛋类,而油脂类和粮食的收入弹性最小。也就是说,我省城镇居民对奶及奶制品的需求最为敏感,其消费支出将随收入的增加而占据更大的份额。对水产品、肉禽及制品、菜类和蛋类居民也愿意花较多的钱去消费。而油脂类和粮食的消费基本趋于稳定。,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56,同上,对河南省1995年1999年城镇居民主

13、要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年份,食品,1、边际消费倾向,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57,同上,由上表可看出,1995年1999年我省城镇居民对主要食物的边际消费倾向总和分别为:10.44、10.81、9、8.49、7.26。说明在可支配收入除去基本需求支出后的余额中用于主要食物消费份额逐年减少,呈下降趋势。同时食物的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也基本反映了居民对主要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其中,粮食和油脂类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较快,,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58,同上,而奶及奶制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则呈上升趋势,肉禽及制品在这5年里边际消费倾向都是最大的。说明居民未来用于粮食和油脂类的消费比重会逐年降低,用于奶及

14、奶制品的消费比重将迅速攀升,在未来几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将新增购买力更多用于肉禽及制品的消费。,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59,同上,2、需求收入弹性(见下表),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60,同上,由上表可看出,(1)1995年1999年7中主要食物的需求收入弹性均为正值,说明随着我省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主要食物的消费支出也会增加。(2)奶及奶制品的收入弹性最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余依次是水产品、肉禽及制品、菜类及蛋类而这几种食物的收入弹性基本趋于稳定,粮食和油脂类的收入弹性最小并呈下降趋势。,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61,同上,这说明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势必大幅度增加对奶及奶制品的消费需求,其发展潜力很大;对水产品、肉禽及制品、菜类和蛋类的消费将稳步增加;对粮食与油脂类的消费基本趋于稳定,未来对其消费增加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的影响。据统计,世界年人均牛奶占有量在100公斤以上,我国为6公斤,而我省仅占1.7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