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之颜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94525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图像处理之颜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数字图像处理之颜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数字图像处理之颜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数字图像处理之颜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数字图像处理之颜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图像处理之颜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图像处理之颜色.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字图像处理之颜色,空天院 孙彬,学习目标,1、了解颜色的形成原理2、了解颜色的基本属性3、理解颜色空间,感知色彩,扫视一下您的周围,您肯定能发现好多不同的颜色。那我们到底是怎样感知这些色彩的呢?如果闭上眼睛,在一个全黑的环境中,我们是感知不到苹果的颜色的。当然,你见与不见,它就在那里,不多不少。所以,如果要看到色彩,有一个条件是必需的:“光源”。,我们只能在有光的地方看见色彩。照明源(光源)发射的光照射到物体的表面。我们能看到的颜色是因为物体反射了一部分光线,因此我们所感知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光源光线特征的影响。,在 1670年,牛顿证明了一束白光可以由所有的颜色混合得来。当阳光穿越三棱

2、镜,会产生一条如彩虹般的色带。这条色带就被称为色谱。这种分离光的方式称作“色散”。彩虹就是阳光穿越水汽(水滴)形成的三棱镜而产生的一个色谱。,了解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光是一种电磁波。这些波的波谷间(波峰间)的距离被称作波长。色谱的顺序为红、橙、黄、绿、蓝、靛蓝、紫。这是因为每一种光的波长都是不同的。我们可感知的波长最长的光是红色光的,而波长最短的是紫色光。人眼可以看到的波长范围被称为“可见光”。,一、关于颜色,颜色是视觉系统对可见光的感知结果。,颜色的波长范围,颜 色 波长范围/nm,红 780-622,橙 622-590,黄 597-565,绿 565-520,青 520-500,兰 5

3、00-535,紫 435-380,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相对较窄的波段组成的。一般来说,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视觉系统接收到一个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光的性质决定的。一个物体反射的光如果在所有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是平衡的,观察者来说就是白色。一个物体对有限的可见光谱范围反射,如500570nm范围的光,吸收了其他波长光的大部分能量,则呈现绿色。颜色从物理上来讲,与光的波长有密切的联系,可以用波长来定义颜色。,颜色是视觉系统对可见光的感知结果,它与光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物体的表面必须与光发生作用,才能产生颜色的感觉。在光与物体表面原子相互作用时,物体吸收了一些波长的光,并反射其余波长的光。,光与颜色,查看色

4、彩的方式,光源色彩“光源色彩”这一术语是指光源(如太阳或荧光灯)发出光的色彩。这时,我们看到的色彩取决于来自该物体的光中包含了哪些波长。,反射色彩,物体而不是光源所反射出来的相应波长的光的色彩,即是我们看到的“反射色彩”。这种色彩取决于物体反射出来的波长范围,以及它所吸收的波长范围。当物体吸收了可视色谱上所有波长的光的时候,它呈现黑色;相反,当物体反射所有波长的光时就会呈现白色。,过滤色彩,“过滤色彩”指光透过某个物体后的色彩。物体的色彩取决于透过它的光的波长范围,以及它所吸收的波长范围。交通灯就是这种过滤色彩的例子。,色彩信息,色彩信息通过视觉影响着我们的意图或决定。人有5种知觉:味觉、嗅觉

5、、触觉、视觉和听觉。其中,我们通过视觉所接收到的信息占到全部的87%左右。而视觉信息中约80%是色彩信息。这些数字有力地证明了,我们经历的大部分感觉刺激都是以色彩信息的形式出现的。简单来说,色彩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存在。,人眼之所以能看到色谱,是因为这些特定的波长刺激了人眼中的视网膜,从而能够感知色彩。,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三种椎体细胞,感红椎体细胞,感绿椎体细胞,感蓝椎体细胞,我们是怎样感知到色彩的?,为什么苹果看起来是红色的?简单地说,物体将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随即相应信息传输至大脑,于是大脑感知到了色彩。苹果之所以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苹果表面反射了红色的光,而吸收了其它的色光。,

