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肿瘤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205990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肿瘤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肠肿瘤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肠肿瘤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肠肿瘤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肠肿瘤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肿瘤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肿瘤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肠肿瘤和肠息肉,2,一、小肠肿瘤 小肠肿瘤的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2左右,恶性肿瘤占34左右。小肠肿瘤诊断比较困难,容易延误治疗。,3,小肠肿瘤有良性及恶性两类。良性肿瘤有: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等。恶性肿瘤有:恶性淋巴瘤、腺癌、平滑肌肉瘤、类癌等。腺癌可突向肠腔内生长,呈息肉样,也可沿肠壁浸润生长,引起肠腔狭窄,一般腺瘤和癌常见于十二指肠。其他则多见于回肠和空肠。小肠还有转移性肿瘤,可由胰、结肠和胃癌直接蔓延,也可从远处经淋巴管或血行播散而来,如卵巢癌、黑色素瘤等。,4,临床表现 1腹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乃至剧烈绞痛,当并发肠梗阻时,疼痛尤为剧烈。并可伴有腹

2、泻、食欲不振等。2肠道出血 常为间断发生的柏油样便或血便,甚至大量出血。有的因长期反复小量出血未被察觉,而表现为慢性贫血。3肠梗阻 引起急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肠套叠。肿瘤引起的肠腔狭窄和压迫邻近肠管也是发生肠梗阻的原因,亦可诱发肠扭转。,5,4腹内肿块 一般肿块活动度较大,位置多不固定。5肠穿孔 多见于小肠恶性肿瘤,急性穿孔导致腹膜炎,慢性穿孔则形成肠瘘。6类癌综合征 由于类癌细胞产生的5羟色胺和血管舒缓素的激活物质缓激肤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阵发性面、颈部和上躯体皮肤潮红,还可出现腹泻、哮喘和因纤维组织增生而发生心瓣膜病。此症状常因进食、饮酒、情绪激动、按压肿瘤而激发。,6,诊断 小肠

3、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X线钡餐检查。1X线钡餐检查:对疑有十二指肠的肿瘤,采用弛张性十二指肠钡剂造影。2纤维十二指肠镜、纤维小肠镜检查及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可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3测定病人尿中的5羟色胺的降解物:由于类癌病人血中5-羟色胺升高,故对怀疑类癌的病例,此项检查有助于确定肿瘤的性质。4必要时行剖腹探查。,7,治疗 1.小的或带蒂的良性肿瘤可连同周围肠壁组织一起作局部切除。2.较大的或局部多发的肿瘤作部分肠切除吻合术。3.恶性肿瘤则需连同肠系膜及区域淋巴结作根治性切除术。4.如肿瘤已与周围组织浸润固定,无法切除并有梗阻者,则可作短路手术,以缓解梗阻。5.术后根据情况,选用化疗或放

4、疗。,8,二、结 肠 癌,9,结肠的解剖 结肠分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下接直肠。成人结肠总长约1.5m。升结肠与横结肠交界处,称为肝曲;横结肠和降结肠交界处,称为脾曲。结肠的肠壁也分为浆膜层、肌层、粘膜下层和粘膜层,其外层纵肌聚集成三条纵行的结肠带,结肠带之间的肠壁呈许多囊状膨出,称“结肠袋”。结肠带边缘有多个脂肪垂附着。,10,11,右半结肠由肠系膜上动脉所供应,分出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左半结肠是由肠系膜下动脉所供应,分出左结肠动脉和数支乙状结肠动脉。结肠静脉与动脉相似,分别经肠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而汇入门静脉。结肠的淋巴结分为结肠上淋巴结、结肠旁淋巴结

5、、中间淋巴结和中央淋巴结四组,中央淋巴结位于结肠动脉根部及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周围,再引至腹主动脉周围腹腔淋巴结。,12,13,14,结肠的神经支配 迷走神经支配右半结肠,盆腔神经支配左半结肠。交感神经纤维则分别来自肠系膜上和肠系膜下神经丛。结肠的生理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储存和转运粪便,也能吸收葡萄糖、电解质和部分胆汁酸。吸收功能主要发生于右侧结肠。此外,结肠能分泌碱性的粘液以润滑粘膜,也分泌数种胃肠系激素。,15,结肠癌(colon cancer)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l一5l岁发病率最高。在我国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结肠癌多于直肠癌的趋势。,16,17,病因:

6、半数以上来自腺瘤癌变,从形态学上可见到增生、腺瘤及癌变各阶段以及相应的染色体的改变。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表达亦渐被认识,从中明确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遗传性疾病。,18,19,结肠癌的病因同时与下列因素有关:1.过多的摄入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品;2.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3.遗传易感性在结肠癌的发病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家族性肠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疾病;4.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20,病理与分型 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区分为:1肿块型 肿瘤向肠腔内生长,好发于右

