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50140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总体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产生、发展,汉代成为正统,宋明发展为理学,明清批判继承,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张、明朝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课标要求1.了解“百家争鸣”的概况,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掌握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2.识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内容;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知识点一,百家争鸣的含义;原因;表现;影响,知识点一,百家争鸣的含义;原因;表现;影响

2、,2、形成原因:,1、含义: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知识点一,百家争鸣的含义;原因;表现;影响,2、形成原因:,经 济:政 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1、含义: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知识点一,百家争鸣的含义;原因;表现;影响,2、形成原因:,经 济:政 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兴起,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盛,“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1、含义: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创始人老子,庄子,

3、集大成者韩非子,创始人墨子,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仁政、民贵君轻、性善,君舟民水、仁义、性恶,道、辩证法、无为,万物是相对的,以法治国,兼爱、非攻、尚贤、节俭,3、表现,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创始人老子,庄子,集大成者韩非子,创始人墨子,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仁政、民贵君轻、性善,君舟民水、仁义、性恶,道、辩证法、无为,万物是相对的,以法治国,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以德治国和谐社会因材施教,依法治国,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平等和谐,合作探究一:诸子百家思想现在有用吗?,4、百家争鸣历史意义:,4、百家争鸣历史意义:,(3)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

4、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知识点二,董仲舒的新儒学,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为臣纲,

5、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知识点二,阅读下列材料,指出它们所体现的主张,董仲舒的新儒学,“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加强君权的需要,“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的需要,(1)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内容,合作探究二:结合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评价新儒学,评价,积极,消极,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对儒学成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1、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3、带有神学

6、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合作探究二:结合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评价新儒学,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汉武帝尊儒,原因:,汉武帝尊儒表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汉武帝尊儒,原因:,汉武帝尊儒表现:,思想上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政治上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教育上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B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C“士”阶层崛起和重用 D“学在民间”2、有的学者将战国于春秋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

7、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A儒、道、墨、法B道、法、儒、墨 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A,D,同步练习,3、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为今天建立和谐社会提供思想理论基础的是:孔子 墨子 韩非子 孟子()A B C D,B,4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B,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 转变体

8、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B C D,D,6、从汉武帝起成为国家规定教科书的儒家经典“五经”是指A诗书礼易春秋 B尚书书礼易春秋C诗春秋繁露礼易春秋 D尚书春秋繁露礼易春秋,A,7.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 B C D,D,8、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主张“民为贵,

9、社稷次之,君为轻”B、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难于他,D,课外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1、2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6分)指出材料1、2中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6分),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孔子的主张不适合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要求,所以不被重视;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