6、红光显红色是因为.,绿光显绿色是因为,一、关于颜色,颜色的存在包含三个实体:光源、物体、观察者物体经光源照射,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红、绿、蓝光,经由人的眼睛,传到大脑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颜色的形成,颜色的描述,左图是2个红色圆圈。首先,它们都是红色的。但是左边的颜色要比右边的更亮一些。而且,左圈的颜色更饱满一些,右边则显得灰暗一些。因此,颜色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描述。,光的物理性质:波长(光速,频率)和幅度 人眼对色彩的感觉: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色调波长 亮度幅度 饱和度色光的纯度,色彩三要素,亮度 彩色光作用于人眼时,视觉上引起的明暗程度,它与光的发射功率有关。,亮度(Intensit

7、y),人眼感受到的颜色的光的强度同一种色块,在不同强度的白光照射下,反射的光波波长一样(色调相同),但 人眼感觉到的颜色不同。某一颜色的光,量度很弱,趋于黑色,反之,趋于白色。,二、色彩的属性,描述颜色的种类,反映了观察者接收到的主要颜色。比如:苹果是红色的,柠檬是黄色的,天空是蓝色的。当我们考虑不同色彩的时候,时常用色调来表示,这一术语将色彩区分为红色、黄色或蓝色等类别。色调hue:人眼感觉到物体反射或发射光波的波长。,色调(Hue),虽然红色和黄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色调,但我们可以混合它们来得到橙色。混合黄色和绿色可以得到黄绿色或青豆色,而绿色和蓝色混合则产生蓝绿色。因此,色调之间是互相关联

8、的,我们把这些色相排列成圈。这个圈就是“色环”。,色环,颜色的基本特征,它是用以判别物体颜色是红、绿、黄、蓝,还是中间过渡色的感觉属性。可见光谱波长不同,表现的色调也不同。在色环中,色调是连续变化。,饱和度saturation,饱和度saturation:指颜色的纯正程度。与亮度有关:某一色调参入白光,色调不变但饱和度降低与参入其它颜色的光有关:饱和度与色调都会改变。纯色(可见光谱中包含的一系列单色光)是全饱和的,随着白光的加入饱和度会逐渐降低,也即变成欠饱和。,不完全饱和 完全饱和 不完全饱和,三属性间的关系,颜色的三个属性(色调、亮度、饱和度)在某种意义上是各自独立的,但在另外意义上又是互

9、相制约的。一个颜色的某一个属性发生了改变,那么,这个颜色必然要发生改变。,在彩色图像中:亮度反映了该颜色的明亮程度。色调用于描述纯色(如纯黄色、纯红色),反映了观察者接收到的主要颜色。饱和度反映饱和程度。色调与饱和度两者合起来称为彩色,颜色用亮度和彩色共同表示。,彩色,有源v.s.无源,哪些物体可以产生颜色?能发出光波的物体,称为有源物体,它的颜色由该物体发出的光波决定。但是有些物体本身是不发光的,称为无源物体,它的颜色由该物体吸收或者反射哪些光波决定,提供视觉系统识别颜色所需要的反射光。比如:计算机屏幕等发光物体,通过发射不同强度的电子束,产生不同的颜色。但是,彩色印刷或彩色打印的纸张不能发

10、射光线,它们是使用一些能够吸收特定光波而反射其它光波的油墨或颜料。,色彩的混合,颜色相加与相减相加:有源物体发出某些波长的光波,这些波长的光波叠加在一起。相减:白光照在某种颜色的无源物体上,部分 波长的光波被吸收,剩下波长的光波 进入人的眼睛。,色彩构成,为了某种目的,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组合和搭配,形成新的色彩关系。,现代颜色视觉理论中的三色学说认为人眼的锥状细胞是由红、绿、蓝三种感光细胞组成的。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由R、G、B这3种颜色值之和来确定。,红色+蓝色=品红色(9.1 a)红色+绿色=黄色(9.1 b)绿色+蓝色=青色(9.1 c)红色+绿色+蓝色=白