7、侧结肠,特别是盲肠。2浸润型 沿肠壁浸润,容易引起肠腔狭窄和肠梗阻,多发生于左侧结肠。3溃疡型 其特点是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是结肠癌常见类型。显微镜下组织学分类为:腺癌:占结肠癌的大多数。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末分化癌:易侵入小血管和淋巴管,预后最差。,21,22,23,24,结肠癌的Dukes分期:A期 癌仅限于肠壁内,又分为三个亚期,A1期即癌局限于粘膜内者及穿透粘膜肌层达粘膜下层。A2及A3期累及肠壁浅及深肌层者。B期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者。C期有淋巴结转移者,其中C1期淋巴结转移仅限于癌肿附近如结肠壁及结肠旁淋巴结者;C2期淋巴结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者为期。D期已有远处

8、转移或腹腔转移,或肿瘤广泛侵及邻近脏器无法切除者。,25,结肠癌的转移 主要为经淋巴转移,首先到结肠壁和结肠旁淋巴结,再到肠系膜血管周围和肠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血行转移多见于肝,其次为肺、骨等。结肠癌也可直接浸润到邻近器官。如乙状结肠癌常侵犯膀胱、子宫、输尿管。横结肠癌可侵犯胃壁,甚至形成内瘘。脱落的癌细胞也可在腹膜种植转移。,26,临床表现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 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或粘液。2腹痛 也是早期症状之一,常有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出现肠梗阻时则腹痛加重成为阵发性绞痛。3腹部肿块 多为瘤体本身,有时可能

9、为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肿块大多坚硬,呈结节状。,27,4肠梗阻症状 主要表现是腹胀和便秘。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当发生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左侧结肠癌有时可以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为首先出现的症状。5全身症状 由于慢性失血、癌肿溃烂、感染、毒素吸收等,病人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病情晚期可出现肝肿大、黄疽、浮肿、腹水、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恶病质等。,28,由于癌肿病理类型和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区别。右半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左半结肠癌则以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29,30,诊断 凡40岁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现者应列为高危人群:I级亲属

10、有结直肠癌史者;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以下五种表现具二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临床表现、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及定性。B型超声和CT扫描检查对了解腹部肿块和肿大淋巴结,发现肝内有无转移等均有帮助。血清癌胚抗原(CEA)值约60的结肠癌病人高于正常,但特异性不高,用于术后判断和复发,有一定帮助。,31,治疗 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32,1结肠癌根治性手术 切除范围包括癌肿所在肠袢及其系膜和区域淋巴结。,33,(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的癌肿。对于

11、盲肠和升结肠癌,切除范围包括右半横结肠、升结肠、盲肠,包括长约15-20cm的回肠末段,作回肠与横结肠端端或端侧吻合。对于结肠肝曲的癌肿,除上述范围外,须切除横结肠和胃网膜右动脉组的淋巴结。,34,35,36,(2)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切除包括肝曲和脾曲的整个横结肠,包括胃结肠韧带的淋巴结组,行升结肠和降结肠端端吻合。倘若因两端张力大而不能吻合,对偏左侧的横结肠癌,则可切除降结肠,行升结肠、乙状结肠吻合术。,37,38,(3)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结肠脾曲和降结肠癌。切除范围包括横结肠左半,降结肠,并根据降结肠癌位置的高低切除部分或全部乙状结肠,然后作结肠间或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术。,

12、39,40,(4)乙状结肠癌的根治切除术:要根据乙状结肠的长短和癌肿所在的部位,分别采用切除整个乙状结肠和全部降结肠,或切除整个乙状结肠、部分降结肠和部分直肠,作结肠直肠吻合术。,41,42,43,2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 应当在进行胃肠减压、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等适当的准备后,早期施行手术。,44,右半结肠癌,可作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回肠结肠吻合术。如病人情况不许可,则先作盲肠造口解除梗阻,二期手术行根治性切除。如癌肿已不能切除,可切断末端回肠,行近切端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远切端回肠断端造口。,45,46,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时,一般应在梗阻部位的近侧作横结肠造口,在肠道充分准

13、备的条件下,再二期手术行根治性切除。对肿瘤已不能切除者,则行姑息性结肠造口。,47,48,无瘤术操作 肿瘤侵出浆膜外,应先探查肿瘤后再探查其他部位,否则可将癌细胞带到所探查各部位,引起播散和种植。为避免医源性播散。对侵出浆膜外的癌灶,可用8层干纱布覆盖并缝合固定。除遵守最后探查原发灶的原则外,还要避免刺激和挤压肿瘤,防止血行和淋巴系的播散。缝扎回结肠动静脉、右结肠动静脉及结肠中动静脉,阻断循环,防止血行和淋巴系播散的重要办法。用纱布条分别结扎横结肠近肝曲处和回肠末端,肠腔内注入5Fu 30mgkg。应符合肿瘤外科三原则:阻断循环;避免挤压等刺激;广范围切除。,49,50,结肠癌手术的术前准备十

