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与学校教育制度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目的与学校教育制度概述.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教育目的与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第二节 教育目的观第三节 我国教育目的第四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有没有目的?杜威:教育无目的论 马克思:“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家长给孩子取名字寄托着对孩子的希望和培养方向、目的。如,刘翔。叶圣
2、陶:教是为了不教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管是为了不管。,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待,反映教育在培养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概念,教育目的一般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
3、二、教育目的与相关概念的辨析,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确定的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的指导思想与指导原则。(1)内容上,教育方针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三部分内容。教育目的一般只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2)侧重点上,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则在“半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做得更为突出。,二者的联系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教育目的主要对人才培养规格作出规定,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各级
4、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具有很强的区域性、阶段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的特点。(1)在目标内容上,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相通,且必须服从教育目的。(2)从关系上说,教育目的居于上层,具有概括性与抽象性的特点,培养目标只是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三、教育目的的特点,第一,宏观性它是国家指导全国教育事业的总的要求,是制定各项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依据,它规定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第二,预期性它是指社会或个人对教育对象未来发展状况的期望,所展现的是一种预期的状态。,第三,强制性它在内容上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政府的主张和政党的利益。第四,时代性任何一个教育目的都具有时代的气息
5、,那种绝对普适性的超越时空的教育目的是不存在的。此外,教育目的是客观与主管的统一,是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可能的融合。,四、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外在的教育目的和内在的教育目的预设的教育目的与生成的教育目的,1.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观实现要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是指导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价值内核。功用性教育目的就是教育在发展人从事或作用于各种事物的活动性能力方面所预期的结果,内含对人的功用性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以能力、技能技巧等
6、方面的具体要求呈现出来。,2.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1)终极性教育目的: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涵着人的发展要求具有“完人”的性质。,(2)发展性教育目的,也称现实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3.外在的教育目的和内在的教育目的,(1)外在的教育目的即作为主体的社会既定的教育目的,是一种通过合法化形式而表现出来的教育目的。(2)内在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过程中要实现的目的,是对具体教育活动预期结果的直接指向,内含对学习者情意品行、知识认知、行为技
7、能等方面发展变化预期的结果。,4.预设的教育目的与生成的教育目的,(1)预设的教育目的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展之前就制定好的面对。(2)生成的教育目的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主体根据自身的实际以及活动的进展情况对原有教育目的作出修正、调整,或者重新厘定新的教育目的。,五、教育目的的功能,(一)定向功能(二)调控功能(三)评价功能(四)激励功能,(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教育目的及其所具有的层次性,不仅内含对整体教育活动努力方向的指向性和结果要求,而且还含有对具体教育活动的具体规定性。一是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二是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三是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四是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
8、。,(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1.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把握上。2.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标准要求。3.通过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3.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一种教育目的的自身衍生出系列的短期、中期或长期的目标,具体调节和控制教育的各种活动。调控的对象:(1)对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调控。(2)对受教育者的调控,具体体现为对学生的外部调控和学生的自我控制。,(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1.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2.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9、上。,(四)对教育活动的激励功能,教育目的蕴含着观念价值与期望值,形成了一种吸引力,促进教育为达到理想目的而努力工作,直至成为现实。,第二节 教育目的观,“一个孩子应该为他自己而受教育呢?还是应该为服务社会(或国家)而受教育呢?还是应该为这两个目的的某种结合而受教育呢?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必须是从开始就对这个问题尽可能明确地表明我们的态度。”沛西能教育目的,一、价值取向不同的教育目的观,个体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1.个体本位论,首先,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完善和最理
10、想的发展;其次,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个人本位论认为:,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2)社会本位论,首先,个人的一切发展依赖于社会;其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再次,以对社会功能的好坏来作为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这种理论认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管改造。真正的教育目的就是教育过程。目的在活动过程之中。强调教育目的的内在性和教育目的的实然状态:教育过程中参与者的目的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3)教育无目的说,二、内容不同的教育目的观,1.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即以人为
11、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观。特征:追求永恒性、追求理想化、追求人性化侧重的教育内容(科目):哲学 文学 历史 宗教 艺术,32,2.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观。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目的。“怎样做事”特征:实用主义 重视社会适应性、重视社会功利性、重视科学教育 侧重的教育内容(科目):数理化 生物 医学 工程,33,3.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科学人文主义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特征: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方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将融合。,爱因斯坦 让一名工作人
12、员量出灯泡的容量结果.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将融合,科学并非万能,科学本身不能直接解决价值问题;科学与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会做事(科学教育)学会做人(人文教育)两部分。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倡导如下价值:理解与和平 人的尊严 自由与责任 尊重自然;主张 加强文学、艺术、伦理等人文学科教学 把价值教育放在首位,人性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教育环境人性化 视自由与责任为现代伦理生活的核心价值。,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一)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2.适应于超越问题 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 4.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二)人的价值取向
