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脆弱的主要方面.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33105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0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脆弱的主要方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金融脆弱的主要方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金融脆弱的主要方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金融脆弱的主要方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金融脆弱的主要方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脆弱的主要方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脆弱的主要方面.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金融脆弱性分析(p31p65),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机制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第三节 金融脆弱性的现实表现与金融危机第四节 中国的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从传统信贷市场和金融市场两方面来分析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机制:首先,金融脆弱性有狭义和广义概念之分。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的更易失败的本性,有时也称之为“金融内在脆弱性”。广义的金融脆弱性简称为“金融脆弱”,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其次,信息不对称概括为金融脆弱性之源。信贷市场上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这会导致金

2、融机构资产选择过程中的内在问题以及储户的信心问题,生成金融脆弱性。另一方面私人信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相关的贷款人的内在特性(周期性危机和破产浪潮),而银行部门的困境又被传递到经济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经济危机。金融市场上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于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及波动性的联动效应。,金融自由化在相当程度上激化了金融固有的脆弱性:金融自由化主要集中在价格的自由化、业务经营自由化、市场准入自由化和资本流动自由化四个方面。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以后,由于贷款上限的解除,银行就有可能为了获取高回报而对高风险客户融资。同时,企业居民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得到有效缓解,其对债务的依赖程度提高了,负债率随之上升。在

3、很多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也解除了,这促使金融中介会从国际金融市场借入外资用于向国内借款人放贷,大型企业则直接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而银行和企业又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外汇保值,从而承担高额外汇风险。金融自由化以后,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获得了更多的行动自由,增多了其冒险的机会,这样就增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1,利率自由与金融脆弱:利率自由化的阶段性风险是指在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市场化利率环境所产生的金融风险。利率自由化通过两种途径加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一是利率自由化后,利率水平显著升高危及宏观金融稳定;二是利率自由化后,利率水平的变动不居,长期在管制状态环境生存

4、的商业银行还来不及发展金融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利率自由化的恒久性风险,即是通常所讲的利率风险。与阶段性风险不同,利率风险源自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只要实行市场化利率,就必然伴随有利率风险,各商业银行承受利率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其风险管理水平。在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四类基本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中,利率风险逐渐成为最主要的风险。,2,业务经营自由与金融脆弱:金融自由化的另一项主要措施是放松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使得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合业经营。最常见的合业经营是银行业与证券业的融合。商业银行与证券业混合经营的最基本的风险在于:证券业以高风险著称,银行业参与

5、证券业一旦股市崩盘,银行必然会发生巨额亏损。而银行经营证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客户存款,银行投机失败将无法应对客户的存款提取。这等于是让客户或存款保险机构去承担证券投资失败的风险,却不享受证券投机成功所带来的利润收益。业务经营自由化的另一个突出微观表现是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产品多样化。在各种创新金融产品中,又以衍生金融产品的风险最大。金融创新在整体上有增加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倾向。,3,机构准入自由与金融脆弱:机构准入自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放宽本国金融机构开业的限制;二是对外开放,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准入。两个方面的结果,都是银行竞争的加剧,降低了银行特许权价值。机构准入自由后,导致更高的资本

6、充足率和外资银行参与度(外资银行资产占全部银行总资产之比)以及低的市场集中度(最大三家银行资产与全部银行总资产之比)和资本收益率,银行特许权价值的确降低了,进而银行脆弱性加大。4,资本自由流动与金融脆弱:国际资本流入的冲击,大致有这样一些负面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总量小,工业体系不完整,巨额外资流入后,只能大量流向房地产等非生产和金融贸易部门,导致经济泡沫。资本流动的负面影响主要不在于其规模,而在于资本流动方向的突然改变,对实体经济的打击不言而喻。,金融机构的脆弱,最基本的衡量手段是清偿力,即银行资产与负债之差。不良资产比率是金融脆弱性的主要指标。然而,银行家具有天生地掩盖其资产质量的动机,

7、银行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资产质量常常是被高估了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银行频繁要求流动性支持、管理方面的弱点、内外部控制方面的缺陷也能暗示金融脆弱性。,金融脆弱与金融危机的联系与区别:金融脆弱性有狭义和广义概念之分。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的更易失败的本性,有时也称之为“金融内在脆弱性”。广义的金融脆弱性简称为“金融脆弱”,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金融危机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利率、汇率、资产(证券、房地产)价格、企业偿债能力(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便意味着金融危机的发生。

8、按照规范的分类法,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四种基本类型。,金融脆弱不仅包括可能的损失,还包括已经发生的损失,它一般表现在内在。金融危机是对社会经济已经有实质性损害其表现形式是外在的。金融脆弱与金融危机的联系是:金融体系已经产生某种弊病,而其害伴随着民众损失。其区别在于:金融脆弱,仅仅表明金融已经具有不稳定性,它还不等于金融危机,由金融脆弱到金融危机还有个演化过程。金融脆弱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方会发生金融危机。并且最终在何时发生危机,还需要某个或某些“触发点”假若金融机构本身经营稳健,储户就不会去挤兑。或者金融机构有充足的资本,也能打消储户的疑虑。显然债务的期

9、限结构越短,债务资本比率越高,金融体系就越脆弱、经济潜在不稳定的看法就越普遍,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中国的金融脆弱:必须明确,金融业的脆弱性具有内在性。然而由于金融业是凭籍信誉而生存,无论是微观金融组织本身还是一国金融当局,都讳言本机构或本国金融业的脆弱。对外开放以前以至80年代,中国金融业对于外界完全是一个黑箱,透明度极低。90年代以后,以化解金融风险为名,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状况逐渐有所披露。国际社会也有中国金融已相当脆弱的舆论。1995年以后,中国出现若干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以及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倒闭,中国金融的脆弱性日益显化。,中国金融脆弱的主要方面:1、商业银行体系是一

10、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所积累的不良资产是金融脆弱的最主要标志。2、我国资本市场方面,上市公司普遍业绩不良,资本市场的繁荣缺乏实体支持基础。市场发育不良与秩序混乱并存,前者如市场发展不平衡、覆盖范围不全、机构投资者不足、股民保证金被大量挪用,后者如市场“泡沫”过大、违规炒作严重、中小投资者利益无从保护,结果导致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缺乏信心。资本市场的运作主体证券公司不仅普遍地参与和实施证券欺诈,自身基础也极为脆弱。3、对外金融交易方面,尽管实行外汇管制,仍发生大规模的资本外逃。4、隐性外债大量存在。,中国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市场化的关联:中国金融脆弱性的主因在于金融、经济改革的不规范性与不彻底性,非市场化之过。在1978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集金融管理权与金融业务权于一身,而且独家垄断全部金融业务,应该说为各种各样的金融腐败大开之门。实践中之所以没有发生多少腐败行为,主要是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发挥了作用。假若今天的社会环境中,还维持这种中国人民银行独家垄断体制,照样会发生比现在多得多的金融腐败。导致中国金融脆弱性的直接原因并不是金融市场化,而更多地来自于各种违规违法操作,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则是根源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