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277166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ppt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篇 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从这一篇起,我们开始运用经济模型来描述和研究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本篇讨论的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主要是建立在古典学派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古典学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Smith),古典学派的理论散见于20世纪早期的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庇古(A.C.Pigou)及其他人的著作。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市场机制是达到市场均衡的惟一手段:即价格机制的作用能使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一致,工资的可伸缩性能保证劳动力市场出清;利率的灵活变动能调节资本市场上储蓄与投资的平衡等,这被归结为古典学派的萨伊定律(Says Law),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萨伊

2、.doc此外,古典经济学还相信货币数量的变动不会对经济造成影响,也就是“货币是中性的”。因此,古典学派观点的一个核心假设是价格、工资具备充分的伸缩性,使经济能迅速调整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因而不会出现人们愿意接受现行工资而找不到工作的大规模失业现象。尽管古典理论关于价格、工资自由变动的假设在短期内并不能很好地为经验数据所检验,但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还是认为它较好地描述了宏观经济的长期运行状况。,本篇基于价格、工资有伸缩性这一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展开对宏观经济长期模型的分析。本篇由五章构成。第二章在衡量宏现经济一系列变量的基础上介绍了一个最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这一模型讨论了宏观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宏

3、观经济均衡问题。在模型中,除了假定价格是可变外,还假定资本、劳动等要素和技术都固定不变,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及不考虑货币的作用和国际间资源的流动等。在后继的章节里,这些假定被逐步放宽,使我们的模型更贴近现实经济。第三章我们考察生产要素和技术变动引起的经济增长问题。第四章讨论存在失业的情况,也就是劳动力资源闲置问题。第五章分析货币在实际经济中的作用以及货币政策的效果。第六章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第一节GDP的测算第二节价格水平、失业率等变量的测算第三节产出、支出、收入的构成和相互关系第四节宏观经济均衡简单模型,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衡量一、收入和支出的循

4、环流动GDP的概念是从生产的角度定义一国的总产出的。我们现在利用一个收入和支出的循环流动图来描述一国的经济运行,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分析GDP的构成与计算出来其他方法的。,所以,计算GDP有两种基本方法:收入法和支出法。,Y=C+S+T,Y=C+I+G+NX,6,二、用总支出衡量的方法这种核算方法,是把一个国家一年期间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按购买者(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因而也是这些产品和劳务的销售金额)分类汇总而成。GDP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分为四各部分: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故由此计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C 投资 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NX(即出口X

5、进口M)。即:Y=GDP=C I G NX,总收入,总支出,(一)个人消费(即家庭消费)的支出(C)包括购买耐用品(如小汽车、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非耐用品(如食物、衣服之类),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看戏等)的支出,但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尽管它类似耐用消费支出,但一般将它包括在投资中。,消费(C),耐用品 持续长时间,如:汽车、家用电器非耐用品 持续短时间,如:食物、衣服服务为消费者干的活,如:干洗,空运,定义:家庭购买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包括:,美国的消费,2001,(二)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和住宅建筑、购买机器设备以及存货)的支出(I)。投资可分为固定资产投

6、资、住宅在投资和存货投资三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是用来增加新厂房、新设备、营业用建筑物的支出,“固定”这个说法是表示这类投资品将长期存在并使用。住宅投资是指居民购买新建住房的支出;存货投资指的是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它的数值等于年末存货价值减去年初存货价值,存货投资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投资是一定时期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新的资本流量,而资本存量则是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在总投资中,有一部分用于补偿旧资本的消耗,这部分投资是用来重置资本的,称为重置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称为净投资。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家庭来说,我们通常把购买股票等等

7、行为称为投资,但是,在宏观经济学中,这些则属于储蓄。只有购买实际资产的支出,才属于宏观经济学的投资。,投资(I),包括:商业固定投资 在厂商将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和服务的工厂和设备上的支出居民固定投资消费者和房东在住房上的支出存货投资 所有厂商存货价值的变化,美国的投资,2001,(三)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G)是指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政府花钱设置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举办学校等都属于政府购买,这些政府购买都作为最终产品计入国民收入。政府这些购买通过雇请公务员、学校教师,建立公共设施,造潜艇,雇请司法部门的人员等到为社会提供服务。由于这些服务不是典型地卖给最终消费者,因此对政府提供

