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重要性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重要性PPT.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审 计 重 要 性,审计重要性,一、重要性的含义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三个方面理解: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审计重要性,【相关链接】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A第1221号第三条:通常而言,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方面进行理解:(一)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
2、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二)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三)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因此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审计重要性,我们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判断考虑的角度是报表使用人。审计重要性虽然是注册会计师作出的专业判断,但是其判断考虑的角度却是报表使用人。注册会计师在判断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是以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为依据的,而不是
3、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或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虑的。所以,注册会计师在作出审计重要性的判断之前,必须在充分了解报表使用人的基础上评估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容忍程度。,审计重要性,【相关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是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证据越多;反之,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证据越少。例如,当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时,注册会计师只要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合理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工作量,检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就行;但当重要性水平下降为10万元时,注册会计师就要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增加审计程序,扩大审计范围,查出10-20万元之间的错
4、报漏报。显然,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时收集的审计证据要多于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时。,审计重要性,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即审计重要性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审计重要性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可从二方面理解:一方面审计重要性对检查风险的影响。如果重要性水平为20元,则20万元以下的错报漏报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人的判断或决策,注册会计师只需执行有关的审计程序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而如果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时,则10-20万元的错报漏报仍然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和决策,注册会计师不但要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而且要
5、查出1020万元之间的错报漏报。要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比要查出1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要容易,审计与检查风险存在反向关系。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变的情况下,审计风险和检 查风险成正比例关系,因此,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也存在反向关系。,审计重要性,另外一方面,就同一金额的未查出的错报漏报也会由于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要承担不同的审计风险。例如,同样10万元未检查出来的错报漏报,如果重要水平为20万元时,会计报表使用人认为10万元错报漏报未能查出,没事;如果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时,会计报表使用人认为10万元错报漏报未能查出,要追究注册会
6、计师的责任!显然,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时存在的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时存在的审计风险高。,审计重要性,审计重要性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关系 根据审计意见类型,审计报告一般可分为四种,即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究竟发表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考虑的主要因素。若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10万元的错报漏报,审计报告的类型由注册会计师对其重要评估。,审计重要性,二、应当学习的文件(一)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二)审计准则第1221号应用指南;(三)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8号重要性及评价错报。,审计重要性,三、在审计
7、工作底稿中记录重要性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一)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二)特定类别的重要性水平(如适用);(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四)对重要性的任何修改。,审计重要性,【相关链接】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A第1221号第十四条: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下列金额以及在确定这些金额时考虑的因素:(一)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一个或多个重要性水平(如适用);(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四)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对本条第(一)项至第(三)项内容作出的任何修改。,审计重要性,(一)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1、选取基准;2、确定百分比。注、应当在审计工作
8、底稿中充分记录在选定基准和百分比时所考虑的因素,。,审计重要性,1、选取基准(1)常用的基准税前利润(利润总额)通常情况下,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利润可能是大多数财务报表使用者最为关注的财务指标,故选取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作为基准。,审计重要性,1、选取基准企业微利、微亏时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方法确定基准A、过去三到五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B、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其他财务指标作为基准,如营业收入、总资产。,审计重要性,1、选取基准(2)其他基准A、平均税前利润或营业收入(经营状况大幅波动);B、总资产(新设企业);C、营业收入(新兴行业);D、捐赠收入或捐赠支出(基金会)。,审计重要性,1、
9、选取基准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财务报表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和费用);(2)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4)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5)基准的相对波动性。,审计重要性,2、确定百分比(1)审计准则应用指南示例A、营利为目的的制造业企业,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的5%;B、非营利组织,总收人或费用总额的1%是适当的。应用指南:百分比无论是高一些还是低一些,只要符合具体情况,都是适当的,审计重要性,2、确定百分比(2)笔者建议的年报审计百分比A、税前利润、平均税前利润,3%-5%;B、总收
10、入,营业收入,0.5-1;C、资产总额,0.5-1。注、专项审计通常要求更低的百分比,审计重要性,2、确定百分比在确定百分比时,考虑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财务报表是否分发给广大范围的使用者;(2)被审计单位是否由集团内部关联方提供融资或是否有大额对外融资(如银行贷款);(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对基准数据特别敏感(如特殊目的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审计重要性,(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下列因素可能表明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其发生的错报金额虽然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合理预期将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1)法律法规或适用的财务
11、报告编制基础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定项目(如关联方交易、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薪酬)计量或披露的预期;(2)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如制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业务的特定方面(如新收购的业务)。,审计重要性,(三)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1、运用职业判断确定一个或多个实际执行的重要性;2、可以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较低风险)至75%(较高风险)。3、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充分记录在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时所作出的职业判断的依据,审计重要性,(三)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问题解答第8号示例:根据以前期间的审计经验和本期审计计划阶段的风
12、险评估结果: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作为大多数报表项目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营业收入项目内部控制存在控制缺陷,以前年度审计中存在审计调整,因以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作为营业收入项目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审计重要性,(三)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对于审计风险较高的审计项目,需要确定较低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如果存在下列情况,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择较低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1)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2)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3)项目总体风险较高;(4)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审计重要性,(三)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如果存在下列情况,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择
13、较高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1)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2)项目总体风险为低到中等,例如处于非高风险行业、管理层有足够能力、面临较低的业绩压力等;(3)以前期间的审计经验表明内部控制运行有效。,审计重要性,(四)记录对重要性作出的修改 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实际财务成果与最初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时使用的预期本期财务成果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则需要修改重要性。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对重要性作出的任何修改。,审计重要性,(五)记录微小错报临界值问题解答第8号示例:1、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至5%;2、不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10%;3、可以为重分类错报确定一个更高的临界值。注、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充分记录在确定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时所作出的职业判断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