13、确立应注意的问题,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2.人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 3.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目的沿革,解放初至1956年,在改造旧的教育基础上,国家多次提出有关教育目的,但还没有形成指导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统一的教育目的。,第一阶段,1957-1966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第二阶段,“文革”期间。虽仍用毛泽东在1957年的提法,但实际工作中已背离了这一要求。,第三阶段,1978年以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
14、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阶段,至此,国家关于教育目的的规定正式成为法律,成为法定文本,并沿用至今。,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李想:1981年生,河北人。高中文凭,1999年创业,PCPOP.com首席执行官,PCPOP是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2005年营收近2千万,利润1千万。取20倍的市盈率,市场价值2亿。创始人李想身价在1亿以上。,父母是当地艺术学校的老师,家教宽松。李想儿时被送往农村,在乡间长大
15、;中学时跟奶奶住在一起,很少被父母留在身边。李想有一个够大的空间,自由成长。追根溯源,李想说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父母,独立是他们所施予的最重要的素质。,李想从来不喜欢课堂,他总要学习在实践中能快速使用的。需要什么才学什么,学了什么就马上用起来。但初中时候也曾经在课堂上拼命学习,就因为老师一句话的激励:“学习不好不要紧,但一定要做个优秀的人”。他认为这是他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综上,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央电视台12集专题片改革开放20年,介绍夏令营中的较量,并称此文推动了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
16、质教育转变。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A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B 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C 日本孩子吼声在草原上震荡。D 中国孩子的表现在我们心中压上沉甸甸的问号。,全球在竞争,教育是关键。假如,中国的孩子在世界上不具备竞争力,中国能不落伍?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三、全面发展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
17、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基本构成:德、智、体、美、劳,1.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的概念,在我国,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纪律教育等众多内涵,此有别于西方仅仅规定为道德教育的德育。,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上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它反映了教育目的在道德领域方面的要求。,德育任务,对受教育者的社会政治观、世界观以及道德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我们所说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方面的内容。,德育内容,说服教育、榜样
18、示范、自我教育等。,德育方法,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它是各育的知性基础。,2.智育,概念,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智育任务,具体体现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各门学科中,义务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任务各不相同。,智育内容,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健身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概念,3.体 育,嗖,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武术、游泳等。,体育内容,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促进发育、增强体质;掌握锻炼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体 育 任 务,阳
19、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赤 足 教 育,日本近年来流行一种“赤足教育”,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常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光着小脚丫在操场或室内走廊蹦蹦跳跳。根据对一些施行“赤足教育”的幼儿园和小学的观察报道:幼儿赤足活动6个月至1年后,80%体质增强,伤风、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减少,同时又促进了身高、体重的增加。,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4.美 育,概念,包括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三大类,具体讲一般包含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电视、电影、戏剧等。,美育内容,培养学
20、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美育任务,向学生传授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它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5劳动技术教育,概 念,有工业、农业、手工业生产的知识和技能;服务性、公益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内 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学会使用一般的生产工具;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的技能。,任 务,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一方面,“五育”之间不能替代,因为各育之间是相对独
21、立的,有区别的,各育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内涵、任务和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1.正确认识五育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五育”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所以,应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防止重此轻彼的现象。,五育中的各育都包含对学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还包含着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要求。,2.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考虑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性和整体性,要把各育结合起来,使它们在全面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实践活动能
22、力,社会关系综合,人的个性,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需要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第一,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第四,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第五,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第六,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或途径,第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第二,生产关系上要消灭私有制,消灭旧式分工,建立公有制。第三,无产阶级革命。第四,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第五,教育(或学习)。第六,实践。,四、教育目的的实现策略 素质教育,(一)审视应试教育 1.应试教育的理解,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
23、什么”的教育;它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质量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功能,是“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学生”的教育。,概 念,束缚了教育视野、局限了思维;弱化了学生能力、导致片面发展;影响了教育公平,加重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负担。,危 害,2.应试教育的基础,首先,应试教育受到中国传统考试制度的影响,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其次,应试教育也是当前生产力的不发达、就业岗位有限的产物;,再次,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教育机会竞争的激烈是其重要原因;最后,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偏差的产物。这就是“应试教育”批而不亡的原因。,(二)倡导素质教育,1.素质的理解,素质:先天素质与后天素质的统称。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生理特征为
