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理论与结构理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4538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能理论与结构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功能理论与结构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功能理论与结构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功能理论与结构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功能理论与结构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功能理论与结构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理论与结构理论.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功能理论与结构理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社会学教研室,教学目的:了解功能理论和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如何从上述两种理论的角度对社会进行解释、分析与预测。主要内容:功能理论是以“整体需求”与“要素的功能”之间相互关系来解释社会过程的理论。结构理论则是将“文化、制度”等结构因素作为解释“人们社会行为方式”的基础的理论。学习重点:功能主义与结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学习难点:把握功能主义与结构主义与学科基本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内容:,6.1 功能理论6.2 结构理论,6.1 功能理论,6.1.1 功能理论的产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类是趋利避害的理性动物,试图最大限度地实

2、现自己的“功利”或报酬和满足;社会生活是人们理智地追求自己的利益的竞争游戏,而社会秩序则源于这些自我利益的冲突功利主义。工业化和都市化引起的破坏性的社会变革帮助欧洲大陆从功利主义的幻想中解脱出来。19世纪的社会思想家们十分关注社会秩序的维持问题。社会学的第一种理论方法功能主义出现即是对功利主义的反动受生物学的影响,社会学选择了有机论。功能主义植根于19世纪初期的有机论。孔德和随后的斯宾塞及迪尔凯姆的有机论显然影响了第一代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后者反过来又和迪尔凯姆的分析一起,推进了现代功能观点的形成。,功能理论的社会观一、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社会”都是由不同的“部分”构成的“整

3、体”。社会中的“部分”,指的是不同的群体或组织所从事的特定的活动。二、“部分”对社会整体发挥着特定的功能。不同的群体或组织通过人们从事的特定的活动,对社会整体的延续和发展,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功能理论是一种“宏观社会”视角的理论。,6.1.3 功能理论的内容功能理论的内容,是围绕对“社会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解释展开的。一、社会整体有“自身的需要”。社会整体“自身的需要”,指社会整体为延续自身的存在所“内生的需要”。早期“功能理论”从类比生物有机体的方法,对社会整体的“需要”及其与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作出解释。如,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社会整体的“需要”不能还原为各个“组成部分”的需要。社会整

4、体有哪些“需要”呢?“物质的需要”:获取各种物质性资源,生产出各种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物品,供人们消费。即,“经济”。物质基础。“目标与秩序的需要”:确立“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秩序”。即“政治”。政治设计。“整合行动的需要”:按照设计的秩序控制人们的行动。“维护模式的需要”:形成共享的符号体系和价值标准。,二、社会整体的“需要”,决定着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人们活动的内容。功能理论认为,社会整体中必须有哪些“组成部分”,是由社会整体的“需要”来决定的。不同的组成“部分”应分别担负什么“功能”,也是由社会整体的“需要”所决定的。功能理论的观点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不是由人们的动机和意图来决定

5、的,而是受社会整体的“需要”来决定的。三、社会整体“存在的必要条件”。功能理论的解释存在一个问题:社会整体的“需要”是由什么决定的?“功能理论”无法从社会生活中作出解释。“循环论证”困扰着功能理论的解释。因此,后来的“功能理论”学者,将社会整体的“需要”,解释为社会整体的存在必须满足的“四个必要条件”。,四、社会整体中各个“组成部分”担负着的特定功能1、“经济活动”及其功能 各种经济组织及人们在其中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担负着满足社会整体存在最基本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的功能。2、“政治活动”及其功能 各种政治组织,担负着建立“确立目标”和“秩序”,制订法律,维持基本政治秩序的功能。3、“社会