14、分重要。常用的办法是:全肠道灌洗法:于术前12-14小时开始口服37左右等渗平衡电解质液,引起容量性腹泻,以达到彻底清洗肠道目的,一般灌洗全过程约需3-4小时,灌洗液量不少于6000ml。灌洗液中也可加入抗菌药物。但此法对有的病人不能耐受;对年迈体弱,心、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和肠梗阻者,不宜选用。,51,于术前2日进流质饮食,口服肠道抗菌药物(如新霉素,磺胺服及甲硝唑等)和泻剂(如蓖麻油10-30m1或硫酸镁15-20g,每日1次),术前晚清洁灌肠。口服5-10甘露醇法,较前法简便。但因甘露醇在肠道内被细菌酵解,可产生因术中使用电刀而易引发爆炸的气体,应予注意,对年迈体弱、心功能差者,也应慎用

15、。上述这些术前肠道准备措施可使结肠排空,并尽量减少肠腔内细菌数量,减少手术后感染。,52,3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不论辅助化疗或肿瘤化疗均以5FU为基础用药。预后:结肠癌的预后较好,经根治手术治疗后,Dukes A、B及C期的5年生存率约分别可达80、65及30。,53,第六节 肠息肉及肠息肉病 肠息肉(polyps)及肠息肉病(polypsis)是一类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54,病理:腺瘤性息肉: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炎性息肉:粘膜炎性增生或血吸虫卵性以及良性淋巴样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其他:化生性

16、息肉及粘膜肥大赘生物。多发性腺瘤如数目多于100颗称之为腺瘤病。,55,一、肠 息 肉特点:1.肠息肉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息肉单个多个,直径数毫米数厘米,有蒂无蒂。2.小肠息肉的症状常不明显,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和肠道出血。3.大肠息肉多见于乙状结肠及直肠,成人大多是腺瘤,腺瘤直径大于2cm者,约半数癌变。4.大肠息肉约半数无临床症状。,56,临床表现:肠道刺激症状,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继发感染者可出现粘液脓血便。便血可因部位及出血量而表现不一,高位者粪便中混有血,直肠下段者粪便外附有血,出血量多者为鲜血或血块。肠梗阻及肠套叠,以盲肠息肉多见。炎症性息肉主要表现为原发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

17、肠结核、克罗恩(Crohn)病及血吸虫病等的症状,炎性息肉乃原发疾病的表现之一。儿童息肉大多发生于10岁以下,以错构瘤性幼年性息肉多见,有时可脱出肛门外。大肠息肉的诊断多无困难,发生在直肠中下段的息肉,直肠指诊可以触及。,57,乙状结肠镜能达到的范围内者,也易确诊,位于乙状结肠以上的息肉需作钡剂灌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或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58,大肠息肉的治疗:有蒂者内镜下可摘除或圈套蒂切除,凡直径lcm而完整摘除困难或广蒂者,先行咬取活检,排除癌变后经手术完整摘除。如有癌变则根据癌变范围,选择局部肠壁或肠切除手术。,59,二、肠息肉病 在肠道广泛出现数目多于100颗的息肉,并具有其特殊临床表

18、现,称为息肉病。,60,常见有:l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可癌变,属于错构瘤一类。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部消化道,以小肠为最多见;在口唇及其周围、口腔粘膜、手掌、足趾或手指上有色素沉着,为黑斑,也可为棕黄色斑。此病由于范围广泛,无法手术根治,当并发肠道大出血或肠套叠时,可作部分肠切除术。,61,2家族性肠息肉病(familial intestinal polyposis)与遗传因素有关,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其特点是婴幼儿期并无息肉,常开始出现于青年时期,癌变的顷向性很大。直肠及结肠常布满腺瘤,极少累及小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遍布不带蒂的小息肉。如直肠病变较轻,可作全结肠切除及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直肠内腺瘤则经直肠镜行电灼切除或灼毁。为防止残留直肠内腺瘤以后发生癌变,故需终身随诊。如直肠的病变严重,应同时切除直肠,作永久性回肠末端造口术。,62,3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多发性软组织瘤(Gardner综合征)也和遗传因素有关,此病多在30-40岁出现,癌变倾向明显。治疗原则与家族性肠息肉病相同;对肠道外伴发的肿瘤,其处理原则与有同样肿瘤而无肠息肉病者相同。,63,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