8、的服务难以进行市场估价。这就使政府购买和个人消费、投资和出口不同。在计入GDP时,不是根据购买政府服务所费成本,而是根据政府提供这些服务所费成本。例如根据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来计算公共教育的价值,国防的价值则假定等于国防费支出。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中只有一部分才计入GDP,而其他有些部分,例如转移支付是不包括在GDP中的。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提供了生产要素的服务因而创造了收入。,政府支出,2001,(四)货物或劳务的净出口(XM)是指进出

9、口差额方面的支出。世界上的国家一般都有和别国及别地区有些贸易往来。这就使得一个国家的居民户、企业和政府在购买最终产品方面的支出和这个国家的总产出会不相等。本国购买一些产品是别的国家生产的,这些进口产品应从总购买中减去。相反本国有些产品是卖到国外去的,这些出口产品应当加到购买产品中去。这样在计算GDP时,净出口(XM)就应当加到总支出中去,这个净出口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净出口(NX=EX IM),2007年我国GDP的构成,19,1996年美国GDP的构成,21,1997年美国GDP及其构成(支出法),例题:计算GDP、NDP、NI、PI与DPI,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

10、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为5000亿美元(其中5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GD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DP=16000-500=15500NI=15500-2000=13500PI=13500+500=14000 DPI=14000-(3000-2000)=13000,三、用收入衡量的方法用这种核算方法,是从居民户向企业出

11、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看,也就是从企业生产成本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了多少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GNP=GDP+NF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支付)国民生产净值:NNP=GNP 折旧国民收入:NI=NNP间接税 NI=劳动收入+所有者收入+租金+公司利润+净利息收入个人收入:PI=NI 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 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美国1996年GDP及其构成(收入法),四、GDP衡量中的其他问题(一)增加价值法: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二)本期产出:当年产出,不能重复计算。(三)市场价格:进入市场公开交易的部分。1.地下经

12、济与黑市2.非市场活动(四)GDP是正确反映国民福利水平的指标吗?1.闲暇的价值2.自然资源和环境中国每年因污染造成损失达GDP的10.doc3.政府支出中国财政供养人员数量比发达国家多20倍.doc4.收入分配,28,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2009年7月)上年同月=10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8.2一、食 品 98.8 粮 食 105.1 肉禽及其制品 86.8 蛋 98.8 水 产 品 98.2 鲜 菜 110.1 鲜 果 124.1二、烟酒及用品 101.2三、衣 着 97.6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9.6五、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7六、交通和通信 97.3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3、 99.3八、居 住 94.2,29,2004年09月14日05:47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9月13日电(记者王磊)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月上涨5.3%,涨幅与7月份持平。食品价格仍是8月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其涨幅为13.9%,上月该指标为14.6%。8月,粮食价格上涨31.8%,油脂价格上涨22.5%,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3.5%,鲜蛋价格上涨30.3%,水产品价格上涨15.6%,鲜菜价格上涨5.8%。本月居住类价格上涨6.0%,上涨幅度超过7月份的5.0%。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9.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3%,租房价格上

14、涨3.2%。此外,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1.1%。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5%,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0%。其中,西药价格下降5.4%,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下降2.9%,但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3.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2%。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3.4%,但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5%,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1.6%,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2.9%;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5.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1%。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上涨2.5%,文娱费价格上涨1.7%,旅游及外出价格上涨4.0%,但文娱用耐用消费品价

15、格下降6.3%。,30,第二节 价格指数和失业率一、名义GDP和实际GDP解决名义GDP存在的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变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基年)的价格为标准,测算GDP数值。这一用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称为实际GDP。二、价格指数价格指数(price index)是反映物价水平变化情况的指标,是同一组商品和服务在各年的价格同他在某一基年价格的比率。编制价格指数有两种基本方法:可变权数价格指数(Variale-Weight Price Index)也称帕氏指数(Paasche Index),31,固定权数价格指数(Fixd-weight Price Index)也称拉氏指数(Laspeyre

16、s Index)常见的价格指数有GDP消胀指数(Price Deflator Index)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以及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二)GDP消胀指数,32,美国的实际和名义 GDP,1967-2001,33,(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是衡量消费品的平均物价水平的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也称为生活物价指数,是与普通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物价指数。(三)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生产者价格指数是一种批发物价指数,衡量批发时或生产阶段时的价格水平变动。消费物价指数与生产物价指数只是统计的范围不同,计算方法是一样的。GDP消胀指数属于帕氏指数