6、活动”及其功能 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尤其是非政府组织,担负着推进社会生活中“合理的权利与义务”的功能。发挥着“整合社会行为”的功能。4、“文化活动”及其功能 文化与教育、意识形态、宗教等组织机构,担负着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符号和道德价值文化”的功能。,五、“组成部分”所发挥的“功能”1、“正功能”和“负功能”“部分”发挥的功能中,对社会整体存在的必要条件的实现有积极作用的功能,是“正功能”。反之,“部分”发挥的则是“负功能”。2、“显功能”和“潜功能”“部分”所发挥的“功能”中,有些是目的明显的功能,属于“显功能”。但有时,“部分”发挥特定功能时还会隐含着一些未经设计的、意料之外的功能,这样

7、的功能,属于“潜功能”。“潜功能”,既可以是“正功能”,也可能是“负功能”。有时,也可能出现“正功能”只是形式,其内容上实实在在是“负功能”。,有哪些显功能-潜功能的实例?,六、关于“社会整体”所处的状态 1、社会整体的“常态”当某个“组成部分”所发挥的功能,从“正功能”的方向上实现着社会整体“存在的必要条件”时,社会整体处在“常态”情况。2、“社会整体”的“病态”当某些“组成部分”所产生的功能,不能满足社会整体存在的必要条件时,甚至在破坏着这种必要条件的实现时,社会整体就必然会处于“病态”情况。,6.1.4 功能理论的社会学性质作为社会学理论之一,“功能理论”怎样展开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和“

8、研究对象”呢?1、从社会学的“基本问题”角度看“互动行为”与“社会结构”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在功能理论中,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具体表现为:“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社会整体存在的必要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整体的需要”与“部分的功能”的关系问题。2、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看“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功能理论中,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具体表现为:“人们从事功能性活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与“功能性活动中形成的规则、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功能主义研究示例,神仙社会,世俗社会,“卵玉姑娘”、“苡禾娘娘”、“李古姑娘”:人格化的女神与

9、动植物相配而生下人类“咿啰娘娘”、“伊窝阿巴”:单性神造人,洪水遗民/双性神造人,佛教娘娘神、道教娘娘神、地方娘娘神:功能多元化,原始人将人的生理过程全部附着在神性的解释上,把人的生育功能演绎为神的功能,出现了对图腾和生育始祖女神的崇拜;其顶峰是母系氏族的“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此外,妇女还是人类得以维持生存和生活食料的主要生产者。,女性生育功能开始走向弱化,母权制开始向父权制过渡。男性在生产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女性必须承担对家庭和社会保证生育的双重功能,沦为生育工具和男性的附属品。由于对生育各个环节的要求多样,导致娘娘神的多元化。,详细论证参见徐晓军:土家族女神崇拜探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

10、01年第4期。,研究逻辑:由于神话的编造不可能突破社会结构的框架,因此,从神仙社会的结构能折射出当时真实的社会结构。而认识一个社会的结构,可以从分析当时社会的功能入手,即从社会基本功能的满足状况中来发掘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世俗社会结构,神仙社会结构,神仙的功能,研究方向,逻辑方向,世俗社会结构决定神仙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决定社会功能,详细论证参见徐晓军:土家族女神崇拜探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具体研究过程:,土家族女神崇拜中女神的功能分析,土家族神仙的社会结构分析,土家族世俗的社会结构特征推理,6.2 结构理论,6.2.1 结构理论的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

11、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科学在此影响下也出现了增强实证性的要求,而一个外在于个体的社会事实或者社会结构就成为满足这种需要的产物。当时的社会动荡凸显出个人在社会面前的无力,从结构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状态也成为自然的选择。,6.2.2 结构理论的社会观一、社会是一种社会关系模式化了的“结构”。社会是人们“社会关系”凝聚起来的整体。凝聚人们“社会关系”的具体的载体有“家庭”、“群体”、“组织”、“国家”等。社会则是由各个层次的“社会关系载体”组合而成的“结构性”的整体。“结构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宏观社会”。,二、社会结构的性质决定着人们社会行为的性质1、社会为什么能够不断延续 结构理论认为,社会