11、色(9.1 d),红色+青色=白色(9.2 a)绿色+品红色=白色(9.2 b)蓝色+黄色=白色(9.2 c),所以,一般把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称为红、绿、篮三色的补色。,补色,补色:从白色中减去颜色A所形成的颜色,称之为颜色A的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着色原理,既然是减色系统,其着色原理是基于光吸收的,这有别于RGB的光射入的方式。C与M叠加:同时吸收了R与G,则为蓝色;C与Y叠加:同时吸收了R与B,则为绿色;M与Y叠加:同时吸收了G与B,则为红色。,利用颜料和染料等的吸收性质可以实现相减混色。,黄色颜料吸收蓝光,反射绿光和红光。因此它在人眼中呈现黄色。,品红(M)品

12、红颜料吸收绿光,反射红光和蓝光。因此它在人眼中呈现品红,青色颜料吸收红光,反射绿光和蓝光。因此它在人眼中呈现青色。,油墨或颜料的3基色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简称为CMY。,由光学三基色(红绿蓝)的互补色(青、品红、黄)构成了油墨或者颜料的三基色。同样,用补色的叠加形成其它颜色,或者说是从白色中减掉相应的原色形成其它颜色,因此也称为减色合成法。,颜色的度量,可以用色调、饱和度、亮度来描述颜色,但是这种描述方式是很主观的,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定量描述颜色信息呢?颜色信息能否量化?实验表明:一些颜色的混合可以产生几乎所有的可见颜色。数学问题:在一个什么样的坐标系

13、下,如何定义某种颜色?-颜色空间,颜色空间,用来描述可以看到的和使用的颜色。每个颜色模型代表一种描述和分类色彩的方法,而所有的颜色模型都使用数值来代表可见的色彩光谱。强调,不同的空间只是同一种物理量的不同表达方式而已。,彩色空间,(1)面向诸如彩色监视器、彩色视频摄像机和彩色打印机的硬件设备。面向硬件设备的彩色模型主要有RGB模型、CMY(青、品红、黄)模型和CMYK(青、品红、黄、黑)模型。RGB模型主要用于彩色监视器和彩色视频摄像机;CMYK主要用于彩色打印机。(2)面向诸如彩色动画图形创作等的彩色处理应用。面向彩色处理应用的模型主要是HSI模型(hue-saturation-intens

14、ity,即色调、亮度和饱和度)。(3)面向电视信号应用的,如YUV、YIQ空间,RGB颜色空间,原理:三基色原理光学三基色:红(Red,R)绿(Green,G)蓝(Blue,B),数学描述:在RGB颜色空间,色光F都可以用R、G、B这3种颜色不同分量的相加混合而成,即,RGB颜色空间,RGB彩色模型,R代表红色,G代表绿色,B代表蓝色,三种色彩叠加形成了其它的色彩。,RGB 颜色空间可以被形象化为一个立方体(已归一化)。黑色位于原点处,白色位于离原点最远的对角上,灰度等级沿着这两点的连线分布。在RGB坐标系中,不同的颜色处在立方体上或者内部,并可以用从原点分布的向量来定义。,三、颜色空间,最常

15、用的用途就是显示器系统,彩色阴极射线管使用R、G、B数值来驱动R、G、B 电子枪发射电子,并分别激发荧光屏上的R、G、B三种颜色的荧光粉发出不同亮度的光线,并通过相加混合产生各种颜色。,电子枪,控制电路,荧光面,电子束,像素发光点,CTR结构示意图,CRT的颜色产生,RGB模型,在RGB模式中,由红、绿、蓝相叠加可以产生其它颜色,因此该模式也叫加色模式。所有显示器、投影设备以及电视机等等许多设备都依赖于这种RGB加色模式来实现的。,2、CMYK颜色空间减色混合,印刷三原色 CMY青(C)、品(M)、黄(Y)颜料是吸收光线,而不是增强光线,因此颜料的三原色必须是可以个别吸收红、绿、蓝的颜色,那就

