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249569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 《孟子》三章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3课孟子三章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第23课孟子三章(课下注释小练)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寡助米粟公孙衍丈夫之冠吠亩傅说百里奚法家拂士曾益胶鬲(答案自查)【答案】gud;su;yn;guan;quan;yue;xI;bi;Zeng;g6【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汉字字的识记和积累。注意平时多读多记,1、gua2、su3、yanguan5quan6yue7、xI8、bi9、ZQng10、g6故答案为:1、gu2、su3、yn4guan5qun6yue7、xI8、bi9、ZGng10ge【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

2、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一一基础过关练2 .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池非不深也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所以动心忍性D.富贵不能淫【答案】B【解析】【分析】A.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B.古今都是“所以之意;C.古义: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D.古义:使惑乱,迷惑;今义:过多、放纵;故答案为:Bo【分析】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另外,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好积累。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C.人/恒过,

3、然后/能改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解析】【分析】D.有误。应划分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故答案为:I)。【分析】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4.A.B.C.D.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米粟(s u ) 公孙衍(ydn) 富贵不能淫(yin) 傅说(yu e )空乏其身(kng) 丈夫之冠(gu a n) 吠亩(qu n)百里奚(XI)寡助 妾妇 胶鬲(gu ) (qi ) (g6 )法家拂士 (bi)【答案】B【解析】【分析】B.丈夫之

4、冠guGn。故答案为:Bo【分析】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亲戚畔之B.曾益其所不能C.威武不能屈D.入则无法家拂士【答案】C【解析】【分析】A.“畔,同叛”,背叛;B.“曾”,同“增”,增加;D.“拂”,同“弼”,辅佐;故答案为:Co【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

5、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一怒而诸侯惧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立天下之正位父命之D.入则无法家拂士行拂乱其所为【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注意结合句意分析。A.而:表顺承/表并列;B.是:代词,这;C.之:助词,的/代词,指男子;I).拂:同“弼”,辅佐/违背;故答案为:Bo【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个考点。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7 .下列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6、()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8 .作者从城高、池深、兵器锐利、粮食充足四个方面强调作战方所具备的“地利”,然后笔锋一转,指出即使如此,仍有人弃城而逃,自然地得出“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C.本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即行仁政的君主。D.本文集中反映了孟子的“仁政”“法治”思想。【答案】D【解析】【分析】作者强调“民心”“仁政”的重要性,实则是希望君主实行“德治”,而非“法治”。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注意比对,尤其要注意一些细微的差别。8 .下列对富贵不能淫的理解,不正

7、确的一项是()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9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谈不上是大丈夫。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人QD.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答案】C【解析】【分析】对“立天下之正位”理解有误,“正位”喻指“礼”,不能理解为高位。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注意比对,尤其要注意一些细微的差别。10 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

8、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B.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C.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答案】B【解析】【分析】B项,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的是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所成就。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注意比对,尤其要注意一些细微的差别。10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

9、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之冠也B.山川之美,古来共谈C.下车引之D.与民由之【答案】A【解析】【分析】例句中的“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A项与例句同。B项,助词,的。C项,代词,他。D项,代词,文中指正道。故答案为:Ao【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答题关键是熟记常见的一些虚词的用法。11 .下面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C.孟子和论语大学中

10、庸一起合称为“四书”。D.古时男子十八岁要行冠礼,表示成年。【答案】D【解析】【分析】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故答案为:Do【分析】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每个选项,然后接题目要求选出答案,选答案的过程中要认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文学常识,结合已有的只是解答本题。1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环而攻之而不胜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寡助之至丈夫之冠也与民由之父命之舜发于吠亩之中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答案】围;泛指武器军备;放弃;极点;行冠礼;遵从;教导、训诲;兴起,指被任用;常常;了解、明白【解析】【分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

11、今异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准确理解,解答时结合语境进行判断。故答案为:1、围2、泛指武器军备3、放弃4、极点5、行冠礼6、遵从7、教导、训诲8、兴起,指被任用9、常常10、了解、明白【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13 .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活用情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Q人恒过,然后能改。

12、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答案】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在疆域内,居住;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使改变(动摇),使屈服;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贫困;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撼;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均为动词用作名词,国内,国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活用情况的理解。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故答案为:1、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在疆域内,居住2、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3、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使改变(动摇),使屈