12、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是由于人们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发生着“社会结构”所“设定好了”的行为。社会结构通过“传统观念”、“制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发生作用。人们则是通过接受传统的观念、按照制度的要求发生社会行为、或者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行动,“社会结构”的内容便“被保存”或者“被再生产”出来了。2、社会结构“设定”人们的社会行为 一定的社会结构通过“传统观念”、“制度体系”和“行为方式”,设置下了一系列“位置角色”,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设定”。并且,通过教育体系和奖罚机制,制约着人们按照该“设定”的内容发生他们的社会行为。一个重要的范畴:惯例。,三、社会结构作用于人的社会行为的途径

13、 1、社会化 结构理论认为,社会结构通过“社会化”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发生作用。通过“社会化”,人们学习并接受制度文化,按照制度文化的要求发生社会行为、或者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行动,“社会结构”的内容通过“社会化”被再生产出来。2、社会控制 社会结构作用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另一种途径是“社会控制”。一定的社会结构通过“制度文化”形成一中制约机制,对不按照“位置角色”发生社会行为的人实施行为控制。通过上述的“教育体系”和“奖罚机制”,社会结构,制约着人们按照该“设定”的内容发生他们的社会行为。因此,社会结构通过人们的社会行为得以重现。,6.2.3 结构理论的内容一、社会结构的内容是一系列“位置”和“角色”

14、在“结构理论”看来,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社会位置”和相应的“角色”。角色,就是关于一定的“社会位置”上的人们在发生社会行动时的“权利和义务”。人们的社会行动过程就是在“扮演角色”。社会中的“法律”、“规章制度”、“宗教”、“舆论”、“风俗习惯”等形式,为处在各种“位置”上的人们确立了相应的“地位”和“角色”。因此,结构理论解释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社会行为,总是围绕着“角色”和“角色扮演情况”去说明处在一定“社会位置”人们行动的特征,说明不同“社会位置”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二、社会结构的来源1、社会分工是社会结构形成的基础。社会分工,使人们的社会活动内容趋向专业化。不同的社会活

15、动之间形成了“必须协作”的内在联系。因此,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人们的社会关系,就是一种内生着“合作性”的社会关系。2、社会结构是如何形成的。“社会结构”是人们在长期的“必须协作”的关系中“模式化了”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表现为一定的“文化、观念、制度、行为方式”。,三、社会结构如何设定或者“塑造”人的社会行为方式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人们是否会自觉按“制度体系”设定的“角色”去发生他们的社会行为呢?迪尔凯姆强调了一个重要的范畴,即“习惯”。他的观点是,制度体系所设定的内容,必须能够在人们社会行为的“习惯”层面真实地展现出来。否则,制度体系就有问题,制度所设定的内容就难以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

16、有效的塑造。结构理论的假定是,由于制度体系是建立在对“必须协作”的内在需求的把握基础之上的,因此,它必然是能够得到人们的自觉遵从的。,四、社会结构的变迁1、社会结构发生变迁的原因。“社会分工”的变动是“社会结构”变迁的原因。人口因素的变化,是导致“社会分工”状况发生变化的原因。社会分工状况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对相互之间“团结的方式”形成新的要求。制度体系将适应这种要求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一定“位置”上的“角色”发生改变,社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2、什么是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的变迁,表现为社会生活中的“制度文化”内容的变动,人们“社会行为方式”的改变。本质上是社会关系中以往模式化的“权利和义务”

17、发生变化。,6.2.4 结构理论的社会学性质一、从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看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是典型地围绕社会学基本问题展开的。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结构的性质决定着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性质。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状况,必须从“社会结构”的内容中寻找解释的原因。二、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看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强调社会中的“制度文化”对人们“社会行为”的决定作用。通过分析“制度文化”(制度主文化与制度副文化的关系)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状况。三、结构理论存在的问题 结构理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不关注行动者主体的动机意图和价值取向对社会结构的改变和创新的研究。,本章完。谢谢!,思考题:,1、功能理论的社会观是什么?2、功能理论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