16、是红绿蓝的补色:CMY 例:黄色+青色颜料黄色颜料吸收蓝色光,青色颜料吸收红色光只剩下绿色光可以反射出来,故黄色+青色=绿色,三、颜色空间,CMY颜色空间,RGB的互补空间CMY空间,CMY模型,CMYK色系 基本概念,这种表色系用于印刷行业。是一种减色系统,将从白光中滤出三种原色之后获得的颜色作为其表色系的三原色CMY。K为黑色,为了印刷时对黑色可用黑色墨来印刷。,C:青色,从白色中滤去红色。M:品红,从白色中滤去绿色。Y:黄色,从白色中滤去蓝色。,颜料的三原色是黄(Y)、品红(M)和青(C)。这三种颜色用减色法能够再现可视色彩范围内的所有色彩。减色法与加色法不同不仅仅因为它涉及了光,还因为

17、它涉及到混合多种颜料的表面色彩(反射色彩:颜料吸收了特定范围的波长后产生的色彩)。颜料的色彩加的越多,得到的色彩越暗。将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可产生黑色。彩色复印机和彩色打印机就是使用颜料三原色的减色法再现色彩的典型例子。,理论上:印刷三原色混合,将得到黑色 现实中并找不到这种光线吸收、反射特性都十分完美的颜料,将三种颜色混合后还是会有些许光线反射出来,而呈现暗灰色或深褐色。用颜料三原色也无法混和出许多暗色系的颜色,因此实际印刷的时候会额外加入黑色的颜料,以解决无法产生黑色的问题。CMYK的色彩模式,K表示黑色。,三、颜色空间,CMY三色交叠只能生成深咖啡色,三、颜色空间,CMYK模型,CMYK代表

18、印刷上用的四种颜色,C代表青色,M代表洋红色,Y代表黄色,K代表黑色。因为在实际引用中,青色、洋红色和黄色很难叠加形成真正的黑色,最多不过是褐色而已。因此才引入了K黑色。黑色的作用是强化暗调,加深暗部色彩。,HSI颜色空间,虽然显示技术广泛使用 RGB 颜色空间来表达和产生颜色,但是 RGB 颜色空间并不符合人们对颜色的直观感受。,RGB 颜色空间并不符合人们对颜色的直观感受。而且,视觉在解释一幅彩色图像时,也不太可能是认为它由3幅原色图像合成一幅单一图像,从观感上来说,用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的描述更自然、直观。例如,如果你给青色加一些红色的话,结果并不是想像中的更红,而只是更亮的青色。,HSI

19、(hue-saturation-intensity)彩色模型比较适合于人用色调(H)、饱和度(S)和亮度(I)描述被观察物体颜色的解释,对于开发基于彩色描述的图像处理方法是一个理想的工具。HSB能减少彩色图像处理的复杂性。合乎人对彩色的认识:色彩:色调、饱和度 亮度:非彩色属性,对应黑白图像的灰度。,HSI颜色空间,HSI颜色空间优势更加接近于人们对颜色的直观感受。彩色(色调和饱和度)+亮度(灰度),相互独立,分开处理,简化了图像分析和处理的工作量。,9.2.1 HSI彩色模型,HSI色系 亮度分量I,I 表示光照强度或称为亮度,它确定了像素的整体亮度,而不管其颜色是什么。,I:小 大,9.2

