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记梁任公先生.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47819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7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记梁任公先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单元记梁任公先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单元记梁任公先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单元记梁任公先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单元记梁任公先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记梁任公先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记梁任公先生.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维艰;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他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梁启超,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青年时期的梁启超,司法总长时的梁启超,熟悉文本,梳理内容,1词语 演讲 景仰-敬仰 戊戌 启迪 叱咤风云 莅临 迥乎不同 精悍 潇洒 左顾右盼 激亢 箜篌 起承转合 机缘 博闻强记(识)酣畅 引证-印证 屏息 手舞足蹈 自已 涕泗交流,2思考讨论(1)本文记述梁启超的哪次演讲?(2)这次演讲在哪些方面

2、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提示:肖像 语言 行为(3)除细节描写外,还有哪些侧面描写?,深入探究,拓展迁移,1概括梁启超的性格特征 才华横溢 博闻强记 修养良好 开朗直爽 认真细致 风趣幽默 谦逊自负 稳健潇洒 情感丰沛 有思想有个性 2你认为写人记事需要注意哪些要素?显真情 抓特征 重细节 有情节 参见本教材p57-68表达交流,3拓展练习,(1)两个外貌描写段落你认为哪一个更为出色?【片段一】“我的妈妈三十七八岁年龄,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梳不长不短的剪发,圆脸庞上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她做事麻利,但特别喜欢唠叨。”【片段二】“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

3、站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恩格斯),(2)你认为这篇文章中哪一处的动作描写最精妙?为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例:“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3)试以老师的一堂课或人的一次讲话为题,任选本文所使用的一种或几种写人的手法,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字,突出其人物的言谈举止风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4、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大师上课的开场白,大师上课,不仅水平高,功底深,内容丰富,脍炙人口。令人难以忘怀;而且他们上课的开场白,也各有千秋,见秉性,见风格。,梁启超,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了看,又慢悠悠地补充了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头一句话谦虚得很,后一句话又极自负,他用的是先抑后扬法。,刘文典,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与梁启超的开场白有同工异曲之妙。他是著名的庄子研究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其自负由此可见

5、一斑。这且不说,他在抗战时期跑防空洞,有一次看见作家沈从文也在跑,就大声喊道:“我跑防空洞,是为庄子跑,我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跑什么?”沈从文脾气好,并不与他一般见识。,沈从文,沈从文的小说写得好,可他的授课技巧却很一般。他也颇有自知之明,一开头就会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这么很谦虚的一说,反倒赢得喝堂彩。他的学生汪增祺曾评价说,沈先生的课,“毫无系统”,“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听他的课,要会“举一隅而三隅反”才行。,闻一多,大诗人闻一多上课时,先抽上一口烟,然后用顿挫鲜明的语调说:“痛

6、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别具特色。他的口才又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所以,他讲课时,课堂上每次都人满为患。,启功,启功先生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平时爱开玩笑,上课也不例外,他的第一句话常常是:“本人是满族,过去叫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胡言。”引起笑声一片。,胡愈之,著名作家、翻译家胡愈之先生,也偶尔到大学客串讲课,开场白就说:“我姓胡,虽然写过一些书,但都是胡写;出版过不少书,那是胡出;至于翻译的外国书,更是胡翻。”在看似轻松的玩笑中,介绍了自己的成就和职业,十分巧妙而贴切。,辜鸿铭,民国奇人辜鸿铭,学贯中西,名扬四海,自称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

7、,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被外国人称为“到北京可以不看故宫,不可不看辜鸿铭”。他在辛亥革命后拒剪辫子,拖着一个焦黄的小辫子给学生上课,自然是笑声一片。待大家笑得差不多了,他才慢吞吞地说:“我头上的小辫子,只要一剪刀就能解决问题,可要割掉你们心里的小辫子,那就难了。”顿时全场肃然,再听他讲课,如行云流水,似天花乱坠,果然有学问,果然名不虚传。,章太炎,架子最大的开场白,则非章太炎莫属。他的学问很大,想听他上课的人太多,无法满足要求,于是干脆上一次大课。他来上课,五六个弟子陪同,有马幼渔、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一时俊杰,大师级人物。老头国语不好,由刘半农任翻译,钱玄同写板书,马幼渔倒茶水,可谓盛况空前。老头也不客气,开口就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老头的学问也真不是吹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他有资格说这个话。,大师上课的开场白,听大师上课,如醍醐灌顶,是一种美妙享受;光是那一句非同凡响的开场白,就能让人肃然起敬。(原载07-9-12中华读书报,转载于07-10-12作家文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