17、,CPI和PPI属于拉氏指数。,34,美国CPI的“一篮子商品”的组成,通过价格指数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通货膨胀的情况。如果Pt表示t期的物价水平,Pt+1表示t+1期的价格水平,用t+1表示t+1期的通货膨胀率,则有:,中国的物价指数,37,1994-2001中国消费物价指数,三、失业的计量尽管西方经济学家统计的失业分为若干种类型,但人们关心的是非自愿失业的程度。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必然存在的,这两种失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比率为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它被认为是正常的失业现象。因此,经济学关注的失业主要是需求不足型失业,而当需求不足的失业

18、率为零时,就意味着全社会的充分就业。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经济产出量就称为“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并不是没有工作的人,都属于失业者。美国劳工统计署关于失业率的统计方法是将美国人口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人口由三部分组成:(1)未满16周岁;(2)现役军人;(3)精神病人及劳教人员。这类人员属于非劳动力资源,1982年占26%。第二类人口是老年人口及符合劳动年龄的无法参加就业行列的成年劳动者,是资源但无法利用,也是非劳动力。包括:(1)操持家务;(2)在校学习;(3)老年退休;(4)病残者。占27%。,第三类人口是劳动力,由两部分构成:(1)就业者,其中又分为工作中和非工作中

19、,非工作中是指在职中请假、休假以及临时无工作的人;(2)失业者,分为被解雇者、自愿离职者、再次求业者和首次求业者几种情况。这里自愿离职是寻求更好收入更高的岗位,而再次求业者是曾有过工作经历再次寻求工作的人。自愿离职和再求业者的区别在于:自愿离职者属于第三类人口,而再求业者指第一、第二类人口。第三类人口占47%。,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了一个经济中愿意就业者在适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失业界定的三条标准: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工作;当前准备工作;正在寻找工作。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所以,失业率的计算,并不是失业人数与总人口的比率

20、,而是在第三类人口中,失业人数和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这样得出1982年美国的失业率为9.7%。由于失业在全体公民之间分布不均衡,可以按不同种族、性别、年龄等不同劳动力类型判定失业率。如在美国,黑人失业率为白人的20倍,20岁以下的年轻人失业率为老工人的2倍,另外男女失业率差别也可计算。20岁以下的失业者与其他失业者之间在性质上有一个显著区别,前者较多地倾向于短期失业,频繁地进入退出劳动力队伍,老工人失业时,则持续时间较长。,需要注意的是,失业率的计算虽然有复杂的统计,但也有其较大的局限性。第一,凡是被支付报酬的工人都被统计在就业者之中,而不能明确区分是全日制(Full-time job)还是打

21、短工(pant-time job),一个一周工作15小时的工人和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人在计算失业率时是没办法区分的。这样,在统计中忽略了实际工作时间少于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低估了实际的失业率。,第二,这种统计中还存在劳动者未能充分利用其技能的问题(under employment),如一名大学教授去看大门,实际上他处在一种失业状态。因为,文教劳动力资源只能做简单的非脑力的工作,劳动力利用效率低下,这样也可能低估失业率。第三,主管部门和劳动者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虚报、谎报就业状况。劳动力主管部门低报、以赢取奖励、保护乌纱,而劳动力则谎报失业,骗取失业救济金等,这都可能导致计算的不准确。,45

22、,四、奥肯定律实际增长率和失业率的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Okuns law)。尤其是对应于实际GDP增长率在一年内高于趋势增长率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0.5个百分点。奥肯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发现,失业率和GDP增长率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3%2失业率的变化3%是在失业率不发生变化时实际GDP的趋势增长率,这是由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决定的。由此,失业每增加1%,实际GDP下降2%。例如,如果要使失业率由8%下降到6%,则实际GDP的增长率就必须达到:实际GDP变化率=3%2(6%8%)=7%即实际GDP增长率必须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7%,才能使失业率下降2

23、个百分点。,奥肯定律,奥肯定律阐述的是失业率一个百分点的减少带来实际GDP 两个百分点的额外增长。,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一、国民收入的生产总收入决定于:投入的生产要素;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即生产函数。当投入一定的资本和劳动时,产出水平就取决于生产的技术状况,可以用生产函数来反映。用Y 表示给定时期中的实际产出,生产函数具有如下的一般形式:YF(K,L)(218)此式表明,总产出是投入的资本量和就业量的函数。生产函数反映了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而任何生产方法和技术水平的改进都会导致新的投入产出关系,使生产函数发生变化。,很多生产函数都

