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和.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70991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六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实验六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实验六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实验六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实验六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六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六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和.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六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的培养特征观察,环境中的微生物,一 实验目的,1 学习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2 了解不同微生物在液体,半固体,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3 学习并掌握各种无菌操作接种技术,二 实验原理,1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原理自然条件下的微生物往往是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混合体。为了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或者要大量培养和使用某种微生物,必须从这些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获得纯培养,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在自然界中,上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其中生活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与种类非常多,在通气良好的花园土中,

2、好气性微生物占有绝对优势。本实验以花园土为材料分离土壤中的好气性细菌.分离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稀释平板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根据不同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要在培养基上出现欲分离微生物的单个菌落,必要时再对单菌落进一步分离纯化。在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微生物时,还可以同时测定待分离的微生物的数量。,倒平板的方法,倒平板(a)皿架法;(b)手持法,稀释平板计数法中样品的稀释和稀释后的取样培养,平板涂布法,平板划线分离法(a)交叉划线法。(l、2、3、4为依次划线的起点);(b)连续划线法(1、2力依次划线的起点);(c)划线操作,2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原理 1)微生物的菌落特征在固体平板培养基

3、上,单个微生物细胞或孢子生长繁殖可以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形状的菌落。在一定的培养基上和一定培养条件下,微生物的菌落特征是稳定的,因此通过菌落的观察可以识别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几大类微生物。菌落的基本特征包括菌落形状、大小、边缘、隆起度和颜色等。,2)微生物的培养特征是指微生物培养在培养基上所表现出来的群体形态和生长情况.一般可用斜面,液体,和半固体培养基来检验不同微生物的培养特征.它们培养在斜面培养基上,可以呈丝线状,刺毛状,串珠状,舒展状,树枝状或假根状.生长在液体培养基内,可以呈浑浊,絮状,黏液状,形成菌膜,上层清晰而底部显沉淀状.穿刺接种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可以沿穿刺线向四周蔓延,或仅

4、沿穿刺线生长,也可上层生长得好,甚至连成一片,底部很少生长;或底部长的好,上层甚至不生长.,固体斜面培养特征,液体培养特征,半固体穿刺培养特征,3 微生物的无菌操作接种原理,1)斜面接种,菌种管和待接试管在手中的拿法,试管拔塞后的灭菌,试管拔塞后的取菌,2)穿刺接种,穿刺接种(a)水平穿刺接种;(b)垂直穿刺接种,三 实验器材,1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倒平板,斜面,液体,半固体培养基.2 器材:花园土,99mL无菌水1瓶,9mL无菌水4支,1mL枪头,0.1mL,直径9cm的无菌平皿,天平,试管架,无菌称量纸,酒精灯,火柴,接种环,涂布棒,记号笔等.3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

5、菌,枯草杆菌.,四 实验方法,1 倒平板:在微波炉中将三角瓶内的培养基熔化,取灭菌的培养皿,每组倒12个平板.2 土壤稀释液的制备 称取1g花园土,无菌操作倒入99mL无菌生理盐水中,在震荡器中振荡20分钟,使微生物细胞分散,静置2030s,即成10-2稀释液;再用 lmL移液器,吸取10-2稀释液l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振荡,让菌液混合均匀,即成10-3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头吸取10-3稀释液l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振荡,即成10-4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 10-2、10-3、10-4、10-5等一系列稀释菌液。3 平板涂布将培养基平板编号,然后用移液

6、枪吸取10-3、10-4、10-5等一系列稀释菌液各0lmL对号接种在不同稀释度编号的琼脂平板上(每个编号设两个重复)。再用无菌涂布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布均匀,每个稀释度用一个灭菌涂布棒;更换稀释度时需将涂布棒灼烧灭菌。4 培养将涂布好的平板平放于桌上1020min,使菌液渗透入培养基内,然后将平板倒转。恒温37培养,两天后观察.,5 连续划线分离:用灭菌接种环蘸取10-2稀释液一环于已凝固的平板上进行划线。划线可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种为交叉划线法,是在平板的一边做第一次“Z”字形划线。转动培养皿约70角,将接种环在火上烧过并冷却后,通过第二次划线部分,做第二次“Z”字形划线。同法进行第三次、

7、第四次划线。另一种为连续划线法,是从平板边缘的一点开始连续作紧密的波浪式划线,直至平板中央。转动培养皿 180,再从平板另一边(不烧接种环)同样划线至平板中央。6 培养 将平板倒转,恒温37培养两天后观察.,7 培养特征观察接种分别取斜面,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作好标记,分别按要求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8 将接好的培养基置于37培养两天后观察.9 环境中的微生物 取一个平板移取皿盖,使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将另一个平板移取皿盖,放在一个较干净的环境,半小时后将两个皿盖该上,将平板倒转,恒温37培养两天后观察.10 体表不同部位的微生物取一个平板,用记号笔在平板背面化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标记好要检测的部位,如手,头发,衣服等,可将洗手前后分别检测.然后用不同的人体部位按在标记好的平板部位上,将平板倒转,恒温37培养两天后观察.,五 实验报告与思考题,1 在平板划线法中,为什么每次都需将接种环上的剩余物烧掉?2 为什么要将培养皿倒置培养?3 怎样确定你所得到的单菌落是否是纯种.4 见课本第53页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