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54.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220483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5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5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5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5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5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5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54.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六节南宋前期文学(一),一、南宋前期文学发展概况,北宋覆亡,宋室南迁,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转折,社会又进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南北宋对峙、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的时期。这样的历史局势给南宋前期的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北宋末年,文坛上出现了明显的脱离现实、追求形式的倾向,诗词均不例外。有良心、有正义感的文人从温柔富贵之乡中走入国破家亡的现实,从浅斟低唱的梦幻中清醒过来,爱国救亡的思想潮流大为高涨。,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抨击入侵者和主和派,张扬爱国精神,使文学从醉生梦死的气氛中摆脱出来,出现了以爱国思想为基调的现实主义文学热潮,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有陈与义、吕本中、曾几、张元干、张孝祥、岳飞

2、、李清照、朱敦儒等。,二、李清照,李清照是活跃于两宋之交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女作家,尤其是其词,异军突起,取得了极其出色的成就。,、李清照的生平,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李清照在文学氛围极浓的家庭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生活和谐、美满。,赵明诚带李清照过了十年左右的隐居生活,在淡泊生活中,二人集中整理金石碑帖。后蔡京罢相,赵明诚又先后出守莱州、淄州,李清照又过了五六年太守贵夫人的生活。,北宋灭亡后,赵明诚被南宋王朝任命为建康知府,李清照开始流亡江南。赵明诚暴病而亡后,李清照先后逃往明州、奉化、台州、温州、衢州、越州,直到绍兴二年才回到临安定居,晚

3、年生活孤苦贫困。原有集,已佚,现存漱玉集、漱玉词均为近人所辑。,2李清照的词论,李清照曾写过一篇文章,对词和北宋词坛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人题为李易安词论,通称词论。这是宋人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词的文章,影响颇大。其核心论点是认为词“别是一家”。,李清照对词的音律、情调和表现手法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她对柳永、张先、晏、欧、苏、黄、秦、贺等北宋几乎所有著名词人的词作都进行了批评。,李清照词论中有一些中肯之见,对宋词发展中发扬婉约派的传统风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她对词学理论的贡献,但她未能理解柳永、苏轼以来词体革新和词风变化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词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3李清照词

4、的内容,李清照工诗、能文,尤长于词,其存词约六十首。靖康之变使她的词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总体而论,她的词基本上是写她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在特殊的历史时代的生活、情趣和心灵世界。“愁”是其核心内容,而前后期又有不同的内涵。,李清照的前期词,李清照前期词主要表现一个知识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和情趣。如其如梦令、怨王孙表现了词人的天真活泼,洋溢着青春活力,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乐观感情。,李清照也写夫妇离别的闲愁,如其写闺中独处寂寞的念奴娇,把一位独处少妇生活情状、难遣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再如写离情的一剪梅,以一个女性的身份来写自己的亲身感受,把思妇的离情写得缠绵悱恻,真切感人。再如其抒写离情的名

5、作醉花阴。,李清照这些大胆吐露内心深处隐秘感情的词作,充分表现了她对正常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这在客观上是对封建道德观念的冲击,难怪有些封建文人惊呼“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王灼碧鸡漫志)。,李清照的后期词,国破家亡的巨大事变,颠沛流离的凄凉晚境,使她的词作有了新的内容。如其绍兴五年避乱金华时所作武陵春表现对亡夫赵明诚的深切怀念和世事变化所带来的深悲巨痛,这里的“愁”已不是前期的闲愁,它包含了更为深广的时代内容。,永遇乐(落日熔金),写于临安的永遇乐(落日熔金),通过元宵节的今昔对比,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浓重哀思。上片主要写在临安时元宵节的情景。但三个设问句却透露出自己情绪的低落。

6、,下片作者回忆中州盛日过元宵节的情景,通过层层对比表现自己国破家亡的哀思。,声声慢(寻寻觅觅),再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其中的“愁”不但涵盖了作者一生的遭际,而且表达了有同样经历的南宋初年士人们的共同感受。哀痛之中透露出无言的愤怒,词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李清照后期词多写孤苦无依的生活境遇和凄凉悲哀的心境,实则是广大南渡士人普遍的生活遭遇和心理感受的曲折反映,也深蕴着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历史意义。,、李清照词艺术特色第一,熔各家于一炉,集雅俗于一体。,李清照不但才情超凡,而且极善向前人学习。如李煜词的情深语挚和自然脱俗,柳永词的雅不避俗,周邦彦的精工典

7、雅,秦观的藉蕴雅致,她都有所汲取;甚至她最不满意的东坡词之豪放,对她也不无影响。古今词统称其词“亦是林下风,亦是闺中秀”。,她的词风前期侧重于清新婉丽,后期侧重于悲凉哀婉,婉约是其词的主导风格,但融入了各著名婉约派作家的特色。她追求词的清婉典雅,反对浅俗尘下,但并不刻意雕琢,能将精美雅致的画面和通俗真切的情事结合在一起,别具风味。,第二,个性化的抒情手法。,李清照是一位抒情能手,其词不仅“善于言情”,而且善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真切抒写她怡愉闺中或流落异域的思想情感,极富个性化特征。她的词巧于构思,尤其善于选择典型的生活片段入词,在具体、细腻的叙写中展示自己的内心活动。,她的词善于用白描手法,

8、不靠渲染、夸饰,多通过具体的行动和事物的勾勒点染,将自己抽象的心理活动形象化。这些都使她的词在抒情方面委婉、含蓄而又生动自然。,第三,独具一格的语言特色。,李清照精于修辞,巧于造句,经常自铸伟词,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李清照又极善于用浅近清新的语句,善于提炼日常口语来表情达意。李清照还非常讲究语言的音乐美,不但重视音、声、律的精严和谐,而且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达到清新朴素与精工雅洁完美和谐的统一。,李清照是一位“当行本色”的正宗婉约派作家,王士禛推其为婉约派的最高代表。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确定无疑的。她是两宋词过渡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对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李清照的诗文亦颇有成就,如其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抒写了深沉的亡国之痛,气象非凡。其散文金石录后序更是历来传诵的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