24、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所谓规模报酬不变是指当投入的生产要素增加或减少一定比例时,产出也变化相同的比例。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就是;Y=F(K,L),0(2.19)也就是说,当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增加相同的倍数时,产出也增加倍。在今后的讨论中会发现,这一性质对收入分配有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为例来考察规模报酬情况,它的表达式是:(2.20)其中A为自生增长因素,一般用来反映技术变动状况。当资本和劳动同时增长倍时,产出变成:,因此,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在这里,我们假定,生产要素的量是给定的

25、,即资本存量和就业量都是不变的。因此生产函数就是:,我们进一步假定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即资本不存在闲置,劳动力不存在失业现象,这时经济的产出称为潜在的产出水平,或潜在的GDP(Potential GDP)水平,用 来表示。从长期来看,投入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的技术水平都会发生变化。当资本存量增加和就业量增加时,产量会提高。另外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会促使产量提高。,二、国民收入的分配(一)生产函数与厂商的利润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因此,讨论国民收入的分配,也就是要分析生产要素价格是如何确定的。为了简化分析,首先假定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行为不会对

26、产品和要素价格产生任何影响,它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也就是说,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企业能购买到所需要的任何要素,也能出售想卖掉的任何产品。同时还假定企业生产只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即企业的生产函数仍然是:YF(K,L)其中Y是企业的产量,K和L分别是使用的资本量和雇佣的工人数。企业以工资 W 雇佣工人,以租金 r 租用资本,并可以按P的价格出售产品。,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利润()等于收益减去成本,企业的收益(R)等于销售量(即产量)乘以价格,企业的成本(C)由工资和租金两部分构成。我们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上述关系,得到:R=PY=PF(K,L)(223)C=WL+rK(224)

27、=R C=PF(K,L)WL rK(225)企业利润由产品价格 P,要素价格 W和 r,以及要素投入量 L和 K共同决定。由于完全竞争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它只能通过选择不同的要素投入量来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二)劳动市场的均衡企业的产量会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提高,我们把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称为该要素的边际产量。随着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图2.3的生产函数说明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当资本投入不变时,劳动的边际产量就是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

28、曲线越来越平坦,表明劳动的边际产量不断减少。,企业在决定是否增加雇佣的工人数时(假定资本不变),先要比较多雇一个工人增加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大小,收益取决于劳动的边际产量的产品价格,成本取决于要素的价格。当收益大于成本时,它会增加劳动投入量,反之,它会减少劳动投入量,直到两者相等时,企业利润最大。企业的这一决策过程也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企业要选择劳动投入量 L使式(225)表示的利润最大化,因此令:ddL=0 得到:PFL(K,L)W=0其中,FL(K,L)=dF(K,L)/dL,就是劳动的边际产量。因此:PMPL=W。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化。或者是:MPL=W/P。即企业利润

29、最大化要求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如果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也必须减少才能满足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因此,企业应该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而如果实际工资水平上升,劳动的边际产量应该增加才能保证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就会减少工人雇佣量。因此,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实际上就是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由于边际产量递减,劳动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假定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劳动的总供给量固定不变,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S是一条垂直的曲线,如图2.4所示。由于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社会的劳动需求曲线D也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这样,在垂直的劳动供给曲线和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的交

30、点E,整个经济现有的劳动存量正好等于企业所需求的劳动数量,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此时决定的均衡的实际工资水平为(W/P)0。从中可以看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劳动的报酬就是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的报酬就是劳动的边际产量,(三)资本市场的均衡对企业资本需求的分析完全类似于劳动需求,只是在这里假定劳动数量保持不变,企业选择资本量K,使利润最大化,也就是:d/dK=0 因此可得到:PFK(K,L)r=0PMPK=r MPK=r/P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资本的实际租用价格。因此,如果实际租金下降,企业从利润最大化出发会增加资本使用量;而如果实际租金上升,企业就会减少资本使用量。类似的,由于资本边际产量递减,企业