24、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相对稳定而巩固的特性。,2.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建构个体主体精神,进而促进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育。其价值取向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3.素质教育的目的,全 面,一是所有学生的素质都要得到提高,达到相关要求。,二是各种素质都要有所提高。,主体性:以人为本 全体性:重视每一个学生 全面性:德智体全面发展 普遍性:注重基础和普遍,4.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5.素质教育的任务,生理素质教育与潜能开发心理素质教育认知、情意、
25、技能等方面的品质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三)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进行教育整体改革;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改革考试制度;提高校长、教师的素质。,(四)素质教育的实施举措,(五)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2.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3.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2007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16日,一名23岁的韩籍学生血洗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26、,打死32名师生,打伤15人,此后凶手自杀身亡,酿成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校园枪击事件。,湖北省公安厅2月12日宣布,“熊猫烧香”病毒的制作者李俊(男,25岁,武汉新洲区人)被抓获,参与传播的雷磊(男,25岁,武汉新洲区人)等7名犯罪嫌疑人也一并归案。这是我国破获的国内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的大案。,(六)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构建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发挥课外活动的育人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第四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学校制度概念及制定的依据二、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三、教
27、育体制改革,一、学校教育制度概念及制定的依据,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学校教育制度概念及制定的依据,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但是制定学制并不能凭主观意志,原因是: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成立。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4.民族文化传统也是建立学制
28、的一个制约因素。,二、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比较完备。但古代学校教育不发达,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1.旧中国学制的建立,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2.老解放区的学制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学校。其具体特点是:(1)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2)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富于灵活性。(3)依靠群众办学。,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3.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1)195
29、1年学制改革时间:1951年10月 颁布者: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名称: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内容:幼儿教育:幼儿园招收37岁儿童。初等教育:小学的入学年龄为7岁,修业年限5年。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失学青年和成人。中等教育:中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工农速成中学为34年。业余中学分初、高两级,修业年限为34年。中等专业学校为24年。高等教育:大学、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为35年。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为2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附设的研究部,修业年限为2年以上。意义:标志着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2)19
30、58年的学制改革时间:1958年9月 颁布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名称: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内容:“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三结合六并举”的具体原则。三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六并举: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规定:全国有三类学校,即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影响: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学校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3)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教
31、育阶段 入学年龄 目的幼儿教育 36岁 解放妇女劳动,使幼儿接受早期教育,为接受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初等教育 小学 7岁 使儿童打好读写算的基础,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接受中等教育打好基础 成人初等学校 主要学习语文、算术。以学会15002000个汉字为扫盲标准。,教育阶段 目的中等教育 a普通中学 使学生收到全面教育 b农业中学 为农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技术后备力量 c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 为城市培养各种急需人才 d技工学校 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 e中等专业学校 培养中级的专门业务人才和技术人才 f成人中等学校高等教育a大学和专门学院b成人教育的高等学院C研究生院,(二)学制的形成与发展(欧
32、美),1.欧美现代学制的形成背景: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社会文化科学知识得到空前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刺激了现代学校不断建立和发展。现代学制最早出现于欧洲。演变:欧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现代学校迅猛发展,一方面由古代的中世纪大学、古典文科中学发展而来;一方面又建立了从小学到中学的新学校。完成:19C末,现代学制逐步完成。,学制的形成与发展(欧美),2.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1)西欧双轨制代表国家:英国、法国、前西德来源:古代等级特权在学制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结果内容:学术型一轨 占有人群:为非群众性的特权阶级子女所占有 特点:学校多从古代学校发展而来,条件优越,学术型强,学生学习 可升到
33、大学 生产型一轨 占有人群:劳动人民的子女 特点: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基础教育之后,便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学制的形成与发展(欧美),对西欧双轨制的评价:优点:学术型一轨的学术水平较高,容易培养杰出人才。缺点:两轨之间互不相同,互不衔接。不利于教育普及。,学制的形成与发展(欧美),(2)美国的单轨制 美国的单轨制是从小学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评价:优点: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不足:教育参差不齐,同级学校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许多学校的水平不高。,学制的形成与发展(欧美),(3)前苏联型学制 俄帝国时期是双轨学制,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第一
34、个社会主义国家,制定了单轨制学制。特点:与美国的单轨制不同,首先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学制,其次它吸收了西欧双轨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再次这种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不足:由于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计划、大纲和教科书必须统一而使教学不够灵活。特别是地域性较强的课程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三)当代学制发展的主要特征 1.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4.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5.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三、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基本特征,统一性,公益性,强制性,1.什么是教育目的?它有什么特点?,3.谈谈你所理解的素质教育。,4.什么是学制?制约学制建立的因素有哪些?,2.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在基本观点上有哪些区别?,思考题目,下 一 页,5.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技能型高等学校?在我国如何进行?,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 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 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摘自朱永新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