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的考察与再构.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93687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的考察与再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的考察与再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的考察与再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的考察与再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的考察与再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的考察与再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的考察与再构.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的考察与再构李虎林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或教育科学的学科分类结构,即教育学的分支分科之间的类别划分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合形式、组织方式。,一、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研究的考察,现有的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研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这些研究既有值得参考和借鉴之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和问题。,(一)以研究对象为分类标准构建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毛祖桓教授认为,教育活动比较适合作为教育学科体系分类研究的“逻辑起点”。因此,他首先以教育活动为一级指标,将教育学科分为两类,即以教育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和以教育科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接着将以教育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

2、学科又进一步分为三类,即以微观教育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以中观教育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和以宏观教育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此外,他提出,还有两类学科是以总体教育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其中一类是从时空序列去研究的,另一类是运用技术理论去研究的。,陶本一教授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有教育现象和教育学自身,而且还有与之相关的其他现象。例如教育心理学等边缘学科虽然它们所关注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属于教育现象的范围,但是并不直接地是完整的教育现象本身,而只是教育现象的某个侧面、某种特性,而且也可以同时视为另外一种相关现象。据此,该研究将教育学科划分为三个系列。一是基干性学科系列,即以相对

3、“纯”的教育现象为对象的那些学科;二是边缘性学科系列,即以教育现象的某个侧面(同时也是其他相关现象的一个领域)为对象的那些学科;三是教育科学学系列,即以教育理论自身为对象的学科。,根据教育活动或教育现象的层次或特征将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教育学学科结构与教育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是,由于许多教育学科同时指向同一个对象,因而以研究对象为标准对教育学科所作的分类难免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同时,难以充分反映教育学分支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相互作用的方式。,(二)依据研究对象、运用其他学科的方式和研究对象的性质连续分类,这一分类包括三个步骤或层次:第一层次依据研究对象将教

4、育学科分为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和以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两大类;第二层次以运用其他学科的方式为标准,将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分为三个亚类,即把被运用学科作为分析框架的学科、采用被运用学科方法的学科和综合运用各门学科解决教育实际行动问题的学科;第三层次以研究对象的性质为标准将上述三类学科又进一步分为不同的学科群。,教育科学分类框架表(瞿葆奎 唐莹,1997),依据“运用其他学科的方式”这一标准对教育科学所进行的划分最大限度的反映了教育科学或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的体现出了教育学的开放性以及研究基础的广泛性。但是,这种分类方式在体现教育学开放性的同时,对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却体现不够

5、。此外,上述分类框架还存在包含学科不全的问题,例如教育学分支学科中研究各级学校教育的学前教育学、小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和研究各类型学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等均未在上述分类框架中出现。,(三)参照现代科学体系构建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王伟廉教授在教育科学学初探教育科学的反思一书中提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看作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反映在自然科学中就是科学的门类结构,分别称作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以此为参照,该研究将教育科学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个门类。其中教育的基础科学只有一个名称,即教育学。应用科学

6、以基础科学为指导,研究各层次、各类型的教育活动方式和规律,并运用技术科学的成果直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同时为基础科学增添新的内容。技术科学是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之间的中介或桥梁。它在确立了教育活动方向之后,为教育实践提供般性的技术指导,并为教育的实施提供方法,使教育活动得以开展。,参照科学技术体系或以研究目的为分类标准构建教育学的学科分类结构除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学作为整体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层次外,还能够比较好的体现出这些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但是,该类研究也存在一些需要指出的问题。首先,在该研究中未包括教学论、课程论、德育学等重要的教育学分支学科,存在学科结构不完

7、整的问题。其次,教育学的基础研究并不符合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基础科学的特征,而更符合技术科学,即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的特征,因此教育学在纵向结构上并不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构成。,现在一般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纵向结构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或工程技术三个层次。其中,基础科学的研究侧重在认识世界过程中,进行新探索,获得新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论;技术科学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以应用为导向,以基础科学知识为基础,研究和解决某类工程技术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为某类工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工程技术的研究则侧重于将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创造新技术