13、服4、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贫困5、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撼;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6、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7、均为动词用作名词,国内,国外【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活用情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词语的活用情况的把握,结合具体的语句,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理解。14 .写出下列划线字的一词多义。城:三里之城城非不高也得:是焉得为大丈夫得志,与民由之戒:往送之门,戒之日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之:母命之一往送之门此之谓大丈夫七里之郭【答案】内城;城墙;能够;满足,实现;告诫;谨慎;代词,代指“女子”;动词,“去,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14、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的一种语言现象。要求考生结合句意和对文言词语的掌握来判断词义。1、内城2、城墙3、能够3、能够5、告诫6、谨慎7、代词,代指“女子”8、动词,“去,到”9、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10、结构助词,“的”故答案为:1、内城2、城墙3、能够3、能够5、告诫6、谨慎7、代词,代指“女子”8、动词,“去,至9、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10、结构助词,“的”【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积累,

15、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在理解句子的大意基础上进行理解判断。15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往之女家“”同“”,曾益其所不能“”同“”,衡于虑“”同“”,入则无法家拂士“”同“”,【答案】女;汝;你;曾;增;增加;衡;横;梗塞、不顺;拂;弼;辅佐;弼;辅佐【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要注意对通假字的归纳整理,系统复习。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拂:通“弼”,辅佐。故答案为:(1)女;汝;你(2)曾;增;增加(3)衡;横;梗塞、不顺(4)拂;弼;辅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常见通假字的掌握情况。16 .写出下列划线词的古今义。以顺为正者古义:

16、;今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今义:与民由之古义:;今义: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今义:【答案】准则,标准;正确,恰好;真正,确实;诚实,诚信;遵循;由于;征验、表现;证明,征收【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今异义词语的积累。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变化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发生变化等。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征:古义,征验、表现;今义,证明,征收。故答案为:(1)准则,标准;正确,恰好(2)真正,确实;诚实,诚信(3)遵循;由于(4)征验、表现;证明,征收【分析】正确理解

17、古文中字词的意思,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由本义引申为文中的意思。所要提醒的是,古文中有的字词在单独解释和翻译句子里意思往往略有差别,翻译句子要求句子通顺连贯,而字词解释则要求解释本义。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文言字词,考到的频率相当高,不可不记,做题时一定要按照注释中的字词解释答题。17 .根据提示默写。(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因为华为在技术领域的领先,就采取针对企业的限制措施,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2)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3) “不经历

18、风雨,怎么见彩虹J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到“,”,目的是让我辈经受磨炼,增长才干。【答案】(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解析】【分析】默写古诗文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寡、淫、威武、筋骨、拂几个易错的字形。故答案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

19、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1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5)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答案】(1)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3)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

20、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4)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戚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5)(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的正确理解。注意:域:使动用法,使.定居;道:指仁政;畔:同“叛”,背叛;熄:太平。故答案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施行仁

21、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4)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戚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5)(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22、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培优第二阶一一拓展培优练课内重点语段阅读19 .文言文阅读(甲)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J(乙)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

23、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丙)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A.往之女家女:女儿B.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C.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D.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丈夫之冠也闻之于宋君B.以顺为正者以君为长者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入则无法家拂士D.所欲有甚于生者故天

24、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对画线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A.生命也是我所追求的,但我所追求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取得的事。B.生命也是我所追求的,但我所追求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会苟且偷生地活着。C.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D.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会苟且地活着。(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三段短文都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观点,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

25、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二B.三段短文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C.甲文中所说的“大丈夫”、乙文中所说的“贤者”和丙文中所说的“是人”是同类人,他们不畏强暴、舍生取义,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勇往直前。D.三段短文都是通过类比引出中心论点,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答案】(1)A(2) B(3) C(4) D【解析】【分析】(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A.往之女家(通汝,你)(2)A项的“之”解释为:助

26、词的/代词;B项的“以”都解释为:把;C项的“则”解释为:就/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那么”;D项的“于“解释为:比/表示“给”的意思。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欲”喜欢;“为”,做;“苟得”,苟且偷生。翻译为: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故选C。(4)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选项。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三篇短文只有乙文是通过类比引出中

27、心论故答案为:(DA;(2) B;(3) C;(4) Do【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解答时,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答题关键是熟记常见的一些虚词的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用法。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

28、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即可。【参考译文】甲: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乙: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

29、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丙: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

30、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课后拓展阅读20.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云:“孔日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扬

