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27167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习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 质和用途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活动与探究(一),点燃两只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注意:集气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的1/3),观察现象并分析。,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利用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思考:CCl4是一种高效灭火剂,它有哪些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

2、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震荡,观察现象并分析。,现 象,分 析,瓶子变扁。,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小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变红,不变色,不变色,变红,醋酸显酸性,CO2不显酸性,CO2和H2O反应生成了酸,水不显酸性,活动与探究(三),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O2+H2O=H2CO3,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H2CO3=H2O+CO2,想一想,在试管中注入5 mL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加热,再撒入少量的活性炭,其颜色变化正确的是()A、红紫无 B、紫红紫 C、紫红无 D、无红无,A,目前市场上的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用半瓶汽水,瓶口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导管的另一端放入澄清石灰水中,轻轻摇动瓶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冒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CO2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CO2+Ca(OH)2=CaCO3+H2O,共同分析 白色物质是碳酸钙(CaCO3),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

4、氧化碳发生如下反应:CO2+Ca(OH)2=CaCO3+H2O,思考讨论 实验室久置的石灰水瓶内壁会有一层白色物质,白色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纯碱,汽水,尿素,人工降雨(干冰),灭火,工业原料,致冷剂(干冰),光合作用,干冰的作用,1、人工降雨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量2、保存食物升华时使周围温度降低3、舞台烟幕升华时产生大量的烟雾,某山区一农民让其大儿子到久末开启的地窖里拿地瓜,人还没有下到一半便“扑通”一声栽下去,久喊不应。慌了手脚的农民又令其小儿子立即下去救人,结果又是如此,兄弟二人的生命就这样葬身于地窖之中。(1)兄弟二人为什么会葬身于地窖之中?(2)进地窖前,怎样用简易的方法确定进

5、入地窖是否会有生命危险?,温室效应,防治措施:1、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多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2、大力植树、种草,严禁乱砍滥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辨证看待二氧化碳的利与弊,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用作制冷剂,空气里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甚至死亡,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做温室肥料,大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可用

6、做灭火剂制纯碱、尿素,1、向温室大棚里施放适量的碳,其目的是()A、使害虫窒息死亡,有效防治病虫害 B、避免发生火灾 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C,2、检验某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A、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将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中 C、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D,3、地球大气层中 CO2的含量增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CO2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1)空气中 CO2的正常体积分数为(2)空气中 CO2的主要来源是。(3)自然界中能消耗CO2的作用是。,0.03,化石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4、下列

7、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石墨用作电极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焦炭用于冶金工业,A,5、敞口久置的石灰水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该“白膜”其实是 其产生原理是,CaCO3,CO2+Ca(OH)2=CaCO3+H2O,烧开水后的铝壶常常会结有一 层“水垢”为除去它,我们可以加入适量的 其原理是,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6、由于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大,产生“温室 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为了减少 CO2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B、开展植树造林,增

8、加地球表面绿化面积 C、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等以代替矿物燃料 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B、C,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CO2的哪些性质,1、物理性质:1)CO2能溶于水。2)CO2密度比空气大。3)干冰升华吸热,、化学性质: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能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3)能与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故事:一个老鼠洞夺三条命 山东宣判神秘死亡案,2007年4月,威海荣成某镇某石材厂的三位工人一夜之间神秘死亡。经警方侦查,他们死于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来源于与死者宿舍一沟之隔的一家海产品加工厂,而“引”一氧化碳入室的是一条老

9、鼠地道。最终,荣成法院判决该加工厂老板赔偿三名死者亲属。,(1)毒性,思考:,1、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 中毒,在火炉上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2、有人说他身强力壮,不会煤气中毒,等到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样做行吗?,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没有气味。,总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略小(接近),难溶于水,无,气,无,CO,密度(与空气比),溶解性,气味,状态,颜色,提问根据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实验室中能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该用什么方法收集呢?不能。应该用排水集气法,1、现有下列四种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试回答:(1)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10、的是_(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3)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 集的是_(4)即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 集的是_,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氢气,(2)可燃性,还原性,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这一反应。,1、怎样除去CO2 中的CO,2、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入 另一个容器。,B,3、CO和CO2相同的是()A、物理性质相同 B、化学性质相同C、组成元素相同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C,4、你能说出几种鉴别CO和CO2气体的方法?,(1)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的是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是一氧化碳。,(2)分别通入石蕊 溶液,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不变红的是一氧化碳。,(3)用燃着的木条分别点燃,熄灭的是二氧化碳,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毒性:,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一氧化碳,1.CO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接近)。,2.CO的化学性质,3.CO的用途 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