8、、新方法,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就三者的关系而言,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都是工程技术的基础,因而,相对于工程技术而言,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都属于基础研究,基础性是二者共同的特征。与此同时,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别,首先,技术科学具有应用价值,而基础科学未必有应用价值。关于这一点,沈珠江院士指出:“基础科学中的许多内容是人们为了满足好奇心而积累起来的,有的可能永远不会有实用价值,有的则是当前还看不到有实用价值。剩下来有用的基础知识构成了技术原理,这就是技术科学。所以技术科学可以定义为基础科学中有应用价值的知识体系。”其次,技术科学的研究不能脱离应用对象。“技术科学工作者必须对应

9、用对象有深刻的了解。技术科学研究的课题应来源于应用方面的近期和长远需要,其研究成果又必须体现在应用上。从应用中来又回到应用中去,这是技术科学另一个基本的特点。”,从以上我们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了解可以看出,教育学作为一个以教育这一人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学科群,其基础研究并不符合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基础科学的特征,而更符合技术科学的特征。首先,从研究目的上来说,与技术科学相类似,教育学的基础研究侧重于以应用为导向,研究和解决教育应用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其次,从与应用对象的关系而言,与技术科学相一致,教育学的基础研究也不能脱离其应用对象,教育

10、学的基础研究者也必须对应用对象,即教育学的应用研究和教育实践有深刻的了解,从教育实践中来到教育实践中去亦是教育学基础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再次,从研究基础上来说,教育学的研究基础除了教育实践外,亦需要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更为基础的学科的理论为研究基础。最后,从理论性质上来讲,与技术科学相同,教育学的基础研究成果亦属于有应用价值的基础知识体系,而其应用价值恰体现为为教育应用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与教育学的基础研究相对应的应该是技术科学,即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而非基础科学。进一步来说,教育学作为一个具有实践品格的学科群,在纵向结构上并不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

11、所构成。,二、“两类多层次”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的构建,(一)构建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的立足点与依据,首先,教育学独立性的欠缺是一直以来制约教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维护教育学独立性的关键则在于确立自身的学科立场。在当前教育学已成为一个学科群的背景下,教育学确立自身的学科立场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传统教育学转换、分化和拓展而来的教育学分支学科需要自觉的维护教育学的学科立场。二是与其他学科具有交叉关系的学科需要以教育学立场与其他学科立场的沟通与对话为基础,实现教育理论、方法与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不同于原有理论、方法的新理论、新方法。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拟把学科立

12、场作为构建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的一个重要依据和维度。,其次,教育学发展中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学分支学科之间缺乏关联与协作的问题。基于此,为了促进教育学分支学科之间的协作,我们在构建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时,需要充分的揭示和体现教育学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方式。从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可知,参照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或依据研究目的构建教育学的学科分类结构能够比较好的体现教育学不同层次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由于教育学的基础研究并不符合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基础科学的特征,而更符合技术科学,即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的特征,因此教育学在纵向结构上并不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构成

13、,而是由应用基础研究、中间研究和具体应用研究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所构成。但是,教育学的上述三个层次并无严格意义上的边界,不同学科根据其研究目的或理论性质的主要方面难以绝对地归入某个固定的层次。因此,本研究一方面拟将教育学在研究目的上从应用基础研究到中间研究,再到具体应用研究的阶梯形递变特征作为构建教育学学科分类结构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和维度,另一方面又只在这一维度上对教育学的不同层次学科进行趋向性的标示。,(二)“两类多层次”教育学学科结构的构建,首先,依据学科立场,将所有研究教育问题的学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遵循教育学学科立场的教育专门学科,另一类是建立在教育学学科立场与其他学科学科立场沟通基础上的交叉学科。,其次,依据教育学在研究目的上从应用基础研究到中间研究,再到具体应用研究的阶梯形递变特征,将教育专门学科分为六个层次。与此同时,仍然依据教育学在研究目的上从应用基础研究到中间研究,再到具体应用研究的阶梯形递变特征,将交叉学科分为五个层次。,此外,在教育学科中还存在一类学科是以教育学和教育研究自身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包括元教育学、教育科学学、教育学史、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等,这一类学科虽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比较间接,但是,它们在促进教育学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推动教育学学科功能的全面实现方面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