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围魏救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围魏救赵.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孙膑,其本名不传,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今山东鄄城人,汉族。孙武后代。身长七尺约为161cm,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膑刑(即挖去膝盖骨),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本名不详,人称为孙膑,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孙膑故居,孙膑古墓,马陵之战后,田忌遭宰相邹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孙膑辞官归隐,潜心军事
2、理论研究,终于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军事名著孙膑兵法。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法,共收竹简364枚,分上、下编,各十五篇。对于这批简文,学术界一般认为,上篇当属原著无疑,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上经弟子辑录、整理而成。,孙膑兵法木犊,围魏救赵,涉及人物齐:田忌、田婴、孙膑魏:庞涓、魏惠王、庞葱赵:赵成侯、丕选,1.默读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几部分?概括每部分内容。2.画出孙膑说出的四句话。理解体会。,(12)交代围魏救赵历史背景。,(314)具体描述了孙膑审时度势确定“围魏救赵”计策的情况,这部分以对话描写为主,同学们能
3、划出孙膑的4次讲话吗?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全文的重点,展示了孙膑的兵家形象,第1次,当田忌决定兵发邯郸后,军师孙膑直截了当地提出“_”。从而引出田忌的疑问:_,大军不应去邯郸,解邯郸之围不去邯郸去哪儿?,第2次,孙膑回答田忌的疑问:“_”孙膑这种看似南辕北辙的回答当然使田忌感到“惊讶”,而且又一次提出了疑问:“_”,大军应当去魏国的都城大梁,跑到大梁去干什么?,第3次,没有回答田忌的问题反而问田忌:“_?”,大王命我们带兵去完成什么任务,第4次,孙膑讲了他的“围魏救赵”的计策,是他4次讲话中最长的一次,也是全文的重点所在。这段话包括三层意思。,首先,用比兴的方法得出结论:_,所以不能去邯郸。第
4、二,分析敌情,作出判断,要围魏救赵:_。这里,“围魏”是手段,“救赵”是目的。“围魏”必须能够达到“救赵”的目的才是成功的。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对敌情的分析第三,半路伏击,以逸待劳。齐军半路埋伏,处于主动地位;魏军急于回防,必然奔波劳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打败魏军,不但彻底地解了赵国之围,还可以增强齐国的实力。真是以逸待劳,一箭双雕。,要解赵国之围死打硬拼是不合算的,我们兵发大梁,庞涓必然回师自救,赵国之围自然就解了,孙膑提出“围魏救赵”的计策,有理有据,胜算在握。至此,田忌恍然大悟,众将也高兴地赞成。,孙膑的分析是绝对正确的:庞涓亲率8万大军包围邯郸,国都大梁必然兵力空虚。外实而内虚,避实击虚
5、围魏救赵肯定成功。,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劳”、“落花流水”等成语复述课文。,猝不及防指事发突然,来不及防备。猝,突然。防,防备。以逸待劳指作战的时候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后再出击。逸,安闲,安逸。劳,疲劳,疲乏。落花流水原来形容春景衰败,现在比喻惨败。,“三十六计”,中国古典文学文库三十六计归纳为: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
6、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装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予以附会,凑为三十六实数。,【现代案例】,1911年4月,孙中山领导的“黄花冈起义”前,黄兴押运一条装有武器弹药的商船到了广州码头,清政府盘查得很严。几个稽查员上船打开了几个箱子,里面是香蕉、衣物,如果再往下查,就是武器弹药了。黄兴不由急中生智:他让两名船员扛起二个箱子就往岸上跑,稽查以为是违禁物品,赶忙追上去,打开箱子一看,却只是两箱满满的外国好酒。黄兴赶上,故意骂船员是“不要命的酒鬼”,又殷勤地把两箱好酒敬献给稽查。事后,去酒馆请稽查饱餐了一顿。这顿饭吃了有几个小时,等稽查醉熏熏地返回时,船上的武器弹药早已搬走。黄兴以“虚”化“实”的计谋,巧妙地运用了“围魏救赵”之声东击西的计策,从而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