31、扬颜色不变,观者如堵。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而就死。见者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自赞:自我总结。观者如堵: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居天下之广居_贫贱不能移庶几无愧见者闻者,无不流涕(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而就死。(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顶是()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D.“见者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

32、他们的痛惜之情。(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答案】(1)住宅,这里喻指“仁;使动摇(改变);差不多;眼泪(2)(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一一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一一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一一义。(他)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3) D(4)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词义的理解。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句大意进行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一词多义、通假字、词

33、类活用和古今异义。如“居”:住宅,喻指“仁”;移:使动用法,使动摇(改变);涕:眼泪。千万不能以今释古。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一是直译,一是意译,要求考生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要表现出来。注意“广居、正位指的是“仁和礼”。句意为:(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一一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一一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一一义。(他)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项中“见者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必须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气节,选项中“表现他们的惋惜之情”表述错误。本题考查

34、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理解句子的意思,分析出文天祥的相关行为即可。甲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从文天祥被俘后的行为来看,他面对元军的高官厚禄,没有丝毫的动心,临死前毫不畏惧,从容赴死,正是这句话中“威武不能屈”的具体表现。故答案为:1、住宅,这里喻指“仁”2、使动摇(改变)3、差不多3、差不多4、眼泪(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一一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一一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一一义。(他)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3)D(4)

35、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分析】(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贝人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

36、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4)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意,结合人物的境遇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附参考译文】【乙】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就写下遗书自我总结,挂在衣带间。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仁德达到了极致。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

37、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集市时,神色从喜不变,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他)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Q培优第三阶一一中考沙场点兵21.阅读选文,完成问题。【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肢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乙】古之所谓豪杰之土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

38、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选自留侯论,有删节)【注】挟持:内心怀有。项籍:即项羽。轻:轻易。弊:疲弊。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淮阴:指韩信。(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必有过人之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B.匹夫见辱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C.而其志甚远也亲贤臣,

39、远小人(出师表)D.而轻用其锋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卡面句子。卒然临之而不惊。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4)【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答案】(1)D(2)突然面对意外而不慌乱。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3)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4)逆境(磨难、困境);忍耐【解析】【分析】(1)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

40、字词的含义,“用法词性的变化,哪一点“相同”都可以。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内容,了解选项各句话的意思,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D项两句中的“其”都当代词使用。(2)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卒”“临”“破”欲王”见“词色”,翻译后要疏通句子。(3)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4)仔细阅读两文,读懂内容,根据两文中所写人物的行为表现来

41、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概括填答。故答案为:(1)D(2)突然面对意外而不慌乱。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3)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4)逆境(磨难、困境);忍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学习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第23课孟子三章(课下注释小练)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42、寡助米粟公孙衍丈夫之冠吠亩傅说百里奚法家拂士曾益胶鬲(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一一基础过关练2 .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池非不深也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所以动心忍性D.富贵不能淫3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8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C.人/恒过,然后/能改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寡助(gu )妾妇(qi e )9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米粟(su)空乏其身(kng)B.公孙衍(yn)丈夫之冠(gudn)C.富贵不能淫(y1n)趺亩(qun)胶鬲(g6)D.傅说(yu。)百里奚(XI)法家拂士(b1)5

43、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亲戚畔之B.曾益其所不能C.威武不能屈D.入则无法家拂士6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一怒而诸侯惧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立天下之正位父命之1) .入则无法家拂士行拂乱其所为7 .下列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8 .作者从城高、池深、兵器锐利、粮食充足四个方面强调作战方所具备的“地利”,然后笔锋一转,指出即使如此,仍有人弃城而逃,自然地得出“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C.本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即行仁政的君

44、主。D.本文集中反映了孟子的“仁政”“法治”思想。9 .下列对富贵不能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10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谈不上是大丈夫。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人。D.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1 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B.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

45、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C.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1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之冠也B.山川之美,古来共谈C.下车引之D.与民由之13 .下面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C.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一起合称为“四书1D.古时男子十八岁要行冠礼,表示成年。14 .

4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环而攻之而不胜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寡助之至丈夫之冠也与民由之父命之舜发于吠亩之中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5 .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活用情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人恒过,然后能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6 .写出下列划线字的一词多义。城:三里之城城非不高也得:是焉得为大丈夫得志,与民由之戒:往送之门,戒之日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之:母命之往送之门此之谓大丈夫七里之郭17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Q往之女家“”同“”,曾益其所不能“”同“”,衡于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