31、的资本需求曲线也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资本的实际租用价格,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每种要素都会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边际贡献得到报酬。工人的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资本的实际租用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因此,总的工资收入是MPL,而总的资本收入是MPK。进一步说,总收人中扣除工资收入和资本收入后余下的部分是企业的利润。利润=YMPLLMPKK我们只需将上式稍作变换,就能得到:Y=MPLL+MPKK+国民收入被分成三部分:劳动的报酬、资本的报酬和利润,因而上式实际也反映了国民收入是如何分配的。,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国民收

32、入按边际产量将正好分配给各种生产要素,这时利润就等于零,这一规律被称为欧拉定理(Euler,theorem)。如果生产函数F(K,L)规模报酬不变,根据欧拉定理有:YF(K,L)=MPLL+MPKK(236)总收入Y正好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分配,也就是说,由要素边际产量决定的各种要素报酬之和恰好等于总收入。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指的利润是经济利润,经济利润并不包括企业的正常利润,因此,企业的利润虽然等于零,企业仍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而正常利润已经包括在企业的成本之中。总之,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中,每种生产要素都根据它的边际产量获得报酬,而国民收入应该正好等于各种要索的报酬之和。,三、国民收入的消费上

33、面已经分析了总产出水平是如何决定的,收入是如何分配的,下面我们将讨论人们如何来使用这部分收入,也就是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问题。在引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后,需求也就是我们前面讨论过的总支出。GDP从支出角度可分为四个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先考虑封闭经济情况,即假定不存在外国经济部门,这时NX就等于零。在封闭经济中,实际GDP就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之和,即Y=C+I+G(2.37)式(2.37)被称为封闭经济的国民收入恒等式,表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分别被用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这三部分的变化规律。,(一)消费从

34、各国的统计资料来看,消费C在总支出中都占有最大的份额决定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很多,如传统习惯、兴趣爱好、攀比心理、年龄以及气候等等,都会对消费发生影响,但是对消费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收入水平。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水平也就越高。影响人们消费水平的是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我们可以用国民收入Y减去税收T来表示,因此我们可以把消费与收如之间的关系表示为:C=C(YT)这就是消费函数。通常情况下,消费函数写成线性方程的形式,即C=a+b(YT)a为自发(自生)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MPC),bY为引致消费。对一个国家而言,自生消费可以理解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消费,它与该国的国民收入水平也没有直

35、接的联系。对于这一消费函数,可以通过图2.6来说明。,(二)投资1)投资的机会成本:利率2)名义利率(i)和实际利率(r=i)3)投资函数:I=I(r)(三)政府购买注意:G、T被看成是外生变量。,62,第四节 宏观经济均衡一、产品市场的均衡总需求(总支出)函数AE=C+I+G=C(Y-T)+I(r)+总供给: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实际利率水平被称为均衡利率。,63,二、金融市场的均衡,1.储蓄取决于潜在产出和其他外生变量,所以储蓄曲线是垂直的。可贷资金的需求即投资曲线是向下倾斜的,随着利率的下降,投资需求不断增加。,2.通过调整利率,可以使投资等于储蓄,实现金融市场的均衡。

36、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利率水平r*就是均衡利率。,65,三、财政政策的作用(一)政府购买的变动,通常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购买增加总需求增加可是现在:由于潜在的国民收入是由投入的要素决定的,是不变的,消费也是不变的,因此,政府购买增加投资相同幅度的减少。为什么投资会减少呢?投资减少一定是因为利率水平提高了。实际结果是:政府购买增加利率上升实际国民收入保持不变。这里发生变化的仅仅是国民收入的构成,政府购买增加的部分正好等于企业减少的投资,因此,政府购买“挤出”了私人投资。,66,扩张的财政政策:从金融市场角度看,政府购买增加公共储蓄减少总国民储蓄减少 S1 S2 利率水平提高私人投资减少。紧缩的财政政策作用相反。,67,(二)税收的变动,减少税收的效果类似于增加政府购买。这里的税收指的是所得税。减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增加。由于产出决定于潜在的国民收入,是不变的,消费的增加同样意味着投资的下降,利率的上升。,减少税收消费增加投资下降(这说明利率水平是提高了),68,69,如果储蓄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则,I1 I2;尽管利率水平提高了,r1 r2,均衡投资量也会增加。因为,随着利率的提高,储蓄的收益提高,人们会减少消费而增加储蓄。这是投资需求增加,均衡利率和均衡投资量都会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