20、.1 HSI彩色模型,HSI色系 亮度(I)效果示意图,9.2.1 HSI彩色模型,HSI色系 色度分量H,H:表示色度,由角度表示。反映了该颜色最接近什么样的光谱波长。0o为红色,120o为绿色,240o为蓝色。,9.2.2 HSI彩色模型,HSI色系 色度(H)效果示意图,HSI色系 饱和度分量S,9.2.2 HSI彩色模型,S:表示饱和度,饱和度参数是色环的原点到彩色点的半径长度。在环的外围圆周是纯的或称饱和的颜色,其饱和度值为1。在中心是中性(灰)色,即饱和度为0。,9.2.2 HSI彩色模型,图9.6 HSI彩色模型中的色调和饱和度,9.2.2 HSI彩色模型,HSI色系 饱和度(S

21、)效果示意图,9.2.2 HSI彩色模型,三维颜色立体空间的来表示色相、明度和饱和度。如图所示:垂直轴黑、灰、白系列明度变化水平面的圆圈色谱,圆圈上的各点代表可见光谱中各种不同的色调,圆形中心是灰色,其明度和圆圈上的各种色调的明度相同。圆心向外颜色的饱和度逐渐增加。,HSI颜色空间,线条示意图,圆锥横切面:色环,HSI双锥体,HSI 颜色空间组成了一个双锥形,顶端是白色,底端是黑色,其他中间色则在中部。(B)线条示意图:圆锥上亮度、色度和饱和度的关系。(C)纵轴表示亮度:亮度值是沿着圆锥的轴线度量的,沿着圆锥轴线上的点表示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按照不同的灰度等级,最亮点为纯白色、最暗点为纯黑色。(

22、D)圆锥纵切面:描述了同一色调的不同亮度和饱和度关系。(E)圆锥横切面:色调H为绕着圆锥截面度量的色环,圆周上的颜色为完全饱和的纯色,色饱和度为穿过中心的半径横轴。,YUV/YIQ颜色空间,颜色空间是面向应用。为电视系统-YUV/YIQ颜色空间PAL制式(25帧/秒)-YUV彩色空间NTSC制式(30帧/秒)-YIQ彩色空间Y表示亮度UV和IQ表示两个彩色分量。,其中YUV并非英文单词的缩写或者组合,而是符号。NTSC制PAL制兼容制制式,采用与黑白电视相同的一些基本参数,如扫描方式、扫描频率、场频、帧频、同步信号等等。,9.2.5 其它彩色模型简介,电视信号接收原理示意图,Y,U,V,Y,Y

23、,Y,0,0,彩色电视信号,黑白电视信号,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应用需求:(1)彩色电视机与黑白电视的兼容问题。(2)传输需求,需要通过压缩色度信息,占用较少的带宽。解决思路:亮度和彩色信号分离。相互独立的彩色分量。,YUV/YIQ颜色空间,显示(RGB)传输(YUV/YIQ)接收转换为(RGB)具体的方案:彩色电视信号传输时,将R、G、B改组成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在现代彩色电视系统中,通常把得到的彩色图像信号,经分色分别放大校正得到RGB,再经过矩阵变换电路得到亮度信号Y和两个色差信号,最后发送端将亮度和色差3个信号分别进行编码,再发送出去。,PAL制式将R、G、B3色信号改组成Y、U、

24、V信号,其中Y信号表示亮度,U、V信号是色差信号。YUV:Y:亮度UV:颜色的两个分量目的:Y、U、V互相独立,可以分别编码,达到数据压缩目的。,根据美国国家电视制式委员会标准,当白光的亮度用Y来表示时,它和红、绿、蓝3色光的关系可用如下式的方程描述:这就是常用的亮度公式。色差U、V是由B-Y、R-Y按不同比例压缩而成的。U=0.493(BY)V=0.877(RY),NTSC制式-YIQ模型亮度分量Y和彩色分量I、Q的定义Y=0.299R+0.587G+0.114BI=-0.27(B-Y)+0.74(R-Y)Q=0.41(B-Y)+0.48(R-Y),YIQ模型与YUV模型类似,用于NTSC制

