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绪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25541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5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幼儿心理学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幼儿心理学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幼儿心理学绪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幼儿心理学绪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绪论.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参考书目:,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商务印书馆;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第二节 学前教育心理学导论,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找到了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心理学思想1、孔子论语“性相近,习相远”,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找到了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心理学思想2荀子荀子.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第一节 教育

2、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找到了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心理学思想3孟子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仁义礼智,非由外烁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矣。”,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找到了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心理学思想4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教学相长”“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等。,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找到了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二)西方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1亚里士多德灵魂论,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人类历

3、史上第一次提出灵魂和肉体不可分。亚里士多德所指的灵魂事实上指生物体的机能。不是一切生物显示一样的机能。营养的灵魂,为植物所具有。功能是通过营养维持个别植物,通过繁殖维持物种。容易感觉的灵魂,动物具有。由于感觉的结果,动物有着快乐和痛苦,感觉是寻找快乐或避免痛苦的欲望,感觉的结果产生了记忆和想像。欲望的结果产生了运动。理性的灵魂:理性认识和思维的能力。人类的灵魂。为顺应这三种灵魂,实施三方面教育:首先,对人体进行体育锻炼,完善肉体;其次,人有动物的灵魂,有感觉、愿望、知识。因智育达到真理大门;最后,人由理性的灵魂,通过德育达到完善的境界。,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4、:教育找到了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二)西方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心理学教科书1810年。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认为观念是活动的,接受莱布尼兹关于灵魂单子具有活动性特性的理念。观念相互吸引和排斥:吸收英国联想主义思想和力学中的引力和斥力思想。提出“统觉论思想”:只有与意识统一调和的观念才能不受阻力进入阈限至上。进入意识的观念便可引起统合。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是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部分,且使他被意识观念的整体做同化,形成新的整体,这个整体就称为为“统觉团。”在统觉论基础上,提出了较影响的教学原理和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5、(应用)四段教学法。,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二、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教育事业的需要和心理学自身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实验方法被引入心理学,使其脱离哲学,成为一门可用自然科学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学科。,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二、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实验教育学派:1德国,梅伊曼1901年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并借助生理、解剖等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二、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实验教育学派2法

6、国比纳,西蒙,1905年,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测验儿童的智力年龄,以便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进行分别教育教学。,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二、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实验教育学派3桑代克:立志用准确和精密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的问题。1903年教育心理学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形成的情景与反映之间的结合,这种先天结合即为教育及人类其他控制作业作用的起点,教育的目的在于将其中的某些结合加以保持,某些结合加以清楚、改变或引导。根据动物学习实验结果,提出了学习定律,例如学习律、准备律和

7、效果律。在测量标注化和常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编制了量表测量儿童成绩。借助测量进行个别差异研究,认为家族、成熟和环境影响个别差异,遗传是智力差异的重要影响原因,个人品质、勤奋等非遗传因素与智力相关。认为学校要尊重儿童人格,消除差异。,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三、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直接为教育服务的心理学分支诞生(一)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科学。1艾宾浩斯1885年论记忆之后学习与记忆研究几乎占心理学研究的一半。2主要内容:学习特征、学习过程、学习的生理机制等。,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三、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直接为

8、教育服务的心理学分支诞生(二)学校心理学:运用心理测量、行为矫正、咨询、诊断等为学校提供服务的应用学科。70年代起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发展。,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三、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直接为教育服务的心理学分支诞生(三)教育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分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景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活动规律的学科。,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三、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直接为教育服务的心理学分支诞生(四)教学心理学:研究知识、情感、动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因素,现象以及规律。,第二节 学前教育心理学导论,一、学前教育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

9、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构成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可以说,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教育领域的延伸、扩展和深化。,第二节 学前教育心理学导论,一、学前教育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构成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为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第二节 学前教育心理学导论,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体系简介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及发展历程;幼儿学习的相关理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特点;幼儿学习的动机;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以及对幼儿学习的评价。除此之外;结合幼儿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新进展,探讨了幼儿园班级管理与环境创设的问题;论述作为影响幼儿学习的重要他人的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心理素质与专业成长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