25、式的电视系统。,颜色空间,颜色空间是用一种数学方法形象化表示颜色。颜色的度量体系,用简单的方法描述所有颜色的一套规则。颜色空间是面向硬件或者面向应用的。视觉系统色度、饱和度和明度(HSI颜色空间)显示设备(彩色显示器等)RGB(红绿蓝)彩色空间打印或印刷设备CMY(青、深红、黄)、CMYK(青、深红、黄、黑)彩色空间。所有的颜色空间,只是同一物理量的不同表示法而已。,RGB颜色空间,原理:三基色原理光学三基色:红(Red,R)绿(Green,G)蓝(Blue,B),CMYK成像原理,CMYK 青、品红、黄、黑,C KM Y,C M Y K,9.2.5 其它彩色模型简介,电视信号接收原理示意图,

26、Y,U,V,Y,Y,Y,0,0,彩色电视信号,黑白电视信号,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颜色空间的转换,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一幅图像在计算机中用RGB空间显示;用HSI编辑处理;打印输出时需要CMY空间;如果要印刷,则需要CMYK四色打印。为了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各种空间需要转换。,几乎所有的颜色空间都可以从RGB空间导出,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在不同的颜色空间进行转换。理论上,不同的彩色空间只不过是同一物理量的不同表示法而已。,RGBCMY/CMYK,CMYRGB的互补空间CMY(彩打)CMYK(印刷),RGB-HSI,推导繁琐,可参考Smith,A.R.1978.“Color Gamut Tr

27、ansform Pairs.”Proc.SIGGRAPH78,published as Computer Graphics,Vol.12,no.3,pp.12-19,RGB-YUV,Y=0.30R+0.59G+0.11B,U=0.493(BY),V=0.877(RY),RGB-YIQ,Y=0.299R+0.587G+0.114BI=0.596R-0.275G-0.321BQ=0.212R-0.523G+0.311B,CMYCMYK颜色空间,彩色打印机CMY颜色空间彩色墨水和颜料的化学特性,用等量的CMY得到的黑色不是真正的黑色,因此在印刷术中常加入真正的黑色(black ink),称为CMYK

28、空间。印刷CMYK空间“四色打印”:CMY三种原色+黑色。,1、色彩的冷暖,冷暖一般是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觉,而色彩的冷暖则是来源于人们对色光印象和心理联想在心理上给人的一种感觉。眼睛对于色彩冷暖感的判断,主要不依赖于眼睛对色光触觉,而是依赖联想,色彩冷暖感的形成与生活经验和心理联想有联系。太阳、炉火、火炬、烧红的铁块反射红橙光大海、蓝天、远山、雪地等环境反射蓝色光最多的地方,冷。,暖色:红、橙、黄等色调;,冷色:蓝、青、蓝紫等色调。,a、色彩的冷暖与色调的关系,色调环上红、橙、黄称暖色;蓝、靛、蓝紫冷色;绿和紫中性色,无彩色系中白是冷色,黑是暖色,灰是中性色。,与饱和度和明度的关系,暖色系

29、列:饱和度越高,温暖程度也越高,饱和度降低,温度降低;冷色系列:主要受明度影响,明度越高,寒冷感越强。无彩色系:白色为冷色,黑色为暖色。暖色加白变冷;冷色加黑变暖。夏季:穿白色或浅色服装,因其反光率高,有凉爽感。冬季:穿深色或黑色服装,因其反射率低,吸收率高,有暖感。,暖色系中冷暖也是相对的;,冷色系中冷暖也是相对的。,暖色有光明、热恋、流动、膨胀、刺激的意象,即暖色使人兴奋,但容易使人感到疲惫和烦躁不安;冷色有冷静、稳定、理智、收缩的意象,但灰暗的冷色容易使人感到沉重、阴森、忧郁;只有清淡明快的色调才能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2、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大小相同的两个立方体,a、色彩的膨缩与色调

30、,与色调密切相关。对有彩色来说冷色属于收缩色,暖色属于膨胀色。法国国旗:红35:白33:蓝37,才感到宽度相等。,暖色感觉大,冷色感觉小,生理学解释,当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通过水晶体时,聚焦点并不完全在视网膜的一个平面上,因此在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一定的差别。长波长的暖色影像似焦距不准确,因此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影像模糊不清,似乎具有扩张性;短波长的冷色影像就比较清晰,似乎具有收缩性。,b、色彩的膨缩与明度,光亮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形成影像的轮廓外似乎有一圈光圈围绕着,使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影像轮廓扩大了,看起来就觉得比实物大一些,如通电发亮的电灯钨丝比通电前粗些,生理物理学称为“光滲”现象。相

31、同粗细的黑白线条,白线条看起来比黑条纹粗;同一个人,穿深色衣服显然比穿鲜明色衣服瘦小些。,白色的物体轻飘,黑色的物体沉重,来源于生活。色彩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明度,高明度色色感觉轻,低明度色具有重感;,3、色彩的轻重,白色最轻,黑色最重;凡是加白提高明度的色彩变轻,凡是加黑降低明度的色彩变重。明度低的深色系具有稳重感,而明度高的浅色系具有轻快感。室内装修,上轻下重;衣着上轻下重给人以沉静、稳重的感觉。,明度高暖色感觉近,明度低冷色感觉远;暖色系列一般为前进色,冷色系列为后退色;,4、色彩的远近(前进色和后退色),生理学解释,眼睛在同一距离观察不同波长的色彩时,波长长的暖色如红、橙等色,在视网膜上形

32、成内侧映象;波长短的冷色如蓝色、紫等色,则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因此暖色好像在前进,冷色好像在后退,短波长映像,长波长映像,色彩的前进、后退感形成的距离错视原理,在绘画中常被用来加强画面的空间层次,如画面背景或天空退远可选择冷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减弱;为了使前景或主体突出应选暖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加强。,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取决于刺激视觉的强弱。在色相方面,红、橙、黄色具有兴奋感,青、蓝、蓝紫色具有沉静感,绿与紫为中性。偏暖的色系容易使人兴奋,即所谓“热闹”;偏冷的色系使人沉静,即所谓“冷静”。,5.兴奋色、沉静色,明度对兴奋度的影响,在明度方面,高明度色具有兴奋感,低明度之色具有沉静感。,纯度对

33、兴奋度的影响,纯度方面,高纯度色具有兴奋感,低纯度色具有沉静感。,华丽感:红色系列,文静、沉着感:蓝色系列,6.华丽色与朴素色,色相的影响,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感以色调关系最大,其次是纯度和明度。红、黄等暖色和鲜艳而明亮的色彩具有华丽感,青、蓝等冷色和混浊而灰暗的色彩具有朴素感。有彩色系具有华丽感,无彩色系具有朴素感。,对比度的影响,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感与色彩组合也有关,运用色相对比的配色具有华丽感,其中以补色组合最华丽。为增加色彩的华丽感,金银色的运用最为常见。,色彩的活泼与忧郁感主要与明度和纯度有关,明度较高的鲜艳色具有活泼感,灰暗混浊色具有忧郁感。高明度基调的配色易取得活泼感或明快感,低明度基调的配色易产生忧郁感。,8.活泼色与忧郁色,活泼色:A 纯色或纯色与白搭配 B 明亮色 C 暖色,高彩度的纯色和7度以上的明色明快活泼,忧郁色:A 纯色与黑搭配 B 暗浊色,C 冷色,暗浊色和3度以下的深色苦闷抑郁,色彩的软硬感主要取决于明度和纯度,高明度的含灰色具有软感,低明度的纯色具有硬感。色彩的软硬感与色彩的轻重、强弱感觉有关,轻色软,重色硬;弱色软,强色硬;白色软,黑色硬。,9.软色与硬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